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粮食增产
扩展阅读
当日卖亏了股票再买 2025-09-11 11:58:31
瑞康乳业股票行情 2025-09-11 11:12:28
18年苹果股票最低价格 2025-09-11 10:33:48

粮食增产

发布时间: 2021-09-09 03:31:07

1. 如何使粮食增产

1.选择优良高产品种。
2.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3.勤奋。比如:开垦荒地,增加种植面积。

2. 中国粮食年年增产吗

据农业部消息,2011年粮食总产有望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从2003年来已实现连续八年增产。

3. 国家统计局表示,2020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今年粮食增产了多少

国家统计局在12月10日发布的通告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和去年相比,增加了113亿斤,同比增长了0.9%,而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六年都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农业生产都非常关注,现在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对农业结构进行优化,改变农业种植技术,完善现在的经济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根据农民的现在情况,建立新型的农业补贴政策,若是如此,未来我国粮食产量还会一直增加。

4. 1952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说明了什么

根据全国31个省(区、市)粮食产量抽样调查,200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46947万吨(9389亿斤),比上年增产3877万吨(775亿斤),增长9.0%。粮食单产水平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br> <br> 一、分季节看,夏粮、早稻、秋粮均增产<br> <br>2004年我国夏粮产量10104万吨(2021亿斤),比上年增加467万吨(93亿斤),增长4.8%;早稻产量为3208万吨(642亿斤),增加260万吨(52亿斤),增长8.8%。秋粮产量33635万吨(6727亿斤),增加3150万吨(630亿斤),增长10.3%。<br> <br>二、粮食单产创历史最高<br> <br>2004年我国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根据调查结果测算,全年粮食单产为4620.5公斤/公顷(308.0公斤/亩),每公顷比上年提高288.0公斤,增长6.6%,粮食单产水平创历史最高。单产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75%。<br> <br>三、粮食主产区增产幅度大<br> <br>13个粮食主产区增产幅度较大,共增产3536万吨(707亿斤), 增长11.6%,增产量占全国粮食增产量的91%。<br> <br> 四、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br> <br>根据各地的调查,今年粮食增产的原因概括起来为:政策好、价格高、天帮忙、人努力。<br> <br>(一)中央出台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br> <br>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重大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据有关部门的初步测算仅“三补两免”使广大农民得到的实惠就达400多亿元。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前三季度农民税费负担人均为22.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0元,下降33.0%。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税费负担为29.4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7元,下降34.8%。<br> <br>(二)市场粮价上涨因素的拉动作用<br> <br>从2003年10月开始,市场粮价迅速上涨,到今年3月末、4月初部分粮食品种集市价格已处于历史高位。农民种粮的预期收益明显提高。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因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人均出售农产品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204元。<br> 政策推动和市场粮价的拉动作用,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2004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近220万公顷(约3300万亩) 。<br> <br>(三)有利的气候条件<br> <br>2004年主要农区气象条件较好,最为有利的气象条件是冬春偏暖,大部分时段光热充足,夏季气温正常,东北无明显“凉夏”天气,南方地区高温酷热天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关键农时主要农区降水适时,无长时间连阴雨天气,有利于病虫害防治;春、夏旱发生范围相对较小、影响偏轻。虽然部分农区先后出现了干旱、低温、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对作物产量形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对全国总体的影响相对较小。<br> <br>(四)农民投入增加<br> <br>2004年前三季度农户农业生产投入人均47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6元,增长22.3%,同比增速快19.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投入增加额占前三季度生产投入增加额的88.7%。农民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化肥深施、配方施肥、秸杆还田等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实用技术推广面积也大幅度增加。<br> <br><a href=" target="_blank">

5. 谁说粮食每年增产呢到底是事实还是说说而已能有几个人相信

说了跟不说都一样,好多人都吃外国粮食,而且中粮的又不是收入项目,再增产也有个瓶颈,土地就那么多

6. 粮食增产是因为农药化肥还是杂交水稻

粮食增产是有多个条件的,不能单一的说是“农药”,是“化肥”,还是“杂交水稻种子”。过去曾经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其中在土壤,水利条件,合理密植,精心管理,耕种工具都良好的情况下,优良的“杂交水稻”种子是增产的关键,施足化肥(肥料)是增产的重要因素,使用农药一类是增产的保障,几者缺一不可。

7. 都在说中国粮食连年增产,为何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却仍是世界第一大粮油产品进口国,很多人对此感到迷惑,我国真的有这么缺粮食吗?首先我们明确一点,我国的粮食到底够不够吃?够!但是粮食并不仅仅是够吃就行的,吃得饱也要吃得好。

我国的粮食确实是连年增产,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进口粮食了,我们很难、也完全没必要全靠国内来解决粮食问题。

8. 粮食增产谁的贡献更大

制度的贡献更大,80年以前就有杂交水稻,但是当时中国人吃不饱,超级水稻是这几年才有的,可中国人早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当然袁隆平等一大批科学工作者的贡献也蛮大

9. 我国粮食增产有什么重大意义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数据,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亿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
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今年是标志性的年份,我们不仅解决了粮食的八年之争,同时,今年粮食出现明显增产,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粮食有如此大幅度的增强,对于我们稳定整个物价,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所谓“无粮不稳”,对于我们抗通胀和保持价格稳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0. 粮食增产主要靠化肥的使用吗

在农业生产中,有一个“八字经”:肥、水、光、药、密、温、气、种。

将“肥”列在“八字经”之首,当然说明肥料的重要性,一般认为植物生长至少需要16种营养元素的参与,其中所需要最多的碳、氢、氧因为能从自然环境中得到充足补充而不必人为施用,而氮磷钾则是植物生长所需要补充的三大营养元素,其次是钙镁硫这三种中量元素,接下来则是氯硼锌铁铜钼锰等微量元素。

(4)药:人为影响作物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一个关键切入口。如果能及时治住作物病虫草害,并保持住作物生长发育,就非常利于实现丰产丰收。

(5)密:合理密植,发挥作物群体优势,利于光合作用,抑制植株徒长,是丰产的重要一环。比如玉米紧凑型的品种一般亩留苗4500株上下,部分品种可达6000株。但是过度密植,玉米不仅易倒伏,稳产、丰产性反而下降。而舒展性品种一般亩密度在3500-3800株,过度密植不利于丰产稳产。

(6)温:每种作物生长发育都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应根据每种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不同而合理安排播种期,以免因为环境不适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7)气:植物本身既要进行光合作用,又要进行呼吸和蒸腾等作用,所以就需要新鲜的空气进行补充。冬季棚室内因为流通性差,往往需要在生长旺盛期补充二氧化碳。

但是,棚室内又易因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和碳铵等易挥发肥料产生氨害、气害,所以不能施用上述肥料。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自然灾害问题。明明要丰收了,可能一场天灾就会让人的期望化为泡影。往往很多时候,对于天灾,我们几乎无能为力。

总之,粮食要丰产、稳产,不能只盯着施肥,还应该把病虫害防治等其它工作同时做好,做到天时、地利、人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