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四化建设
扩展阅读
股票总资产看哪里 2025-09-11 08:36:39
华融证券融券股票 2025-09-11 08:10:35

四化建设

发布时间: 2021-09-09 13:29:19

① “四化建设”什么意思

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② “四化建设”是什么意思

“四化建设”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四化建设,读音:[sìhuàjiàn shè]

③ 我国四化建设是哪四化建设

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④ 山西四化建设是什么意思

你好!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2005年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⑤ 我们从小就说要为国家四化建设做贡献,其中'四化'到底指的是什么

四个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约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已经达到。

另外,还有:
1、 党员四化方针:
邓小平提出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四化”方针 。
2、学生四化方针:
态度主动化、时间经常化、力量全员化、手段信息化的四化方针 。
3、 新四化: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⑥ 如何做好基层党建的"四化"建设

基层党建“四化”即规范化、示范化、品牌化、信息化,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四化”建设,有
助于加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因此,基层党建“四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规范化建设。即党建常规工作规范化,包括阵地建设、档案整理、发展党员、制度建设等方
面。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建设规范的党员活动室;有专人负责党员档案收集、归类、编排、管
理等工作;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严把源头关;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支部议事规则、党
员管理制度等,保障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示范化建设。根据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将部分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
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党支部作为示范点,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将好
经验好方法推广出去,起示范带动作用;将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
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党员树为先进典型,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和党
员队伍质量。
品牌化建设。着力打造体现地方特色、更具推广价值、鲜活度高、带动力强的党建品牌。启
动“党建示范点精品建设工程”,培育和挖掘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单位、示范项目和示范
点,形成“工作规范、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体系。充分利用远程教育、
党建网络、手机信息平台等多种信息化媒介,不断丰富党建工作手段,在更大程度上扩大党建
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时代之需、创新之举、活力之源。一
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通过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开展党员党风廉政教育、创业
技能培训、党员大培训等工作,实现党员教育信息化目标;二是加强党员管理信息化,在流动
党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下,通过建立网络系统,加强党员基本信息管理、档案收集、上下级指
示汇报等工作,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

⑦ 四化建设是哪四化

四个现代化,也就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⑧ 急求:什么是“四化建设”是哪“四化”

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

⑨ 十八大提出新四化是哪四化,内容是什么。

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孪生子”,其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与动力;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

而农业现代化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支撑。我们说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实质上就是要把好耕地红线、打牢农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

相关依据

“新四化”的提出有足够的依据:

首先,中国仍然有剩余的农业人口,需要靠工业化来进一步消化;

第二,中国的传统工业要依靠信息化来提高效率,才能与国际同行处于同样的竞争平台上;

第三,城市必须容纳日益增加的参与工业化的农村人口,让农民工变成市民;

第四,农业产出必须从“强调数量、解决温饱”转向“强调质量、满足品味”,适应消费者从小康走向富裕的需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新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