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孤儿药的定价不合理的原因
我觉得是不合理的,那要看你怎么想。
『贰』 孤儿药从认定到批准 这个距离到底有多长
适应症批准从2010至2015年,5年间有大幅增长,而今年在过去的9个月已经有47个孤儿药适应症被批准,大有希望突破2014年49个适应症。
在1983年-2017年9月,整个期间从认定到适应症批准率约为15%,当然这个数字粗略的看且是有偏差的,因为从认定到批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时间间隔,有的药物很快,不到一年,但是大多数药物时超过这个时间,例如今年9月1日批准的Mylotarg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至其获得孤儿药认定已经约18年了,辉瑞也早已将其研发者惠氏收入囊中。(转)
『叁』 什么是‘孤儿药’,孤儿药有哪些/
孤儿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由于罕见病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很少有制药企业关注其治疗药物的研发,因此这些药被形象地称为“孤儿药”。目前我国对于“孤儿药”的研发仍处于一片空白,罕见病患者的治疗药物基本依赖国外进口,结果造成很多罕见病患者只能选择昂贵的进口药或者无药可用。
『肆』 Enzastaurin”获欧盟孤儿药有吗
化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在延长病人生存期方面不如放疗显著。其原因有二方面:①血脑屏障的存在影响抗瘤药物进入脑内;②相当一部分肿瘤对抗瘤药具有耐药性。而且,神经肿瘤化疗可参考的方案不多,使许多病人接受的化疗不系统或不正规,不利于提高疗效。
『伍』 孤儿药的发展状况
据中华慈善总会罕见病救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直到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美国、欧盟等国的“孤儿药”相关法律的保障下,才研制出少数几种罕见病的治疗药物。
基于“孤儿药”研发的高风险现状,许多国家对其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例如日本于1993年正式实施了《罕见病用药管理制度》,研究的全过程可享受基金资助、减税、优先审批、药品再审查时间延长及国家健康保险支付上的优惠。美国药品管理局(FDA)也为“孤儿药”的注册提供快速通道程序,“孤儿药”还享有减税及7年的市场独占权。
世界各国对罕见病药物的法律法规激励了生物医药公司对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也大大加速了罕见病药物的上市。美国在1983年罕见病药法案实施之前仅有不足10个罕见病药物上市,到了2008年12月,在FDA登记的罕见病药物已达1951种,获得上市批准的罕见病产品达到325种。欧盟在1999年罕见病药物法规实施前,仅有8种孤儿药被审核通过,至2009年2月,已有619种罕见病产品得到认定,47 种“孤儿药”被审核通过。
2009年初,我国《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将罕见病用药审批列入特殊审批范围。然而,我国仍无自主研制生产的罕见病药物上市,患者只能期待国外药品公司在中国尽快获得罕见病药物的注册。
『陆』 美国fda批准上市孤儿药哪国最快有
需要的.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产品认证要求.通过FDA只能说符合了美国的食品安全等级要求,但中国有中国的产品质量要求,还是需要做QS认证的. FDA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简称。FDA有时也代表美国FDA,即美国食品药品...
『柒』 越来越多药企研究罕见病,孤儿药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高利润的
现在越来越多药企将眼光瞄准了罕见病,通过研究开发孤儿药来获得极高利润。而这个现象行成原因有三,第一,孤儿药研发成本的降低;第二,目标人群明显;第三,没有其他公司分薄利润。
第三,几乎不可能出现其他公司分薄利润。在一些国家,这类孤儿药都会有一个产品独占期。这个期限可不短,例如美国七年,欧盟十年。就是说在这个期限内,市场上只有这么一种孤儿药。这样做导致了,在孤儿药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后,有一个极长的红利期。要知道所谓的罕见病,在巨量的人口基数下,也不会显得太少。独占市场就意味着垄断,而垄断的利润可想而知。
『捌』 什么是孤儿药我们国家对孤儿药都有哪些政策
孤儿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由于罕见病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很少有制药企业关注其治疗药物的研发,因此这些药被形象地称为“孤儿药”。目前我国对于“孤儿药”的研发仍处于一片空白,罕见病患者的治疗药物基本依赖国外进口,结果造成很多罕见病患者只能选择昂贵的进口药或者无药可用。 2009年初,我国《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将罕见病用药审批列入特殊审批范围。然而,我国仍无自主研制生产的罕见病药物上市,患者只能期待国外药品公司在中国尽快获得罕见病药物的注册。 在中国的医药市场上,大家熟悉的国产“孤儿药”包括有治疗尿崩症的长效尿崩停、有机磷农药的解毒药氯解磷定等。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对这些药品是实行定点生产、专门储备、统一配送和药品过期报废的制度,但在国有医药企业体制的变革和药品生产、流通的市场化之后,“孤儿药”的生产却没有一套补偿和激励机制,因此使该类药的生产得不到保证,抑制了企业生产“孤儿药”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特殊病和罕见病发病的时间和人群数量不确定,“孤儿药”的使用时间和数量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企业也不愿承担药品过期报废的风险,从而造成“孤儿药”的短缺。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国内药物研发者更多关注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药物研发,而忽视了“孤儿药” 的开发,反之,国外药企的“孤儿药”则长驱直入,造成了很多罕见病患者只能选择昂贵的进口药或者无药可用。 幸运的是,中国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乌日图建议在国家药品储备中增加治疗特殊疾病、罕见疾病的“孤儿药”品种,并通过储备库及时调剂此类药品,保证医院此类药品的供给。 今后,中国的“孤儿药”市场将会得到快速的增长。
『玖』 孤儿药制品国外蒸蒸日上,为何我国现阶段却举步维艰
“孤儿药”就是俗称的罕见病治疗药物,这种药物之所以在国内研发困难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研发费用过高国家无相关政策,二是罕见病患者比较少药物需求量少,三是售卖价格的利润不足以承担相关费用,研究罕见药虽然是有利百姓的事情但商人还是需要看到利润才会投入资金,所以导致国内罕见病的患者只能使用进口药。
三、利润微薄不划算。
上面说了“孤儿药”的研发成本很高如果在销售的时候不定高昂的价格是无法回本的,但是定高价格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患病的人可能买不起,如果将药的价格定得稍微低一点患病者虽然能够买得起药但研究方的利润就会减少导致承担不起当时因为研究而付出的资金,所以在两难的境地中药品企业就选择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