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反垄断法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反垄断法明确,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履行以下五大职能:研究拟订有关竞争政策;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并发布评估报告;制定、发布反垄断指南;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贰』 什么是反垄断啊
反垄断是指当一个公司的营销呈现垄断或有垄断趋势的时候,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的一种干预手段。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反垄断就成为了各国规制的对象,各国均采取严厉的立法来进行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叁』 什么是垄断为什么要反垄断
垄断的形式。
1.高价垄断。通过暴力和其他支配地位,打击排斥同行,占有更大的市场,然后高价销售产品。最近阿里巴巴就是依赖行业支配地位进行的市场份额的垄断。
2.低价垄断。消费者只想花更少的钱。这种垄断以价格优势排挤竞争对手,获得更大订单。但当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的时候,消费者不选你就选他,低价竞争就会造成恶性竞争,往往因此发生商家之间的矛盾。比如挨着的两个猪肉摊可能吵架。
低价垄断策略往往在一开始作为创业起步,获取订单,但长期如此,就可能存在压榨员工,偷工减料的可能。一分钱一分货。而且随着低价策略,其一家独大,订单很多,但工人数量却跟不上,导致工程质量有问题。拼多多员工过劳死就是力证。
3.地区保护主义垄断,包括品牌的垄断或者销售渠道的垄断。比如一个地区本地的牛奶上架最多,某名牌白酒的经销商对一定区域的市场大量占有,排斥其他经销商的,打压正常的销售渠道。那白酒低价是不是存在垄断行为?白酒口味多,消费需求市场大,属快消品,消费者的选择是多层次的。白酒一般不会因价格存在垄断,但会有地域保护主义的垄断。
因此,以上垄断,都是损害了社会公平,垄断造成资金集中于行业内少数人的手里,一个地区的经济贸易靠得是大众的消费力,所以存在各种垄断的地区会觉得生意不好做,无钱可赚。这样消费者就越是寻求低价产品,反而又助长了行业垄断。因此,对于低价策略扩大经营的企业,必须加强监管,规范对其的税收征收。
『肆』 关于反垄断法
不算,这个新工艺算是专利吧,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反垄断法与专利保护是矛盾的,但是两者内在并不矛盾,反垄断规制的是排除和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也就是说垄断本身并不违法,只有经营者滥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打乱 市场自由竞争(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就在于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才算违法。所以,只要是不影响公平竞争就不构成垄断违法。
『伍』 反垄断的目的是啥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完全自由贸易、没有任何约束监管状态下的市场环境里,会出现马太效应,也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大企业吃掉小企业或打压小企业,小企业不断被兼并整合,最终出现一家独大、行业寡头、行业垄断的情况。监管的目的,不是让大公司彻底失去活力,而是限制资本无序扩张,防止其危害经济和社会秩序。
『陆』 怎么看待反垄断
反垄断不是为了打压巨头,而是要摁住巨头,给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机会。从美国70年反垄断历史看,每次反垄断之后,都会有一波创新浪潮。
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智力和资金,而且风险很高。这种高投入、高风险得到的收益,往往不如垄断来得轻松,相反创新会打破垄断,所以大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利益,不但缺少创新的动力,还会想方设法扼杀中小企业的创新,或将其据为己有。比如正是因为当时对微软在浏览器领域的反垄断,谷歌才没被扼杀在幼小。
需要注意的是,反垄断反的不是市场份额垄断。比如在美国,微软垄断桌面操作系统和文字办公市场,谷歌垄断互联网搜索市场,英特尔垄断X86 CPU市场,Adobe垄断数字图像处理市场,都并不违反反垄断法。 美国反垄断反的是:如果巨头公司利用自身在某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实施在另一领域的垄断行为,这种行为就会受到垄断指控。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周一以中小创新企业为主的指数表现更好了。
但也需要注意,科技路线变化很快,科技创新是个高淘汰率的领域,中小科技企业淘汰率更高,而A股市场中的伪科技真题材的中小型公司又特别多,因此 虽然未来科技板块必然有诸多大牛前仆后继,但科技股实际上是非常不容易理解的投资。在这个领域投资,难度很大,要非常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