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社会企业
扩展阅读
能当做股票买的指数 2025-09-06 14:07:08
什么平台股票信息最新 2025-09-06 13:40:57

社会企业

发布时间: 2021-09-12 17:50:57

㈠ 社会上的企业有哪些

社会上的企业有哪些:
社会上的企业有很多
网络:
2015中国企业500强:http://ke..com/link?url=-g-3yNM-EvXc2NX2sC8l1brt_hseRo_Ta6cFL9WNxe8fsO7Yvxx

这里面介绍了2015年中国的500强企业。

㈡ 社会企业是什么,不是什么

社会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亦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社会企业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它们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它们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
社会企业在中国已开始逐步发展,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其中包括来自一批像创思、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社会企业研究中心、21世纪社会创新研究中心等机构的大力推进。
创思(Transist)总部位于上海,其使命为发现、培育和拓展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之间的交集。创思为初创型企业提供1万至100万美元的早期投资,同时也从客户开发、产品市场匹配和市场进入等最早的阶段开始孵化创业者和项目,并为他们提供全面的能力建设,包括加速计划、专业顾问和明星导师。

㈢ 如何注册社会企业

应该与一般商业企业相同,没有特殊规定。可能税收会有优惠。

㈣ 社会企业类型

社会主义企业的类型

1.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可将社会主义企业进行如下分类:

(1) 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企业形式。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起重要作用。在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企业就是国有企业。

(2) 集体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指由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一种公有制企业形式。它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城乡由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形式设立并依法经工商行政菅理机关确认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3) 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归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私有制经济组织形式。具体包括所有按有关法律法规登记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作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等。

(4) 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主要是指股份制企业。此类企业中既可能有国家参股、集体参股,也可能有个人参股、私营企业参股或外商投资企业参股。

(5) 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根据我国有关涉外经济法规和登记管理法规,以合资、合营、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我国开办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

(6) 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核准,从事工业、手工业或商业等生产经菅活动的个体劳动者。他们既是资金的所有者,又是全权的经营者和劳动者,并以其个人或家庭的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2.按企业的组织形式,可将企业进行如下分类:

(1) 公司制企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国有独资公司形式的一般是经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妹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

(2)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3)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4) 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核准,从事工业、手工业或商业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劳动者。他们既是资金的所有者,又是全权的经营者和劳动者,并以其个人或家庭的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另外,按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可将企业划分为生产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服务性企业;按我国行业划分标准,可将企业划分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的企业;按企业规模,企业又可依据一定标准被划分为大、中、小三类企业。

㈤ 什么叫社会企业社会企业是商业机构吗

社会企业和商业机构是有一定区别的。社会企业中是社会企业商业机构就是商业机构,他们之间是没有联系的,只不过是相似。

㈥ 什么是社会企业

什麼是社会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亦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社会企业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它们所得盈余用於扶助弱势社群、促进社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它们重视社会价值,多於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

㈦ 社会企业和一般企业的区别

社会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亦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社会企业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它们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它们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
一般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㈧ 社会企业是什么

社会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亦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社会企业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它们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它们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

英国社会企业联盟(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UK】)为社会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简单的定义:“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并认为社会企业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企业导向——直接参与为市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
·社会目标——有明确的社会和/或环境目标,如创造就业机会,培训或提供本地服务。其伦理价值可包括对本地社会技能建设的承诺,为实现其社会目标,其收益主要用于再投资。
·社会所有制——治理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通常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团体(如员工、用户、客户、地方社区团体和社会投资者)或代表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控制的托管人或董事的参与基础之上的自治组织。它们就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向其利益相关者以及更广泛的社区负责。收益可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分红加以分配或用于有利于社区利益的用途。
严格的说,社会企业家指(1)认识到社会问题(2)运用企业家精神以及方法来组织、创造、管理一个企业(3)达到社会改变的目标。
按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一二元价值划分,社会企业被认为具有下列特征:
·运用商业工具和方法实现社会目标
·社会资本与商业资本相混合,社会方法与商业方法相混合
·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
·通过商业活动创收所得为社会项目提供资金
·市场驱动和使命导向
·令人满意的财务表现和社会影响
·以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式实现财务目标
·通过无限制地获取收入实现财务自由
·为完成使命而有策略地组建企业

㈨ 什么是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这个概念引进到中国,始于2006年。那一年,默罕默德·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创办的格莱珉银行以小额贷款的方式帮助了数十万穷人。格莱珉银行就是典型的社会企业,在此之前它已经运转了32年,类似的组织也早已存在多年。这说明事实往往比概念要领先,先有社会企业这种形态,然后才有社会企业这个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格莱珉银行帮助了数十万穷人,但它本身并非公益机构。社会企业首先是一个企业,有盈利诉求,要照章纳税,也有股东分红。这和以比尔·盖茨基金会为代表的各种慈善基金有本质的不同,慈善基金会虽然也有资本运作,但本身不能追求盈利和分红,而且要以非商业化的方式,帮助那些有需要的穷人和机构。
社会企业和一般意义上的商业企业有何异同呢?通常的说法是,社会企业是以商业化的方式来实现一些社会目标;与此对应的是,商业企业主要还是以盈利为目的,不用关心社会目标——这通常被认为是NGO和政府要做的事情。不过,这种说法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认为这类区分方法把社会企业的社会目标狭义化理解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单独强调其社会企业的特点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企业同时具备了商业和公益特性。一方面,它的运作模式是商业化的,这保证了组织的专业性和运行效率,以及它在资金上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它从事的事业和公益事业贴得更近,也可以说,它是用商业化的手段改造了公益事业,使之更有效率和可持续性。
再说说当下很火的“企业社会责任”,很多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还停留在“捐款捐物”的阶段,而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自身的竞争战略和能力联系起来。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不无尖锐地指出:“公司的公益事业并非那些首席执行官‘感觉良好’的问题,公益事业如果没有和公司的竞争力和技能联系起来,那么它应该是政府和慈善机构的任务。”
商业企业也可以用社会企业的思路来做公益事业。迈克尔·波特认为,没有一个企业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它们必须选取和自己的业务有交叉的社会问题来解决。而选取的关键也不是看某项事业是否崇高,而是看是否能创造出共享价值——既有益于社会,也有利于企业。他把这种方法定义为创造共享价值(CSV),以替代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CSR)。

㈩ 什么是社会性企业

社会性企业是以企业化运营的非赢利性组织,是处于企业与非赢利组织之间的中间形态组织。发展社会性企业既可以吸收社会弱势群体就业,又可以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有效途径。
非营利组织,可以说是社会性企业的一个典型例子,他是完全社会性的。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性,并不是说他不盈利。不盈利的机构生存都成问题,谈何做社会公益事业?相反,而是要盈利,保证盈利是活下去并且发展壮大的基础。但同时,盈利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或者某个小集团的利益,而是为了组织的公益目标,比如帮助穷人。也就是说,经济利益并不是第一位,最高也只是第二位;摆在第一位的是社会利益。
小平同志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下一句是:’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