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液氧煤油发动机

液氧煤油发动机

发布时间: 2021-09-14 07:44:12

Ⅰ 液氧煤油发动机的背景

正当中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赛场摘金夺银时,陕西的群山之间2012年7月29日也传出捷报:国产新一代大推力120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点火热试车再获成功。这款YF-100发动机,将是国产新一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主要“心脏”,而未来的国产空间站核心舱段、以及要降落月球取样并返回的嫦娥五号卫星等,都将由长征五号送入太空。随着该发动机的研制成功,中国航天朝着新阶段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其实早在这次试车之前,国防科工局已于2012年6月完成了对YF-100发动机的项目验收。这次试车的发动机,此前已经储存了3年,并经历过两次极限工况试车考验。媒体报道称,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苏联/俄罗斯之后,第二个完全掌握“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液体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国家。

Ⅱ 各国液氢液氧发动机比较,希望有详细资料

  1. 美国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展开登月竞赛,美国非常重视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发,所以美国人用于登月的“土星-5”大推力火箭处一级发动机使用五台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外,第二级和第三级火箭均使用了大推力的氢氧火箭发动机。因此起飞重量只有2950吨,而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功的实现了6次载人登月。目前美国最好的氢氧火箭发动机是RS-68。

Ⅲ 液氧煤油发动机的介绍

新一代大推力120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为第六研究院点火热试车获得圆满成功。最先进的高压补燃循环系统,其推力比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提高60%以上,运载能力是原来的3倍左右; 性能方面有大幅度提高。运载能力也提升到了 25 吨(现有的只有 9 吨)同时液氧和煤油都是环保燃料,没有污染。按照计划,长征 5 号火箭将于 2015年首飞,也希望中国的太空站早日建成。

Ⅳ 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氧甲烷发动机哪种使用成本高

美国上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展开登月竞赛,美国非常重视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发,所以美国人用于登月的“土星-5”大推力火箭处一级发动机使用五台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外,第二级和第三级火箭均使用了大推力的氢氧火箭发动机。因此起飞重量只有2950吨,而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功的实现了6次载人登月。目前美国最好的氢氧火箭发动机是RS-68。 2.印度 2014年1月5日,印度空间组织在安得拉邦航天中心成功发射GSLV-D5运载火箭,该火箭首次成功应用了印度国产氢氧火箭发动机——CE-20氢氧发动机,推力达到了20吨。 3.中国目前现役实用的氢氧发动机只有YF-73、YF-75几种小型氢氧发动机,最大推力只有5吨和8吨,用于长征-3号火箭的第三级。新近为长征5号研制的YF-77推力为50-70吨。 4.俄国俄国火箭的重点一直是液氧煤油发动机,氢氧发动机不太受重视,但技术也不差,RD-0120,它的真空推力为190吨,真空比冲为454.5秒。“能源号”火箭芯级就采用4台RD-0120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 5.日本 LE-7及其改进型LE-7A是日本为H2火箭系列制造的90吨级氢氧发动机。

Ⅳ 美国液氧煤油发动机是多少吨的

美国为了登月研制了土星5号火箭,这个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50年代,美国的洛克达因公司就提出了F1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计划,被搁置了很多年直到登月计划后才被迅速重新启动,后来就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680吨以上地面推力,700吨以上真空推力的F1液氧煤油发动机。即便是按照今天的标准,F1 发动机也是神一样的存在。虽然因为推力太大早就随之神一样的土星5号火箭一起退役了,但是能与其匹敌的也只有毛子的神器,RD170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推力近800吨。美国现在用的唯一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是引进毛子RD180液氧煤油发动机专利后自己生产的RD180。地面推力最大为420吨,用于宇宙神5火箭。

Ⅵ 液氧煤油发动机的优势

汽车、飞机、轮船的发动机,工作不仅要有燃料,还离不开氧气的助燃。而运载火箭要克服地心引力飞向太空,升空加速比飞机还要快得多,燃料作功的效率也必须非常高,还得在超高空乃至外太空中工作,靠大气中的氧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火箭在燃料之外,还要自带氧化剂,火箭大部分的体积、重量都是由这两样占着。液氧煤油发动机是以液态氧为氧化剂,煤油为燃烧剂(燃料)的火箭发动机。采用这一方式的YF-100与以往的长征火箭发动机相比,效能提高了15—20%,可大大减少燃料携带,减少火箭的重量和体积;煤油价格较低,每次发射可节省1000多万元;煤油与液氧都没有毒,燃烧也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像以往的火箭发动机会产生剧毒污染。补燃循环则是发动机闭式循环中的一种,原理是燃气经涡轮作功后还会进入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补燃),从而更充分地释放能量。补燃循环比另一种循环方式——发生器循环的效率更高,但结构较为复杂,设计难度较大。 此外媒体报道YF-100发动机可以“重复使用”,其实主要是指在台架试验阶段可以进行多次试车,并非发射后回收。仅此一项,仍足以大幅减少研制成本。

Ⅶ 甲烷发动机比冲比液氧煤油发动机大

1、液氧甲烷发动机是所有烃类燃料组合中,最不容易结焦的;2、甲烷的粘度小,冷却性能远高于煤油;3、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理论比冲为390.3秒,高于液氧煤油的377.5秒;4、液氧甲烷发动机是所有烃类组合中,最不容易积碳的。

Ⅷ 什么是液氢液氧发动机、液氧煤油发动机

这两种发动机没有什么不同,本质的区别就是燃料不同。一般来说,助推火箭、1、2级火箭多数是液氧煤油火箭。氢燃烧释放的能量比煤油高,但制取氢需要大量的能源,且液氢属于低温液体,不易保存和运输。为了摆脱地心引力将卫星送上轨道,火箭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在发射阶段,火箭在大气中飞行,速度不断提升,并且一级比一级质量要轻,起飞阶段要消耗大量燃料,所以使用液氢是不现实的,煤油更容易获得且污小。在最后阶段,靠液氢燃烧释放的巨大能量加速。一般普通火箭都用煤油做燃料,而大推力,大载荷的火箭用液氢,如航天飞机发射时就要数百吨燃料。发射火箭时可以看到火箭周围烟雾缭绕,并且有一根白色的管子相连,那是给火箭制冷的,液氧和液氢都不能储存太久。

Ⅸ 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前景

将以YF-100为“心脏”的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它使用模块化、系列化设计,力图提高可靠性,降低发射成本,能满足多样化的航天发射需求。与以往的长征系列火箭相比,长征五号的芯级直径首次增至5米,使用2台真空推力70吨的YF-77氢氧发动机;外部捆绑总计4个3.35米或2.25米直径的助推器,分别使用2台或1台真空推力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如使用推力最大的组合方式,长征五号火箭将装备4个3.35米直径助推模块,8台YF-100和2台YF-77的总推力可达1100吨,能把25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LEO),而发射“神舟”和“天宫”的长征二号F火箭只有7.8吨;能把14吨的有效载荷送入36000公里高的地球同步轨道(GTO),是长征三号乙火箭的近3倍。尤其是近地轨道运力,将超过同级的欧空局“阿里安”5、日本H-2A/B和美国的“宇宙神”5。按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首个国产空间站将于2020年左右建成,其核心舱质量将达20吨级,远超现有长征二号F火箭的运载能力;嫦娥探月工程在完成绕月、落月后,采样返回的三期工程也需要更大运力的火箭;更远期对火星、木星、近地小行星和小行星带的深空探测,也需要更大运力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若能如期问世,将有效填补国产大推力火箭的空白。此外,YF-100还将用于“长征”家族即将登场的两位新兵——长征六号和长征七号。

Ⅹ 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发动机简介

“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整机研制初期,失败与挫折是家常便饭。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从某种程度来说,人类探索太空的能力,取决于航天发动机的推力。新发动机将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动力系统,装备长征五号、六号、七号运载火箭,为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提供动力保障。以推举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圆满完成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长征二号F火箭为代表的我国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其推力已经不能满足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研制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显得格外迫切。
国家国防科工局刚刚完成了对该型号发动机的项目验收,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完全掌握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国家。
这台储存了3年、此前已经历过两次极限工况热试车考验的发动机,在又一次的挑战极限考验中表现完美。这也表明中国航天动力正在经历新旧更迭,将大大加快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步伐。 2000年国家正式立项进入工程研制至今的12年间,液氧煤油发动机已先后进行了百余次试车。从研制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开始,已突破80余项关键和核心技术,先后研制出3种基本型发动机,以及5种适应不同火箭总体飞行状态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