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浙贝母的禁忌和副作用
扩展阅读
新浪中国平安股票行情 2025-08-30 05:36:50
买教育股票怎样下载 2025-08-30 05:20:33

浙贝母的禁忌和副作用

发布时间: 2021-09-14 11:37:15

❶ 川贝母的副作用

中药最早的经典《神农本草经》把贝母列为中品药,但是所列的功效中并无止咳这一条,而是“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魏晋陶弘景辑的《名医别录》又给贝母加入了许多功效,其中才包括“咳嗽”。

按中医的说法,咳嗽是因为肺有热而生痰,而贝母味苦性寒,能泄热;贝母在秋天采取,味辛,色白,五行中秋、辛、白都属金,肺也属金,而且贝母的形状也像肺,凡此种种,就注定了贝母是润肺化痰的良药了。实际上川贝母是否真的能止咳是很可疑的,在这方面并没有可信的证据。反而有些研究表明它有不容忽视的副作用。川贝母的生物碱可使实验动物的血压下降,并伴有短暂的呼吸抑制,以及血糖升高。临床上有因服用贝母出现心率缓慢、心音弱等心肌中毒现象和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大剂量服用贝母能引起全身出血、血压下降、急性肾功能衰竭。

❷ 浙贝母它可以治什么病

浙贝母是非常常见的中草药,可以治疗乳腺结节以及风热咳嗽和疮疡肿毒等病状。浙贝母是百合科贝母属的植物,而且平常可以拿来入药,同时还可以泡水喝。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对身体的调理也有很好的作用以及功效,现代人高发的病症是慢性胃炎以及胃溃疡,而将浙贝母以及珍珠粉等中草药放在一起煎制服用的话,不仅能够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缓解胃炎。

生长温度

而且如果温度达到了25℃以上的话,那么就会抑制生长。平均的温度达到6~7℃的时候,浙贝母就会出苗。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大概在4~30℃,在此期间生长的速度也会因为温度而逐步升高并且生长变快。所以也可以看到浙贝母不仅有一定的药效,对于生长的环境与温度还是有一定的要求。

❸ 浙贝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功效: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作用:

1、用于风热、燥热或痰热咳嗽。本品功似川贝母而偏于苦泄。治风热咳嗽,常配伍桑叶,前胡等。治痰热咳嗽,常配伍瓜蒌、知母等。

2、用于瘰疬,瘿瘤,疮痈肿毒,肺痈等。本品能苦泄清热毒,开郁散结,治瘰疬痰核,陪玄参、牡蛎等,如消瘰丸。治瘿瘤,配伍海藻、昆布。治疮痈,配伍连翘、蒲公英等。治肺痈,配伍鱼腥草,芦根等。



(3)浙贝母的禁忌和副作用扩展阅读

浙贝喜温和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根的生长要求气温在7-25℃,25℃以上根生长受抑制。平均地温达6-7℃时出苗,地上部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4-30℃,在此范围内,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生长加快。

开花适温为22℃左右,-3℃时植株受冻,30℃以上植株顶部出现枯黄。鳞茎在地温10-25℃时能正常膨大,-6℃时将受冻,25℃以上时出现休眠。

浙贝鳞茎和种子均有休眠作用。鳞茎经从地上部枯萎开始进入休眠,经自然越夏到9月即可解除休眠。种子则经5-10℃2个月左右或经自然越冬也可解除休眠。因此生产上多采用秋播。种子发芽率在70%-80%。

❹ 川贝有副作用吗

川贝母主产于川藏地区,性苦、甘寒,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肺热、肺燥、阴虚咳嗽及肺痈(类似肺脓疡、大叶性肺炎)、肺癌等。

川贝母的副作用是有的,除了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的功效外,川贝母性味苦、甘,微寒。脾胃虚寒及湿痰者应忌用。如胃部属虚寒服川贝母会引起腹胀,胃呆少纳等症状。

有些研究表明它有不容忽视的副作用。川贝母的生物碱可使实验动物的血压下降,并伴有短暂的呼吸抑制,以及血糖升高。临床上有因服用贝母出现心率缓慢、心音弱等心肌中毒现象和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大剂量服用贝母能引起全身出血、血压下降、急性肾功能衰竭。

因川贝母性苦寒,凡见咳泡沫白痰者不宜自行单味用,须由专业医师配入复方使用,才能确保疗效、避免副作用。

❺ 浙贝母的作用有哪些

苗二堂 浙贝母会员价:¥32.00 浙贝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味苦,性寒 。归肺、心经。有着很多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临床用途,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那么,? 浙贝母的名字有很多说法: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故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产。 关于浙贝母的功效作用,古书多有记载:""象贝母,味苦而性寒,然含有辛散之气,故能除热,能泄降,又能散结。今人乃以通治风热、温热、时气热邪,则寒能胜热,辛能散邪也。主郁气痰核等证,则辛散苦泄,开结散郁也。催生下乳,又其泄降之余义。至于治疸、治疡、清喉咽,主吐衄、疗痰嗽、通二便,种种功力,无非清热泄降四字,足以赅之,要之皆象贝之功用,而市肆通行之川贝,淡泊异常,断不足以语此。" 盖之为浙贝母味苦,性寒 。归肺、心经。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浙贝母最常用的方法为3―10克,每日1次,用水煎服。

❻ 浙贝母功效及作用

浙贝母的功效及作用有:

1、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4mg/kg灌胃,对小鼠氨气引咳有抑制作用,4mg/kg皮下注射对电刺激麻醉猫喉上神经引咳也有镇咳作用。

2、贝母生物碱具有阿托品样作用,对兔子和猫离体肺灌流表明,低浓度的阿托品样可使支气管松弛,高浓度则对支气管有轻微收缩作用。

(6)浙贝母的禁忌和副作用扩展阅读:

浙贝母是浙八味中药材之一,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具有清热祛痰解毒的功效,在我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有着良好的口碑。

海曙区章水镇、鄞江镇、龙观乡是浙贝母的主要种植地。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原产地标记注册证》,认定章水镇樟村为浙贝母原产地。章水镇也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浙贝之乡。

和其他传统中药材一样,浙贝母也面临着如何拉长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打响品牌的问题。

浙贝母有记载的种植历史超过了400年,目前海曙的浙贝母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今年年初,章水镇浙贝母种植示范基地还成功入选浙江省道地优质中药材示范基地。

“好山好水孕育了优质浙贝母。”海曙区浙贝母生产协会会长邵将炜介绍,章水区域的农田土壤呈现颗粒状,易松易渗水,正是贝母生长的温床。

而这里优质的水源、洁净的空气,也是贝母生长不可多得的先天条件。“2018年全国浙贝产量约3500吨,海曙产量约占三分之一。”

但是,作为传统种植业,浙贝母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去年宁波浙贝母产值约1亿元,只有最高年份时的一半。”邵将炜说,近年来,浙贝母遭遇了市场波动、种源退化、禁止无硫化加工后延长保存期难等诸多问题。

❼ 很多人不认识土贝母,它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说起生活中常用的中药贝母,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川贝母和浙贝母,这两种贝母都是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功效的药物,它们都属于百合科,与贝母同名的还有一种叫做土贝母,土贝母是来源于葫芦科的干燥茎块,在功效和治疗方面,它与经常用到的贝母有很大的不同。在民间,有一些人为了清热解毒,会直接用土贝母来泡水喝,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很合理错误的。土贝母虽然功效很好,但需要按照医嘱使用,否则它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主要是因为土贝母中的部分成分会杀灭男性的精子,影响男男性的生殖生育能力,所以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擅自服用或过量服用。

❽ 浙贝母有什么功效

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球形或扁形,白色,上下微凹入,常由两、三枚肥厚的鳞片对合而成,直径2~6厘米;一般一个鳞茎有两个心芽;鳞片和心芽着生在鳞茎盘上。那么,浙贝母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以下是浙贝母的作用与功效是: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
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1、《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2、《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
3、《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4、《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❾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的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浙贝母鳞茎和种子均有休眠作用。鳞茎经从地上部枯萎开始进入休眠,经自然越夏到9月即可解除休眠。

种子则经5~10℃2个月左右或经自然越冬也可解除休眠。因此生产上多采用秋播。种子发芽率一般在70%~80%。

(9)浙贝母的禁忌和副作用扩展阅读:

浙贝母种子田的栽培,株行距大小主要是根据种鳞茎的大小而决定。种子田要深栽一些,栽浅了,鳞茎抱合不紧,易伤芽,10~15厘米深,种子大深一些,种子小浅一些。

商品用栽要浅一些,否则鳞茎长不大。株距按12厘米把种子均匀排在沟内,芽向上,栽到边上种要深一些,以免雨水冲刷露出来,栽一行盖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