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球关灯一小时活动的来历及意义
“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2007年3月31日,这一活动首次举行,澳大利亚悉尼超过220万民众关闭照明灯和电器一小时。“关上灯,点亮希望”是今年“地球一小时”的宣传语,活动目标是吸引全球1000座城市约10亿人参与。
84个国家和地区、约10亿人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 以实际行动呼吁节约能源———
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800个城市和村镇于28日20时30分熄灯,以共历时25个小时完成的全球接力式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呼吁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组织者说,发展中国家踊跃参与让今年的活动更为全球化。
新西兰居民享受烛光晚餐
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和斐济成为率先熄灯的国家。
新西兰今年共有44座城镇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位于太平洋上的查塔姆岛最早开始熄灯一小时,岛上居民当晚关闭了所有柴油发电机。
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328米高的南半球最高建筑“天空塔”从当地时间20时30分开始熄灯1小时;市内五星级朗廷酒店则在大堂、餐厅和酒吧点燃1700支蜡烛,数百名客人享受到别有情调的烛光晚餐。在位于南极大陆的斯考特营地,尽管当地气温降至零下30摄氏度,新西兰的26名科考队员当晚也关闭了所有非必要的电灯和电器。新西兰一些灯泡厂当天还在一些城镇向市民免费派发节能灯泡。
在南太平洋岛国斐济,不少商家和市民也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
全球各处相继熄灯
随后,参与这一活动的全球各地按照各自所处时区不同相继熄灯。从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到美国“赌城”拉斯韦加斯的赌场;从中国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到英国伦敦的“伦敦眼”、首相府唐宁街10号;从埃及吉萨金字塔,到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希腊雅典卫城,全球多个地标性建筑都参与熄灯。罗马尼亚标志性建筑议会宫和墨西哥城的110余座大型公共建筑等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
发展中国家踊跃
“地球一小时”执行主任里德利说,参与今年活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比例明显提高。他说,这说明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个大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应对。
在参与活动的84个国家和地区中,一共有47个为发展中经济体,而在去年,这一数字仅为9个。
参与“地球一小时”的发展中经济体中,人口最多的中国和人口第二多的印度尤其引人注意。中国城市北京、上海、保定、台北等都加入了“地球一小时”。
印度今年第一次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印度政府已在报纸上呼吁国民届时熄灯响应。
“群众基础已经打下”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今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由于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到期,联合国希望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
“地球一小时”执行主任里德利说,他希望“地球一小时”能向各国领导人传达人民对节能减排的支持。
他说:“我们希望这能让领导人们看到,那么多不同的国家都参与进来。这样他们就很难不承认,(节能减排的)群众基础已经打下。”
里德利说,尽管应对各国设立不同的减排目标,但全球应一起行动,同时设立目标,以确保减排温室气体。
B. 地球上所有人同时关灯一小时,这个世界会怎样呢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电,绝对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能源。特别是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在如今这个智能时代里,很多人都是离不开手机的,而手机则需要充电,一个没有电的手机,任它的价格在昂贵,功能再强大,也跟一块“砖头”毫无差别,顶多只能算是一个昂贵的“砖头”而已。
根据一些数据显示,即使所有人都遵守了“地球一小时”,即我们将家中的照明设备都关掉,对于地球来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不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分钟。也就是说,所有人关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4分钟的时间就被消耗掉了。不过即便如此,这项活动也还是拥有意义的,至少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起来爱护我们的家园!你说呢?
C. 全球关灯一小时的时间是怎么定的
2014年3月29日,星期六晚上20:30-21:30。地球一小时(英语:Earth Hour)是一个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当地时间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该活动最初由环保团体世界自然基金会澳洲及悉尼晨锋报合作发起,并于澳洲悉尼当地时间2007年3月31日,晚上8:30至9:30期间举行了第一次活动,希望借此活动推动电源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唤起人们以实际行动应对全球变暖的意识。2008年,该活动被推广到世界各地,全球40多个城市,近380个城镇接力执行该活动。
活动意义:
人们正全球变暖很严重在采取更多的环保行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无车日”活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限塑令”的意义,而多年前还只是“悉尼事件”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如今已成为覆盖数千座城市数亿人口的全球性环保活动。生活在地球不同角落的人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彼此呼应,鼓舞人类共同应对环境挑战的勇气。
熄灯一小时,对于节约能源、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性气体排放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当由此激发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化为思想,当思想化为行动,当行动变成习惯,那对于全球环保事业的贡献,将绝不限于数字。
D. 地球熄灯一小时起到什么效果
“地球一小时”本身对于遏制全球变暖来说根本就起不到作用,因为人们在这一小时内节省下来的电相对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来说毕竟还是有限的,但是“地球一小时”是在宣传低碳理念,是希望大家把“地球一小时”变成“每天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行动唤醒更多样的环保意识
小小改变就可能成就深远影响,而“地球一小时”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一个有效的环保行动中来,能够唤醒多样的环境保护意识。熄灯一小时是每一个家庭甚至每一个人同能做到的一件微小的事情,而这样一个轻而易举的动作却能让全球的民众共同携手关注气候变化,这一活动必定能产生源远流长的影响…
E. 地球一小时关灯日是哪天
地球一小时关灯日是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
2018年3月,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2018年将熄灯仪式时间定为3月24日20:30。
届时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将通过自发熄灯一小时,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
(5)地球关灯一小时扩展阅读:
关灯日的社会反响:
2009年3月,一封主题为“2009年3月28日晚上8:30-9:30,请关灯一小时”的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流传开,被众多网民转发、传递。在拥有三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上,与“地球一小时”相关的活动和讨论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全国100多所高校的学生也在那天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意。来自个人、企业、社区、学校的不插电音乐会、黑夜观星、儿童涂鸦大赛、烛光寄语等活动,都把地球一小时活动推向高潮。
低碳生活中国活动推广大使羽泉承诺,将通过购买碳排放来抵消未来一年参加演出的飞行碳排放,而且参加所有演出自备餐具,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F. 地球一小时为什么要关灯呢
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出的“地球一小时”全球性节能行动。号召人们在这一小时关掉不必要的灯光,为地球减负、共创可持续的未来。
“地球一小时”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发起,目前是全球参与规模最大的国际联合行动。
地球一小时倡导公众、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关掉不必要的灯和其他耗电设备,以表达对气候变化的关注,2015年,全球共有169个国家,7000多座城市参加了其中。
联合创始人Andy大叔所说:“地球一小时不再是象征性的熄灯一小时,更是一种从地方到全球的行动力量,推动各地的人们为环境做出积极的改变。”
G. 地球熄灯一小时这节日是什么时候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晚上20:30(2020年地球一小时时间为3月28日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展开,一下子吸引了超过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随后,该活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
“地球一小时”的目的不是为了节省电,而是为了使公众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H. 地球熄灯一小时是几月几日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I. 地球关灯一小时是什么时候。
什么是“地球一小时”
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关灯,以行动支持地球。”时间为世界各地的当地时间:3月28日20:30-21:30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