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扩展阅读
股票期权比市场价格高 2025-08-10 12:01:22
360股票在美国价格是多少 2025-08-10 11:52:47
晨鸣纸业股票价格查询 2025-08-10 11:35:53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发布时间: 2021-10-13 12:00:53

1.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国际地位的巨大变化有哪些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而现在的价格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副食价格就很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0.82元到现在的平均6元,上涨了7倍还多。牛羊肉的价格 至少达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涨幅大概也有7倍多。想一想,真的是很吓人啊。
其次谈谈穿吧,现在一套象样的衣服怎么说也得一二百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衣服的价格相对于那个时代上涨了18倍。
下面这个题目就是住。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步入了电气化时代。都喜欢使用对大气没有污染的燃料。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以前,大人们不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现在,每家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农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再下面的题目是行,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开私家轿车,当然,也有人爱坐出租车。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车,30年前的车票5分钱,现在的车票是1元,整整上涨了20倍。

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分析完了,我们来谈谈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30年以前我们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工人看病都是单位报销,不用花钱,农民有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看病也基本不用花钱。那么,我们假定一个人没有单位,他看病是花钱的,进一次医院需要多少钱呢? 30年以前,感冒这种普通疾病块八毛的就解决问题了,即使打吊瓶最多10多块吧,现在呢?少说20到30元,如果输液了,100元根本不够。如果病大,就更麻烦了。医疗费用上涨了80倍!
现在,我们的收入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一个月几十元就能养活全家十几口人。而现在呢?上涨到了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工资翻了十几倍到几十倍。
教育问题就更大了,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那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父母上学的时候全年学杂费也就5元左右,你小子有本事考上大学,1分钱都不用交,吃饭钱都是国家管着,没有读不起书的。现在,小学一年几百元,中学一年几千元,大学一年几万元,读不起书的人可就太多了!!教育费用上涨了300倍不算多吧?? 是的,现在我们国家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小学初中的学费免了,但是我们没有赶上啊!真的是很可惜啊 ^-^
前几年,桦甸人吃自家的井水长出了大骨节。现在,人们吃的是自来水和矿泉水。就算是自来水也经过了处理
总之,改革卡放给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以及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四色定理”。中国和世界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经济增长“四色定理”——和平稳定、开放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遵循“四色定理”,经济就发展,社会就进步。

2.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取得的成就有些什么

一、经济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中,我们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也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在此体制下,中国经济平均以9.75%的速度快速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0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7年的24.66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了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的GDP仍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速度,并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人均GDP也由1978年不足100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200美元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发展模式也越来越有吸引力。

二、民主法治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始终奉行“以人为本”的作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局面。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缺乏基本自由,只能奉旨“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户籍制度、票证制度、计划经济制度把人民牢牢地束缚起来;那时没有法治,宪法不能保护国家主席,更不能保护平民百姓。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民逐渐获得了经济自由以及部分的政治自由、社会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言论自由、迁徙自由,绝大多数国民的公民权利获得保障;中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民主政治有所进展,集体领导取代了个人专断;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事业在曲折中前行,物权法、监督法、行政许可法、反垄断法等得以实施;新闻媒体摆脱了全盘歌功颂德的局面,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人大、政协、司法、监察、审计等的独立作用越来越明显。人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社会渐趋稳定和谐。

三、文化体育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也使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20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二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51金21银28铜,获金牌榜第一名。2010年亚运会,我国更是以199枚的金牌总数,稳居第一。刚结束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38金27银22铜,仅次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一切都是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见证,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辉煌。

四、民生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脱贫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占农村总人口的30.7%下降到2007年的1.6%。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过去25年全球脱贫事业成就的67%来自中国,联合国2008年发展目标报告中称,中国通过深入有效的扶贫措施,已经提前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减半的目的,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人男女寿命分别达到71岁和74岁,比1978年提高了4岁多。中国在社会保障方面也取得了进展。2006年参加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293亿、1.405亿和1.035亿(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9月27日报道);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2007年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农村的新农合制度也发展的如火如荼。

3. 高分悬赏:改革开放30年祖国的重要变化

没现成的,只有材料,需要您综合运用和糅合

1.30年来的大事
1978~1992
1978年,中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79年,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被给予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1984年,中国做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92年10月,中国明确...
1992~2001
“九五”计划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对的国内外环境,是历次五年计划实施中比较少见的。 国际上,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整个亚洲,...
2001~2008
回顾2001年,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宏观经济运行做出了如下的判断: 宏观景气———先扬后抑,仍处适度增长区间 在宏观经济趋好的基础上,2001年上半年景气度稳步提升……

2.1.

在策划报道选题时,防止"重城轻乡"现象,避免注重经济建设成就报道,忽视社会事业和人们精神风貌方面的变化。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尤以经济建设成就显著,有目共睹。所以不少地方在运作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报道时,自然而然会全面反映本地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这固然值得肯定,但整个主题报道要注意城乡兼顾,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进步兼顾,物质变化与人的精神面貌变化兼顾。不能只反映城市变化和企业发展,忽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变化情况。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媒体要全方位地反映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成就,不能有失偏颇。

2. 参考资料,相信对您有用!

在报道30年来巨大成就的视角和切入点上,要防止"重大轻小",目光只盯着影响大的"政绩工程"。

地方媒体报道时,要更多地从农村变化说起,从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在好的政策下脱贫致富的事实说起,从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实实在在的成果说起。这样的报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才有说服力。有些地方媒体从业人员往往认为成就报道是做给领导看的,多反映领导重视的政绩,领导高兴就行,花大力气报道影响大的"政绩工程",而对事关民生的诸多变化却不屑一顾,使报道远离群众。在今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报道中,一定要注意克服这种"重大轻小"的现象,力求使每一篇宣传报道都能让领导、群众和报道对象,打心眼里赞成、满意。

防止"虚报浮夸",只凭观点和数据说空话、套话。

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进行系列主题报道,同样要恪守真实性原则,不能有丝毫虚报浮夸。然而,一些地方媒体以往的重大节庆主题报道,有夸大不实的现象。成就报道令观众厌烦,传播效果可想而知。

在报道的时间性上,防止"重近轻远",忽略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现象。

改革开放事业是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共同开创的。报道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成就,就应该尊重这种历史延续性。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无论经济领域还是思想文化等其它各条战线,应该全面、系统、科学地报道成就。不能舍近求远,也不能舍远求近,随心所欲。值得提醒的是,地方媒体有些从业人员误以为成就报道不太讲究历史的延续,谈远了,现任领导不高兴,取得成就的时间段要从现任主要领导任职的年份算起,动辄以现在的增长速度否定和压低以前的成绩。久而久之对媒体失去信任,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在报道对象上,防止"重官轻民"。

报道30周年来的成就时,固然要采访一些见证30年变化的领导干部、或企业老总,也要尽可能地多采访一些有切身感受的离退休人员、工人、农民、市民和其他阶层的人士,让他们也成为"同期声" 的主角。尤其是新闻由头的切入和主人公的选择,要多从普通百姓身上着眼,让老百姓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样的节目才有代表性,才好看、耐看。

4.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变化

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
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
,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
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
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
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
金牌榜第2位!2008年8月,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军团获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列金牌榜第1位,成为了真正的体育大国!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发战民主,健全法制,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环境立法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以环境法制建设窥豹一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法制建设、总结立法工作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立法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2年法制建设恢复阶段的环境立法;
1982~1997年法制建设发展阶段的环境立法;1997~2008年法制建设进入全新阶段的环境立法。30年来的环境立法为保护和改善我国的
环境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笔者归纳了十条基本经验。

5.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奋斗史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成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7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神七”的成功发射,神七在太空漫步,让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20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2008年,奥运会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 51枚金牌,稳居金牌榜第一位,更是我们实力的见证。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6.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巨大改变(用事例,数据)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日益完善,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气吞山河的强大力量!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

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们为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6)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等。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机和活力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7. 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位杰出人物都有谁

1、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杜润生 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

3、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4、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5、柳传志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6、于光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

7、袁 庚 蛇口工业区创始人

8、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9、吴仁宝 江苏华西村原党委书记

10、王 蒙 文化部原部长,作家

11、张艺谋 广西电影制片厂电影导演

12、林毅夫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13、高尚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14、邓亚萍 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前乒乓球运动员

15、钟南山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医学院院长

16、陈锡文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17、江 平 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18、李 锐 中组部原副部长

19、仇 和 中共昆明市委书记,江苏省宿迁市原市委书记

20、季羡林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原所长

21、王 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2、刘永好 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希望集团总裁

23、鲁冠球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

24、任正非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25、马 云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26、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原外经贸部副部长

27、王大珩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两院院士

28、李 灏 深圳市原市长、市委书记

29、张海迪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30、郑必坚 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8.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变化有哪些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246619亿元,30年间增加了67倍。2007年中国每天创造的GDP为675亿元,1978年的GDP现在只用6天时间就可以完成。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按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1:8.1917计算,中国GDP总量约折合为22248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5.6%,排在世界第四位(见图1)。[2]如按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PPP)转换系数1.8 水平计算,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GDP现价182321亿元人民币折合为10128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2位。[3]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国以美元衡量的经济总量还将快速增加。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数据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1978-2007年中国经济

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见图2),中国经济影响世界,世界经济影响中国。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WERCCN)和首都流通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指数中心(BCEIC)主任季铸教授主持编制的《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ITIRI2007),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支付风险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状况,中国综合风险指数0.8341,从第38位上升到第36位。排在埃及之前,秘鲁之后。政治风险指数0.8513,排在第42位。经济风险指数0.8064,排在第51位。政策风险指数0.7902,排在第76位。支付风险指数0.8937,排在第23位。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充实,经济总体安全。然而,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1978-2007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4%,中国同期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8%,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8倍,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稳健。1978-1995年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经济增长波动性和周期性都比较显著。此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周期性明显减弱,表明中国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日渐成熟。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这其中有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因素。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那时的中国相当贫困,人们吃粮、吃肉还要凭粮票、肉票。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8%,下降了37.7%。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3%,下降了36.4%。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在这30年里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汽车、电脑、网络、电话、手机、音乐、电影、旅游、奥运,如此等等,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9. 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

1、一五建设时期:到1957年,一五计划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精密仪器等近六百个重要项目,“一五”计划建设项目主要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这些重要项目都主要在东北地区,究其原因是东北地区原有工业基础好,当时接受苏联的技术等方面的援助方便,所以集中于东北。结果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交通运输业成就很大,新建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建成武汉长江大桥,使南北铁路贯通,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和各地的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当时还涌现了工业劳动模范王崇伦、赵梦桃;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等。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就:建成大中型项目五百多个,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建设起来,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到1965年,石油已经全部自给,电力工业增长很快,十年中,农村用电量增长了近70倍。新建铁路八千多公里,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尖端科技方面,成功试验了第一个原子弹,研制成功了结晶牛胰岛素,并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英雄模范人物。

3、“文革”十年中,国民经济损失总计约5000亿元,但仍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湘黔铁路等。

4、改革开放之后的成就有: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近年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也打开了新局面,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也都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有记者问我,30年来让我最满意或者我认为是最成功的改革有哪三个?我看有这么三个:

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在当时条件下它要通过农民的积极性调动来促进农民的生产,打破从前人民公社下大一统农业的情况。

安徽凤阳小岗村我去看过,在展览室里还陈列着当初十八户农民摁了手印签的协议,协议上有一句话,如果谁被抓了,其他各家有义务把他们家的孩子抚养成人,也就是说,是冒着危险来搞的,但推广之后,几年之内中国市场的东西就多了,多年不见的香油、花生米、鸡蛋、猪肉全有了。

第二个大成绩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

第三个大成绩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当初也是冒着各种责难发展起来的,一直到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才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很多是民营企业起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虽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城乡二元体制基本上没有触动,因为农村家庭承包制还在承认城乡二元体制的前提下推进。正因为城乡二元体制没有大的触动,所以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化速度比较慢,还产生一些权利不平等,像农民工这样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行业垄断还没有消除。要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这种行业垄断,特别是跟行政垄断难分的情况,就需要进一步改革。

第三个问题,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由于种种原因,推行得极慢,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现在条件好了,所以要关注民生问题,这个要下一步再改。

正如有的同志所说的,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既然是新的起点,就需要对未来有更好的展望。

从国家的层面来说,我认为当前最要紧的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同时对人民关心的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广大城乡人民同样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从企业方面来说,应该尽自己更大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要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因为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我们才能有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应该更多地尽到自己帮助社区、帮助贫困地区、帮助周围的穷人的责任。

对个人来说,我认为应该加强信用教育、信用建设,因为如果一个社会处在信任危机中,这个社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在当前的这种形势下,停滞和倒退是没出路的,应反复去思考怎么做。在此基础上应该看到,前进过程中总有困难,总有阻力,但只要是符合正确方向的,就应该努力去做,坚持下去就行了。

我们大家都是探索者,谁也不可能先知先觉。大家都在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学习、提高与成长。

1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有哪些重大的变化

1、城市城镇化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城镇化率为19.8%,到2017年城镇化率达到58.52%。距离基本完成城镇化70%的目标还有11%,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城镇化意味着生产方式的转变,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意味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比如从1999年到现在,城市化率由百分之三十左右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多,同时经济增长也是最快的时期。而1956年到1976年这二十年间,城市化率增长百分之二,经济发展速度也十分缓慢。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也是中国长期的政策。

2、中国航天事业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7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神七”的成功发射,神七在太空漫步,让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3、中国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20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2008年,奥运会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 51枚金牌,稳居金牌榜第一位,更是我们实力的见证。

4、中国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5、社会流动性变化加剧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通过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城乡二元的体制分割、单位所有制的职业分割,使得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很弱。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发展市场经济,就需要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就需要充分调动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成分的人的作用,社会流动性由此大大提升。

据统计表明,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全国大约有1.1亿多的人口经常处于流动状态,人口流动的范围也已经从国内不同地区扩展到不同国家之间。在职业上,人们选择的自由度也大大提升,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工作单位之间、不同职业之间的流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道风景。改革开放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社会流动渠道逐步开放,逐步多元化,人们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就可以在社会中获得向上流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