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六十周年国庆
扩展阅读
股票行情今天喜临门 2025-08-08 10:43:02
股票交易手续费最低收费 2025-08-08 10:30:33
长高集团股票行情百度 2025-08-08 10:29:55

六十周年国庆

发布时间: 2021-10-17 09:32:37

A. 国庆六十周年

无法继续加油,这样即使在颠簸的道路上,驾驶员也能精确控制油门,使发动机转速保持在1478转。为防止动力系统负荷过载,正式阅兵和平时训练,即使驾驶室内温度高达60度,驾驶员也不能开空调和车窗。因此,训练了一天,他们至少喝15斤水,流10斤汗。
求6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观后感作文一篇
又是个金秋的十月,又是个装满收获的季节。在经历走过来的数次磨砺后,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

曾看到有位网友写过这样的诗句:“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的脊梁!” 诗句朴实简练,却抒发了共和国的儿女们对祖国母亲的心声,唱出了儿女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母亲而自豪的赞歌。

走过六十个春秋,追忆烽火岁月。我们有过苦难,我们经历过磨砺,我们有过苦涩的追求,我们都挺过了,我们都走过了,祖国的脊梁坚强了;我们有过梦想,我们有过豪情壮志,我们也有过无数快乐和喜悦,我们都拥有过,我们都经历了。我们为有一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们为祖国有一个坚强的脊梁而骄傲。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脊梁,就不会站立行走;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脊梁,则只能屈服在别人的脚下,匍匐爬行。是的,有了坚强脊梁的国家,才会有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动力,才会有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的勇气。过去的这一年走过的日月,是祖国经受磨砺的日子。雪灾、4•28撞车事故、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灾人祸似乎接踵而来,祖国在忍受着痛苦,也在为那些离去的儿女们流泪、心痛。可祖国依然挺立着,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祖国依然坚强着,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国比任何时候都坚强。灾害灾难,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毁我们美好的家园,可以让我们失去善良的家亲。但是,动摇不了儿女们的意志,压不垮我们祖国的脊梁。脊梁看似平常,但它却是支点。它不仅是一个人站立的支点,也是一个民族雄起的支点,更是一个国家昂首前进的支点。脊梁有时看不见,但却能感受的到,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取的精神和力量。只要有了不屈脊梁的人民在,只要有了坚强的祖国脊梁在,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奋进的动力和勇气。

有人说,多灾兴邦。每一次灾难,会让我们每一个人变得更加成熟,会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坚强,我们为有一个不甘屈服、永远坚强的祖国而自豪。是的,有了坚强脊梁的祖国,人民才能享受幸福,扬眉吐气,才能担负起世界和平的责任,为人类文明谱写辉煌的篇章。过去这一年走过的日子,虽有苦涩,但也有欢喜。29届奥运会在中华大地上举办。这是人类一次最伟大的聚会,也是中国人百年梦想,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了中国。半个多世纪之前还被骂作“东亚病夫”中国人,而今已迈步跨入体育大国的行列,证明了我们有能力举办奥运史上最好的体育盛会。 奥运期间,中华儿女抱着对奥运精神的尊重、崇尚与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世界友人手拉手、心连心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上共同发扬壮大了奥运精神,谱写了“新奥运”的美妙篇章!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功,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历尽磨难而又奋发自强的民族经过改革开放,已迈步跨进了一个追求科学、和谐、进步、和平的现代文明的国家。过去的这一年走过的日子,虽有悲伤,但也有惊喜。从灾难里走出的民族是希望的民族,经受过挫折磨砺的国家必将是奋起的国家。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在伟大建设实践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让我们信心百增,看到了组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日趋增强。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脊梁已不是弯曲的,而是顶天立地,骄傲地挺立着坚强的脊梁。

当时间的脚步跨入2009年,祖国六十年的历程是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的丰碑,是激励我们永远前进的火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B. 国庆六十周年庆祝

本文作者:泸州市特检所 王明伟
沐浴着满天的星星
按捺住激动的心情
翘首遥远的东方
夜空下,我期盼着——
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夜风轻轻吹过
大地酣睡沉沉
心律伴着地脉跳动
心潮啊
在不息的奔腾

满天的繁星哟


如群英荟萃
晶莹的星光哟
把天空点缀得异彩纷呈
一闪一闪的星星
它们和我一样
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衷情
在无数的职业中
我象宇宙中的一颗尘粒
虽然我没有北斗星一样的耀眼
也没有天王星一样的光晕
但我自豪
我是一名中国人!

虽然我微小
但我用坚强的双肩
担起了保平安地道义
发展需要安全来护航
繁荣离不开和谐来支撑
无论春夏秋冬
不管酷暑严寒
我们用责任筑起坚固的安全长城
我们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服务祖国、服务人民!

天上的星星哟
你不要讥笑我
我也是天空中的一颗星辰
也在默默地散发着不灭的光辉
我用我的光
照耀着安全的大门
虽然我微小
但是风雨雷电永远也改变不了
我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品行

夜色渐渐退去
我们终于迎来了灿烂的黎明
奔涌的思绪啊
乘着清新的晨风
飞到了庄严的天安门
“报告祖国:
一个朴实的中国人
向您保证——
今生今世
永远与共和国同行!”

二00九年国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首都阅兵》

十一发行,现在估计买不到了

你可以去当地的集邮市场去买

2009-25J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

编号邮票图案面值(元)

4-1徒步方队1.20元

4-2陆军和二炮装备方队1.20元

4-3海军装备方队1.20元

4-4空中梯队1.20元

D. 关于国庆六十周年

中国建国60周年资料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E. 六十周年国庆感想

10月1日,祖国母亲在这五谷丰登的日子里迎来了它六十华诞,也迎来了它第十四次阅兵式。

上午十点整,我们期待已久的阅兵式开始了,只见庄严的胡主席站在国产红旗轿车上,缓缓地检阅着每一位精神抖擞的战士。主席站在轿车上高声喊到“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那高大魁梧的战士高声回答:“主席好!”“为人民服务!”嘹亮的口号声响彻云霄,传遍神州大地。

随后,祖国各族人民怀着振奋和自豪的心情观看了气势磅礴的阅兵式。只见英姿飒爽的军人,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在严肃的阅兵式中我最喜欢的是武器展示了。它们由各种新型战车、火炮、导弹,组成了25个雄伟的方阵,威武的空军由132架战机编成十个空中梯队翱翔在祖国的蓝天。这些武器有的是我熟悉的,但更多是我第一次看到,我感到心潮澎湃,回想起六十年前的建国阅兵式上,外国记者嘲笑我们的武器是“万国牌”,因为当时的阅兵式上除了人和马是国产的,其它的都是在抗战时期缴获的各国武器,而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精锐武器全都是我国自主生产的,还有很多技术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祖国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http://cafe.pconline.com.cn/10630780.html

F. 国庆六十周年的各种庆祝方式

观看盛大的阅兵仪式

光阴似箭,日历也穿上了“国庆装”。今天——10月1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的喜庆日子。!!!!

此时此刻的天安门前已是人山人海,乐声阵阵。在这喜庆的日子,祖国母亲的儿女把您团团围住,欢庆着,问候着。有解放军战士、学生以及各省和各族的人民,他们都挂着鲜花、红旗。一万多名学生持着红色和黄色的鲜花,组成了四个大字“祖国万岁”。这四个大字的周围是由黄色的鲜花围成的,这红色和黄色不是象征五星红旗吗?……此时的天安门是花的海洋,乐声的海洋,但是吸引我的还是解放军叔叔的阅兵仪式。

“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正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长安街的天安门广场前进。“咚——咚—— 咚”多么有劲,多么锵锵有力的步伐声啊!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脚步声。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来保卫祖国的边疆,无私地向自己的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就是因为有这一群 “威武之师、文明之市、胜利之师”为祖国做后盾,才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

就在这个时刻,一群身穿橄榄绿军装的威武之师走了过来。口号声如雷贯耳,有如开闸流出的急水,有如滚滚而来的大潮,有如在荒原上奔腾的骏马。你看,他们的军资是多么标准,步伐均匀,刚劲有力,每一个动作都一致。行进的时候,这千万个人的行动如同一个人,横直有行,行行笔直,就像刀切一样,个个面目庄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向党和国家致敬,向人民致敬。这一举动,无不牵动和震撼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

当受阅的三军勇士迈着矫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天安门时,国防武器已接踵而来地展现在人民的眼前:新型主战坦克、火炮、核武器以及各种战略导弹。祖国啊,祖国,你让我看到了你60年来的繁荣昌盛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你的人民从此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想到这,我全身每个毛孔如吃了人参果,无一处不激动,无一处服帖。如果时间可以停住,真想能够留住那永恒的一瞬间。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战斗武器,为祖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天,这只跨世纪的军队在天安门广场向祖国和人民展示了他们的风貌、变化和成就,让人民对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充满了信心,对祖国的前程也充满了信心。

面队着威严的阵容,雄壮的节奏,整齐、矫健的步伐,闪亮的枪炮,还有青春般的口号,我真想大声喊:“伟大的中华人民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十里长街开满鲜花,与绿色的军阵组合成这个秋季最绚丽的景色。

10时09分,在激昂的阅兵曲中,胡总书记乘检阅车徐徐向东驶去。

“敬礼——”方队指挥员一声令下,伫立在东长安街的受阅官兵,行注目礼。

“同志们好——”“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主席的亲切问候和受阅官兵的响亮回答,响彻长街。

这响亮的回答,穿越人民军队82年的光荣历程,传递着这支军队不变的宗旨。

“红军师”“秋收起义团”“平江起义团”“铁军”“猛虎团”“硬骨头六连”“上甘岭特功八连”……检阅车从一面面鲜红的战旗前徐徐驶过。

新型坦克、新型火炮、新型导弹……检阅车从一台台迷彩色的装备前徐徐驶过。

10时37分,迈着铿锵的正步,三军仪仗队护卫军旗通过广场,拉开了分列式的序幕。

这时,广场上的背景图案赫然出现12个大字: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

这人民军队特有的红色传统,就像那猎猎军旗一样,历经82年风雨而不褪色。

14个徒步方队,受阅时长约12分钟。每个方队以每分钟116步的速度踢出128步正步,走完天安门东西华表间的96米。

队伍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向前移动,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的前进。

横、纵、斜,天安门正对面的大屏幕从不同角度显示着方阵的线条。每条线,都像刀切一般笔直。这是世间最美的造型。

G. 国庆六十周年,中国有哪些变化

六十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的建造。电脑的普及。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008年,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改革开放,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H. 国庆六十周年有几个方阵拜托各位了 3Q

徒步方队 人员第01方队 三军仪仗队 156人 人员第02方队 陆军学员方队 352人 人员第03方队 步兵方队 352人 人员第04方队 陆军特种兵方队352人 人员第05方队 海军学员方队 352人 人员第06方队 海军水兵方队 352人 人员第07方队 海军陆战队方队352人 人员第08方队 飞行学员方队 352人 人员第09方队 空军空降兵方队352人 人员第10方队 二炮学员方队 352人 人员第11方队 三军女兵方队 352人 人员第12方队 武警方队 人员第13方队 预备役方队 车辆方队 车辆第01方队 ZTZ-99 主战坦克18辆 车辆第02方队 ZTZ-96A 主战坦克18辆 车辆第03方队 ZTD-05 两栖突击车(陆军)18辆 车辆第04方队 ZBD-04 履带式步战18辆 车辆第05方队 ZBD-09 8×8轮式步战18辆 车辆第06方队 ZBD-05 两栖步战(海军陆战队)18辆 车辆第07方队 ZBD-03 伞兵战车(空降兵)18辆 车辆第08方队 WJ03B 警用装甲车(武警)18辆 车辆第09方队 PLZ-05 155毫米自行加榴炮16辆 营指挥车2辆 车辆第10方队 PLZ-05 122毫米自行榴弹炮18辆 车辆第11方队 PLL-05 120毫米轮式迫榴炮18辆 车辆第12方队 PTL-02 100毫米轮式突击炮18辆 车辆第13方队 PHL-03 300毫米远程火箭炮16辆 车辆第14方队 AFT-9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18辆 车辆第15方队 PGZ-04A 25毫米弹炮合一自行防空系统,含连指挥车 车辆第16方队 HQ-7 改进型野战防空导弹(陆军) 车辆第17方队 YJ-91 反舰导弹,卡车搭载(海军) 车辆第18方队 YJ-83 反舰导弹,卡车搭载(海军) 车辆第19方队 YJ-62 岸舰导弹发射车(海军) 车辆第20方队 HQ-9 地空导弹(空军) 车辆第21方队 HQ-12 地空导弹,含照射制导雷达(空军) 车辆第22方队 电子对抗、机动雷达分队,混编(空军) 车辆第23方队 通信保障分队,混编 车辆第24方队 WZ-6无人侦察机分队,混编 车辆第25方队 后勤分队,混编(医疗、饮食、供水、油料、舟桥) 车辆第26方队 DF-15B 近程地地导弹16辆 车辆第27方队 DF-11A 近程地地导弹16辆 车辆第28方队 CJ-10 陆基巡航导弹16辆 车辆第29方队 DF-21C 中程地地导弹16辆 车辆第30方队 DF-31A 洲际导弹12辆 空中方队 战机第01编队 KJ-2000预警机 + J-7战斗机(8.1) 十机 三角编队 KJ-2000 两机纵队 战机第02编队 空警2000负责的是高空、空警200负责低空的补盲。歼十一 战机第03编队 H-6G轰炸机 三机三角编队 x 3 战机第04编队 HY-6空中加油机 + J-8D战斗机和歼十 双机 三角编队 x 3 战机第05编队 JH-7A战斗轰炸机五机三角编队 x 4 战机第06编队 J-8F战斗机 五机三角编队 战机第07编队 J-10战斗机 五机三角编队 x 3 战机第08编队 J-11B战斗机 四机楔形编队 x 3 战机第9编队 Z-8直升机(运输、搜救混编) 五机三角编队 x 3 战机第10,11编队 Z-9直升机 五机三角编队 x 2冬腊月侦察 武装型号 战机第12编队 K8教练机 五机三角编队 x 3

I. 六十周年国庆这一天500字 作文

整齐的方队,先进的战斗机,绚烂的花海,喧闹的人潮,一首首熟悉的歌曲,一张张微笑的脸。这就是国庆六十年阅兵留在我脑海中的画面。

作为一名80后我没有机会去经历这六十年,但是我可以去感受这翻天覆地的六十年。我们的祖国一直在成长,一直在追赶,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享福的一代,的确,听父母讲述他们的童年我们感到自己太幸福了。但我们不能一直享福,什么是享福?也许如今的“富二代”更能体会到什么是享福吧!

中国的确繁荣富强了,我们也拥有了幸福的生活,但有没有思考过这份幸福从何而来呢?不可否认,这份幸福是我们的父辈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80后90后才踏入社会不久,刚刚开始工作,我们生命中的前二十甚至三十年都是过着哺乳式的生活,父母供给我们吃穿。从今以后的几十年我们准备好怎么度过了么?

我们也想让我们的后代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也想让后代为祖国的更强大而自豪,所以我们已经没有资格再享福了,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的手里,现在应经到了开始起跑冲向幸福终点的时刻。我们的肩上背负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也许国庆100周年阅兵式我们还有机会观看,那是的我们会想些什么呢?为我们祖国的更加强盛自豪亦或是为我们的碌碌无为而悔恨?

我希望答案是前者,因为到那时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80后90后为那时祖国的建设,为那时祖国的繁盛添过砖,有过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