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沙特阿拉伯的女人为什么会蒙着脸
麦加其是我在沙特认识的第一个好朋友。一天,他热情地邀请我和翻译去他家做客。
这天上午,我们来到位于沙特首都市郊公路边上的麦加其家。在他家的客厅里,我被墙上一幅精美的人物画吸引住了。真是太美了,画中的老人栩栩如生,像孔圣人那样威严、安详。我目不转睛地观赏着,禁不住连连夸道: " 这副画真的不错,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人物画。 " 话音刚落,我的腰立即被翻译狠狠碰了一下,我陡然一惊,马上想起了在当地做客的一个大忌:不能随便夸赞人家的摆设或死死盯住物品,否则主人会以为你想要,就会把这件东西送给你。而且主人送的东西客人必须收下,不收等于瞧不起他。
想到这儿,我马上闭上嘴巴,然而已经迟了,麦加其看我赞叹不已,微微一笑,就把这副画拿下来,用纸包好,塞在我手中。麦加其告诉我,画中的人物是他先父。他父亲已经去世 10 年了,他至今还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我听了,一时愣在那里:这是他先父的遗像啊,我怎么能收?可又怎么退回去呢?
还是翻译机灵,他马上说道: " 他在国内是个装裱师,专门装裱画。刚才看见你这画有点旧了,想拿去修理一下。 "麦加其喜出望外,忙说: " 我的朋友,太好了,我正想拿去修一下,现在好了,拜托你了。 " 我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其实,我哪会裱画啊!
饭后,我们又在聊天,不知不觉天渐渐暗了下来。我没有戴表,心有点急,这时我又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向麦加其问时间。他二话没说,又十分慷慨地把表给了我。望着麦加其,我真是哭笑不得,只好胡说道: " 我看见你的表有点问题,看能不能修理一下。 " 这下麦加其奇怪了: " 这表没问题,它一直走得很准时。 " 我张口结舌,于是信口开河: " 这表在你们看来是没问题,但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就一定有问题。 " 翻译笑了,赶紧圆场: " 这样吧,这表先放在麦加其这里走几天,如果没问题就不要修了。
有此教训,我再也不敢把目光停留在物品上了,而是把头朝上仰着,死死盯住天花板,我想:你总不能把天花板拆下来给我吧。麦加其看我不断朝上张望,十分纳闷地说: " 我的朋友,你是不是想要那吊灯,等一下我把它拆下来吧。 "
我只好苦笑道: " 我的朋友,吊灯我真的不想要,因为它没问题,不需要修理。 "
现在明白了,阿拉伯人都把自己媳妇的脸蒙着!
2. 阿拉伯的女人是什么样子
都很好看,但不会给外人看
3. 为什么阿拉伯女人要戴面纱
阿拉伯妇女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她们受伊斯兰教规的束缚。伊斯兰教戒律认为,妇女全身全是羞体,假如男人看见陌生妇女的面孔,则被认为是不吉祥的。因此,妇女戴面纱不但是保护男人,同时是对妇女的保护。 另外一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教规则更加严厉,女孩子长到六岁则要深居闺房,到十岁就要整个身体遮盖起来。如果要出门,就得戴上面纱,并且只可以在僻静的小巷里匆匆而过,日落之前必须回到家里。很多阿拉伯妇女不参与工作,就是少数部分在政府机关任职的女性也要隔着面纱和男同事打交道。假如那些必须得由妇女担任的职业,像空中乘务员等,就聘请其它国家的小姐来担任了。 当然,各个阿拉伯国家的妇女戴面纱也是不同的。一部分国家的农村或是牧区,妇女不只不戴面纱,并且还和男子一块下地劳动。另外有的地方的妇女,用戴草帽代替戴面纱。还有的区域的妇女,用头巾或者披肩代替面纱。 如今阿拉伯妇女受到妇女思潮开放的影响,很多大城市里的妇女也逐渐抛弃面纱及长袍,穿着时装,和男子一同参与社交活动。
4. 阿拉伯女人为什么要蒙面
在伊斯兰的教义中规定人有“羞体”,男人的羞体是下半身(大约是从要到脚,现在至少要包裹住从肚脐到膝盖);
而女人的羞体比男人要多“一点点”——从头顶到脚,所以她们不但要四季长衣长衫,还要包住面颊。
根据古兰和圣训,‘面纱’有六项基本准则:
1、第一准则是身体的哪些部分应当被遮盖起来。就这一点,男子与女子有一定的区别。对于男子:必须最少将肚脐和膝盖之间的部分遮盖住。
而对于妇女:除脸和手之外,所有其它的身体部分都必须被遮盖起来。如果她们想遮盖所有的身体(包括脸和手部)也是可以的,这是由于有些伊斯兰学者认为脸和手也是应当被的遮盖部分。至于其它准则,对于男女都相同。
2、 穿着的衣服应宽松,而不宜显现出体型。
3、 穿着的衣服不宜透明。
4、 穿着的衣服不宜具刺激和吸引异性。
5、应穿着表现异性的衣服。
6、不应穿着代表非穆斯林的衣服,即所穿着的衣服不应代表异教的身份或象征异教徒。
关于妇女使用‘面纱’的原因,以下古兰章节给予了明确的阐述:“先知啊!你应当对你的妻子,你的女儿和信士们的妇女说:她们应当用外衣蒙着自己的身体。这样做最容易使人认识她们,而不受侵犯。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古兰:第三十三章——第五十九节在此节经文中阐述了‘面纱’对妇女的重要性,因为人们会视那些用‘面纱’遮盖羞体的妇女为贞洁的,正派的,并且它也会保护她们免遭性骚扰。
(4)阿拉伯女人扩展阅读:
阿拉伯女人因其受严格的伊斯兰教宗教信仰约束,很少抛头露面。男人身着拖地白长袍,女人天天是黑长袍,面纱将女人脸部裹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一 双明眸大眼睛。
在公共场合里,女人决不轻易与外人讲话,阿拉伯女人可以不工作,凭政府补贴足够维持生活。在像医院、邮局、电信局等公共机构,女性都不需排队,连外国女性都可以享受优先办理待遇。
如果女性觉得某个男人对自己眼神、言语、行为等有所冒犯,或未经预先许可,男人对着女人擅自拍照,只要拨通 一个特定电话号码,马上就有宗教警察来援助,并且毫不留情地将冒犯者带进警察局,无论你是今天拍或留存着其他旅游照片,将一律被删除。
5. 沙特阿拉伯对女性的具体要求
阿拉伯民族的妇女服装,更是花样繁多,色彩艳丽,有长袍、西服、连衫裙、短裙等。长袍为阿拉伯妇女的传统服装。这种长袍肥袖宽腰,长垂及地,一般多用黑色棉布或丝绸织成。
在不少阿拉伯国家里,无论老人还是少女,个个从脚到头都是用黑色长袍裹着,即便是很热的天气,也绝不露出胳膊和小腿,尤其是脸颊和嘴巴更是不愿轻易被人窥见。
不少阿拉伯妇女还戴面纱。面纱用黑丝绸织成,形状各异,有三角形、正方形和五角形等。殷实之家的妇女还在面纱上绣上金银丝,或在面纱上配挂五光十色的金银首饰,金银首饰对于不少阿拉伯妇女来说是梳妆打扮的必需品,她们有的全身佩戴金银饰品。
(5)阿拉伯女人扩展阅读
沙特阿拉伯的禁忌
严禁崇拜偶像。不允许商店出售小孩玩的洋娃娃, 不得携带人物雕塑进人公共场所,在他们的心目中真主只有一个。男女间的接触很忌讳。严禁饮酒,饮酒和私自酿酒都会受到严刑制裁,轻者一般要受6个月徒刑或鞭笞之刑。
不可随意照相,严禁对女人、宗教设施和皇室建筑等拍照。旅游者最好向周围人询问,获得肯定答复再拍照。禁食猪肉及一切外形丑陋和不洁之物,如甲鱼、螃蟹等。忌讳左手递送东西或 食物,认为这种举动有污辱人的含义。
6. 阿拉伯少女的特征
阿拉伯少女在外形上(可观察):面部结构突出,而且发育年龄早,性器官比较大,看起来性感而且性欲高,喜欢缠男人。在生活上(多种事实报道可了解):智力偏低,喜欢带面罩,因为不戴可能会被判死刑,在少女时代就结婚,因为当地是一夫多妻制。
阿拉伯,可指阿拉伯民族,也可指阿拉伯世界。阿拉伯民族起源于闪米特种族,是闪族最年轻的一支,亲缘上与希伯来人相近。阿拉伯世界泛指阿拉伯人居住的地区,阿拉伯国家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
7. 阿拉伯女人长得好看吗,描述的清楚一点,谢谢
可以确定的是,绝大多数当地阿拉伯女性的印象是脸部轮廓立体,五官精致,笑容甜美。身披黑纱又给她们平添了一份神秘的美感。阿拉伯女性都非常会化妆,用化妆突出她们的美丽。阿拉伯人无论男女,人人都拥有一双大眼睛。许多阿拉伯女人只允许露出两只眼睛和一双手,虽然这样无法看见她们的长相,但,只要看看没蒙面的阿拉伯的小孩,就能知道阿拉伯人真的都很漂亮。
8. 阿拉伯女人为什么蒙脸
伊斯兰宗教传统。
女性在伊斯兰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一个男人可以娶好多老婆,同时家族中男性有权随时休妻而女性不行。
女性被作为男性私人财产,包括其容貌。无论是是否出嫁的女性,必须用面纱包裹面容,以示其面容也属于男人。
只有伊斯兰国家有这样传统。
简介
“阿拉伯”作为民族指代词最早出现于西元前九世纪亚述征服亚兰时期的阿卡德文文献“库尔恩独石”上。
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以阿拉伯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门、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科威特、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还有大部分分布在毛里塔尼亚、苏丹、吉布提、索马里和科摩罗等国,少数的分布在伊朗霍尔木兹甘省。
9. 为什么阿拉伯人要阉割女人
伊斯兰教崛起于阿拉伯办到的之前,阉人并不多,只是西亚萨比教教徒有将家里男人阉割送到教堂的风俗。
伊斯兰教崛起后,禁止阿拉伯妇女抛头露面,不准同别的男人说话,但是阉人例外。王公贵族家里大量的女眷,只能使用女奴,于是阉割男人的习俗开始大量的盛行起来。阉割的奴隶比一般奴隶高。
阉割的过程是,先割掉男性生殖器,用费油汤过伤口止血,再上药粉。伊斯兰教禁止实行阉割,之行这项工作的一般是犹太人和基督徒。
阿拉伯民族非常崇拜阳刚和胡须,男人留胡须是好的,所以阉人的地位极其悲惨。只能服侍妇女,久而久之成为不吉利的象征,如果一个古代阿拉伯人出门碰到的第一个人是阉人,就要赶紧去清真寺做礼拜消晦气。阉人一般在一个家族干完一辈子,一旦犯错被赶出家门,年纪轻的还能干点力气活,年纪大的只能做乞丐或者自生自灭,几乎没有其他出路。
王宫中的阉人比较复杂,有的相貌好的被哈里发当成男宠。据说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穆格台迪尔一次接见年轻的君士坦丁七世的时节,一次动用了7000多黑白阉人。
接近最高统治者的机会,使得古代阿拉伯世界也发生过类似于中国古代王室一样的阉宦专权的现象,甚至像穆尼斯、卡夫尔这样的阉人甚至掌握了最高的统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