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勤劳才能当大老板
天道酬勤,无数个温州老板就是以当年的吃苦耐劳换来了今日的扬眉吐气,这就是勤劳致富的最佳回报。
小老板要靠勤奋
同样面临,不同的人反应不同,有的人靠自己奋斗,有的人。温州人不一定是最勤劳的中国人,但是他们勤劳,肯干是多有中国人都亲眼目睹的。有一位在西北考察过的外国专家去温州,发现当时温州到北京的长途汽车,要花3天4夜的时间才能到,但还是人满为患,便十分感慨。因为他在北方经常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北方农民,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即使肚子还没填饱,还会优哉游哉地蹲在墙根下晒太阳。
按理说,身居贫困地区,家境贫寒,更应当含辛茹苦地发愤图强,通过顽强拼搏来甩掉贫穷的帽子,过上好日子。但现实中就有人因为懒散惯了,所以“宁肯穷死,也不累死”。如此怕累不怕穷,真令温州人感到不解。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所以祖先将“吃苦”与“耐劳”等同,合成了“吃苦耐劳”这一成语。而在温州人身上,最能体现这种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
在许多地方的市场,市场管理员和摊主都有一个共识:在市场中,最早开门、最晚打烊的往往都是温州人。早起的鸟儿捉虫多,比其他摊主一天要多经营3个多小时的温州人比别人赚钱多就不奇怪了。
被人称作明星老板的温州正泰集团的南存辉,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在街上给别人修鞋,别人一天修3双鞋,他却一天能修10双鞋,就是靠这种勤奋精神让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后来,南存辉和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去上海学艺的时候,就挤在小阁楼里睡地板,印证了“能睡地板”的创业精神。不仅创业时期如此,就是当了老板以后,必要时他也照样能够脱下西装睡地板。
早已功成名就的周大虎为了培训儿子周小虎接班,就经常让儿子在休息日或晚上加班。作为喝过洋墨水的儿子刚进公司的时候,很不习惯,对父亲抗议道:“国外都不是这样的,工作的时间工作,休息的时间休息。”周大虎的回答则是:“那是国外,温州人都是这么干的,没有休息时间,也没有什么理由。”后来,周小虎也就把加班当成了家常便饭。
温州人能吃苦、拼命干活的精神使得他们闯荡世界也能够经常成功。很多温州人什么技术都没有,甚至连英语、法语等都不懂,但是却能在欧美国家站住脚。凭得就是他们那种勤劳。攒够了第一桶金他们就自己开店,他们都觉得自己要当老板,不甘心给别人打工。就这样,他们在欧洲、美国、南非等地方能够成为百万、千万富翁。
温州人在抢摊欧洲市场十几年后,就在很多领域,将在欧洲的做了上千年生意而所向无敌的犹太人,打得一败涂地。温州人是怎么赢了犹太人的呢?靠得还是勤奋!
犹太人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而温州人一天工作13个小时,一周工作7天,这样大大降低了皮带、皮包的成本,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但加工时间短、价格低,还能按时按量保质完成。慢慢地,温州人将犹太人挤出了市场。面对做工不要命的温州人,天下第一商人的犹太人不由惊呼:居然还有比我们更会做生意的人!
小老板靠勤奋吃苦赚钱,中老板靠经营管理赚钱,大老板靠投资决策赚钱。所以,在创业阶段中,尤其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需要勤劳的作风。“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是温州人早期创业的真实写照。也正是这种精神,才让他们在缺乏资源、不懂技术、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能迅速将企业做大做强。
劳动创造财富
社会上有这样的现象:好多人失业后,不是没有就业岗位,也不是没有挣钱机会,而是“不愿意去出那个力气”,宁肯坐在家里死啃“最低生活保障”,也不出去拼力多挣几百元“血汗钱”,伸出两手等着人家“送温暖,献爱心,扶贫帮困”,不仅如此还一味地怨天怨地,指责社会如何“不公”,因此怪罪自己命运如何“不济”。这样给社会增加了负担。
还有人曾这样言辞激烈地说,温州人为什么那么有钱?根本就是质问。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温州人勤奋。在温州人当中,有违法乱纪偷税漏税的,甚至还有制假贩假的、行骗走私的,但绝对不会有乞讨要饭的,因为温州人从来不会不劳而获,他们认为伸手等别人给是一种耻辱,是无能的表现。
地处世界屋脊的青海省,尽管高原地理气候条件十分恶劣,但仍有1万多名温州人在这里创业,遍布各地州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部分的温州人筹集了数百元的路费,带着纽扣、拉链等温州小百货或制鞋、配镜等手工工具,一路远征至青藏高原创业。凭着温州人特有的精明强干、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精神,他们想方设法克服高原反应,通过摆小摊做小生意,手提肩扛的,挨家挨户叫卖,逐渐积累了资金,一步步地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企业家。
昆明荣凤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木荣在18岁的时候就来昆明创业,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依靠个人的勤奋。他把自己创业的切身体会汇聚成一句“靠劳动创造财富”,并把这句话写在工厂的墙壁上与全厂员工共勉。
1979年,张木荣来到昆明,和其他温州人一样,白手起家。他说,刚开始创业的确很艰辛,几乎什么事情都干过,当过卖糖小货郎,做过补鞋匠……后来,在朋友和亲戚的帮助下,开始搞再生塑料加工,而当时连机器设备也是赊过来的。他发现当时的昆明烟厂和铝厂每天都要丢弃大量的废塑料。这些正是他工厂原材料的最好来源,他便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将这些不起眼的废塑料收集过来,加工成再生塑料,由于成本低,没几年工夫,他就完成了原始积累。
温州老板大多都是这样,拥有“第一线工作”情结,从第一线生产做起,成为老板后仍然喜欢从事第一线生产,比如东阿外大酒店老板每天凌晨2点就起来买菜,红泥老板能精确说出1斤青菜加工后还剩几两。毫不谦虚地说,每个温州的老板都是自己企业的熟练工人,这一点,其他地方的大大小小的老板们恐怕大多是做不到的。
叶茂西是浙江平阳县鳌江镇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他来到北京,开始创业,开始了丝网印刷的创业生涯。当时只有四五个人,一间简陋的厂房和几台陈旧的手工印刷设备。由于技术力量薄弱,效率很低,因此印出的成品质量也差。适逢中国丝网印刷协会举办培训班,叶茂西便立即报名参加了培训,熟练地掌握了工艺技巧,并最早在国内用三元色试印的丝网印刷海报取得成功。之后,每当见到国外有新的丝网印刷产品出现,他就废寝忘食地研究揣摩,直到自己也能印刷成功为止。
叶茂西的勤奋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为了推销业务,他能在20天内跑遍18个城市;为了一个项目的落实,他可以晚上赶路,白天谈业务,连续3天3夜不休息,这是许多人都做不到的。
创业阶段吃苦,就是要身体力行,也是无奈的选择,被迫吃苦,老板自己要多行动、多干活,这样既能节约雇人的成本,又能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市场的行情,更重要的还能够磨炼自己的意志,使得今后能够以从容不迫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商业挑战。而事业稳定后还主动吃苦就是为了把事业做大,勉励自己,提醒自己不能忘记创业的苦。
天道酬勤
勤奋是所有企业家成功的法宝。“艰苦”和“创业”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创业伊始,资金短缺、规模过小、没有知名度、大企业排挤等因素会困扰小企业的生存,甚至把企业拖向死亡边缘,艰苦创业在此时就是渡过难关的至胜法宝。
金利来领带现在已是世界名牌,曾宪梓也堪称“领带王”。但曾宪梓的发家却是充满着艰辛,曾一度推着小车在商场门口和走街串巷叫卖他的领带。正是经过了这样的勤奋努力好吃苦精神,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才有今天的成功。
认识浙江东正建设实业集团的老板李仁超的人都会这样形象地描述:他永远充满激情,只要谁说有个新的项目,他就一定会亲自赶过去弄个究竟;他有很多非常舒适的办公室,但每天坐在那里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你若打电话问他在哪里?他总会回答“我在路上。”他为什么这么忙碌,就是当年勤奋倒业留下的“后遗症”。
坐火车吃过的苦是温州第一代企业家都不会忘记的。李仁超曾经有过因为脑袋钻在椅子底下被人踩;卫生间污水流了整车厢,弄得他全身黏糊的尴尬境遇。他曾感叹:那时候怎么会想到今天我们会拥有自己的轿车!所以,李仁超认定,只要肯吃苦、勤工作,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李仁超在1971年独自来到湖北省宜昌,参与建设了当时国家一个重点建筑工程项目,成为一个建筑队搭架班的一名编外职工。当时,李仁超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勤奋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认定,只有拼了命地去干就会有出路,别人干8个小时,他就干10个小时。虽然那个时候,并不是多劳多得,而是都拿一样的工钱。
天道酬勤,李仁超终于收获了勤奋的果实,3个月后,李仁超当上开岩排排长,与正式工享受同等待遇,他第一个月就拿到了70元。半年后又成为仓库保管员兼组长,领导着一大批正式职工。他进厂不到5年,就成为罗溪建筑队的队长。1979年,在大好的历史背景下,李仁超顺理成章地成为罗溪建筑队的承包者。第二年,别人还在啧啧羡慕万元户的时候,他已经赚回几十万元了。
现在,已经拥有数家企业的他为什么还这么忙呢?甚至比手下的经理还要忙。对此李仁超说:
“很多朋友劝我,以你现在的身份,完全可以坐在办公室当甩手掌柜。其实,事业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爱好和乐趣,企业是自己一手创办的,在我还完全有精力操持的时候就放弃它,就意味着我放弃了自己人生的追求,远离了人生的乐趣,那样虽然不辛苦,但我却不快乐,不充实。这些就是我真实的想法。
“虽然我现在早已不是从前那个为温饱而奔波的小伙子了,但我的生活仍然很简单。我从不午休,这是早在湖北就养成的习惯,那时我带领着500人,每天5点多干到晚上10点。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学会享受,我不喝酒不抽烟,吃饭时一碗饭,一盘菜就够了,很简单,也很满足。我最大的乐趣是下棋,一坐就是半天。
“搞企业就像演戏,既然上台了就要把这出戏演好,但是这出戏没有谢幕的时间,所以我只能往前走,没退路。人就是要这样,活着,不断超越自己。坐着享清福我做不到,赚多少钱是顺其自然的事,不可强求,我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内心的充实。
“有人问我准备干到什么时候休息,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说实在的,干习惯了,歇不下来,休息倒成了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在我看来,干,不一定就是苦;玩,未必就是爽。”
天道酬勤,无数个温州老板就是凭着当年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换来了今日的扬眉吐气,换来了个人尊严和体面富足的生活,这就是勤劳致富的最佳回报,也是“天道酬勤”的最好证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温州老板种下去的是勤劳,收获的是富足、希望和充实。
B. 叶茂面向西南,然后向左转,这时他的前面是什么方向
左转90度他的前面是东南方向
C. 为什么吃亏也能成赢家
人都有趋利的本性,你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
服装老板程丽华没有文化,也绝对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地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他经商的秘诀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有些朋友认为他的这种举动吃了亏,是愚蠢之举。但是,程丽华却从这种吃亏的举动中收获了大利益。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来跟他合作。程丽华的人际关系圈子越来越大,合作者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他虽然每一次拿到的利润都是小份,但是把这些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成了真正的赢家。
温州印刷业的名人叶茂西说:“吃亏就是占便宜。”有一次,叶茂西在印刷一批海报时,因为客户自己校对失误,几百张海报报废了。叶茂西却主动承担责任,说:“不能让客户吃亏,这几万元的损失就当是我们让工人熟练技术交的学费吧。”叶茂西毅然决定无偿重印,轻描淡写间挥霍了几万元。但是,这个看似吃亏的行动,却招来了摩托罗拉、诺基亚、可口可乐、柯达等各大公司的订单。他虽然吃了一次亏,却赢得了长期的利益。
D. 春入门庭,叶茂枝荣,化雨一滋,可望西成 什么意思
西成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
春入门庭,叶茂枝荣,化雨一滋,可望西成的意思: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庄稼枝繁叶茂,有了春雨的滋润,就能够有丰收的希望。
E. 急需温州2009年7月历史天气
31日星期五
多云高温:33℃
低温:26℃
东风3-4级
1日星期六
多云高温:32℃
低温:26℃
东北风3-4级
2日星期日
多云高温:33℃
低温:26℃
东北风3-4级
3日星期一
阵雨转多云高温:33℃
低温:26℃
南风3-4级
4日星期二
阵雨高温:32℃
低温:26℃
南风3-4级
5日星期三
阵雨高温:32℃
低温:26℃
南风3-4级
F. 叶茂的个人履历
在叶茂的计划中,首先要打基础,接下来就得求发展。自己的主营业务不能丢,他大胆实施改革,摒弃束缚企业发展的条条框框,着力推进产品的科研和技术创新。叶茂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开发出企业主导产品“金鹿”工农-16K后驱型拖拉机,产品投放市场,深受农民兄弟欢迎。在叶茂带领下,工厂逐渐发展成为农机生产、低速汽车生产、房地产、电梯安装等多个行业并举的股份制企业。2009年,该公司的工业总产值近2.9亿元。从114万元到近2.9亿元,叶茂领导下的企业实现了华丽嬗变。1994年,叶茂利用企业的自身优势,进行资产重组,先后合并了海口市标准件厂、海口市通用机械厂、海口市机械研究所实验厂和海口市第二砖厂等国有困难老企业。1997年,又主动提出并开始实施改制,2003年实现了从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的彻底转变。
企业发展的同时,作为领军人,叶茂十分注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集团公司还致力于建立适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好职工的知情权、审议权。 如今,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还积极研制适应国际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车型。“金鹿牌”拖拉机已成功出口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等国家。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式,叶茂要求自己,也要求他的班子成员要积极学习。在工作中,遇到有什么不明白或需要深入了解的地方,叶茂就会去书店,买些相关书籍带回办公室慢慢看。作为一个企业集团的管理者,他更是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他也会把自己的读书体会,放到集团内部OA办公平台上,与自己的员工分享。
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G. 怎么加入郑州义乌商会
月17日,由“温州商报”主办、金华温州商会承办的“全国温州商会运营与合作论坛”在金华义乌市银都大酒店会议室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家温州商会的280多位代表出席了这次论坛。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善闯天下、会做生意的在外温州人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59家异地温州商会。这些拼搏他乡,心系家乡的温州人通过组织“温州商会”,架起了温州与国内外合作、交流的桥梁。“温州商会”已经成为全国数量最多的商会组织;成为一个响亮全国的商会品牌。这次论坛是以主题演讲和圆桌会议的形式举办的。17日上午为主题演讲,由温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潘一新主持。特邀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局长、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博士王徽的演讲拉开了“论坛”的序幕。她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商邦经济的堀起,探讨商会经济今后发展、运营的机制和合作模式,非常具有远见性、指导性。浙江省原工商联副主席郑明治以“商会纵横谈”为题目,演讲如何进行商会的运营和促进商邦经济的发展。他通过自己从事工商联工作十几年的经验,以商邦文化为基础,探讨商会经济的发展的方向和前景,他的讲话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赢得的参会人员的阵阵掌声。下午,以圆桌会议形式举行座谈会。北京商会会长叶茂西、上海温州商会秘书长方建宇、昆明温州商会会长张国光、广州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孙晓飞,还有包头温州商会、荆州温州商会、大同温州商会等十几家温州商会代表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介绍自己办会的发展经验,共同对和谐温州商会的建设进行研讨。座谈会休息时间还加入了一些商务活动,使整个圆桌会议比较活泼、轻松,达到了相互联谊,共同探讨、合作、交流的目的。17:30,在会议就要结束时,针对“首届全国温州商会运营与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全体与会代表共同期望明年——2009年“第二届全国温州商会运营与合作论坛”能在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论坛的功能,使“全国温州商会运营与合作论坛”的举办能够成为推动全国温州商会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的契机。温州商报总编金可生作为论坛的主持人,他指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已步入快车道,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河南省内的温州商会已达14家,真是“得中原者得天下……”。在金总编的提议下,林智会长不仅代表郑州温州商会也代表河南省的14家温州商会,果断地走向主席台,从第一届承办方金华温州商会会长姜永忠手上接过了象征温州商会走向蓬勃发展的“全国温州商会运营与合作论坛”的会标——商鼎,向大家郑重地宣布:郑州温州商会将和在河南省的14家温州商会共同携手承办“2009年第二届全国温州商会运营与合作论坛”,并向全国各地的温州商会同仁发出邀请“2009年相聚中原”。首届全国温州商会运营与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今后温州商会深入探讨商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理念、新方针、新途径,开创了商会发展的新的道路。这次论坛将有助于帮助大家理清商会发展思路,在商会经济运营上创造出新的思想境界;也必将使今后的商会工作领域有新的突破和拓展。论坛结束后,金华温州商会于18日安排参会的全国各地温州商会代表参观了义乌国际小商品城。● 商会活动1、郑州温州商会与台湾中华国际观光协会在郑州举行联谊交流会4月19日晚上18时,郑州中鹿温州大酒店二楼大厅经过精心的装饰,充满着轻松、团结、和谐的气氛。“热烈欢迎台湾省中华国际观光协会河南省考察团一行”的横幅悬挂在大厅的中央。当台湾省中华国际观光协会一行的代表43人在理事长刘宗明的带领下步入大厅时,顿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大陆、台湾省两岸都是中国人,两岸都是同根生的骨肉同胞,我们郑州温州商会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台湾同胞欢聚一堂,联谊、交流,是缘份、是友谊和乡情,愿我们两会携手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两岸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为河南省同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希望温州商会同贵会加强经济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一起做出我们应尽的努力。”林智会长热情而诚挚的讲话,使台湾考察团中许多首次来大陆、河南省访问的同胞们非常感动。正是由于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农业、旅游业,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才促进了台湾省的中华国际观光协会组织台湾省各界人士,银行家、企业家、社团组织负责人、文艺界、商业界的众多同胞来河南进行考察和旅游,目的就是为了增进友谊,促进双方的经济合作、交流。考察团中的各界人士、企业家同我们商会的企业家们交叉而坐,以便于更好的对话、交流。联谊会后,商会副会长、“郑州维多利亚钟表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标荣深有感触地说,在他旁边同桌的是台湾经营表业的企业家林先生,因为是同行业,两人在生意上一聊就比较投机,双方很快达成一些合作意向,他还郑重地邀请我去台湾考察。在交流过程中,双方互赠了纪念品。林智会长以温州商会名义送给“中华国际观光协会”具有河南特色的青铜器“商鼎”一樽。她喻意着中华国际观光协会生意兴隆、蒸蒸日上、商机无限。2008年是奥运年、中国年,商会同时为每位代表准备了一套五枚奥运福娃组成的纪念币,当这些台湾朋友拿到这具有纪念意义的礼品时,团内所有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举起“奥运福娃纪念币”,祈福北京奥运圆满成功!为北京加油!为中国加油!刘理事长代表台湾同胞也向温州商会赠送了台湾的土特产品和工艺品。联谊会上,各桌的交流都是热烈而友好。大家交流商业信息、谈企业发展的经验,共议如何联合开发一些新项目的话题,并相约在适当时机举办两岸进一步交流互访的经济项目合作联谊会,共同促进温州商会和台湾省中华国际观光协会的会务不断发展,走向双赢。联谊会就要结束时,大家都恋恋不舍地手拉手合影留念。刘宗明先生既是该协会的理事长,还担任着国大代表、国民党中央委员职务。最后,他和林智会长共同举杯,祝愿祖国早日统一!北京好运!同时还诚挚邀请温州商会组团去台湾访问、考察。2、商会组团赴周口市淮阳县考察4月24日,应周口淮阳县招商局邀请,商会高级顾问王庆吉,秘书长陈国刚、副秘书长肖小敏和温州商会的三家理事单位的代表一行专程到淮阳考察有关文化产业的项目。淮阳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乡,也是陈氏、胡氏的发祥地,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开始,历时一个月的祭拜人祖的庙会成为人数、规模最大的庙会,已载入吉尼斯纪录,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淮阳县专门负责招商的崔县长、招商局局长常磊、副局长王建华、刘其峰等热情接待了温州商会考察组,并举行了招商考察项目座谈会。在淮阳期间商会考察组考察了淮阳的一些招商项目,如:周口市第一实验中学的办学项目,经王建华局长介绍和实地考察,大家比较感兴趣,认为投资办学,重新组合办好这所学校是最好的文化投资项目;在淮阳还参观、考察了淮阳县政府自己投资兴建的标准化厂房,我们感到这里应该是全省内最大规模、最完整的标准化厂房,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向内地迁移做了大量的基础准备工作,也为商会向温资企业推荐招商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招商依据,必将推动淮阳县的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
H. 上联 口十为叶,叶茂,家强,全力仍须(西)干。
玉口为国,国盛,民富,团结要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