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毛润之
扩展阅读
今日股票行情查询好吗 2025-07-23 10:06:46
英国保诚伦敦股票价格 2025-07-23 10:03:01

毛润之

发布时间: 2021-10-26 01:26:56

A. 凤的毛润之体怎么写

这就是你讲的润之体的“凤”字。

B. 兵哥绿递的毛润之字体怎么写

兵哥绿递的毛体字这样写——



C.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白话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拓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6年,红军组织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红军从子长县出发,挺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时,部队在这里休整了16天。2月5日至20日,毛泽东在这里居住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毛泽东当时住在农民白治民家中,深夜。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沁园春·雪》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后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D. 毛主席本人的真实名字叫什么

毛主席的真实名字是: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补充:他是湖南湘潭人。他是诗人,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E. 毛主席生平的故事和诗词

《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

F. “润之”是什么意思

一润:

①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②毛泽东主席名:泽东。字:润之

泽东润之的意思就是泽被东方,恩惠百姓。

二毛泽东的字

首先要从“名字"一词的本义说起,名字是名与字两部分组成。什么是"名"?<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名是一个会意字.古代没有人工照明,日落天黑,人们互相看不见,只好以口呼之.为了区别,就用不同的称谓,这就是名的来历.什么是“字"?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字,乳也.从子在 ,下子亦声.”字的本义是乳哺.生育之意, 引申为增多繁衍。

由此可见,名是出生以后就由父母起的,为了在日常生活中好称呼。而字的主要作用与意义是为了表成年.古代对男女青年到达成熟期后要举行成年礼,称为"冠礼”,并由长辈亲属取字,表示你巳经成年,可以娶妻生子,担当社会责任了。而家族也可以因之繁延下去了。

三“毛润之”是毛泽东的字,也是他早年常用的名字。1910年毛泽东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里读书时,他在堂长李元甫交给的一份表上填:毛润之,韶山人,17岁。在长沙一师读书时,老师杨昌济经常用“毛润之”称呼他。毛泽东一师同学张昆弟1917年9月16日的日记中曾写道:“今日星期天,约蔡和森、毛润之、彭则厚作一两小时之旅行……”毛泽东在早期的书信和听课的《讲堂录》中,有时也使用“毛润之”或“润之”的名字。

近几年来,某些书刊将“毛润之”写成“毛咏芝”,经作者考证,毛泽东本人过去没有这样写过,不知其根据是什么?毛泽东曾以“润之”为名发表过《浙江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原载《向导》第179期。

毛泽东还有个“子任”的名字,那是他在湘乡和长沙读书时使用过的。意思足以拯救中华民族为自己的崇高责任。后来,毛泽东用“子任”这个名字发表过多篇文章。

在延安时,毛泽东给分别了10年、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老同学易礼容写信,还特地使用了“杨子任”的名字,后人分析起来,其意深焉!他不仅是为了故人免得因与他这个共产党的领导人物的关系而遭迫害,也表达了以拯救民族为己任的共勉,同时也表达了他和已故妻子杨开慧对他们共同尊敬的师长杨昌济先生无限怀念的深情。

“毛石山”是毛泽东1922年在湖南从事革命活动时所用的化名。他当时为什么要用这个化名,固然是为掩反动当局耳目,但是,如前所述,这一名字明显地是由他的母亲和外婆所取的“石山”一名变化而来的。母亲和外婆给他起这个名字,寄托着她们对他的无限心爱与深情,此时他重用这一名字,何尝又不包含着他对亲人的怀念呢?

毛泽东还有一个“李得胜”

的名字。1947年3月,蒋介石命胡宗南调集20万军队对延安发动重点进攻,毛泽东考虑到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高瞻远瞩,决定诱敌深入根据地,在运动中寻找机会歼灭敌人。当时,许多人对主动放弃延安想不通,毛泽东说,现在我们不能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暂时离开延安,是为了保存力量,将来解放延安,解放全中国。

离开延安,可以得到延安,死守延安,就会失去延安,离开就会得胜,叫“离得胜”。后来,为了保密的需要,中央领导同志都用化名,毛泽东干脆把自己的名字叫“李得胜”。

1927年7月至10月,毛泽东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到福建西部农村养病,曾化名“杨引之”,这个名字寄托着他对久别远方的爱妻杨开慧的思念之情。

G. 毛泽东写的《沁心园·雪》全文解释,要解释哦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整条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着和老天爷比一下谁更高。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格外娇艳美好。

江山是如此的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治功劳;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学才华。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

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毛润之扩展阅读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率先将其刊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时和者甚众。这首创作于1936年的《沁园春·雪》,近10年后才公开发表,其背后有一段故事。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9月6日,毛泽东来到沙坪坝南开学校津南村柳亚子的寓所作客。柳亚子是毛泽东1926年在广州结识的老朋友,阔别近20年,老友重逢,相见甚欢。

当时柳亚子为完成亡友林庚白的遗愿,正在接手编一本《民国诗选》,他想把毛泽东那首著名的七律《长征》诗选进来。根据流传的版本,他抄了一份,趁着毛泽东来访,请他当面校正,毛泽东高兴地答应他,过几天再抄一份寄来。10月7日,柳亚子收到毛泽东的来函,打开一看,不是《长征》诗的手稿,而是《沁园春·雪》词。

柳亚子读到这首词,非常激动,他反复吟诵,夜不能寐,欣然命笔,步其原韵,和词一首,题为《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柳亚子将《沁园春·雪》和他的唱和之作送到《新华日报》请求发表,该报负责人告诉柳亚子,发表毛泽东的作品,必须征得毛泽东本人同意。那时毛泽东已签署了“双十协定”后返回延安,请示需费时日。

《新华日报》于是先将柳亚子的和词刊出,见报后,引起读者极大兴趣,均想一睹原词。1949年,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会见柳亚子。10月24日,柳亚子和画家尹瘦石举办“柳诗尹画联展”, 柳亚子在最新诗稿册中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收录其中。《新民报》副刊编辑吴祖光抄得了毛泽东的原词,于11月14日在该报刊出。

接着,重庆《大公报》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柳亚子和词并列推出,短时间内,重庆十余家报刊纷纷转载,顿时山城轰动,四海争歌。时任新四军代军长的陈毅,在山东读到毛泽东与柳亚子的咏雪唱和之作,欣喜之余,拍案叫绝。值山东正春雪压境,他不禁文思泉涌,乃依原韵挥毫疾书《和咏雪词》一阕。

王若飞的舅父、教育家黄齐生先生在重庆读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后,也深为毛泽东的文韬武略所倾倒,于是,他也步毛泽东原韵写了首《沁园春》。

蒋介石见毛泽东咏雪一词,和者如云,心中很不是滋味。他亲令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围攻策略,搜寻高手填词或撰写评论文章。1945年12月4日,国民党主办的《和平日报》发表了著名文人易君左的和词。这一时期,以《沁园春》词牌发表的词作及相关评论文章约有数十阙(篇),国民党人、反动墨客发起了一场对《沁园春·雪》及毛泽东的诋毁与攻击。

作为第一个唱和《沁园春》的柳亚子,对这场笔战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也赋词批驳易君左等。郭沫若亦在《客观》杂志发表一首言辞犀利的批判易君左的《沁园春》词。转战华东战场的陈毅,为捍卫毛泽东的咏雪词,他于戎马倥偬之际,连续写了三首《沁园春》,对国民党的御用文人给予了无情的反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只有114个字,却引起了一场世人瞩目的笔战。

H. 毛润之是谁

毛润之就是毛主席,润之是毛泽东的字。

I. 毛任之是谁(历史人物)

毛润之,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望采纳~

J. 毛泽东的原名叫什么

毛泽东的原名叫毛咏芝,后来改为毛润芝。

在一师求学的时候,一次毛泽东写信给杨怀中老师(即杨开慧之父),署名“毛学任”。杨问“这是何意。”毛答“学梁任公。”杨随即拿出一部《胡文忠公全集》送给毛,要他学习胡林翼(字润芝)。毛反复阅读此书后,改字为“学润”。

杨说“司马卿崇拜相如,改名相如。你既尊敬胡林翼,就改字润芝好了。”于是毛泽东又改字“润芝”,或写成“润之”,有时还写作“永滋”、“咏滋、”“咏芝”或简写成“润”,这大多为近音所致。

(10)毛润之扩展阅读

历史贡献

一、毛泽东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二、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三、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五、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