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霍东龄的介绍
京信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1956年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 1997年,41岁的他和同学张跃军创办“京信通信”,击败跨国资本,成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最主要的外围设备供应商之一,在短短几年间创造财富传奇,被海外媒体评价为“睿智的美国式创富”“超级成功”。 2003年,京信通信在香港上市。
B. 中国广东省最有钱是谁
2006全球华人富豪500
排名:53 朱孟依家族 100.0亿 合生创展 广东 房地产
排名:56 陈卓林家族 92.3 亿 雅居乐集团 广东 房地产
排名:71 许家印 72.0 亿 恒大实业集团 广东 房地产
排名:112 黄茂如家族 48.0亿 茂业集团 广东 房地产、零售
排名;129 李非列 40.0亿 飞尚集团 广东 有色金属冶炼、 新材料
排名:134 张力 38.0 亿 富力地产集团 广东 房地
产
排名:135 李思廉 38.0 亿 富力地产集团 广东 房地产
排名:141 周泽荣 35.8 亿 侨鑫集团 广东 房地产
排名:150 张思民 33.0 亿 海王集团 广东 医药、医药连锁店
排名:161 李兆楠 29.6 亿 恒德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 保险
排名:176 何金明家族 26.5亿 人人乐商业集团 广东 零售连锁
排名:184 刘志强/翟美卿 25.1亿 香江集团 广东 家具连锁、房地产
排名:194 吴春媛夫妇 24.2亿 AAC声学科技 广东 声学器材
排名:208 叶选生 21.9 亿 正天科技 广东 保险
排名:216 马化腾 20.9 亿 腾讯公司 广东 即时通讯服务
排名:220 吴瑞林 20.4 亿 侨兴集团 广东 电话、手机
排名:226 陈华 20.0 亿 京基集团 广东 房地产
排名:238 梁庆德家族 19.0 亿 格兰仕集团 广东 家电制造
排名:242 邹锡昌 19.0 亿 香港昌盛集团 广东 房地产
排名:246 王传福 18.6 亿 比亚迪 广东 充电电池、汽车制造
排名:249 李兴浩 18.3 亿 志高空调 广东 空调
排名:284 朱保国家族 15.3亿 健康元药业集团 广东 保健品、药品
排名:291 段永平 15.0 亿 步步高 广东 数字视听产品、证券投资
排名:292 苏志刚 15.0 亿 长隆集团 广东 旅游
排名:295 李永军家族 15.0 亿 喜之郎集团 广东 食品
排名:312 杨树坪 13.8 亿 城启集团 广东 房地产
排名:316 吕向阳 13.4 亿 融捷投资管理集团 广东 投资
排名:318 杨国强 13.0 亿 碧桂园集团 广东 房地
产
排名:331 霍东龄 12.4 亿 京信通信系统 广东 通信产品
排名:343 林伟雄 11.8 亿 广东伟雄集团 广东 建筑材料、电子工程
排名:347 张瑜平家族 11.6 亿 新宇亨得利控股 广东 表业连锁店
排名:356 陈伟东 11.0 亿 万基集团 广东 保健品
排名:359 张玉其 11.0 亿 振兴纸品 广东 造纸
排名:360 张锴雍 11.0 亿 中科智集团 广东 担保、房地产
排名:368 张明园 10.8 亿 广州三新控股集团 广东 房地产
排名:378 林友跃 10.5 亿 平安保险 广东 金融保险服务
排名:385 陈健 10.3 亿 聚友集团 广东 网络通讯
排名:390 侯为贵 10.2 亿 中兴通讯 广东 通讯设备
排名:391 黄宏生家族 10.1 亿 创维集团 广东 家电制造
排名:395 郭梓文 10.0 亿 奥园置业 广东 房地产
排名:396 陈润光 10.0 亿 光大企业集团 广东 房地产
C. 霍东龄的人物生平
少时的霍东龄经历了贫苦和各种磨砺,初中更是在文革期间度过,毫无收获。
1971年,连分数的加减法都不会的初中毕业生霍东龄,被称为“知识青年”,派到海南岛下乡插队。那是一段知识极度贫乏的时期,他只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在那个“知识无用”的年代里,霍东龄白天做工,晚上在煤油灯下苦读。日复一日,这种一边干活一边苦读的日子,他坚持了六年。
1977年,高考恢复,霍东龄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通信工程专业。这是当年华南理工大学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
霍东龄所在的无线电77级班里,同学从16岁到32岁都有。“当时我们认为科技可以救国,技术进步可以振兴中华!” 那是意气风发的年代,每天早晨6点半,同学们都自觉起床锻炼身体、早读学习。霍东龄更是“戒电影、戒电视、戒娱乐”,全心投入。由于良好的学风,霍东龄的同班同学出了不少大人物,包括TCL总裁李东生、康佳总裁陈伟荣、德生电器总裁梁伟、创维总裁黄宏生……
77级毕业生供不应求,“再差的也有单位抢着要,优秀的马上成为单位骨干。”
但霍东龄遭受厄运。1980年,因身体不佳他辍学养病,没能完成学业。此后,他在广州郊区的高山微波站工作了三年。与风光无限的同学们相比,他无比失落!但艰苦的环境,没有打掉霍东龄的锐气,也没能阻止他对知识的渴求,对突破的渴望!
1983年,霍东龄进入北京邮电学院函授学院微波通信专业学习。课程难度太大,很多同学中途退学、放弃,最后只剩下霍东龄一个学生。
“那时师风好,老师们很鼓励我。即使只有我一个学生,需要面授时老师仍会坚持爬山上来给我一对一上课,从未间断过……”
在冷冷清清中潜心求学,直到1986年毕业,霍东龄成为北邮当年设立的微波通信专业唯一的广东毕业生。这“9年大学”,加上之前的6年自学,15年时间,他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坚守,如何独立解决问题。 从北邮毕业后,80年代末90年代初,霍东龄下海经商,在广东做电子产品和通信产品之类的生意。从一介书生到一个商人,困难诸多,他仍然坚持学习。从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这种“学习哲学”,贯穿在霍东龄的企业生涯中。
做了几年生意,霍东龄发现了移动通信这一商机。从传呼机到“大哥大”,再到更便宜、更先进的手机,移动通信的发展一日千里。从1995年起,他立意涉足这个领域,并用两年思考、调研,最终决定生产移动通信的外围设备。
1997年,霍东龄与大学同学张跃军一起,创办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公司主营移动通信外围设备,包括移动通信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功率直放机、数字微波、移动通信天线等。
初创时的京信通信,位于广州市郊一处废弃的营房里。 那时的霍东龄既是设计师、工程师,也是工程人员、安装人员,还是公司的主力业务员。甚至,他带着员工为公司作绿化,在营房周围平整土地、种树、种草……
小企业冲击庞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无异于“蚂蚁撼大树”。当时外国跨国公司的产品在技术上遥遥领先,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99%。霍东龄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移动通信设备的应用环境非常复杂,在地铁、校园或者高楼大厦,有多种不同的应用方式。跨国公司卖出设备后,却很难提供配套服务支持。仅就广州而言,高楼大厦成千上万座,要对这些区域做到完美覆盖,就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现场勘测,而外国企业对此无可奈何。
这就是跨国公司的致命弱点!
霍东龄喜出望外,随之设计了新的商业模式:将勘测、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等一并打包出售,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让移动运营商感受到京信的价值。服务开展之后,能让客户做到零库存,节省现金流和库存空间;能让客户减少管理维护环节,省心省力……
这种前所未有的“一条龙服务”商业模式,让京信通信的业务迅速提升,并被海外媒体评价为“睿智的美国式创富”。
90年代末,中国电信行业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邮电部撤销,成立信息产业部,并将具体业务剥离,分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四大运营商。在剧烈变革之下,相关建设和采购业务都放缓,甚至暂停。这对提供设备的企业影响巨大。许多企业转行,“弃船上岸”。
逢此巨变,霍东龄保持冷静。经过仔细分析后,他认为市场停顿是暂时的,未来将蕴含更大商机。他放慢发展速度,决定“厚积薄发,打好基础”。
就在行业巨变的那两年,京信通信认真做好了三件事:
一是在全国布局销售网点和技术网点,建立起全国性的销售市场,形成了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
二是加强研发。1998年8月,“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站”在京信总部正式成立。同时,京信还聘请了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学府的知名专家指导科研工作。这一切,为京信通信在技术上追赶跨国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是建立一系列质量体系。在别人遇到困难退却、与新机会擦肩而过的时候,霍东龄坚韧地走向新的辉煌。
进入21世纪,行业调整期结束,京信通信以专业的设计方案、规范的工程施工、成熟的监控技术、系统的培训服务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为运营商提供本地化、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在一两年的时间里,京信通信先后为上海金茂大厦、北京京广中心、深圳地王大厦等标志性建筑做了无线通信覆盖方案。
诸多精品工程的顺利完工,让京信通信成为大品牌之一,并于2003年在香港上市。
2006年10月26日,霍东龄获“亚洲商业领袖奖”,是此次获得该奖唯一的中国企业家。
到2007年,京信通信成立十周年,已由当初十来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了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在国内,它是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最主要的外围设备供应商,市场网络覆盖了除台湾外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在国外,京信通信的系列产品已走进了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在技术上,京信通信则在射频微波、计算机软硬件、光通信、无线通信、天线技术等方面都拥有了自主核心技术……
2008年7月,霍东龄和记者谈笑风生,豪爽地说:
“人总会遇到困难,但没到底线就不要讲失败,而这个底线就是人的生命。有人能走得更远,不在于有多刚强,或者多圆滑,就因为一个‘韧’字!有了韧,困难、困扰、挫折都不足为道。人生挫折无数,但只要活着,就有机会反败为胜!”
D. 京信通信的发展历程
2011年
● 完成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信号覆盖工程。
● 室内宽带无线接入系统(Indoor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简称IB-WAS)产品及方案试点成功。
● 成功完成广州白云区万达广场室内覆盖工程。
● DAS产品试点成功并获规模应用。
● 赢取客户定制化滤波器首要订单。
● 赢取巴西客户项目集束天线首要份额。
● 完成中东Etisalat室内解决方案。
● 完成南美洲最高建筑物智利Costanera Centre 2G/3G覆盖工程。
● TC2000基站放大器在美国底特律试点成功。
● 推出楼宇和区域综合隐蔽解决方案。
● 成功完成印尼雅加达顶级新兴商业区Central Park大型室内覆盖项目。
● 推出JS-K60全自动卫星便携站。
● 开发矿山智能管理系统,并在山东济宁“E矿山”项目成功应用。
● 完成广州白云区万达广场室内覆盖工程。
● 成功完成台湾高铁2G及3G覆盖工程。
● 完成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覆盖工程。
2010年
● 第一款企业级Femto成功诞生。
● 首台TBS在深圳试点成功开通。
● PTN微波国内首次试点获客户好评。
● 推出市场急需的多模RRU产品。
● 京信巴西办事处获得总额超过2,000万美元的里约热内卢政府项目。
● 在拉丁美洲首个LTE试验站测试中被指定为唯一基站天线供应商。
● 成为土耳其电信主要无线优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 完成上海世博园无线覆盖工程。
● 成功完成亚运开闭幕式主会场海心沙覆盖工程,全程保障亚运通信。
● 成功获得太中银高铁覆盖项目,此为京信首个GSM+WCDMA高铁覆盖重大项目。
2009年
● 新一代监控平台GRRU及32载波GRRU,分别中标武广高铁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
● 生产基地之三期生产楼、物流仓库工程于2009年11月正式竣工。
● 集团相继推出微波GRRU、微波WRRU、TD微波拉远等产品,并在多个试点推广成功。
● 研发推出CDMA-RRU,TD-RRU,WCDMA-RRU和WiMAX-RRU。
● 完成武广高铁之无线覆盖工程。
● 推出WLAN解决方案,累计出货近3万台。
● ODU的OEM大幅增长,累计出货6万多台。
2008年
● 获印度最大的综合电信服务提供商Reliance电信公司4万个塔顶放大器(TMA)订单,是集团有史以来单一产品的最大订单。
● 成功实施京津高铁无线覆盖工程,完美破解了高速铁路的移动覆盖难题。
● 承接鸟巢(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等20多个奥运场馆的通信建设工程,并出色完成奥运通信保障任务。
● 推出微波拉远系统,节能型直放站、双极化电调智能天线、WiMAX RRU等新产品及解决方案。
● 在莫斯科及迪拜的销售办事处正式投入服务。
2007年
● 取得法国BV认证机构的ISO14001体系认证证书。
2006年
● 研发出WCDMA双频电调天线。
● 8月,广州科学城京信总部研发基地一期全面投入使用,为京信新一轮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 8月,在巴西圣保罗设立办事处;
● 4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TIA Wireless 2006会议上,京信新推出3G网络多载波功率放大器(MCPA);
● 3月,京信集团进行组织变革,组建了三大销售系统平台、三大产品事业部,优化了研发及生产运营共享服务平台、集团总部职能部门,为京信国际化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2005年
● 研发出微波SDH系列产品。
● 开始后3G天线(MIMO天线,WIMAX天线,辟裂天线)的研发;
● 12月,京信ERP项目在各分支机构正式上线并顺利实现了报表输出,标志着京信ERP管理体系全面导入;
● 10月,在印度新德里设立办事处;
● 10月,京信向海外推出新一代无线选频直放站(FSR);
● 10月,京信向海外推出Maselink完全微波解决方案,包括从PDH到SDH系列产品;
● 9月,在美国硅谷设立研究所,负责功率放大器产品研发;
● 6月,在南京设立研究所;
2004年
● 研发出TD-SCDMA直放站。
● 研发出TD-SCDMA智能天线;
● 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
● 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立“京信通信-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技术与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京信通信-北京邮电大学射频技术联合实验室”等研发机构;
● 9月,在泰国曼谷设立办事处;
● 5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设立办事处;
● 收购、组建高域通信,生产数字微波室内单元(IDU);
2003年
● 研发出WCDMA直放站。
● 研发出3G基站天线;
● 收购美国WaveLab,并在美国佛吉尼亚设立研究所,负责数字微波产品研发;
● 2003年7月15日,京信通信系统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行业中的首家上市公司;
● 1月,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
2002年
● 启动数字微波研发项目。
2001年
● 当年销售收入达到4.5亿元。
● 启动基站天线研发顶目;
● 相继推出一批室内覆盖新方案;
● 研发出移频直放站,并投入生产和使用;
2000年
● 公司业务飞速上升,当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
● 中国联通CDMA网络建设中标;
● 研发出CDMA直放机;
1999年
● 业务范围已覆盖至华南、东北、华东、华北、西南、西北地区的主要省份。
● 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 研发出基于GSM系统的室内分布系统多个解决方案和配套设备;
1998年
● 研发出GSM数字移动通信直放机,并投入生产和使用。
● 与清华大学共建“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工程研究站;
● 研发生产基地在广州开发区投入使用;
1997年
● 成立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业务迅速发展。
1996年
● 7月,成功开发出光纤直放站,并投入生产和应用。
● 在广东、海南、辽宁开展业务拓展;
1995年
● 12月,第一批TACS模拟系统无线直放机问世,并成功应用在广东省移动通信网络。
● 10月,霍东龄先生、张跃军先生携手创业;
E. 霍东龄发展吏
9碕上柒
F.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于2003年09月29日在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萝岗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霍东龄,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通信系统设备制造;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研究等。
法定代表人:霍东龄
成立时间:2003-09-29
注册资本:4666.5万美元
工商注册号:44010840000200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科学城神舟路10号
G. 请问你在华工读什么专业我是高三生。今年报自主招生华约失败了,最后混到了华南理工的自招。线上能加...
我来回答你吧,我是华工的,电信专业,我觉得你要是来华工的话,如果分数足够还是不要报文科类专业了,华工的文科类专业确实不是很好,读会计还是去暨南大学比较好,至于华工的话建筑牛逼没得说了,其次就是电信,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电也不错,至于我读的电信,其实在华工电信也是很好的哦亲,广东很多公司总裁都出自电信哦,比如比如创维集团的黄宏生啊,还有TCL总经理李东生啊,京信的霍东龄啊。。。。。总的来说,工科来华工,你不会后悔的,不过文科我还是建议去暨南大学和中大吧,还有什么纠结可以给我留言哦
H. 霍东龄的霍东龄
至今,京信通信是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最主要的外围设备供应商之一。
2005年 霍东龄位列新财富500富人榜排名第179位,身家12.4亿元。
2006年10月26日,霍东龄获颁“亚洲商业领袖奖”,是此次获得该奖唯一的中国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