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雷锋战友
扩展阅读
看股票六个屏幕都看什么 2025-07-15 23:28:11
天能动力股票价格 2025-07-15 23:24:16
中国银行买石油股票 2025-07-15 23:22:48

雷锋战友

发布时间: 2021-10-31 22:17:41

㈠ 雷锋的战友

雷锋生前四战友深情缅怀雷锋
今天,南京科技会堂承载了太多太浓的热情。上午9时30分,《雷锋精神永恒》展览正式开展,来自各行各业的近千名观众,带着怀念和崇敬,走进了科技会堂。此时此刻,家住南京高淳县的雷锋生前的四位战友,都在追忆着雷锋的音容笑貌。昨天下午,他们相聚在“雷锋团”原副团长张典煌的家中,每个人都带来了悉心保存着的雷锋的照片、纪念雷锋的书籍。

四位在宁的雷锋战友是:原“雷锋团”副团长张典煌,雷锋牺牲时,他任雷锋生前所在团某排排长;原“雷锋团”副政委夏孝栋,雷锋牺牲时,他任雷锋生前所在团宣教股股长,雷锋牺牲后不久,他调任“雷锋连”副指导员,直接负责雷锋事迹整理和宣传工作;雷锋牺牲时任团保卫股干事的赵敬施;雷锋牺牲时任雷锋生前所在团某排副排长的陈坤金。他们四个均在80年代初期转业回高淳县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

如果不是“雷锋展”的举办,雷锋在宁的四位战友记忆中的雷锋故事也许会被尘封更久。四天前,记者获悉“雷锋展”巡回到南京的消息后,随即与抚顺的雷锋纪念馆联系,希望寻找到雷锋在南京的战友。雷锋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终于查找到90年代初的一份留言,那是夏孝栋在参观纪念馆后留下的怀念雷锋的话,落款是雷锋在江苏高淳的战友夏孝栋。记者随即赶往高淳县,经过连续两天走访,终于在距县城二十公里远的一个小山村里,找到了已从高淳县统计局局长岗位上退休5年的夏孝栋。从夏老那里,记者又找到雷锋的另外三位战友。四位老战友从记者的介绍中知道了“雷锋展”就要开展的情况,共同的怀念,使得他们相聚到了张典煌的家里。

四位老战友,在一起讲述了很多很多的雷锋往事,也讲述了很多他们遭遇过的无奈与尴尬。1962年雷锋牺牲以后,他们曾在家乡的中小学向孩子们讲过雷锋的故事。但从1982年他们陆续从部队转业回到高淳后,他们却没再作过一场报告。

夏孝栋告诉记者,1982年,他从“雷锋团”转业到高淳县工作。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熟悉他的人会问一个共同的问题:“雷锋事迹是不是真的?雷锋日记是自己写的还是别人替他编出来的?”他一次次地说,他和雷锋在同一个部队生活了两年零八个月,和他有过许多次的接触和交往,也有过多次面对面的交谈,还陪同他作过多次报告。雷锋牺牲后,他被调任雷锋生前所在连任副指导员,从那时开始,他整理雷锋的日记,整整宣传、学习雷锋18年。雷锋的事迹全部是仔细调查、核实过的,从雷锋108篇日记中摘要选编出的《雷锋日记》,只改正了一些错别字,内容是绝不允许作任何修改的。 听者有的感叹,有的将信将疑。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闻听他说这些往事时,将信将疑的人越来越多。夏孝栋开始感到心里有点沉闷,但当公共汽车上无人给老弱病残者让座等现象越来越普遍时,他开始怀疑自己说的雷锋故事还有没有人愿意听。于是,他不再多说,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并尽自己的能力,给需要关心与帮助的人送去温暖。

今年65岁的陈昆金,时时以雷锋为榜样,要求自己做好事,然而在做好事的过程中,他也常常遇到一些令他尴尬不已的局面。他说,上班时,他常常亲自打扫办公室的地面,好多同事不解地问,现在有清洁工,你干嘛还要扫地?而不久前的一个傍晚,他经过牡丹路时,突然遇到一个小学生被人撞伤后跌倒在路上爬不起来,便上前把学生扶起来,并将其送回家中。谁知学生的家长却立即以怀疑的眼光盯着他,直问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这个老头儿撞伤的?幸好小孩子挺老实,实话实说,可是该家长还是半信半疑。陈昆金再也忍不住了,对该学生家长说:“我叫陈昆金,曾是工商局局长,你有什么事,来找我就是了。”后来家长了解到,的确不是他撞伤孩子的。家长感到心里有愧,便买了老酒与“红塔山”香烟给他送去了,结果被他原封不动给退了回去。他对记者说,当年雷锋做好事,总是不留姓名,可现在倒好,有时做了好事必须留下名字,不然,麻烦就可能找上门来。 “许多人不理解雷锋,以为雷锋出名是因为他出了车祸,逝世了,其实雷锋生前在部队就已经是个‘名人’了。”年纪最大的张典煌对记者回忆说,当年雷锋入伍时,曾作为新兵代表讲话,他的个儿虽然不高,但声音洪亮,尤其是其胸前挂着的一枚枚入伍前获得的各种奖章,令好多战士心中好生羡慕。转业回到高淳后,也常有人问他有关雷锋的事迹是不是真的,他总是与人一一辩解。

四位老人都说,雷锋是一个很可爱的人,谁见到他都会喜欢。他做的,更多的是平凡至极的好事,这些好事,当年每个人都可以做,现在每个人也可以做,但恰恰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人人又不容易坚持做下去。 四位老人还说,他们一定会去看“雷锋展”,但他们希望静悄悄地去,静静地陪一陪已离开他们39年了的好战友———雷锋。(扬子晚报)

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 --雷锋

㈡ 雷锋我们的战友歌词

歌名:《雷锋我们的战友》

演唱:霍勇

词曲:傅庚辰

歌词:

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

雷锋我们的榜样,我们青年的标兵

学习雷锋,红心永向党

学习雷锋,跟着毛泽东

前进,前进

永远高举毛泽东的旗帜,前进

前进,为了共产主义而斗争

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

雷锋红色的战士,我们青年的先锋

学习雷锋,爱憎最分明

学习雷锋,立场最坚定

前进,前进

永远高举毛泽东的旗帜,前进

前进,为了共产主义而斗争

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

雷锋伟大的战士,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学习雷锋,当好接班人

学习雷锋,永远干革命

前进,前进

永远高举毛泽东的旗帜,前进

前进,为了共产主义而斗争

㈢ 雷锋帮战友小韩缝衣服的故事

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子,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3)雷锋战友扩展阅读:

雷锋轶事

一、人民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有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出检票口的时候,他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儿的中年妇女。原来这名妇女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一不小心把车票和钱都丢了 。

雷锋连忙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眼含热泪地问:“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住哪的?是哪个单位的?”雷锋回答道:“我叫解放军,家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干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锋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牵着一个小女孩,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想都没想,脱下身上的雨衣就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们一起来到车站。

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直发抖,就把自己的贴身衬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们早饭没吃,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便把她们送到家里。

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雷锋说 :“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啊!”

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非常不够的……”

二、钉子精神

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

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㈣ 雷锋战友都是谁

曾任雷锋班班长、排长的薛三元
雷锋生前战友刘树田
还有乔鞍山

㈤ 雷锋的战友是谁

乔安山 就是他把雷锋撞死的 胡锦山,被雷锋救起,却瘫痪的战友

㈥ 雷锋关心战友(把句子写具体

雷锋关心战友(把句子写具体

解答
可以写句子如下:
雷锋非常关心他身边的战友。

㈦ 雷锋帮助战友的故事

雷锋同志,湖南人1940年出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同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人。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雷锋原名雷正兴,中国湖南人。他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为集体、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木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了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㈧ 雷锋生前有哪些战友

乔安山...

㈨ 《雷锋爱护战友》表现了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

雷锋是我们一生当中学习的一个黄油,雷锋,不单是爱占有更爱吃糖的人。

㈩ 关于雷锋与他的战友

雷锋与他的一位“通信战友”徐承绪

人民网济南3月4日电 3月2日,在山东省莱州市城港路街道由家村一个普通的院落里挤满了人,村里的义务宣传队在表演节目,一面墙上挂满了雷锋的画像和各种日记资料,这是该村群众自发举行的纪念学习雷锋同志活动,活动的组织者是老退伍军人徐承绪老人,他与雷锋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交往。

今年63岁的徐承绪1958年入伍,在济南军区某连服役。1961年10月,从报上得知雷锋事迹后,连里的战士们都很感动,想请雷锋到连队来做报告。作为连队的团支部副书记,徐承绪就代表全连给雷锋写了一封信。很快雷锋就回了信,虽然雷锋没有到他们连队做报告,但和他却建立了通信关系。在信中,他和雷锋互相了解到他俩不仅同岁,而且还有着文艺宣传等共同爱好。因此,两人互寄了照片,互相鼓励,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谈起这段情谊,徐承绪老人十分激动,虽然他并不与雷锋同一部队,但他总是自称为“雷锋战友”。空闲时,他就捧起《雷锋日记》认真阅读。他把雷锋写给的回信,复印下来,不仅自己反复读,而且还念给村里的孩子们,“我为党和人民做的贡献太少,因为我是孤儿,是党和毛主席把我从苦海中救出来,我要加倍地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从与雷锋相识至今四十多年来,徐承绪也是以“雷锋战友”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雷锋精神一直激励着徐承绪,无论在部队,还是在乡村,徐承绪都无愧“雷锋战友”这个光荣称号。在部队参加国防施工排除“哑炮”时,徐承绪用自己的身体救下了两位战友,而自己的眼睛和腰部等多处受伤,被定为二等乙级残废。退伍回乡后,他先后担任过小学教师、村民兵连长。村里人一提起他,都说自从徐承绪回到家以后,村里街道干净了,打架赌博的少了,就连邻里间有啥矛盾也都愿意找他。孩子们放假了,他就义务为孩子们办美术班和音乐班,教孩子们书法、绘画、拉京胡。由于双眼受伤,视力受到严重影响,但徐承绪凭着坚强的毅力,练习绘画书法,尤其是雷锋的画像。每逢“八一”建军节、国庆节和春节,他都向驻军单位赠书赠画,几年来共赠书画1000多幅。他还在自家的院子里办起了雷锋资料展览,向人们介绍雷锋事迹。他把村里的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业余宣传队,宣传雷锋精神,他要沿着雷锋的足迹继续走下去。(宋光茂 姜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