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古巴危机
扩展阅读
蝗虫好吃吗 2025-07-10 09:26:55
歌尔声学股票代码是多少 2025-07-10 09:12:42
康跃股票行情 2025-07-10 09:12:02

古巴危机

发布时间: 2021-11-10 12:56:20

Ⅰ 古巴导弹危机

你好。古巴导弹危机之所以经常被人们提起,是因为这次事件是最有可能爆发核战争的一次危机。当时苏联潜艇拥有核武器,在最后进行表决是否启用核武器的时候,潜艇的指导员给予否决,使导弹没有发射。
个人见解,不全面,呵呵

Ⅱ 古巴导弹危机的介绍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它是由于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引起的, 前苏联为了扳回战略劣势,而在古巴部署导弹。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迄今为止,古巴导弹危机仍然被认为是人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它差点儿酿成热核战争,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对此看法高度一致。

Ⅲ 什么叫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指的是1962年美国和苏联围绕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战略导弹一事展开的一系列,很危险,差点引发末日核战争。其实古巴导弹危机不能单纯的视为一次军事行为导致的核冲突,它其实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过程中从意识形态冲突到军事战略对抗导致的一个意外的必然,就算没有古巴危机,也会有其他新巴危机,美国先利用欧洲作为跳板在意大利土耳其布置导弹进逼苏联,苏联后利用古巴猪湾事件的契机谋求在美国后院进行反制,庆幸的是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最后时刻保持了理智,体现了一流大国领导人该有的战略水平,其实通过一些细节来看,苏联开始在古巴部署导弹无可厚非,但在美国发现之后的一些应对和处理显得有点耍无赖,稍落下乘,危机后美国也撤了土耳其的导弹达成一个新的战略平衡,通过设立最高领导人热线组建了一个危机处理平台,很多美国人觉得里根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因为里根搞垮了苏联,但我个人觉得肯尼迪其实是一个被埋没了的伟大总统,因为他的克制拯救了全人类,而且苏联的阿尔西波夫也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英雄

Ⅳ 古巴导弹危机!

网络上有很多啊。
简单点就是,苏联派遣运输船满载导弹超古巴驶去。老美知道后派遣所有能够调动的舰队(包含潜艇)堵截苏联运输船。苏联赫鲁晓夫迷恋潜艇的威力,几艘护航的潜艇在水下却被老美的航母编队锁定,随时有可能被击沉。无奈之下,苏联政府答应老美的要求,运输船与潜艇停止抵抗,接受老美登船检查,让赫鲁晓夫丢尽了脸。

Ⅳ 简述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及其影响.

过程:1. 古巴向苏联寻求援助2.赫鲁晓夫的逻辑:思前想后,值得一试3. 运送导弹:赫鲁晓夫的打算是,在古巴秘密部署核导弹,并且力争在美国发现之前做完这项工作。4. 苏联一直否认5.被发现6.海上封锁,美国态度强硬7. 世界危在旦夕8.最紧张、微妙的阶段 赫鲁晓夫寻求妥协影响.:1.美苏关系的转折美苏更深刻的认识到双方在避免核对抗、维持核垄断方面有着相互吻合的利益。2. 苏联与美国之间差距缩小古巴导弹危机促使克里姆林宫下决心大力发展核武器,改变劣势,洗刷当年“懦夫的耻辱”。果真到60年代末苏联就赶上了美国,使苏联在全球争夺中逐步转为攻势。美苏之间差距的缩小也使得苏联在国际社会的野心扩大,使得美国苏联之间的碰撞更为激烈。3.竞争在一些正式的协议里被法制化在导弹危机的余烟中,军备竞赛得到了加强,但它在一套日益完善的制度下被处理,竞争在一些正式的协议里被法制化,如1963年的《禁止有限核试验条约》、1968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1972年的《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4.苏古矛盾而对于第三者古巴而言,在整个古巴导弹危机中古巴对美国的立场要比苏联人强硬得多,古巴人坚决不同意撤出导弹,但在古巴人的强烈反对下赫鲁晓夫这样做了,古巴人感觉他们被忽视、被背叛了。国际关系形势由大国所主导,小国只不过是大国间角逐中的棋子。5. 美苏利益交换为了不使得美国的北大西洋公约盟国感到难堪、另外也出于宣传目的,美国从土耳其撤军比苏联晚一些,而且是秘密撤军。这样美国从表面上来看是这场危机的胜利者。不顾虑这个对外的心理效果的话苏联在这场危机中获得了一个战术胜利。通过在古巴部署和撤出导弹,苏联达到了美国从苏联的邻国撤出导弹的目的。平心而论,双方都达成了原先所设定的目标,也都各自保住的面子,算是一个相当圆满的解决。请采纳

Ⅵ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是什么

一、原因:

它是由于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引起的, 前苏联为了扳回战略劣势,而在古巴部署导弹。

二、过程:
1、古巴新政府卡斯特罗向苏求援,并达成协议,苏联向古巴运送核武器。

2、运送过程被美国发现,双方核热战一触即发。

3、美苏达成一致意见,避免核战,美国撤回部署于土耳其的导弹部队,苏联撤回部署于古巴的核武器。

三、影响:

1、美苏关系的转折。

美苏更深刻的认识到双方在避免核对抗、维持核垄断方面有着相互吻合的利益。

2、苏联与美国之间差距缩小。

古巴导弹危机促使克里姆林宫下决心大力发展核武器,改变劣势,洗刷当年“懦夫的耻辱”。果真到60年代末苏联就赶上了美国,使苏联在全球争夺中逐步转为攻势。

3、苏古矛盾。

而对于第三者古巴而言,在整个古巴导弹危机中古巴对美国的立场要比苏联人强硬得多,古巴人坚决不同意撤出导弹,但在古巴人的强烈反对下赫鲁晓夫这样做了,古巴人感觉他们被忽视、被背叛了。国际关系形势由大国所主导,小国只不过是大国间角逐中的棋子。

4、美苏利益交换。

为了不使得美国的北大西洋公约盟国感到难堪、另外也出于宣传目的,美国从土耳其撤军比苏联晚一些,而且是秘密撤军。这样美国从表面上来看是这场危机的胜利者。不顾虑这个对外的心理效果的话苏联在这场危机中获得了一个战术胜利。通过在古巴部署和撤出导弹,苏联达到了美国从苏联的邻国撤出导弹的目的。平心而论,双方都达成了原先所设定的目标,也都各自保住的面子,算是一个相当圆满的解决。

Ⅶ 古巴导弹危机是怎么回事

前苏联偷偷往古巴运送导弹兵开始建造基地。结果被美国U-2侦察机发现,于是肯尼迪下令美国海空军封锁古巴并拦截检查所有船只。最后苏联服软,撤走了已经运到全部导弹兵废弃了尚未完工的基地。为了给苏联一点面子,美国在接触对古巴的封锁的同时,还从土耳其撤出了导弹,从而看上去是美苏平等交换撤出。

Ⅷ 古巴导弹危机是啥

古巴导弹危机是发生在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的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

事件始末:
1959年古巴独立后,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从1962年7月开始,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10月中旬,美国根据U-2型飞机侦察,得知古巴正在修建针对美国的中、远程导弹发射场。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威胁不惜使用武力,形成战争一触即发之势。23日肯尼迪又签发禁止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的公告,宣布从24日起,将拦截并强行检查可能前往古巴的舰船。同时,美国在古巴周围集中了大批武装力量,驻西欧和远东的美军也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与此同时,苏联、古巴和华沙条约国家也进行了相应准备。赫鲁晓夫否认在古巴有苏联导弹,并对肯尼迪讲话表示“震惊”。10月23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表示要继续援助古巴武器,坚决拒绝美国拦截,但苏联驶往古巴的船只此时却开始返航。
10月25日,美国在联合国展示了在古巴的苏联导弹和发射场的照片。26日,赫鲁晓夫给肯尼迪一封秘密信件,提出愿在联合国监督下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表示不再向古巴运送这种武器,交换条件是美国撤销对古巴的封锁,并保证不再入侵古巴。27日,肯尼迪复信赫鲁晓夫,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监督下从古巴撤出导弹,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28日,赫鲁晓夫回函称,已下令撤除在古巴的核武器,并同意让联合国代表到古巴核实。
11月8日至11日,苏联从古巴运走了42枚导弹,并在公海上接受美国“船靠船的观察”。20日,肯尼迪宣布,赫鲁晓夫答应在30天内撤走在古巴的全部伊尔-28型轰炸机,同时宣布美国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12月6日,美国国防部宣布苏联轰炸机撤出古巴。至此,古巴导弹危机遂告结束。

Ⅸ 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

(2015·荆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体现美苏争霸的突出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