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封制和封国制区别是什么
1、分封对象不同。西汉的封国制的分封对象是同性宗族兄弟、子嗣;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同姓宗族,还分封了大量的功臣、前朝遗老遗少。
2、分封的权利大小不同。西汉的封国制没有独立的财政权力和军队调动的权力;西周的分封制不仅有独立财政权,还可以独立征发军队。
3、分封所处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西汉的封国制是建立在封建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上;西周的分封制主要是建立在奴隶社会的意识形态上。
(1)封国扩展阅读:
春秋时期传统政治秩序的破坏,还表现在一些国家出现了由国君直接任命长官的郡县。县大约于春秋中叶在楚国产生,当时楚灭掉其北邻若干小国,将其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
县尹、县公虽用贵族担任,但却非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因此县制实际上是传统贵族政治的对立物。
后来晋、楚、秦等国相继开始推行县制,晋国县制尤为发达,卿大夫都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
随着县的普遍设立,晋国到春秋末期又在边远地区设置面积更大的郡,性质与县基本相同,但因地处荒僻,故地位尚在县以下。
西周以来的政治结构本来是层层分封,而春秋中后期的郡县打破了这一传统,成为后世官僚制度的萌芽之一。
B. 封国能出国吗
具体要看什么国家 比如现在欧洲最严重的意大利 就对中国游客进行了旅游限制 这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像这种情况是无法去意大利旅游了 不过大部分国家都可以
C. 周朝的封国有哪些
周朝在历史上有多少个土封国,没有人知道,仅在末期,有记载而言的,就有一百七十余国。
陈国,妫姓,公爵。妫姓,系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陈县。
杞国,姒姓,公爵。系夏禹王之后。封国地为今开封府雍丘县。
宋国,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封国地为今河南东部、江苏西 北部、安徽北部,中心为河南商丘。
虞国,姬姓,公爵。系周太王次子仲雍之后虞仲。由于其兄周章已经为吴君,别封其为虞。封国地为今河东太阳县。
虢国,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之弟。封国地为今陕县东南之虢城
齐国,姜姓吕氏,侯爵。系周功臣,曰吕尚,死后谥号为太公(俗称姜太公)。封国地为营丘(今山东潍坊昌乐县)
纪国,姜姓,侯爵。系太公次子。封国地为今寿光市。
鲁国,姬姓,侯爵。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长子周公旦于曲阜,以辅周室。
管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鲜。封国地为今河南信阳县。(后与蔡叔度,武庚作乱,无后,其国遂废。)
蔡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封国地为今河南汝宁府上蔡县。后与管叔鲜,武庚作乱,留后以祭祀。)
卫国,姬姓,侯爵。系王同母少弟,为康叔。封国地为今北京冀州。
滕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绣。封国地为今山东滕州市。
晋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绛县东翼城。
杨国,杨姓,侯爵。系黄帝后裔,武王分封其弟叔虞于唐邑 (山西翼城 )。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以国为姓。
蓟国,姬姓,侯爵。系帝尧之后裔。封国地为今北京顺天府。
燕国,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召(shào)公?#93;。封国地为今幽州蓟县。
魏国,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毕公高。封国地为今河南开封府高密县。
曹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铎。封国地为今济阳定陶县。
成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封国地为今山东兖州府汶上县。
霍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处。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
秦国,-嬴姓,伯爵。系玄帝姬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陕西西安。(西周初期,归周附庸。平王东迁,封为诸侯。)
吴国,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姬泰伯之后。封国地为今吴郡。
楚国,芈姓,子爵。系玄帝姬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丹阳南郡枝江。
莒国,嬴姓,子爵。系少昊之后。封国地为今莒县。
邾国,曹姓,子爵。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封国地为今山东邹城。
许国,姜姓,男爵。系伯夷之后,曰文叔。封国地为今许州。
出自文王之诸侯国主要有: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郇等;
出自武王之诸侯国,主要有:邗、晋、应、韩等;
出自周公旦之诸侯国,主要有:鲁、凡、蒋、邢、茅、胙、祭
异姓诸侯国多为功臣、前代贤王和归附小国,主
要有:齐、吕、申、陈、宋、蓟、焦、祝、杞、纪、许、楚等。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诸侯国,如越、英、舒、黄、江、息、徐、莒、奄、郯、莱、六、郧、孤竹、邾、缯、祝其、费、颛臾、鲜于等。他或过于弱小,为大国之附庸,如郯、颛臾等;或周初不承认周王室而遭到镇压,成为周王朝之诸侯国,如奄、徐等;或者实力虽有,但因各种原因并不周王朝所承认为有资格为独立诸侯国,如邾国。
D. 封国和封地有什么区别
封地和封国的区别很大,有封地的大臣只可以收取本封地的税款,而有封国的大臣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封地可以被称为诸侯国,当然他们也就可以被称为诸侯王了。他们的权力也很大,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军队,有些诸侯国还可以自己造钱
E. 封国和方国的区别急啊!
“方国”一词,一般是指夏商周时期与中央王朝或中央王国相对而言的各地方的国家,商在尚未取代夏之前,商对于夏王朝来说是方国,但在灭夏以后,商就不能再称为方国了,而已成为取得正统地位的中央王朝或中央王国。周也是如此,灭商前的周是商王朝的方国,可称为“周方国”,灭商后,取代商的正统地位而成为中央王国。
“封国”最初出现在西汉,与方国最大的区别是,所封王国没有兵权;对受封的土地享有所有权;官职的设置受中央限制等。
另:方国出现时,中国尚未进入封建社会;封国出现时,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
希望有所帮助!
F. 中国封国了,这是事实吗
只是控制进出,还没有禁止,算不上封
G. 封国是什么制度
就是在地方上分封同姓的王族到地方上做诸侯,封国和郡县制度统称为郡国制,在西汉建立之时,由于同姓较少,所以把同姓的王族分封到地方,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常常会与朝廷作对。
H. 西周时期主要的封国有哪些
有吴国、鲁国、管国、蔡国、卫国、沈国、毛国、郜国、雍国、滕国、毕国、原国、酆国、郇国、召国、北燕国、古魏国、古韩国、邘国、晋国、应国、单国等。
1、吴国
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
吴国还曾击败郯、胡、沈、陈、许、蔡、顿、鲁,柏举之战攻入楚都迫使楚国迁都,夫椒之战南服越,艾陵之战北败齐,黄池之会会盟晋。吴钩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2、鲁国
鲁国(前1043年—前249年),周朝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
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于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为赴任,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
鲁国始封时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国。
国力最强时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山东定陶一带,其统治核心区大都位于今山东省济宁市境内,亦包括泰安南部宁阳,菏泽东部单县、郓城,临沂平邑等市县。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
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时期是鲁国最为强盛的时期,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的霸主,鲁僖公更曾领导诸侯抗衡过楚成王与晋文公。直至战国初期,仍有数个诸侯国向鲁国进贡。
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历时790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
3、管国
管国,是中国西周初期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国君为周文王昌的三儿子,周武王发的三弟鲜,侯爵,称管叔鲜。
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后,封其三弟鲜于管建立管国,并与霍叔处和蔡叔度合称“三监”。西周初年,管国频频在史书上出现,为当时周朝之东方重镇。
首都位于今天的河南郑州管城区,势力范围在首都周围一片不大的地区。周公摄政之后,管叔勾结蔡叔度、霍叔处、武庚发动武庚叛乱被周公率兵剿灭,管国被废。
4、蔡国
蔡国(公元前1046~公元前447年),周朝诸侯国,建都蔡(今河南上蔡县),始封之君为周武王之弟叔度,因叔度跟随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于郭邻。蔡叔度死后,周公旦封其子蔡仲(名胡)于蔡(今河南上蔡县),重建蔡国。
春秋时,蔡国经常受到楚国的逼迫。公元前531年,楚国灭蔡国。三年后,蔡平侯复国,迁都新蔡(今河南新蔡县)。
公元前506年蔡国曾随吴国伐楚,并攻入郢都。公元前493年在楚国的逼迫下,和吴国的帮助下,蔡昭侯迁都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县),称为下蔡。公元前447年,蔡国被楚国所灭。
5、卫国
卫国,周朝的诸侯国,首都朝歌,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卫国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一带,先后建都于楚丘、帝丘、野王。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帮助平戎。
公元前254年,被魏国覆灭,卫国领地已成为魏国的一个封君之地。公元前241年秦取卫国的濮阳等地。公元前239年卫元君被迫迁往野王县,卫国名存实亡。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彻底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周代诸侯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卫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蔡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管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鲁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吴国
I. 封国 是什么意思
动词:得到分封的土地(国家)
名词:分封给。。。(诸侯君)的土地
咱们春秋战国的时候中国被分了好多块嘛,于是诸侯们守着的每个国都是一个封国。。
当然不止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有封国,我记得是古代中国封地制度是延伸到很长一段历史一直到很久以后,汉朝也有,貌似以后也有……
J. 什么是封国制
就是字面意思,也称分封制,就是把国家土地封赏给有功的诸侯,那片土地的名称就是封国,大贵族继续封小贵族,就形成了一个中秧带领几个大诸侯国,拖着一群小镇候形成一个整体。商代就有四大伯候八百镇候之说,就说明了古中华文明的几大势力,四伯候是天子的封臣,四位大佬各带领两百镇候(嫡系属下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