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知道火电厂与热电厂有什么区别
热力发电厂简称热电厂,是以供热为主,热汽或热水是热电厂的主产品,电力是副产品。 普通火电厂以发电为主,供热为辅。这就是两者的最大区别。
热力发电厂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对外提供热能,优先保证供热,“以热定电”,即热电联产。 火力发电厂仅仅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对外供热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最终将电传送出去。
热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煤在锅炉内燃烧,将锅炉里的水加热生成蒸汽,然后将来自锅炉的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蒸汽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通过联轴器驱动发电机发电。膨胀做功后的蒸汽由汽轮机排汽部分排出,排汽至凝汽器凝结成水,再送至加热器、经给水送往锅炉加热成蒸汽,如此循环。也就是蒸汽的热能在喷嘴栅中首先转变为动能,然后在动叶栅中再使这部分动能转变为机械能。 工作原理就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即热能--动能--机械能--电能。最终将电发送出去。
火电厂,实际上是原电力部所属,现在主要控制在五大发电公司的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大部分都由地方控制,私企或者是自备的,。
❷ 火电厂与热电厂有什么区别
采用燃煤的发电厂是火电厂,而热电厂是火电厂中的一类,不仅能够发电,而且还要向外部供热。而一般火电厂就只向外部供电。从电厂内部系统来看,除了多一个供热抽汽系统和供热首站外,其他与火电厂都是一样的。一般热电厂的机组单机容量最大也就是300MW,而火电厂的单机容量可以到1000MW
❸ 什么是热电效应
所谓的热电效应,是当受热物体中的电子(空穴),因随着温度梯度由高温区往低温区移动时,所产生电流或电荷堆积的一种现象。而这个效应的大小,则是用称为thermopower(Q)的参数来测量,其定义为Q=E/-dT(E为因电荷堆积产生的电场,dT则是温度梯度)。
热电比简介:
热电比即热电厂发热量和发电量的比值。根据《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要求供热式汽轮发电机组的蒸汽流既发电又供热的常规热电联产,应符合下列指标:
A、所有热电联产机组总热效率年平均大于45%。热效率=(供热量+供电量X 3600千焦/千瓦时)/(燃料总消耗量X燃料单位低位热值)X 100%。
B、单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下的热电机组,其热电比年平均应大于100%;单机容量在5万千瓦至20万千瓦以下的热电机组,其热电比年平均应大于50%;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抽汽凝汽两用供热机组,采暖期热电比应大于50%。热电比=供热量/(供电量X 3600千焦/千瓦时)X 100%。
❹ 热电厂是做什么的
热电厂就是用来给城市供暖的热力厂,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火力发电厂发电后的热水,经过再次加热后供暖。
热电厂,是指在发电的同时,还利用汽轮机的抽汽或排汽为用户供热的火电厂。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火力发电厂发电后的热水,经过再次加热后供暖。
(4)热电扩展阅读:
运行特性
以热电联产为基础的热电厂,其运行特点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热负荷特性、供热机组形式、连接电网的特性等。
在装有背压式供热机组的热电厂中,其运行特点是:
①生产的热量与电量之间相互制约,不能独立调节。一般是按热负荷要求来调节电负荷。
②热负荷变化时,电功率随之变化,难以同时满足热负荷和电负荷要求。当满足不了电负荷时,就要依靠电力系统的补偿容量来承担热电厂发电不足的电量。
在装有抽汽、凝汽式供热机组的热电厂中,由于机组相当于背压式和凝汽式机组的组合,所以它的运行特点是:
①热、电生产有一定的自由度,在规定范围内热、电负荷可以各自独立调节。所以它对热、电负荷变化适应性较大。
②双抽汽式供热机组对工业用热、采暖及电负荷之间的独立调节范围更大,所以它对热、电负荷变化的适应性更强。
在装有背压式和抽汽式供热机组的热电厂中,其运行特点是在冬季采暖期间,使背压式机组投入运行,而在夏季时期则投入抽汽式机组运行,并停用背压式机组。这样可以提高热电厂的运行经济性。
在装有抽汽式供热机组和工业锅炉的热电厂中,其运行特点除具有抽汽式供热机组的运行特点外,还可以把工业锅炉投入运行,以应付尖峰热负荷的需要。这样就能增加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效益。
在工厂自备热电厂中,一般采用背压式供热机组和工业锅炉,其运行特点是:在一年中长时间使用背压式机组来满足本厂的热负荷和电负荷,而在尖峰热负荷出现时,则投入工业锅炉运行。若此时满足不了电负荷需要,则由电力系统的补偿容量来弥补。
❺ 什么叫热电效应
所谓的热电效应,是当受热物体中的电子(空穴),因随着温度梯度由高温区往低温区移动时,所产生电流或电荷堆积的一种现象。而这个效应的大小,则是用称为thermopower(Q)的参数来测量,其定义为Q=E/-dT(E为因电荷堆积产生的电场,dT则是温度梯度)。电气石晶体具有明显的热电效应,在受热或冷却时,沿电气石晶体两端产生数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同时具有静电吸尘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受到差异温度作用时,晶体产生膨胀或收缩、晶格中被热激发出电荷发生运移所致。达到宝石级的电气石称为碧玺,这也是商场柜台里的碧玺为什么总是落灰的原因。
生化反应
热电效应
明矾石Alunite六方晶系KAl3(OH)6(SO4)2为含氢氧根的钾,钠,铝硫酸盐矿物,其解理面呈珍珠光泽,其余的面呈玻璃光泽。硬度3.5~4,条痕白色,比重2.58~2.75,有灰,白,稍黄,稍红等颜色.具强烈的热电效应,不溶于水,几乎不溶于盐酸,硝酸,氢氟酸和氨水等,但能溶于强碱及硫酸或高氯酸.明矾石为不规则矿床及矿脉,大屯山火山群之明矾石成细粒结晶而与石英,蛋白石及粘土矿物共生,有些成脉状,有些交代安山岩中之基质及结晶.金瓜石之明矾石,在矿床及变质围岩中呈粒状或鳞片状产出。为明矾及硫酸钾的来源,另可提炼铝及造纸,食品加工,净水剂,染料等用途.空气负离子技术。 选用具有明显的热电效应的稀有矿物石为原料,加入到墙体材料中,在与空气接触中,可发生极化,并向外放电,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
❻ 热电性
一、基本特点
对金青顶金矿区—115m——385m7个中段、—200m——770m11个钻孔不同阶段148件标本5052粒黄铁矿进行了热电测试,结果表明:
(1)单粒黄铁矿热电系数a变化范围为—598——554μV/℃。其中N型黄铁矿a变化于—25——598μV/℃之间,集中区为—50——300μV/℃,P型黄铁矿a变化于+32—+534 μV/℃,集中区为+100—+350μV/℃,P型黄铁矿出现率为81.3%。单样黄铁矿a均值变化范围—461—+356μV/℃。其中N型为—30——461μV/℃,P型为+104—+356μV/℃,集中区分别为—50一—200μV/℃和+150—+250μV/℃。显然,样品的a值比单粒黄铁矿a值变化范围小,集中区更为集中,且囿于单粒黄铁矿a各项特征值区间内,因而能更好地表征黄铁矿的热电特征。
与胶西北几个典型金矿黄铁矿a值比较(表5-10,图5-5),金青顶金矿区a值离散性最大,与玲珑东山和罗峰金矿比较接近。P型黄铁矿出现率低于三山岛、罗峰和玲珑东山等大型金矿,但明显高于栖霞、夏甸和玲珑西山等中、大型金矿。
(2)总的来说,金青顶矿区不同阶段黄铁矿热电系数及其常见值变化范围比较稳定(表5-11),但Ⅰ-3、Ⅱ-2两个主成矿阶段黄铁矿a离散性相对最大,I-3阶段—a集中区向高值偏移,+a集中区也有此趋势,导型组合在早成矿期Ⅰ-1→Ⅰ-4阶段的变化是:P>N→P>>N→P>>N→P>N;在晚成矿期Ⅱ-2→Ⅱ-3阶段导型组合变化为P<N→P>>N。Ⅰ-3、Ⅱ-2两个主成矿阶段导型组合明显不同,前者P>>N,后者P<N。
表5-10胶东金矿黄铁矿热电系数(a)
图5-5胶东金矿黄铁矿热电系数离散性比较
表5-11金青顶矿区不同阶段黄铁矿热电系数
(3)不同中段石英黄铁矿阶段黄铁矿热电系数呈有规律的变化(表5-12):总体由上向下aP减小,aN增大,P型黄铁矿出现率减小,N型黄铁矿出现率增大。但变化呈韵律式而非直线式。从变化梯度看,—195m和—335m上下黄铁矿的热电特征变化最快,是Ⅱ号矿体中的异常地段,根据金品位等值线分布可知,—195m处为贫矿异常,—335m处为富矿异常。其他地段,—115——155m,—235——285m变化梯度较小,金品位的变化也不十分明显。
表5-12金青顶矿区不同中段石英黄铁矿阶段黄铁矿热电系数
二、黄铁矿热电性的影响因素
半导体矿物的导型和热电系数大小的直接原因是其本身类质同象杂质的种类、浓度和结构缺陷的种类和浓度。由于温度对矿物类质同象和结构缺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温度也间接地影响着半导体矿物的热电性。
一般认为,高温下结晶的矿物高价离子杂质易进入晶格,高温黄铁矿铁过饱和(硫空位),使矿物呈N型电导。低温下低价离子杂质易进入晶格,黄铁矿为硫过饱和(铁空位),矿物为 P型电导。高温下结晶的黄铁矿晶体结构较为理想,低温下则结构缺陷明显。Новгородва等(1980)提出,高温下Co、Ni易代替黄铁矿中的Fe,低温有利于As、Sb代替S。故高温黄铁矿呈N型的趋势较大,低温呈P型趋势较大。
由于类质同象和晶体结构的影响因素很多,对具体对象应具体分析。
本区黄铁矿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可能造成黄铁矿N型电导的Co、Ni含量随深度增大而增大,可能造成黄铁矿P型电导的As、Sb、Te则有随深度减少的趋势,它们的变化均呈韵律式,与黄铁矿aP及P%随深度呈韵律式减小,aN和N%随深度呈韵律式增大具明显的相关性。显然,Co、Ni、As、Sb、Te等是影响黄铁矿热电性的直接原因。
另外,根据石英包裹体测温可知,从矿床深部向上,温度减小,可能是影响黄铁矿热电性的外因之一。
三、黄铁矿热电性填图
根据7个中段、11个钻孔系统样品的热电性测定,填制了金青顶Ⅱ号矿体黄铁矿导型分布图和aP均值分布图,两图均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1.导型分布图
P型黄铁矿出现率等值线纵投影图(图5-6)有以下几个特点:
图5-6金青顶矿区P型黄铁矿出现率等值线垂直纵投影图
①95%以上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155m、—300m、—450m三个区域,三区呈近等距分布。
②三个高值区与三个富矿段大体对应,但略偏头部,以—450m处高值区最明显,100%的特高区则全部落在富矿段头部。
③高值区分布形态反映了主矿体和断面拐折线两组构造的侧伏方向,故呈 NNE和SSW双重侧伏向延长。
④矿体上部特高区和高值区范围较大,下部较小,也反映了P型黄铁矿出现率向下部变小的趋势。
2.aP均值分布图
该图(图5-7)与图 5-6的特点基本相似,即 240—280μV/℃的高值区见于—155m、—300m和—450m附近,与富矿段大体对应;>280μV/℃的特高区略偏富矿段头部;两组构造复合控制的特征更加突出;由上而下高值区范围缩小趋势更明显。
四、黄铁矿热电性标型
上文的研究表明,本区黄铁矿的热电性具有以下标型意义:
1.黄铁矿形成温度
由导型空间分布可知,温度较高时,aP较低,P/(P+N)较小;反之aN较低,N/(P+N)较小。此标型仅具参考意义。
2.矿床剥蚀程度
图5-7金青顶矿区P型黄铁矿热电系数均值等值线垂直纵投影图
富矿段头部为aP和P/(P+N)特高值区(分别为>280μV/℃和100%);上部高值区范围大于下部;上部aP和P/(P+N)总体上高于下部。据此可大体估计矿床剥蚀程度。本矿床上部高值区分布广泛,可能剥蚀不大。
3.矿体及富矿段延伸方向及控矿构造
据高值区分布形态,可判断两组构造的叠加和主矿体和富矿段的差异分布。
4.深部远景
据高值区近等间距分布特点,估计21线—700m以下可能出现第四富矿段。
5.矿体变化性与稳定性
根据热电性变化梯度,可判断矿体金品位的稳定性大小和可能的演变方向。热电性变化梯度小,则矿体稳定性大,反之亦然。aP和P%变化梯度为正,金品位升高,反之降低。
❼ 什么是热电
热电:
热电,指热电现象:各种晶体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带电现象;热电学:论述热电现象的一个科学分支。
基本含义:
将两块不同的金属(如铜和铁)靠在一起时,由于两金属中自由电子浓度的不同,使得电子从一金属向另一金属扩散转移,电子转移量与金属所处的温度有关。如果将两块金属处于同一温度,那么电子转移会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使得两金属的接触界面上产生一个电势差,称为接触电势。温度不同,接触电势也不同,根据接触电势的大小,可以测量触点所处的温度,这种装置称为热电偶。如果将两个类似于热电偶的金属接触面置于不同的温度下,并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回路,那么,在导线中将会产生不间断的电流,这就是最简单的温差发电。
热电效应:
所谓的热电效应,是当受热物体中的电子(空穴),由高温区往低温区移动时,产生电流或电荷堆积的一种现象。而这个效应的大小,则是用称为thermopower(Q)的参数来测量,其定义为Q=E/-dT(E为因电荷堆积产生的电场,dT则是温度梯度)。三个基本热电效应
❽ 发电厂的热电比怎么计算
热电比是热电厂供热量和供电量(换算成热量)的比值。也即有效利用热量中供热量与供电量(换算成热量)之比。
所以就是515/234=2.200854701
《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作了部分修改,修改后的文本关于热电联产的热电比规定如下:
(1)单机容量在50兆瓦以下的热电机组,其热电比年平均应大于100%;
(2)单机容量在50兆瓦至200兆瓦以下的热电机组,其热电比年平均应大于50%;
(3)单机容量200兆瓦及以上抽汽凝汽两用供热机组,采暖期热电比应大于50%。
热电比=供热量/供电量×3600千焦/瓦时)×100%。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燃气轮机+供热余热锅炉、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供热式汽轮机。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应符合的指标为:
(1)总热效率年平均大于55%;
(2)各容量等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的热电比年平均应大于30%。
❾ 热电是干什么的
热电厂,是指在发电的同时,还利用汽轮机的抽汽或排汽为用户供热的火电厂。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火力发电厂发电后的热水,经过再次加热后供暖。
热电厂由于客观事实不可能与大型发电厂在同等起路线上“竞价上网”的。热电厂装机容量受热负荷大小、性质等制约,机组规模要比火电厂的主力机组小很多。热电厂由于既发电又供热,锅炉容量大于同规模火电厂。
热电厂必须比一般火电厂多增设锅炉容量以备用,水处理量也大。热电厂必须靠近热负荷中心,往往又是人口密集区的城镇中心,其用水、征地、拆迁、环保要求等均大大高于同容量火电厂,同时还建热力管网。
(9)热电扩展阅读:
热电的供热方式:
供热方式有分散供热和集中供热两大类。在用户处就地分散供热,因供热规模限制,只能采用低参数热效率不高的小型锅炉(热效率为50%左右)。然而由热电厂供热则形成地区集中供热。
由于供热规模大,可以采用高参数高效率的大型锅炉(热效率为85%以上),从而使能源利用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节省了燃料。
在环境污染方面,由于热电厂集中供热而使用煤量减少,排污量也减少,城区内运煤除灰的麻烦也减少了,而且大容量锅炉备有高效除尘器设备和高烟囱,使环境污染程度大为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