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塞拉利昂总统
扩展阅读
没买股票却有股票短信 2025-07-04 06:27:00
度小满可以买股票 2025-07-04 06:21:35
上海海能投资股票行情 2025-07-04 06:14:13

塞拉利昂总统

发布时间: 2021-11-21 06:56:36

1. 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出生日期

塞拉利昂总统欧内斯特·巴伊·科罗马生于1953年10月2日。

2. 为何塞拉利昂盛产钻石却是世界最穷国家之一

塞拉利昂位于非洲西部,面积7.2万平方公里。这里土地贫瘠,农业种植条件并不优越。不过这个袖珍的国度,却因钻石和贫穷闻名世界。

一方面,塞拉利昂钻石储量高达2300克拉,世界排名第7,几乎近一半的国土,都属于钻石矿产区,因此它被称为“钻石之国”。

另一方面,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极其低下,无论是购买力、健康长寿或受教育程度都处于世界后列。其人均GDP不足146美元,有近一半的民众,每天的生活支出不到1美元。全国文盲率高达70%,人均寿命只有35岁,大多数平民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是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


(塞拉利昂内战)

三、内战的代价。

为争夺钻石矿区引发的内战,摧毁了塞拉利昂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结构,不同数据显示,有近12万人失去生命,近百万居民流离失所,被叛军砍去手足的残疾者多达2万多人。

内战还让塞拉利昂失去了未来,兵源不足的叛军,大量抓捕十几岁的儿童,强迫他们服用毒品,从而达到控制他们的目的。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塞拉利昂12年内战中,共有近万名16岁以下的儿童,被迫成为叛军的娃娃兵。其中最小的仅7岁,这些娃娃兵深陷毒瘾,用手枪、步枪和砍刀,积极参与大屠杀。

从2003年开始,塞拉利昂政府开始整顿钻石产业,希望改变国家状况。2005年,该国钻石出口额高达1.41亿美元,近2500个公司从事钻石开采工作。但国家所获得的利润不足3%。这些收入,很难养活战后的六百万塞拉利昂人。

由于历史的原因,塞拉利昂的大部分钻石矿,均由来自中亚和西非其它国家的外国人经营,而实际控股的却是美国等西方大国的财阀。这就让当地政府想要分更大一杯羹,让塞拉利昂人能真正靠本国的钻石,解决温饱改善生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3. 非洲国家的各个总统

阿尔及利亚总统: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 Abdelaziz Bouteflika
总理:艾哈迈德·乌叶海亚
国务部长兼外长:穆拉德·迈德勒西 Mourad Medelci

埃及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 Mohamed Hosni Mubarak
总理:艾哈迈德·马哈茂德·穆罕默德·纳齐夫 Ahmed Mahmoud Mohamed Nazef
外长:艾哈迈德·阿里·阿布·盖特 Ahmed Ali Abul Gheit

安哥拉总统:若泽·爱德华多·多斯桑托斯 Jose Eardo Dos Santos
总理:费尔南多·达皮耶达德·迪亚斯·多斯桑托斯 Fernando Da Piedade Dias Dos Santos
外交部长:阿松桑·阿丰索·萨·多斯安若斯 Assuncao Afonso Sousa Dos Anjos

博茨瓦纳总统:塞雷茨·卡马·伊恩·卡马 Seretse Khama Ian Khama
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潘杜·斯凯莱马尼 Phan T.C. Skelemani

贝宁总统:托马·博尼·亚伊 Thomas Boni Yayi
外交和非洲一体化部长:让-马里·埃胡祖 Jean-Marie Ehuzu

布基纳法索总统:布莱斯·孔波雷 Blaise Compaore
总理:特尔蒂乌斯·宗戈 Tertius Zongo
外交与地区合作部长:阿兰·约达(2008年9月任职)Alain B. Yoda

布隆迪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扎 Pierre Nkurunziza
外长:奥古斯丁·恩桑泽 Augustin Nsanze

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 Paul Biya
总理:菲勒蒙·杨

埃塞俄比亚总统:吉尔马·沃尔德·乔治斯 Girma Wolde Giorgis
总理:梅莱斯·泽纳维 Meles Zenawi
外长:塞尤姆·梅斯芬 Seyoum Mesfin

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阿费沃基(简称:伊萨亚斯) Issayas Aferwerki
外长:奥斯曼

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恩圭马·姆巴索戈 Teodoro Obiang Nguema Mbasogo
总理:里卡多·曼格·奥巴马·恩富贝 Ricardo Mangue Obama Nfube
外交、国际合作和法语国家事务部长:帕斯托尔·米查·翁多·比莱 Pastor Micha Ondo Bile

佛得角总统:佩德罗·韦罗纳·罗德里格斯·皮雷斯 Pedro Verona Rodriques Pires
总理:若泽·马里亚·佩雷拉·内韦斯 Jose Maria Pereira Neves
外交、合作和侨务部长:若泽·布里托在普拉亚

冈比亚总统:叶海亚·贾梅 Yahya Jammeh
外长:巴拉·加尔巴·贾亨帕 Bala Garba Jahumpa

刚果(布)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总理:伊西多尔·姆武巴 Isidore Mvouba
外交和法语国家事务部长:巴西勒·伊奎贝 Basile Ikouebe

刚果(金)总统:约瑟夫·卡比拉·卡邦格 Josef Kabila Kabange
总理:阿道夫·穆齐托 Adolphe Muzito

吉布提总统:伊斯梅尔·奥马尔·盖莱 Ismail Omar Guelleh
总理:迪莱塔·穆罕默德·迪莱塔 Dileita Mohamed Dileita
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马哈茂德·阿里·优素福 Mahamoud Ali Youssouf

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Alpha Conde

几内亚比绍总统:巴卡伊·萨尼亚 Malam Bacai Sanha

加蓬总统:阿里·邦戈 Ali Bongo Ondimba
总理:保罗·比约格·姆巴
外交部长:保罗·通吉

加纳总统:约翰·阿塔·米尔斯 John Atta Mills
外交、经济一体化与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部长:哈吉穆罕默德·穆穆尼 Alhaji Mohammad Mumuni

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加布里埃尔·穆加贝 Robert Gabriel Mugabe
总理:茨万吉拉伊
外长:辛巴拉谢·蒙本盖圭

科特迪瓦总统:洛朗·巴博 Laurent Gbagbo
总理: 索罗·基格巴福里·纪尧姆 Soro Kigbafori Guillaume

科摩罗总统:艾哈迈德·阿卜杜拉·穆罕默德·桑比 Ahmed Abdallah Mohamed Sambi
外交、合作、海外侨民、法语区和阿拉伯国家关系部长:艾哈迈德·本·赛义德·加法尔 Ahmed Ben Said Jafar

肯尼亚总统:姆瓦伊·齐贝吉 Mwai Kibaki
总理:拉伊拉·阿莫洛·奥廷加 Raila Amolo Odinga
外长:摩西·韦坦古拉 Moses Wetangula

莱索托国王:莱齐耶三世 Letsie III(戴维·莫哈托·贝林·塞伊索 David Mohato Bereng Seeiso)
首相:帕卡利塔·莫西西利 Pakalitha Mosisili
外交大臣:莫赫拉·采科阿

利比亚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Omar Mouammer al-Qathafi
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总理):巴格达迪·阿里·马哈茂迪 al-Baghdadi Ali al-Mahmoudi

利比里亚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女)Ellen Johnson-Sirleaf
外长:奥卢班克·金·阿克雷尔(女) Olubanke King Akerele

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 Paul Kagame
总理:贝尔纳·马库扎 Bernard Makuza
外交和合作部长:夏尔·穆里甘德 Charles Murigande

马达加斯加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 Andry Rajoelina (2009年3月18日,马达加斯加高等宪法法院裁定拉乔利纳为总统职)
过渡政府总理:蒙贾·鲁因德富 Monja Roindefo
外长:尼·哈西纳·安德里亚曼贾图 Ny Hasina Andriamanjato

马拉维总统:宾古·瓦·穆塔里卡 Bingu Wa Mutharika
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乔伊丝·班达(女) Joyce Banda

马里总统:阿马杜·图马尼·杜尔 Amadou Toumany Toure
总理:莫迪博·西迪贝 Modibo Sidibe
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莫克塔·瓦内 Moctar Ouane

毛里求斯总统:阿内罗德·贾格纳特 Anerood Jugnauth
总理:纳文钱德拉·拉姆古兰 Navinchandra Ramgoolam
外交、地区一体化与国际贸易部长:阿尔文·布莱尔 Arvin Boolell

毛里塔尼亚总统:穆罕默德·乌尔德·阿卜杜勒-阿齐兹 Mohamed Ould Abdel Aziz
总理:穆拉耶·乌尔德·穆罕默德·拉格达夫

摩洛哥国王:西迪·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六世)Sidi Mohammed (Mohammed VI)
首相:阿巴斯·法西 Abbas El Fassi
外交和合作大臣:塔伊布·法西·费赫里 Taieb Fassi Fihri

莫桑比克总统:阿曼多·埃米利奥·格布扎 Armando Emilio Guebuza
总理:路易莎·迪奥戈 (女) Luisa Diogo
外交与合作部长:阿尔辛达·安东尼奥·德阿布雷乌 Alcinda Antonio De Abreu

纳米比亚总统:希菲凯普涅· 波汉巴 Hifikepunye Pohamba
总理:纳哈斯·安古拉 Nahas Angula
外长:马尔科·豪西库 Marco Hausiku

尼日尔“恢复民主最高委员会”主席:萨卢·吉博 Salou Djibo

尼日利亚总统:奥马鲁·亚拉杜瓦 Umaru Yar'aa
代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
外长:亨利·阿朱莫戈比亚

塞拉利昂总统:欧内斯特·巴伊·科罗马 Ernest Bai Koroma
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扎伊娜卜·哈瓦·班古拉(女) Zainab Hawa Bangura

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 Abdoulaye Wade
总理:苏莱曼·恩德内·恩迪亚耶 Souleymane Ndene Ndiaye

塞舌尔总统:詹姆斯·阿利克斯·米歇尔 James Alix Michel
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帕特里克·乔治·皮拉伊 Patrick Georges Pillay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总统:弗拉迪克·德梅内塞斯 Fradique De Menezes
总理:帕蒂斯·特罗瓦达 Partice Trovoada
外交、合作与侨务部长:奥维迪奥·巴尔博萨·佩克诺 Ovidio Barbosa Pequeno

斯威士兰国王:姆斯瓦蒂三世 Mswati III
首相:巴纳巴斯· 西布西索· 德拉米尼 Barnabas Sibusiso Dlamini
外交大臣:卢特福·德拉米尼 Lutfo E. Dlamini

苏丹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 Omar Hassan Ahmed al-Bashir
外长:阿里卡尔提

索马里总统:谢赫谢里夫·谢赫·艾哈迈德 Sheikh Sharif Sheikh Ahmed
过渡政府总理: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希
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希·奥马尔

突尼斯总统:扎因·阿比丁·本·阿里 Zine al-Abidine Ben Ali
总理:穆罕默德·加努希 Mohamed Ghannouchi
外长:卡迈勒·米尔詹

坦桑尼亚总统:贾卡亚·姆里绍·基奎特 Jakaya Mrisho Kikwete
总理:米曾戈·卡扬扎·彼得·平达 Mizengo Kayanza Peter Pinda
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伯纳德·门贝 Bernard Membe

多哥总统:福雷·埃索齐姆纳·纳辛贝 Faure Essozimna Gnassingbe
总理:吉尔贝·福松·洪博 Gilbert Fosson Houngbo
外交部长:科菲·埃萨夫 Kofi Esaw

乌干达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 Yoweri Kaguta Museveni
总理:阿波罗·恩西班比 Apolo Nsibambi
外长:萨姆·库泰萨 Sam Kutesa

赞比亚总统:鲁皮亚·班达 Rupiah Banda
外长:卡宾加·潘德 Kabinga Pande

南非总统:雅各布·祖马 Jacob Zuma
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部长:迈特·恩科阿纳-马沙巴内

乍得总统: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诺 Idriss Deby Itno
总理:优素福·萨利赫·阿巴斯 Youssouf Saleh Abbas(辞职)

中非共和国总统:弗朗索瓦·博齐泽·扬古翁达 Francois Bozize Yangouvonda
总理: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 Faustin-Archange Touadera
外交、地区一体化和法语国家事务部长:迪厄多内·孔博·亚雅 Dieudonne Kombo Yaya

4. 当今世界上最年轻的总统是谁

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有一个人时常在街头溜达,总有人指着他的背影议论纷纷。他就是塞拉利昂前总统瓦伦丁·斯特拉瑟。这位前任国家元首现在一副落魄样子,让人难以想像他当年不可一世的领袖形象。斯特拉瑟在1992年当他25岁时夺取了塞拉利昂的政权后,成了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首脑,不过好景不长,4年后在另一次政变中他被驱逐了。在国外混了几年后丢掉工作、从学校辍学、成为不名一文的人,然后回到了塞拉利昂和妈妈住在一起,靠老妈的资助过活。

今年35岁的斯特拉瑟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接受了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记者的采访,他说:“我现在基本上靠我母亲的资助生活,她非常支持我。我失业了,生活很艰难,但我还是可以应付这一切。”

这位前总统现在所做的事:和朋友开开玩笑;一边下跳棋一边拼命地吸着一塑料杯棕榈酒。

5. 世界上最年轻的总统年龄是多少

总统不同于君主,君主是采用世袭制,所以没有任职的年龄下限,而总统是选举产生的,所以许多国家都规定了总统任职的最低年龄,一般都是40岁,最低的也是30岁。

目前最年轻的国家总统,就我所知的是今年3月通过非正常手段上台的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他才34岁,不到该国宪法规定的最低40岁的总统就职年龄,不过他们会通过修改宪法为此铺平道路。

6. 世界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是谁

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有一个人时常在街头溜达,总有人指着他的背影议论纷纷。他就是塞拉利昂前总统瓦伦丁·斯特拉瑟。这位前任国家元首现在一副落魄样子,让人难以想像他当年不可一世的领袖形象。斯特拉瑟在1992年当他25岁时夺取了塞拉利昂的政权后,成了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首脑,不过好景不长,4年后在另一次政变中他被驱逐了。在国外混了几年后丢掉工作、从学校辍学、成为不名一文的人,然后回到了塞拉利昂和妈妈住在一起,靠老妈的资助过活。 今年35岁的斯特拉瑟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接受了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记者的采访,他说:“我现在基本上靠我母亲的资助生活,她非常支持我。我失业了,生活很艰难,但我还是可以应付这一切。” 这位前总统现在所做的事:和朋友开开玩笑;一边下跳棋一边拼命地吸着一塑料杯棕榈酒。 比起他掌握军队和博得外国总统好感的风光日子来,斯特拉瑟现在似乎是另一个住在弗里敦的潦倒的家伙。一身戎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太阳镜和一套新装束:倒扣着的棒球帽;一件“鲍勃·马里”牌的T恤;一条深蓝色的短裤和一双“耐克”气垫运动鞋。. 10年前斯特拉瑟的境况可大不一样,他是个小上尉,因迪斯科舞比赛获胜而成名。他带领一帮20出头的年轻军官发起抗议,要求提高军人工资。当时针对独裁政府的抗议活动越闹越大,1992年4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政变将独裁者约瑟夫·莫莫赶下了台。 斯特拉瑟被许多人当成救世主受到极大支持,直到今天,弗里敦的居民还说他确实改善了当时的状况:彻底遏制了通货膨胀;使关闭多年的国家电视台重新开播。但是斯特拉瑟不是天使,这位年轻的统治者因为他的政府未经审讯处死了24名所谓的政变阴谋者而遭到了广泛的指责。斯特拉瑟1996年许诺把政权移交给民主选举,但是他被他的2号人物朱利叶斯·马达·比欧击败了,后者在当年1月份的一次不流血政变中把他赶下了台。 斯特拉瑟被迫流亡英国,在那里联合国给他提供了一笔特殊的奖学金,使他能够在考文垂的沃里克大学学习法律。在学校呆了18个月后却因为学费不够而中途辍学。据说,为了逃避老冤家的追杀,他还被迫改名换姓逃离伦敦。这样的流浪生活一直持续到2000年他的学生签证过期,一筹莫展的他只得想办法返回塞拉利昂。 不久以后他就回到了塞拉利昂。然而,不像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前首脑那样,斯特拉瑟既没有定期生活津贴,也没有公寓和保镖。政府说斯特拉瑟没有资格享受津贴,因为他是靠武力夺权的。他在弗里敦郊区的一栋房子于1999年被一群受不公平待遇的士兵烧掉了,所以他只能搬到他母亲在市里的两层的房子里。 初回国时,斯特拉瑟还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直到2001年,塞拉利昂政府呼吁国民不要向前国家领导人扔石头,他才再次坦然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是斯特拉瑟依然在很多人中间非常受欢迎,也许他可以利用这一点。5年后他将有资格竞选总统,他说他正考虑这么干!

7. 世界上最年轻的 总统是谁 多少年龄

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有一个人时常在街头溜达,总有人指着他的背影议论纷纷。他就是塞拉利昂前总统瓦伦丁·斯特拉瑟。这位前任国家元首现在一副落魄样子,让人难以想像他当年不可一世的领袖形象。斯特拉瑟在1992年当他25岁时夺取了塞拉利昂的政权后,成了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首脑,不过好景不长,4年后在另一次政变中他被驱逐了。在国外混了几年后丢掉工作、从学校辍学、成为不名一文的人,然后回到了塞拉利昂和妈妈住在一起,靠老妈的资助过活。

今年35岁的斯特拉瑟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接受了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记者的采访,他说:“我现在基本上靠我母亲的资助生活,她非常支持我。我失业了,生活很艰难,但我还是可以应付这一切。”

这位前总统现在所做的事:和朋友开开玩笑;一边下跳棋一边拼命地吸着一塑料杯棕榈酒。

比起他掌握军队和博得外国总统好感的风光日子来,斯特拉瑟现在似乎是另一个住在弗里敦的潦倒的家伙。一身戎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太阳镜和一套新装束:倒扣着的棒球帽;一件“鲍勃·马里”牌的T恤;一条深蓝色的短裤和一双“耐克”气垫运动鞋。.

10年前斯特拉瑟的境况可大不一样,他是个小上尉,因迪斯科舞比赛获胜而成名。他带领一帮20出头的年轻军官发起抗议,要求提高军人工资。当时针对独裁政府的抗议活动越闹越大,1992年4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政变将独裁者约瑟夫·莫莫赶下了台。

斯特拉瑟被许多人当成救世主受到极大支持,直到今天,弗里敦的居民还说他确实改善了当时的状况:彻底遏制了通货膨胀;使关闭多年的国家电视台重新开播。但是斯特拉瑟不是天使,这位年轻的统治者因为他的政府未经审讯处死了24名所谓的政变阴谋者而遭到了广泛的指责。斯特拉瑟1996年许诺把政权移交给民主选举,但是他被他的2号人物朱利叶斯·马达·比欧击败了,后者在当年1月份的一次不流血政变中把他赶下了台。

斯特拉瑟被迫流亡英国,在那里联合国给他提供了一笔特殊的奖学金,使他能够在考文垂的沃里克大学学习法律。在学校呆了18个月后却因为学费不够而中途辍学。据说,为了逃避老冤家的追杀,他还被迫改名换姓逃离伦敦。这样的流浪生活一直持续到2000年他的学生签证过期,一筹莫展的他只得想办法返回塞拉利昂。

不久以后他就回到了塞拉利昂。然而,不像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前首脑那样,斯特拉瑟既没有定期生活津贴,也没有公寓和保镖。政府说斯特拉瑟没有资格享受津贴,因为他是靠武力夺权的。他在弗里敦郊区的一栋房子于1999年被一群受不公平待遇的士兵烧掉了,所以他只能搬到他母亲在市里的两层的房子里。

初回国时,斯特拉瑟还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直到2001年,塞拉利昂政府呼吁国民不要向前国家领导人扔石头,他才再次坦然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是斯特拉瑟依然在很多人中间非常受欢迎,也许他可以利用这一点。5年后他将有资格竞选总统,他说他正考虑这么干

8. 塞拉利昂的历史

曼迪人于13世纪进入该地区。1462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侵入,荷兰、法国和英国殖民者亦随后运来400名“自由”黑奴,定居弗里敦(即自由城)。1808年,沿海地区成为英国殖民地,1896年沦为英“保护地”。1961年4月27日宣布独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1971年4月19日成立共和国,西亚卡·史蒂文斯出任总统。同年7月29日同中国建交。1978年6月公民投票通过一党制共和国宪法。在1985年10月大选中,武装部队司令约瑟夫·赛义杜·莫莫少将当选总统。莫莫执政后期,完成了一党制向多党制政体的转变。 1991年,福迪·桑科领导的“革命联合阵线”(简称联阵)发动叛乱,塞拉利昂内战爆发。1992年4月,来自平叛前线的一批年轻军官发动政变,推翻莫莫政权,成立以斯特拉瑟上尉为首的“全国临时执政委员会”,接管国家权力。1996年1月,“全国临时执政委员会”副主席比奥发动不流血政变,就任主席。2月,塞拉利昂举行首次多党总统和议会选举,人民党候选人艾哈迈德·泰詹·卡巴当选总统。
1997年5月,科罗马少校发动政变,组成包括联阵在内的军政权,卡巴总统流亡几内亚。1998年2月,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简称西共体)维和部队推翻塞军政权,3月,卡巴总统回国复职。2000年11月,塞政府与联阵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签署停火协议,并着手落实解除武装、复员和重返社会(DDR)计划。2002年1月,塞举行解武进程结束和收缴武器焚毁仪式,宣告内战结束。5月,卡巴总统在大选中获胜,蝉联总统。
2004年2月,塞DDR计划正式结束。2014年,塞政局基本稳定。

9. 想了解非洲塞拉利昂共和国那边情况

正式国名:塞拉利昂共和国。
位 置:非洲西海岸,濒临大西洋,与几内亚、利比里亚为邻。
面 积:71,740平方公里(约27,700平方英里)。
人 口:340万(1980年),居民大部分为穆斯林,还有少数基督教徒和原始宗教信徒。
首 都:弗里敦。
主要城市:博城、凯内马、马克尼。
语 言:官方语言为英语,还有曼迪语、泰姆奈语等方言。
政 体:共和制。现任总统为约瑟夫·塞义杜·莫莫将军。塞拉利昂是英联邦、联合国、非洲统一组织和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
经 济:是非洲穷国之一。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主要农产品有稻米、可可、咖啡豆、玉米等。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67%的劳动力从事农业。主要矿藏有金刚石(产量居世界第7位)、铝和铁。工业只有一些食品和原料加工业。
货币单位:利昂。
国 庆:4月27日(独立日)。
国 歌:《我们赞颂你,自由的国家》。
历史简介:
15世纪中叶,葡萄牙水手首先来到本地区,把它叫做“塞拉利昂”(即狮子山)。16世纪至18世纪,该地区奴隶买卖盛行。直至1787年,一个名叫格兰维尔·夏普的英国释放犯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定居点,成为奴隶的避难所。1791年,英国人建立“塞拉利昂公司”,其所在地就是现在的弗里敦。1792年,第一个殖民者到达弗里敦,此后一直到1874年,弗里敦成了大英帝国西非属地的首府,后来就成了塞拉利昂的首都。从1815年起,弗里敦成了英国在西非海岸最重要的海军基地。1815—1833年间,它就接待了35,000名释放奴隶。在这以前,即1808年
,塞拉利昂已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里,划定了塞拉利昂和法属几内亚、利比里亚之间的国界。
由于对各地区和各部族(尤其是曼迪族和泰姆奈族之间)不同政策,部落斗争很剧烈。直至1961年4月27日塞拉利昂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时,还是这种状况。塞拉利昂独立后,在弗里敦还有一名英国总督,代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掌权。但是总理密尔顿·马尔盖(他是曼迪族人),后来是他的胞弟艾伯特·马尔盖尚能稳住局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国家的统一。1967—1968年,部落纷争再起,导致4次军事政变。1968年人民大会党(大部分成员是泰姆奈族人)领袖西亚卡·史蒂文斯执政。
1969—1970年,塞拉利昂发生多起罢工和骚乱,史蒂文斯采取强硬措施,把前述4次政变的领导人送交法庭,其中21人在1970年4月被判处死刑。1971年3月23日,巴纳古拉将军再次发动政变,未遂。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派几内亚伞兵到塞拉利昂支持史蒂文斯政权。这些伞兵在弗里敦一直呆到1973年。1973年3月31日,塞拉利昂和几内亚两国签订同盟条约。1973年4月19日,宣布成立塞拉利昂共和国,史蒂文斯任总统兼总理。
新的共和国决定继续留在英联邦内,但它的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解散军队,代之以武装民兵;处死了巴纳古拉将军;加强了新闻检查。但这些均未能阻止新政变的发生。1974年6月30日,正当总统访问罗马尼亚时,发生了政变,于是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15人被处死。在全国遭到饥荒威胁时,政府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解决经济危机。
1976年3月26日,西亚卡·史蒂文斯再次当选为总统。他设法寻求外国援助来发展经济,收效甚微。他请古巴军官培训他的保安部队。一股敌视黎巴嫩侨民(约10,000人,他们掌握着国家的商业部门)的浪潮正在掀起。这一切,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部落、教派斗争加剧,终于导致了1977年1月29日学生的罢课和示威,接着发生了暴力行动,一些人被杀,执政党党部的一些建筑物遭破坏。
为此,史蒂文斯呼吁在1977年5月4日至6日举行大选。这次大选后,总统及其政党— 人民大会党—重新控制了国内局势。1978年5月25日,宣布一党执政和组织新内阁。
1981年9月初,爆发了一场社会危机(由经济问题引发的)。拥有25万会员的工会联合会要求降低食品价格和交通费,保证人民有住房,而当时通货膨胀率已达200%。如果达不到目的,工会要在9月1日举行总罢工,与工会谈判失败后,当局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为期6个月。
最近,塞拉利昂又发生了一次政变,约瑟夫·塞义杜·莫莫成为共和国总统。
塞拉利昂沿海为平原,东北为高原,呈梯形。高原把尼日尔河的源头和其他一些比它短、流入大西洋的河流的源头分隔开来。塞拉利昂还有一个山地半岛,岛上有高达2000英尺的山峰。沿海平原纵深20英里,土地低洼,有一些零星小丘。高原高达2000英尺,从西北向东南倾斜。由于地形差异和降雨量的不同(南部苏利马年降雨量为4,779毫米,西北部的卡巴拉年降雨量为2,335毫米),塞拉利昂人可以种植西非所有的主要农作物。塞拉利昂至少有30个部族。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首领。泰姆奈族占全国人口的1/4,他们生活在东北部。1787年首都弗里敦刚建立时,他们是那个半岛上的主要居民。
南部分布着曼迪族。他们约占总人口的1/3。由于殖民主义者惯用的伎俩,这两个部族之间常有争斗,使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发展缓慢。
在其他地区分布着林姆巴族、苏苏族、科诺族。在西非沿海有曼丁戈族、曼迪族、科土科族、加利亚纳族、富拉尼族。在塞拉利昂还有一些祖籍为几内亚和利比里亚的基西、瓦伊和戈拉的侨民。生活在弗里敦及其郊区的可里奥尔人是在西印度群岛出生的黑白混血人种,他们是塞拉利昂人中最有特权、最有势力的人。他们是原来生活在西非沿海的努力的子孙,被贩卖到西印度群岛后,又于1787—1870年间被送回原籍。按照传教士和英国政府的意志,在从非洲泰姆奈国王托姆手中买下的土地上定居了下来。克里奥尔人抛弃了自己的习俗,在传教士的帮助下,获得了求学和职业训练的机会,接受了英国文化和意识形态。于是,他们比内地居民高明,也比大部分西非人强。他们在20世纪成了职员、牧师、教员、律师和医生,在整个讲英语的西非地区的教育和行政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克里奥尔人有优越感,不尊重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这样就和其他塞拉利昂人产生了敌意和误解。虽然克里奥尔人不到老弗里敦人口的25%,直到今天,这些移居来的家族和内地人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还是有相当影响的。他们是非洲社会里的黑人官僚阶层。他们虽然人数不多(30,000人),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势力。
座落在大西洋边上的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是世界上最美丽、也是最有生机的港口之一,大自然赋予他迷人的、秀丽的景色,还有深达1,250英尺的泊位。弗里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发挥过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当时它是盟军在大西洋的海军基地。
弗里敦最早的居民是400名被一艘贩卖奴隶的船掳去的非洲人。在英国海军和奴隶船交战中,这些人逃离了奴隶船,在弗里敦上了岸。后来,他们和30名英国姑娘混居,她们是因道德败坏,于1787年被英国政府流放到弗里敦来的。
不久以前,弗里敦还被视作白人的坟墓,因为这里是又潮又湿的酷热的赤道气候,而且又缺乏卫生条件。到了20世纪,治疗热带病已成易事,然而由于贫困,这儿的死亡率还是很高。
弗里敦有88,000人,塞拉利昂的主要城市博城有20,000人;马克尼人口为9,000;凯内马人口为7,500人。

独立日

1961年4月27日(星期四),塞拉利昂宣布成为英联邦内独立的国家。这是1960年秋,塞拉利昂所有党派联合组成的民族阵线与英国政府在立宪会议上一致同意的。英国议会批准了独立法令。英联邦各国首脑在会上同意塞拉利昂独立后接纳它为英联邦成员国。
应注意的是,在独立前并未进行过大选。独立宪法也是由塞拉利昂的殖民当局制定和执行的,并未通过任何法律程序。宪法没有经过国家最低一级立法机关——代表委员会的讨论。总理密尔顿·马尔盖的权力是殖民当局赋予的,在他执政前,没有经过民意测验。因此,他在议会里未获绝对多数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党的领导人与其他政党进行了实力不等的较量。显然,密尔顿·马尔盖的党害怕塞拉利昂的群众,尤其是在地方议会选举中失利后,该党觉得有必要获得人民的支持。
1960年11月,该党的3位候选人在首都弗里敦选区的选举中,两人失利。在其他地方的选举中,该党也遭失败。
这样,反对派一全国人民大会党在议会里获得了2/3议席。但是密尔顿·马尔盖宣布,在宣布独立前进行大选。正当庆祝独立的场所灯火辉煌时,全国人民大会党的领导人—26名男人和16个女人却被关进了监狱。到宣布独立的那一天,该党成立已有10个月了。在总理密尔顿·马尔盖和英国殖民部部长马克鲁达就宪法达成协议后,全国人民大会党领导人要求向人民公布宪法,以便人民发表意见。因为宪法从未公布过。该反对党还要求总理履行诺言,在独立前进行选举。因此,英国总督莫里斯·莫尔马扎根据赋予他的维护治安的权力,签署了逮捕反对党领导人的命令,指控这些人要破坏公共设施。
塞拉利昂独立后只有一个立法机关,即议会。议会共有31名议员,其中12名是各部落首领。议长由议员选举产生。行政机构由总理及其内阁成员组成,总理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
议会5年选举1次。除了一些地区的妇女外,所有纳税人都有选举权。代表英国女王的是总督莫里斯爵士。
在1957年的大选中,塞拉利昂人民党在31个席位中获得了26个席位,并取得了12位部落首领的支持。然后,举行总统选举。塞拉利昂人民党以一票的多数选举艾伯特·马尔盖为总统。但他自愿把职位让给他的哥哥——当了总理的密尔顿·马尔盖。
几个月后,议会内部成立了一个反对派组织,领头的是统一进步党成员西里勒·罗杰斯·顿特,该组织还包括其他一些独立的小组织。1958年塞拉利昂人民党的许多杰出人物,如艾伯特·马尔盖、西亚卡·史蒂文斯等脱党,并和团结进步党内的一些不满分子组成了全国人民党。1960年4月,塞拉利昂最后一次宪政会议召开前,所有政党都同意建立一个由密尔顿·马尔盖为首的统一战线,提出独立的要求。这些政党要求组成一个“具有各种功能”有效率的政府。所有的与会者都会议报告上签了字,只有史蒂文斯因被关押在伦敦未签。后来组成了一个联合政府。密尔顿在政府里设了4个部长的位置,三个席位给了反对派政党。此时,史蒂文斯已脱离全国人民党,组成了一个新的反对派——全国人民大会党。史蒂文斯成了反对派首领。
由于弗里敦的克里奥尔人比起其他塞拉利昂人来在文化上居领先地位,因此,多年来,在殖民主义立法议会中唯一的当地代表经常由他们担任,他们从来没有真正代表过抵制派的利益。1957年,塞拉利昂人民党在大选中获胜后,情况才有所改变。在后来的几年中,塞拉利昂大部分政治斗争在塞拉利昂人民党和塞拉利昂议会间进行。前者要求所有的塞拉利昂人权力平等,后者则坚持弗里敦的居民应该有更多的代表名额。虽然,克里奥尔人和土著居民的争端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引起了风波,但尚未酿成真正的政治问题。
1960年4月27日塞拉利昂独立时,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个国家向何处去?靠西方,还是靠东方?它会更加同情卡萨布兰卡会议体现的非洲解放运动,还是象讲法语的非洲国家如喀麦隆和法属刚果(刚果(布))那样,由亲西方的少数派执政,绑在西方的列车上?人们从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怀疑西方的目的。这不仅因为塞拉利昂是西非最早的殖民地,西方国家一直把它作为侵略、传教和掠夺其他殖民地的基地和桥头堡,而且它和利比里亚的独立一样,从一开始,就没有采取解放斗争的形式,这是与其他殖民地截然不同的。这是塞拉利昂的民族历史和政治斗争所特有的。
塞拉利昂还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从政治上和行政上它分为居住地和保护地。住在居住地的是克里奥尔人,他们是特权阶层。这对塞拉利昂的民族解放运动起了阻碍作用。因此,有些人甚至认为塞拉利昂的政治斗争是从1951年才开始的。
尽管如此,当塞拉利昂的各种政党——第一个是密尔顿·马尔盖为首的塞拉利昂人民党——建立起来后,该党意识到各阶层之间存在着压迫,国家经济因受到剥削和破坏造成的落后,但塞拉利昂政府选择的政策与尼日利亚的政策更接近些,而不大接近加纳或几内亚的政策。
总理密尔顿·马尔盖对此并不掩饰。他公开宣称:“塞拉利昂的难题是财政,英国向他提供援助和技术人员,塞拉利昂眼下还不能缺少这种援助。而且在相当长时间内,需要这种援助。因此,塞拉利昂应该忘记过去的旧帐,与西方一起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殖民主义着企图让塞拉利昂人民相信他们的真正财富是农业。这种论点已屡见不鲜。有多少被殖民主义压迫的国家,至今仍然是商品倾销市场,而矿藏却被垄断资本控制着!
塞拉利昂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官方统计说明年人均收入不到15英镑。虽然战后财富明显地增长,但贫困仍然困扰着塞拉利昂。80%的人口从事农业。虽然农作物种类很多,如花生、亚麻、可可、生姜、纤维植物、棕榈油、香蕉、咖啡豆、稻米等,但仍然不能维持生计。如果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塞拉利昂的经济能繁荣起来。
塞拉利昂农业发展缓慢,长期统治塞拉利昂的殖民主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殖民统治时期,农业生产方式始终非常原始落后。政府不向农民提供贷款、种子、肥料等农业援助,农民也得不到耕地、收割、灌溉等机械。现在塞拉利昂农民唯一的愿望是合作社运动更加发展壮大,以便在发展农业中发挥作用,为农民争取好处。1950年约有29个合作社,现在约有400个,拥有25000人。
塞拉利昂有丰富的矿产如金刚石、金、铬、铁等。1957年矿产资源出口占塞拉利昂出口的72%。预计铁、铬、金等开采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还可以在朱玛河谷大瀑布处发电。
众所周知,开发南非矿山和贵重金属矿的国际垄断组织也直接控制着塞拉利昂的这类工业。源源不断的利润流水般流进了南非垄断资本家的腰包,而塞拉利昂的矿工干7天活,只能拿到6天的工资。
1930年塞拉利昂首次发现钻石。1934一1956年英国公司建立“塞拉利昂矿业托拉斯”垄断了矿产业。后来,当几千名农民(很多来自塞拉利昂境外)离开他们的土地,来到金刚石矿区碰运气时,该土司的特权减少了,它的特区也被公诸于世。当勘探、进口和自由出口贸易大规模活跃起来时,政府只能对此稍加监督。于是,许多钻石走私到了国外,政府丧失了巨额收入。同时,矿工们仍源源不断地涌入卫生条件极差、人满为患的城市,使传染病猖獗。工人们猛烈攻击“矿业托拉斯”的特权。
钻石占塞拉利昂国家出口商品的50%,是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也为许多工人、技术人员和职员提供了就业机会。
为此,1959年建立了政府钻石办事处,鼓励合法的出售,对那些持有开矿证的人加强监督。博城是繁荣的钻石城。
1956年由于垄断公司施加影响,有45,000名非法进入该地区干活的工人被遣送到法国区及其周围地区,指控他们非法勘探和走私钻石。后来,在垄断公司的高压下,政府采取严厉的措施,加强监督,打击走私。而垄断公司则大肆开采这种珍贵的矿藏,生产混乱,很可能在一代人手中使这种矿产枯竭。“矿业托拉斯”交给政府的税收极少,和它获得的巨额利润极不相称。政府的反对派全国人民大会党呼吁必须让该公司负担合理的税收。
我们还可以看到工业化带来了工人联合会的新思想,这种新思想和至今仍然盛行的部族主义是水火不容的。

10. 塞拉利昂内战的原因

塞拉利昂内战一触即发

据联合国官员5月10日称,塞拉利昂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内乱,
甚至爆发内战,因为有4名平民在首都弗里敦发生的冲突中丧生;
英国部队已经进驻弗里敦机场,开始全面撤离英国和欧洲其他国
家的公民;联合国也于8日夜间撤出了266名工作人员,
仅留下55名重要的工作人员。

联和国维和部队被打垮了

危机激化始于8日当天发生在首都弗里敦反叛首领桑科的家门
前。当时大约有5000名示威者冲击了由联合国维和部队把守的桑
科的房子,接着开始向桑科家投掷石头,高唱要把桑科砍头的歌。
然而,就在示威者气氛正热烈的时候,一群躲在联合国维和部队
后面的反叛者突然向示威者开枪,他们甚至动用了冲锋枪和枪榴
弹。在慌乱中,数十名示威者中弹或者被踩伤,3人当即死亡。闻
讯赶来的联合国增援部队马上控制了街道,并且在其装甲车上架
起了机枪。美国《基督教缄言报》女记者克里娜和另外两名塞拉
利昂人在冲突发生时躲进了桑科家附近的一所小房间里,然而,
叛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并且枪杀了两名塞拉利昂人,然后告诉
女记者说:“我之所以放你走,就因为你是记者。你回去告诉那
些人,不要到桑科家门前抗议,不然的话下场就跟这两人一样。”
塞拉利昂政府透露说,当天全城共计有16位平民被打死。

5月10日,驻塞拉利昂联合国维和部队发言人戴维·威姆哈特
在弗里敦召开紧急记者招待会宣布,200余名联合国维和部队官兵
在战略要地马西亚卡与叛军交火后因弹尽粮绝现已全线撤退。”
不过,8日血案过后的弗里敦倒显得非常平静。

老百姓纷纷逃亡

当维和部队与塞拉利昂叛军在首都35英里的战略要镇马西亚
卡开战的消息传开后,塞拉利昂全国上下一片紧张。马西亚卡及
其附近的居民带着仅有的家当拼命挤上出租车和公共汽车,或者
干脆步行向首都弗里敦逃亡。49岁的厨师英德里斯·卡努头顶一
个大箱子告诉记者说:“叛军实在是太厉害了,而政府军连武器
都不足,他们告诉居民说:‘想活命的话,快跑吧!’今天早晨,
马西亚卡涌来大批的农民告诉我们说:‘叛军要来了!’”

而恐惧万分的弗里敦市民却纷纷准备外逃。一名正在弗里敦
一家旅馆里等着撤离的塞拉利昂妇女说,反叛军队去年杀害了她
的丈夫和4个孩子。现在与她相依为命的也就是身边这个年仅9岁
英国国籍的女儿了。这位妇女紧紧地抱着孩子说:“我不能再失
去亲人了,我一定要把女儿送走。”

由于事态越来越严重,英法等西方国家迅速行动起来。不过,
这些当惯了“世界警察”的国家却根本没把这个西非国家的危机
当回事,而只是关心其在塞拉利昂的公民的安全。英国向塞拉利
昂急调伞兵和海豹特种部队,并且迅速控制了塞拉利昂的国际机
场,然后于9日陆续撤走了181名英国和欧共体其他国家的公民;
法国驻塞内加尔的军队也进入警戒状态,随时准备撤运可能被困
在塞拉利昂的外国侨民。

叛军首领下落不明

更可怕的是,塞拉利昂总统在9日晚的全国广播中称“革命联
合阵线”的头目桑科下落不明!联合国维和部队发言人戴维·威姆
哈特说:“我们不清楚他是在什么情况下从自己的住所里失踪的,
我们现在急着要跟桑科取得联系。”

60岁的桑科现在是唯一能挽回塞拉利昂局势的人。桑科是塞拉
利昂的老反对派了。90年代初,羽翼日益丰满的桑科开始在丛林里
训练他的游击队员,教他们基本的军事战术、宗教信仰和非洲民族
主义,并且成立了“革命联合阵线”。这个组织后来发展成一个人
数大约在5000至15000人的组织。

1998年,当哈塔布在西非部队的扶植下上台之后,桑科被政府
判处死刑,但随即被政府大赦,并且被委以塞拉利昂矿业部部长的
肥差,一手控制了堪称塞拉利昂“经济命脉”的钻石资源,而塞拉
利昂政府对桑科及其“革命联合阵线”的唯一要求是放下武器,解
除武装。然而,桑科当上政府矿业部部长后并没有遵守承诺,反而
阳奉阴违地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且于1999年几乎攻进了首都弗
里敦,只是在联合国及西非国家的干预下才勉强同意停止进攻。

然而,这位叛军头目对联合国的成见是显而易见的。他指责联
合国袒护塞拉利昂政府,歧视他的手下。桑科还断然否认他的武装
袭击和扣押联合国维和部队。他愤愤地告诉记者说:“既然我都向
全世界宣布我将遵守和平承诺了,我为什么还跟联合国维和部队叫
板呢?”

桑科自从8日失踪后目前下落不明。有传言说他已经乘乱逃离了
首都,准备率领叛军前来攻城,还有人说桑科被塞拉利昂陆军“保
护”起来,但塞拉利昂国防部副部长却表示他不知情。他说:“我
们现在得想尽一切办法将叛军赶回他们的属地,但政府仍希望桑科
能继续和平进程。

联合国正在想招儿

9日,联合国副秘书长伯纳德·迈耶特飞抵弗里敦,他准备对塞
拉利昂的局势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决定联合国维和部队下一步的行
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再度呼吁联合国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但同
样再遭西方国家的冷遇,就连已经部署到弗里敦的英军也只打算撤走
本国公民,而不打算支援联合国的行动。万般无奈的安南只能向尼日
利亚请求,希望尼日利亚政府能派两个营的部队组成一支快速反应部
队。

鉴于事态严重,联合国决定提前部署3个营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将
驻塞拉利昂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人数增加至11000人。美国政府终于松口
说,美国空军在未来几天内将负责把一个营的孟加拉国联合国维和部
队空运到塞拉利昂。

(北京青年报 20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