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猴儿酒
扩展阅读
1849股票代码 2025-07-03 14:59:01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 2025-07-03 14:52:03
客使图 2025-07-03 14:39:26

猴儿酒

发布时间: 2021-11-22 09:50:53

『壹』 猴儿酒酿造方法

猕猴桃的种类很多,但是对酿酒来说,品种的要求不高,大小也没关系。只要成熟了就行,要稍微软一点的比较好(出酒率高,口感高)。硬的猕猴桃酿出来的酒酸味略重。另外猕猴桃一定要新鲜的,而且没有外伤和磕碰的,坏果更不能要。

第一步,把猕猴桃清洗干净,放在外面晾干表面的水气。然后削掉果皮,切成几块。如果嫌弃麻烦的话,可以不削皮,直接切成几块就行。削皮比较干净,酿出的酒清澈,颜色比较浅。带皮酿的酒颜色略微深一点。

第二步,每10斤猕猴桃,放入3斤白糖,然后简单搅拌一下。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把搅拌过的猕猴桃全部倒进去,但是不要倒满,最多倒2/3。然后盖上盖子,不需要酒曲,也不要倒酒,让猕猴桃在里面自然发酵就行。

第三步,每间隔2-3天左右,要拧开盖子,用干净的器具搅拌一下。目的是让猕猴桃果肉均匀发酵,这个过程大概需要8-10天左右。等到搅拌的时候,发现没有块状的猕猴桃果肉了,全部都已经“化掉”。也没有大量气泡时,就说明差不多了。

第四步,准备一个干净的滤网,把里面的猕猴桃酒液全部过滤一下。最好是过滤2次,这样酒体会比较清澈一点。过滤出来的猕猴桃皮渣可以直接扔掉了,完全没有营养了。过滤出来的“酒”,颜色呈浅黄,酸味重甜味淡,酒味还不足。

第五步,把过滤好猕猴桃酒液倒进之前的容器,再放入1斤冰糖。然后盖上盖子,放在阴凉避光处继续发酵。间隔10天左右,拧开一次跑跑气,放置一个月左右就差不多了。然后把上层的清酒液倒出来,装入干净的玻璃瓶里保存。

好了,猕猴桃酒就这样酿好了。色泽橙黄,酸甜可口,酒香扑鼻,味道特别好喝。毫不夸张地说,自己酿的猕猴桃酒,比市场上卖的要好喝的多。而且没有任何添加剂,喝着更放心。一般2个月就能喝,放的时间越长,酒香越浓郁,口感越好喝。

需要说的是,猕猴桃发酵的时候,会产生很多气泡。所以不要拧太紧,否则容易导致瓶子破裂。第二步放的白糖不是为了甜味,而是给酵母提供养分。白糖能促进酵母发酵的速度和效果,增加出酒率和酒的度数。第五步放的白糖才能增加甜味。

『贰』 有人知道真正猴儿酒的价格!给个参考

你不用参考了,淘宝上面有卖的,虽然不是真正的,但是确实超级多的水果混合酿制的,也不贵,108一瓶,去试试把,我买了,非常好喝。

『叁』 猴儿酒是什么

猴子酿的酒,

『肆』 是否真有猴儿酒

有,副职庖丁等级够了可以自己合成

『伍』 猴儿酒的来历

至于猿猴好酒,也早载诸史籍。东汉学者高诱在《淮南子》的《氾论篇》“猩猩知往而不知来”句下注释道:“猩猩……嗜酒,人以酒搏之,饮而不耐息,不知当醉,以禽其身”。 而唐章怀太子李贤给《后汉书》作注,在《西南夷传》“哀牢出猩猩”句下更引了《南中志》一段颇为传神的故事:
猩猩在此谷中,行无常路,百数为群。土人以酒若糟,设于路。又喜屩子,土人织草为屩,数十量相连结。猩猩在山谷,见酒及屩,知其设张者,即知张者先祖名字。乃呼其名而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去而又还,相呼试共尝酒。初尝少许,又取屩子着之。若进两三升,便大醉。人出收之,屩子相连不得去,执还内牢中。人欲取者,到牢便语云:‘猩猩汝可自相推肥者出之。’竟相对而泣。”
这个“猩猩病酒记”的故事在唐代及后世被广为传播、改编,也成了白居易、李贺、黄庭坚、陆游等大诗人爱用的典故。猿猴不唯嗜酒、贪酒,据说也能自己造酒——即造一种金庸小说里提到的所谓“猴儿酒”。
《笑傲江湖》第2回《聆秘》写“六猴儿”陆大有向众人讲述令狐冲智骗“猴儿酒”的故事:
大师哥忽然闻到街上酒香扑鼻,一看之下,原来是个叫化子手拿葫芦,一股劲儿的口对葫芦喝酒。大师哥登时酒瘾大发,上前和那化子攀谈,赞他的酒好香,又问那是甚么酒?那化子道:‘这是猴儿酒!’大师哥道:‘甚么叫猴儿酒?’那化子说道:湘西山林中的猴儿会用果子酿酒。猴儿采的果子最鲜最甜,因此酿出来的酒也极好,这化子在山中遇上了,刚好猴群不在,便偷了三葫芦酒,还捉了一头小猴儿……
山林中猿猴会酿酒,古人笔记杂著里多有记述。明代学者李日华在《蓬栊夜话》中写道:
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
无独有偶,清代袁枚在《子不语》卷20“猢狲酒”条里记载,曹洛禋康熙年间同友人也是游黄山,得遇一隐居老人:
曹私忆此间得酒更佳,老人已知,引至一崖,有石覆小凹,澄碧而香,曰:“此猢狲酒也。”酌而共饮。
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则说在海南岛有“猿酒”:
琼州多猿,射之辄腾跃树杪,于四周伐去竹木,然后张网得之。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穴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绝难得。
清人陆祚蕃的《粤西偶记》则记述了在广西的见闻:
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
从上引几例可见,深山丛林中猿猴造酒的故事流传地区很广,金庸上世纪40年代曾两次在湘西短暂生活工作,也许真听说过“湘西山林中”猿猴造酒的故事。“猴儿酒”应是一种果物酒,又往往杂以百花(屈大均说还杂有“稻米”,但深山何来稻米?),味道似乎也很不错(“香气溢发”、“澄碧而香”、“香美异常”),有的则认为比较烈(“味最辣”),甚至连丹青生这样的品酒大名家也引为珍品(《笑傲江湖》第19回《打赌》)。至于“猴儿酒”倒底是猿猴有意酿造还是无意得之,猴子是否能劳动之类宏大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另外有趣的是,比《笑傲江湖》早一年连载也早大半年结束的古龙的《绝代双骄》,也写到了“猴儿酒”。那是在小说的最后一回:
欢乐的时候没有酒,就好像菜里没有放盐一样。大家正觉得有些失望,忽然发现黑压压的一群人“吱吱喳喳”的爬上山来,仔细一看,却原来是一群猴子。这群猴子有大有小,吵得翻了天,手里却都捧着样东西,竟是些瓶瓶罐罐,破坛子、破茶壶。大家又奇怪,又好笑,正不知这些猴子是为什么来的,鼻子里却已闻到一阵浓烈的酒香。
…………
这时小鱼儿正在远处的一个山洞里哧哧地笑着,道:“我打赌,他们就算想一万年,也绝对想不出酒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酒?”
苏樱像只猫似的蜷伏在小鱼儿怀里,媚眼如丝,似乎根本懒得说话。只是懒洋洋地问着道:“那究竟是什么酒?”
小鱼儿道:“那就叫猴儿酒,就是猴子自己酿出来的。”
苏樱道:“猴子也会酿酒?”
小鱼儿笑道:“猴子酿的酒,有时比人还好得多,无论酒量多好的人,若是喝多了猴儿酒,至少也得醉三天。”(第一二七回《真相大白》)
联系古龙对金庸的推崇与早期创作的多有借鉴,再联想到《绝代双骄》也同时连载于《明报》旗下的《武侠与历史》周刊,也许这算是对金庸小说的一种“致敬”吧。
当然事情还有另一种可能,即金庸写猴儿酒既不是借鉴于古书,亦不是在湘西得诸于传闻,古龙也并非从金庸那取经,而是金、古二人共同得益于还珠楼主。
还珠的《青城十九侠》就多次提到“猴儿酒”,如第二回写方端“偷来猴儿一些百花酒”贴补家用;第二十三回写怪兽康康、连连“向绝顶强逼猴子贡献,用各种花和果子酿成的猴儿酒”等等。甚至在其以现实为背景的情爱小说《征轮侠影》(又名《轮蹄》)中,还细致描写如何制作“猴儿酒”:
(一位余姚人)说他家传有一种猴儿酒,又叫百果酒的……那是将各色水果放在大缸里,沤烂霉过,等它发酵,加上少许酒母,再沥青过滤,蒸晒埋藏,过年取用,因成本贵而费事不能多做,难得做上一回,不以出卖。……我们令他如法一试,制成果是妙绝,香腴清醇兼而有之,甘芳无比。尤妙是饮后心身清快,多醉也只眩然欲睡,仿佛春困,心不跳,脑不热,安然入梦,舒服已极。醒来通身舒畅,神智力清。(第一八章《青梅竹马,胜事忆当年美酒佳肴,快聚在今日》)
写得细密妥帖,引人遐想,又超过金、古乃至古代笔记杂著作的描写了。还珠楼主的小说被认为是港台新派武侠小说的素材渊薮,此或又是一例。

『陆』 有真的猴儿酒吗

可能有。因为很多动物有储存食物的习惯。

『柒』 猴儿酒 众里寻他千百度

你好!!

现实中没有猴儿酒。

古典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笔下最著名的猴儿酒只在书中有,人间本难求!
猴儿酒是猴子酿造的果酒,已经没有史书可以去考证人类第一次发现猴儿酒是什么时候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猴儿酒的原料都是猴子们精挑细选出来,然后经过山泉的滋润,发酵,最后形成的果酒味道甜美醇厚,有一股淡淡的花香。

猴儿酒有以下获得:
1.梦幻玩家商店有买
2.公告或在团里喊,有人会卖给你(20W)左右
3.百宝袋或宝箱(百宝袋机率较大)
4.魔界采集
5.宠物摆滩会有
6.向GM许愿(几率极低)

『捌』 世界上有没有猴儿酒

一些以前节日的任务时爆的或是奖励的,或是用于做任务的。应该没有大用处。

『玖』 经常看到小说中有猴儿酒猴子真的会酿酒吗

有呢。。。。一般来说 植食动物都爱喝酒。。
猴儿酒嘛 其实就是猴子会储藏水果在洞里,放久了,水果堆积压破了就自然发酵,流出所谓的猴儿酒了。这是古文中有记载的。不过现实中恐怕没人喝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