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洲际导弹有哪些型号及射程
东风四十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四十一洲际导弹
北约编号:CSS-10
结构:两级+小动能火箭
燃料:一级固体,二级液体
射程:15000公里
质量:80吨
弹头当量:10枚25万吨/12枚20万吨分导式热核弹头
制导:捷联惯性,弹载计算机,光纤陀螺,天文导航
圆周偏差率:<100公尺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机动,铁路机动
发射方式:热发射
服役时间:1994年
研制单位:航天部一院
生产单位:航天科技集团
可打击对象:美国本土
东风三十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远程弹道导弹
东风三十一甲,甲一
北约编号:CSS-9
结构:两级
燃料:一级固体,二级液体
最大射程:12000公里
质量:23吨
弹头当量:3-6枚15万吨分导式热核弹头;一枚100万吨热核弹头
制导:捷联惯性,弹道计算机,激光陀螺,天文导航
圆周偏差率:100公尺(井射) 150公尺(机动)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机动,铁路机动
研制单位:航天部一院
生产单位:航天科技集团
打击对象:美国本土,欧洲地区
东风三十一乙,乙一,乙二
北约编号:CSS-9
结构:两级
燃料:一级固体,二级液体
射程:12000公里
质量:23吨
弹头当量:3-6枚15万吨分导式热核弹头;一枚100万吨热核弹头
制导:捷联惯性,弹道计算机,激光陀螺,天文导航
圆周偏差率:100公尺(井射) 150公尺(机动)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机动,铁路机动
服役时间:1991年
研制单位:航天部一院
生产单位:航天科技集团
可打击对象:美国本土,欧洲地区
东风三十一丙,丙一,丙二, 丙三
北约编号:CSS-9
结构:两级
燃料:一级固体,二级液体
射程:12000公里
质量:23吨
弹头当量:3-6枚15万吨分导式热核弹头;一枚100万吨热核弹头
制导:捷联惯性,弹道计算机,激光陀螺,天文导航
圆周偏差率:100公尺(井射) 150公尺(机动)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机动,铁路机动
研制单位:航天部一院
生产单位:航天科技集团
可打击对象:美国本土,欧洲地区
巨浪二
北约编号:CSS-N-4 Mod 0
结构:两级
燃料:一级固体,二级液体
最大射程:8600公里
质量:23吨
弹头当量:3-4枚25万吨分导式热核弹头
制导:捷联惯性,弹道计算机,激光陀螺,天文导航
圆周偏差率:80公尺
平台:潜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一院,航天部二院
生产单位:航天科技集团
可打击对象:美国本土
巨浪二甲
北约编号:CSS-NX-4 Mod I
结构:两级
燃料:一级固体,二级液体
最大射程:12000公里
质量:23吨
弹头当量:6-8枚25万吨分导式热核弹头
制导:捷联惯性,弹道计算机,激光陀螺,天文导航
圆周偏差率:80公尺
平台:潜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二院
生产单位:航天科技集团
打击对象:美国本土
巨浪二乙
北约编号:CSS-NX-4 Mod II
结构:两级
燃料:一级固体,二级液体
最大射程:14000公里
质量:23吨
弹头当量:10枚25万吨分导式热核弹头
制导:捷联惯性,弹道计算机,激光陀螺,天文导航
圆周偏差率:40公尺
平台:潜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二院
生产单位:航天科技集团
打击对象:美国本土
东风二十一
北约代号:CSS-5
结构:两级
制导方式:捷联惯性,三轴静压气浮陀螺,弹道载计算机
射程:1700公里
燃料:聚硫凝固橡胶复合推进剂
发射方式:冷发射
圆周偏差率:不详
平台:车载机动发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二院
服役时间:已经全部退役
东风二十一甲
北约代号:CSS-5 Mod-1
结构:两极
制导方式:捷联惯性,三轴静压气浮陀螺,弹道载计算机
射程:1800公里
燃料:端烃基聚丁二烯高能固体推进剂
发射方式:冷发射
圆周偏差率:不详
平台:车载机动发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二院
打击对象:日本,印度
服役时间:1991年
东风二十一乙
北约代号:CSS-5 Mod-2
射程:2700公里,
制导方式:捷联惯性,三轴静压气浮陀螺,弹道载计算机
燃料:端烃基聚丁二烯高能固体推进剂
发射方式:冷发射
圆周偏差率:不详
平台:车载机动发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二院
打击对象:日本,印度
东风二十一丙
北约代号:CSS-5 Mod-3
射程:3200公里
制导方式:捷联惯性,弹道计算机,末端主动雷达制导
燃料:端烃基聚丁二烯高能固体推进剂
发射方式:冷发射
圆周偏差率:20公尺
平台:车载机动发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二院
打击对象:大型水面舰支
东风二十一发射单位为六辆卡车 (一辆发射车,五辆后勤车) 载车为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HY-473牵引车。
东风二十一甲淘汰了聚硫凝固橡胶复合推进剂,采用更先进的端烃基聚丁二烯高能推进剂。
东风二十一发射单位从六辆卡车减少到三辆,减轻了后勤的负担。
东风二十五
结构:两级
射程:3200公里
燃料:端烃基聚丁二烯高能固体推进剂
制导方式:捷联惯性,弹道计算机
圆周偏差率:20-40公尺
平台:车载机动发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二院
打击对象:
东风二十五是在二十一基础上改进的中程导弹,改进了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
东风二十五的弹头舱能够携带三枚分导式核弹头,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携带多枚弹头的中程导弹
中国人民解放军短程弹道导弹
东风十一
北约代号:CSS-7
结构:单级
射程:300公里,
制导方式:捷联惯性,压电陀螺
燃料:端烃基聚丁二烯高能固体推进剂
圆周偏差率:100-300公尺
平台:车载机动发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一院
生产单位:三江航天工业集团
服役时间:已经退役
早期东风十一精度很差,目前已经停产,作为外销产品出口其它国家
东风十一甲
北约代号:CSS-7 Mod-1
结构:单级
射程:620公里
制导方式:捷联惯性,探高雷达,天文导航
燃料:端烃基聚丁二烯高能固体推进剂
圆周偏差率:10-30公尺
平台:车载机动发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一院
生产单位:三江航天工业集团
航天部一院14所是“甲型号”惯导平台的研制单位
东风十一甲弹头舱末端装空气舵,通过弹道计算机控制,进行末端指令修偏
载车是湖北三江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WS-2400 8X8 三用越野载车
东风十五
北约代号:CSS-6
结构:单级
射程:300-600公里
制导方式:捷联惯性,压电陀螺
燃料:端烃基聚丁二烯高能固体推进剂
弹头质量:650公斤
圆周偏差率:90公尺
平台:车载机动发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一院
生产单位:三江航天工业集团
载车是山东泰安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TA-58 8X8 三用越野载车
东风十五甲
北约代号:CSS-6 Mod-1
结构:单级
射程:600-900公里,
制导方式:捷联惯性,激光陀螺,弹道计算机,差份卫星定位修正
燃料:端烃基聚丁二烯高能固体推进剂
圆周偏差率:60公尺
平台:车载机动发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一院
生产单位:三江航天工业集团
东风十五弹头舱末端装燃气舵,通过弹道计算机控制,靠喷射进行末端指令修偏
因为东风十五的射程比十一远,弹道相对比十一高,大气也就越稀薄,所以采用了燃气舵而不是空气舵
东风十五乙
北约代号:不详
结构:一级半
射程:900-1200公里,
制导方式:捷联惯性
燃料:端烃基聚丁二烯高能固体推进剂
圆周偏差率:30公尺
平台:车载机动发射
研制单位:航天部一院
打击对象:冲绳
生产单位:三江航天工业集团
② 中国东风导弹速度到底有多快
可携带10个核弹头、最大射程14000公里,21分钟到达华盛顿上空的洲际导弹。
③ 中国有洲际导弹吗能打多远
中国有洲际导弹,而且正在研发新一代的洲际导弹,射程可达8000Km-15000Km。
中国的洲际导弹现有东风5和东风31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80年5月18日全程飞行试验成功。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15000公里(东风-5A),可携带1枚3000公斤的威力为300-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或4-5枚分导核弹头(东风-5A),命中精度500米。
东风-31(DF-31,北约代号CSS-10)是中国的一种三段固体推进剂洲际弹道导弹,也是中国首种远程固体弹道导弹。作为中国第二代战略武器,应用了许多新技术。与其前辈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相比,东风31在体积、打击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突破。
东风-31型导弹射程为11500公里,可携带一枚700公斤弹头(相当于1百万吨TNT炸药当量的核弹头),或者多枚更小的弹头。 改进后的东风-31A,载荷1050-1750公斤,可携带至少三枚弹头或诱导弹头以及重返大气层载具、其射程为11270公里。
此外,中国新一代的导弹东风41还在研制中,现在东风41的具体资料还没有正式公开。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CSS-X-10),是目前中国军方对外公布的战略核导弹系统中的最先进系统之一。采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作为动力,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其载车能在公路进行机动,同时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另一方面,该型导弹采用了电脑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这使得导弹的命中精度得到大幅提高。
除此之外,中国还研发了新一代巨浪-2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巨浪-2(JL-2,北约代号:CSS-NX-4)是中国第二代洲际潜射弹道导弹,设计为三段固体燃料推进火箭,最大射程8000-12000公里,可携带单个或3-6个核弹头。
④ 东风5A导弹性能如何
先介绍下其前身df5的历史:中国的CSS-4/东风-5/东风-5A是其唯一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导弹(ICBM)。它能够将威力非常强大的核弹头运载到俄罗斯、欧洲或美国大陆的任何地区。东风-5的研制工作始于1965年,其设计射程为12000公里,但该型导弹直到1980年才进行了第一次全程飞行试验,并在1981年部署。作为东风-5改进型的东风-5A于1986年部署,这是一种两级火箭推进的导弹,采用可储存式液氢燃料和计算机控制的陀螺仪惯性制导系统,射程约为13000公里。该型导弹部署在经过加固的地下发射井和洞库内。DF-5/DF-5A的确切部署数量尚不得而知,但绝大部分专家相信目前的数量在7到20枚之间。这些部署的导弹未加注燃料和安装核弹头,由此将使其准备时间增加30-60分钟。
而作为其改型的df5a,被誉为“大国利剑”诞生于1983年,是改良后的东风5, DF5A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洲际导弹(ICBM),射程1.3至1.5万公里,它能将威力极其强大的核弹头运载到俄罗斯、美国以及其它欧美地区,能携带1枚3200公斤威力为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命中精度500米。1986年进行了分导弹头试验,可携带4-5枚分导核弹头
与东风五相比,有以下几点改进
1、提高了射程,达到1.3至1.5万公里。东风5射程为1.2万公里。
2、采用可储存式液氢燃料和计算机控制的陀螺仪惯性制导系统。此系统比东风5更精确。
3、可携带4-5枚分导核弹头。东风5无此功能。
4、提升了威力,携带1枚3200公斤威力为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东风5为3000公斤、300万吨TNT。
DF-5A是液体洲际弹道导弹。五角大楼估计DF-5A不超过25枚。DF-5到DF-5A的升级到2005年完成。
⑤ 中国的东风洲际导弹造价多少
说起东风-41洲际导弹,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中国军方对外公布的战略核导弹系统中的最先进系统之一。该型导弹采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作为动力,最大射程可达14,000公里,采用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技术,实现了运载火箭及分弹头自适应变轨,并且该导弹采用了电脑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使导弹的命中精度大幅提高。有外媒称我国的东风-41导弹,严重动摇各国反导系统的可靠性,这也是近期令各国惶恐不安的原因。那么问题来了,威力如此强大的东风-41它的造价是多少呢?
就拿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来说,单价在600万美元左右,作为东风-31的继承者,东风-41的造价只高不低。如果不加上导弹里面配置的核弹头的话,一枚东风洲际导弹的造价大概在600万美元左右。加上分导式导弹头的的话,硬件费用就达到了2000万美元了,然后硬件费用加上研发费用,设计费用,实验费用等一共需要3000万美元左右,比俄罗斯的“亚尔斯”洲际导弹造价还要高出50%。
由于其造价甚是昂贵,前期我国将不会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数量大概保持在50枚左右,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其强大的威
力足已将各国震慑,那些觊觎我国领土的别国也不敢有小动作!
⑥ 东风系列有哪些导弹
东风系列导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系列中程和洲际弹道导弹。这一系列的导弹编号为“DF-?”形式,如东风-1号又写作DF-1。
编号及参数性能
东风-1号(DF-1)近程地地战略导弹中国根据苏联P-2导弹仿制的近程地地战略导弹。1958年4月开始仿制,1960年11月5日试射成功。导弹全长17.68米,弹径1.65米,起飞重量20.4吨,采用一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携带1300公斤的高爆弹头。该导弹没有实战部署过。但是中国通过仿制P-2导弹建立了导弹研究体系,培养了一批导弹专家。
东风-2号(DF-2)中程地地战略导弹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1964年6月29日试射成功,1966年装备部队,现已全部退役。导弹全长20.9米,弹径1.65米,起飞重量29.8吨,采用一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1300公里、1500公里(东风-2A)。可携带1500公斤高爆弹头,或1枚1290公斤的威力为2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东风-2A)。
东风-3号(DF-3)中程地地战略导弹中国研制的第一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1966年12月26日首次试射,1971年5月服役。导弹全长24米,弹径2.25米,起飞重量64吨,采用一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机动发射,最大射程2800公里、4000公里(东风-3A)。可携带一枚威力为2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或3枚威力为5-10万吨TNT当量分导核弹头(东风-3A),命中精度1500-3000米。
东风-4号(DF-4)远程地地战略导弹中国研制的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1970年1月30日试射成功,1980年服役。导弹全长27.5米,弹径2.4米,起飞重量82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机动发射,最大射程4000公里、7000公里(东风-4A)。可携带1枚2200公斤的威力为100-3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或3枚分导热核弹头(东风-4A),命中精度1370米。
东风-5(DF-5)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80年5月18日全程飞行试验成功。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15000公里(东风-5A),可携带1枚3000公斤的威力为300-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或4-5枚分导核弹头(东风-5A),命中精度500米。
能打击美国全境,也是目前我们威胁美国的主要战略导弹,其中有一项很先进的技术就是“小动量空间火箭技术”,也就是采用这种的技术的弹道导弹可以在空间“跳一段舞”避开拦截导弹的拦截。目前拥有这项技术的只有中国,俄罗斯和美国。
东风-31(DF-31)是中国研制的第二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1995年5月29日试射成功。导弹全长13.4米,弹径2.2米,起飞重量17吨,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公路机动发射和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8000公里。
可携带1枚700公斤的威力为1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或3枚威力为9万吨TNT当量分导热核弹头,命中精度300米。
东风-25(DF-25)中程地地战略导弹是中国最先进的第二代战略导弹之一,中国的第二代战略导弹包括DF-21、DF-25、DF-31、DF-41及JL-2潜射导弹,这些导弹全部以机动发射,可带核弹头/常规弹头/分导弹头,导弹命中准确而且战场存活系数高。
东风-25是近年在原东风-21基础上改进,才装备军队不久的最先进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其有效射程为3200公里,在中国本土发射可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美军太平洋关岛基地。其采用高能固体火箭推动,弹头舱能够携带3~~6枚分导式核弹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携带多枚弹头的中程导弹。
东风-21(DF-21)是中国在巨浪-1号潜地导弹基础上发展的第二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1985年5月20日试射成功,1989年定型。导弹全长10.7米,弹径1.4米,起飞重量14.7吨,采用二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公路机动发射,最大射程1800公里,2700公里(东风-21A)。可携带1枚600公斤的威力为3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命中精度300米。
东风-15(DF-15/M-9)是中国研制的近程地地战术导弹,其出口型为M-9。1984年开始研制,1988计定型,1991年服役。
导弹全长9.1米,弹径1米,起飞重量6.2吨,采用一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公路机动发射,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携带一枚500公斤的高爆弹头或9万吨TNT当量热核弹头,命中精度300米、100米(改良型)。
东风-11号(DF-11/M-11)中国研制的近程地地战术导弹,其出口型称M-11。1985年开始研制,1992年定型生产并出口。导弹全长9.75米,弹径0.8米,起飞重量3.8吨,采用一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公路机动发射,最大射程300公里。可携带一枚800公斤的高爆弹头或9万吨TNT当量热核弹头,命中精度300米、150米(改良型)。
东风-31号(DF-31)洲际地地战略导弹中国研制的第二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95年5月29日试射成功。导弹全长13.4米,弹径2.2米,起飞重量17吨,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公路机动发射和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8000公里。可携带一枚700公斤的威力为1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或3枚威力为9万吨TNT当量分导热核弹头,命中精度300-500米。
东风-31A号(DF-31A)为DF-31远程战略导弹的该型,性能数据高度保密。有分析认为,DF-31A采用储存、起竖、发射三用车运载,是机动性很强的洲际导弹。
东风31A均采固体火箭发动机,主要靠车载方式进行机动,既灵活又能提升存活率。技术上因延续东风31型,设计之初只有10000KM左右后来由于参照西方技术,使其性能相当稳定而且射程增加到13000KM左右。
东风31A型内装配一种特殊动力装置,能使它在离地约八万公尺高空时,靠矢量喷射技术进行变轨,闪避拦截导弹。
东风-41号(DF41)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同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的研究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在一九九五年五月东风-31导弹试射前,东风-41导弹就进行过高弹道试射。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达一万四千公里,主要是威慑美国用的。
东风-41洲际导弹同东风-31导弹的差异主要是第三级运载火箭的不同,东风-41的第三级火箭推力更大。东风-41洲际导弹也能够配载导弹头,也采用地面车载机动发射,也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⑦ 中国的洲际导弹
中国的现在拥有三种型号的洲际弹道导弹!
分别是:东风5系列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其射程都是在8000千米以上,可以跨洲攻击!攻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但是,要想直接命中其目标是有一点的难度,就拿美国来说,美国在本国建立了国家导弹拦截系统,你想突破他的拦截系统就很难,但是不排除能突破他的系统,这是很难说的一个话题,因为毕竟这些导弹都没有实战过,经历过战争的考验,这是通过理论造出来的事物,通过了实射检验罢了,但最终是怎么样,必须经过实战检验才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⑧ 一般洲际弹道导弹的射高大概是多少
洲际弹道导弹的射高距地面150到400公里的高度。
推进加速阶段:从火箭发动机点火开始,飞行时间3~5分钟不等(固态燃料火箭的推进加速阶段短于液态燃料火箭),本阶段结束时导弹一般处于距地面150到400公里的高度(依选择的弹道轨迹不同而随之变化),燃料烧尽时的速度通常为7公里/秒。
中途阶段:本阶段约25分钟,期间洲际弹道导弹主要在大气层外沿着椭圆轨道作亚轨道飞行(suborbital flight),轨道的远地点距地面约1200公里,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长度为0.5~1倍地球半径,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接近大圆线。
再入大气层阶段:从距地面100公里开始计算,飞行时间约2分钟,撞击地面时的速度可高达4公里/秒(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小于1公里/秒)。
(8)东风51洲际弹道导弹扩展阅读:
洲际导弹的重大意义
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为人类的空间探索提供了直接而坚实的基础,空间技术史上许多著名的运载火箭都是从早期洲际弹道导弹设计中移植过来的(这些设计最终都没有在洲际导弹中使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洲际弹道导弹的打击精度已大为提高,不再需要携带破坏力巨大的弹头即可摧毁预定目标,所以尺寸已比早期导弹大为减小,弹头也比原来更轻,推进剂则改为固体燃料,但处在洲际弹道导弹研发初期的各国一般仍采用液体燃料火箭,因为其构造比固体燃料火箭更为简单。
到了1970年代,美苏都开研制反弹道导弹系统,这使得上述“相互确保毁灭”原则的基础受到威胁。为避免军备竞赛加剧,1972年5月26日,美苏签署了《反弹道导弹条约》,以保存现有洲际弹道导弹的威胁力,保证冷战双方的平衡。
然而这一平衡在1980年代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启动星球大战计划,发展新一代的“和平卫士”和“侏儒”洲际弹道导弹后再次受到威胁。这些举动导致了后来的各次《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谈判。
⑨ 东风洲际弹道导弹在多少米高空飞行速度是·多少马赫
所有际弹道导弹都有飞出大气层再入大气层的过程,大气层厚度1000千米左右,这时速度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末端速度会超过第一宇宙速度即大于7.9km/s,但也不会超过太多,空气阻力的原因。所以东风最高至少在1000km高飞行,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