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叶虫化石产地
4.3.1 长清张夏-崮山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及三叶虫化石产地
张夏-崮山地区寒武纪地层剖面露头佳,地层单位间接触关系清楚,岩石类型,层面层理结构现象极为丰富,古生物(特别是三叶虫)化石富集且保存完整,是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的理想剖面,是地质科学研究的最为有利的地区,是不可多得的“地学实验室”,被誉为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岩层中所赋存的三叶虫化石数量多,共有70个属,包括近100个种。其中有的种属是在张夏、崮山地区首次发现和命名,如Hsuchuangia(徐庄虫)、Psilostracus mantouensis(馒头裸壳虫)等。该剖面上所建立起来的25个三叶虫化石带,对寒武纪地层划分中具有重要意义。张夏-崮山寒武系剖面上所划分的三统七个阶就是依据三叶虫化石带建立的,该剖面岩层中所产的大量球接子类化石对于寒武系年代地层“阶”的厘定具重要意义。
4.3.2 莱芜九龙山三叶虫化石产地
莱芜以寒武纪地层发育良好、三叶虫化石数量丰富,保存完好,备受中外地层古生物学家的关注,19世纪起就有中外地层学家来此考察研究,并建立了九龙群,九龙山成为富含三叶虫化石的寒武系经典剖面。
地层中赋存的三叶虫化石十分丰富,共有4个目33个科(球接子目有4个科,莱得利基虫目有1个科,耸捧头虫目有2个科,褶颊虫目有26个科)120多个属。莱芜的燕子石闻名中外。
莱芜市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除三叶虫化石,还有头足类化石、腕足类、双壳类大化石及牙形石微体化石赋存。
图4.18 莱芜三叶虫化石
图4.19 莱芜三叶虫化石
4.3.3 金乡县羊山三叶虫化石产地
化石产地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羊山镇羊山地质公园西葛山园区,该产地内含化石点3个。
图4.20 2号点的三叶虫化石
1号点,2号点位于葛山园区西,裸露地表,为人工揭露露头。化石层位为崮山组下部薄层状泥晶灰岩夹黄绿色泥页岩。产双壳类、德氏虫、孟克虫。
3号点,位于葛山园区中部山顶,裸露地表,为人工揭露露头。化石层位为崮山组上部薄层状泥晶灰岩,产双壳类、德氏虫、孟克虫、山东虫、球接子、圆劳伦斯虫、蝙蝠虫、蝴蝶虫及副蝴蝶虫。
图4.21 3号点的三叶虫化石
❷ 这三叶虫化石值多少钱
楼主的石头确实是三叶虫化石,但是,里面的化石没有完整的,能辨别的有三叶虫的尾甲、活动颊、附肢等。这样的岩石通常叫做生物碎屑岩。虽然不能不叫化石,但是,和完整的化石还是有一些区别。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楼主的东东是山东的“燕子石”,主产地是山东莱芜、大汶口等地。山东的燕子石在我国还是比较有名的。
由于产量很大,所以这样的燕子石不是很珍贵。同时,三叶虫曾经是地球的主人。存世量很大很多。其实,完整的皇冠虫整虫其实也就百元(见图)
所以,你图片的这块化石不会有很高的市场价值。也就几十元吧。
❸ 三叶虫的化石
在远古海洋中三叶虫的生活环境从浅海到深海非常广。偶尔三叶虫在海底爬行时留下的足迹也被化石化了。几乎在所有今天的大陆上均有三叶虫的化石被发现,它们似乎在所有远古海洋中均有生存。
今天在全世界发现的三叶虫化石可以分上万种,由于三叶虫的发展非常快,因此它们非常适合被用作标准化石。在英属哥伦比亚、纽约州、中国、德国和其它一些地方发现过非常稀有的、带有软的身体部位如足、鳃和触角的三叶虫化石。 中国三叶虫化石是早古生代的重要化石之一,是划分和对比寒武纪地层的重要依据。
主要的三叶虫化石品种有:蝙蝠虫(Drepanura)、四川虫(Szechuanella)、副四川虫(Parasxechuanella)、似栉壳虫(即湘西虫)、王冠虫(Coronocephalus)、沟通虫(Ductina)
❹ 三叶虫化石被称为什么化石
三叶虫化石,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三叶虫(TRILONITES),属古生节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三叶虫化石分布亦很广,费县、平邑县等地均有发现,但多发现于裸露的山体中,显燥,不易保存,多以石蜡作保护层。发现于古生代的中寒武纪,距今约有5亿年左右。又因这里的三叶虫化石与其他地方不同,不是完整的虫体化石,而是在形成过程中只有虫体的硬体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
三叶虫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已发现动物化石2500多种,除脊椎动物外,几乎所有的门类都有了。其中最多的就是三叶虫,约占化石保存总数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