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马蒂斯
扩展阅读
瑞康乳业股票行情 2025-09-11 11:12:28
18年苹果股票最低价格 2025-09-11 10:33:48
海湾资源的股票价格 2025-09-11 09:08:08

马蒂斯

发布时间: 2021-12-26 05:20:31

A. 马蒂斯作品

考利乌尔景色

B. 马蒂斯简介

1、人物简介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2、作品风格
马蒂斯早年从事法律事务,23岁改学绘画,曾入朱利安美术学院师从布格罗,尔后进象征主义画家莫罗的画室。莫罗对色彩的主观见解对马蒂斯影响很大,莫罗认为“美的色调不可能从抄袭自然中获得,绘画的色彩必须依靠思索、想像和梦幻才能获得”。在他离开学校后又受西涅克的点彩派影响,同时吸收凡·高和高更所长,借鉴黑人雕塑和东方装饰艺术,表现出对传统艺术的彻底决裂。作品中体现了野兽派的美学观念:即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形成了他独特的画风——那就是世人熟悉的画面简洁、清晰,省略了多余的细节,以单纯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艺术形象。
3、代表作赏析
《舞蹈》创作于1909-1910年,马蒂斯在创作时,把模特儿带到地中海岸边,他认为这件作品跟地中海给他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连,画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绿色让人想起翠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

C. 马蒂斯的绘画风格主要有何特点

他的作品中体现了野兽派的美学观念:即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形成了他独特的画风——那就是世人熟悉的画面简洁、清晰,省略了多余的细节,以单纯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艺术形象。

(3)马蒂斯扩展阅读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2018年5月,马蒂斯的作品《侧卧的宫娥与玉兰花》亮相佳士得春季拍卖会。

D. 艺术大师马蒂斯的简介

马蒂斯他与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出生在法国北部皮卡第地区勒卡托一个药商兼粮商家庭。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豪华、宁静、欢乐》《生活的欢乐》《开着的窗户》《戴帽的妇人》等。

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4)马蒂斯扩展阅读:

为了研究人体,马蒂斯借助于雕刻。他一生创作了大约70件雕塑作品,以粘土来塑造人物,有助于他更好地将坚实的形体压缩在二维的平面上,从而取得整体效应。

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构成,为使我的感觉条理化,发现适合于我的风格。当我在雕塑中发现它时,它在绘画上便帮助了我。”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是《奴隶》。这个“奴隶”的姿态令人想起罗丹的《行走的人》。这里似乎给人一种预兆,马蒂斯的雕塑正在从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着。

E. 马蒂斯的生平简介

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于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

马蒂斯先就学于学院派画家布格罗门(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1869-1954)下,因个人兴趣与老师所循的传统规律相左1892年转入象征主义画第一次在“国家美术联盟沙龙”公开展出,获得成功。两年后、初露头角的马蒂斯成家立业,妻子是个温顺而贤慧的女性,画家夙愿得偿,且在绘画间隙尝试雕塑的创作。

1896至1904年间是艺术家寻找新方向时期。马蒂斯内心萌动了革新意念,开始注视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的作品,欲从各种风格汲取营养。一段时间,他跑到街头、咖啡馆等地画了无数的画;毕沙罗、高更、凡·高、西涅克等画家的表现手法,使他进一步熟悉了色彩的特性,塞尚的技巧又促进他研究新的技法。1899年,马蒂斯的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已与昔日大相径庭,形体之简洁。色彩之鲜亮,让老师莫罗甚感惊讶。20世纪初,他好像被强烈色彩的表现力所唤醒。开始用夸张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塑造形体,至1903年,带有明显”野兽派”特征的作品,便提前出现在他的笔下。这类作品乍看似乎草率粗放,事实上,在 “乱涂”之中显示出画家的敏锐性和丰富的创造力:直接从颜料管挤出的色彩,本意已不是再现客观物象的视觉真实,它变成作画人追求内在情感及自我表现的手段,并在形式上探索一种新的受色彩运动制约的绘画空间。野兽派最终否定了西方各种传统形式和与之相关的审美习惯,实现了色彩的解放,能动地驱使造型艺术抽象化。马蒂斯也在对形式进行根本改革中,找到自己的路了。

遗憾的是野兽派仅盛行了3年。这期间反对者的咒骂声此起彼伏,马蒂斯也遭到强烈攻击,幸好有几个收藏家独具慧眼,大量购买他的作品,马蒂斯一时身价百倍。

1906年后,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进入多产时期。他的个展在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斯德哥尔摩、柏林等城市辗转展出。他也借机旅行欧洲、北非,巡礼各地艺术寻求新的灵感源泉。他成为当时国际画坛最活跃的画家之一。1914年起,马蒂斯年年到南方的尼斯港过冬,在一间用静的画室里完成了许多作品,室内的女人及静物是他最喜欢画的题材。画家乐此不疲、孜孜不倦研究着各种色调之间的关系,寻找造型上的新技巧,色彩艳丽却不浮华,笔触大胆但不狂野,野兽派时代的强烈原色画面,逐渐变成静谧和谐的画面,既蕴含睿智与诗意,又赏心悦目。马蒂斯由此获得“颜色与线条游戏家”的美誉。

20年代后,马蒂斯扩大了创作领域,他在雕塑、版画、壁画、插图方面的造诣同样展示出过人的才赋。30年代,他的艺术达到巅峰,他被同行推为本世纪最负盛名的美术巨匠。

为人谦虚、儒雅的马蒂斯,对人生的荣华富贵和画坛的名利都毫无野心,性格也与同时期画坛另一巨人毕加索迥然不同。二战期间,他俩都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并加入法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参加过进步活动,但马蒂斯在其艺术中并未有任何体现,没有把绘画作为一种武器。他笃信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美是赐给人快感”的理论,并在自传中这样阐述个人的毕生追求:“我所企望的艺术是一种平衡、纯粹与宁静的艺术,我避免触及令人苦恼或窒息的题材,艺术作品要像安乐椅一样,使人的心情获得安宁与慰藉。”

马蒂斯晚年一直受疾病折磨,但仍坚持剪纸艺术的创作,或卧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专心致志地从预先涂好颜色的纸张中剪出各种形象,作品依然充满大胆、完美和开朗乐观的精神,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野兽派时代他对形式美的热恋与执著。1907年野兽派经历了一场危机,面对伙伴们一个个背弃野兽派宗旨而去,马蒂斯反而坚定信念,并在尔后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恪守不渝,成为唯一终生保持野兽派画风的人。

1954年11月3日,马蒂斯逝世于长年居住的尼斯,享年85岁。

F. 马蒂斯的故事

书名:马蒂斯的故事
图书编号:540047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29.8
ISBN:720804710
作者:A.S.拜特
出版日期:2003-10-01
版次:1
开本:
简介:
这是三个由马蒂斯的作品直接或间接引发的故事;是野兽派大师的欣赏和仰慕者唱出的知音礼赞;是用文字的色彩和色彩的文字挥洒出的激情画面。故事并不曲折,但从中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困惑与忧虑,而得到的是最温暖最人性的理解与慰藉。文字与图画相映生辉,让视觉和心灵同时感受那份均衡、纯粹与宁静。亨利·马蒂斯1869年生于北部的卡都.其父是谷物商人,母亲颇有点业余画家的才能。中学毕业之后,他受雇于圣康坦一家事务所,作诉讼代理人的秘书.1890年,他在一次生病期间,读了古比尔所写的一篇关于绘画的文章,从而萌发了对美术的兴趣。他作了生平第一幅画(他始终虔诚地收藏着画):带烟草罐的静物。从此,他被绘画魔鬼所迷惑,便到康坦德拉都市立美术学校上夜课,并最终从父亲处得到允许,来到巴黎.他先入朱利安画院,然后到巴黎美术学院报名,入居斯塔夫·摩罗画。他在该校结识了路阿、卡穆安,特别是遇到一直和他过往甚密的马尔凯。他和他们一样,从老师那里接受了聪明而自由的教育,懂得要同时向生活和老师学习。秉承这一教导,马蒂斯画了许多素描,并经常去卢浮宫临画.他临摹的菲利浦·德尚拜涅、普桑和夏尔丹的画说明了他的志趣所在。 马蒂斯的创作像孩子,对颜色最高的歌颂就是画得跟小孩画的一样,孩子只画他们感兴趣的事,全世界孩子画的都是头大、手大,和钮子大。世界上人心相通,像梦--母爱、爱情、天地中自然之情是人人皆有的感觉,所以在画中永远会被接受。

目录:
1 美杜莎的脚踝
2 艺术作品
3 中国龙虾
购买地址 http://www.bookschina.com/540047.htm</SPAN></td>

G. 马蒂斯画作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父亲是个商人,母亲曾做过陶瓷厂的画工。少年时代的他在维尔曼杜瓦度过,中学毕业后他遵照父亲旨意赴巴黎攻读法律,完成学业后,他回到家乡附近的圣-康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上了办事员。21岁那年,他患盲肠炎住进医院,为打发无聊时间,母亲送给他一盒颜料、一套画笔和一本绘画自学手册作为礼物。在画画当中,马蒂斯平生第一次感觉到“自由、安宁和闲静”。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成为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钢琴课

H. 马蒂斯的全部资料

亨利·马蒂斯(法文:Henri Matisse;又译「马谛斯」,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是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生平 马蒂斯出生在法国北部省的康布雷附近,1887年去巴黎学习法律,毕业后回家乡作为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他在得阑尾炎生病期间,第一次开始作画,并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如同在天堂里”。1891年,他回到巴黎,在朱里安学院学习绘画,成为布格罗和莫罗的学生。由于受到后印象派的画家塞尚、高更、梵高、希涅克等人的影响,同时吸收日本艺术形式,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将颜色的作用发挥到极至,从1899年到1905年他的作品多采用了希涅克的点彩画派技巧。自画像(1906) 他的作品于1901年第一次参展,1904年第一次召开个人画展。1905年他到南方和安德烈·德朗一起工作,不时去兰色海岸,他这时的风格转变为平坦的画面,轮廓鲜明,不顾细节,色彩大胆,成为野兽派的领袖。当时野兽派包括德朗、哈奥·杜菲和莫里斯·弗拉曼克等人。1906年野兽派运动开始逐渐消失,但马蒂斯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在1906年到1917年之间创造了许多作品。他是年轻的毕加索的朋友,同时又是对手,他认为自己的画作是来自自然,而毕加索的是来自自己的想象。两个人都以女人和静物作为主要描绘对象,马蒂斯更倾向将描绘的对象放到真实的场景中。从1917年直到1954年去世,马蒂斯居住在兰色海岸尼斯的郊区,他的作品也变得放松和平和,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艺术界普遍的趋势,例如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和德朗回归传统也是一样。1930年以后,他的作品变得更为简单、大胆和严酷。1941年他得了癌症,手术后只能坐轮椅,但他没有停止工作,在助手的帮助下他设立了一个剪纸学校。目前他的绘画卖到1700万美元,2002年他的雕塑“裸体 I (黎明)”卖到920万美元,创了雕塑作品价值的新高。 作品巴黎圣母院,新英格兰大学鳍科特迪瓦après午报(1902),
绿色条纹(1905),
在打开的窗口(1905),
女子一帽(1905),
莱图瓦德科利尤尔(1905),
乐幸福的生活乐趣(1906),
青年水手二(1906),
马德拉斯高棉(1907),
蓝色裸体(纪念德比斯克拉)(1907),
红色的和谐(1908年),
该会话(1909),
舞蹈(1909年),
欧莱雅工作室高棉(1911),
Zorah的露台(1912),
乐Rifain阿西斯(1912),
勒里多城堡jaune(黄色的窗帘)(1915),
香格里拉lecon长笛(1917),
画家和他的模型(1917),
内政部在尼斯(1920年),
宫女与(1923)筹集武器,
黄宫女(1926),
长袍紫罗兰等银莲花(1937),
女人在紫色大衣(1937),
西元1940年乐梦里的故事(1940),
俩fillettes,喜欢jaune等胭脂(1947),
爵士(1947),
梅花(1948年),
沙佩杜圣马里杜达罗塞尔(1948年,在1951年完成),
野兽海(1950),
黑叶绿色背景(1952),

I. 马蒂斯(蜗牛)画的特点

法国人浪漫的气息浓郁 作品多为版画,让人看后心情愉悦。体现自由浪漫的特色,画风流畅又不拘一格。

亨利·马蒂斯是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随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马蒂斯是一个善于吸取各种艺术门类的优点的人,他研究东方地毯和北非景色的配色法,发展成一种对现代设计有巨大影响的风格。
马蒂斯认为艺术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照原样摹写,一种是艺术地表现。他主张后者。他说:"我所追求的,最重要的就是表现….我无法区别我对生活具有的感情和我表现感情的方法。"马蒂斯一生都在做着实验性探索,在色彩上追求一种单纯原始的稚气。他向东方艺术吸取了许多平面表现方法,画面富于装饰感。在学习东方艺术的过程中,他从原来追求动感、表现强烈、无拘无束的观点,渐渐发展成追求一种平衡、纯洁和宁静感。他后来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说:我的作品"好象一种抚慰,象一种稳定剂,或者象一把合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马蒂斯认为无论是和谐的色彩或不和谐的色彩,都能产生动人的效果,他还认为,色彩的选择应以观察、感觉和各种经验为根本, "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