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胡修道是真的那么厉害吗
风水大师。。。 题主问的是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不是风水 宗教。
独自歼敌280余人,你说厉害吗?战神一般的存在
⑵ 胡修道的胡修道故事
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十月,记者来到文化名城徐州,寻访了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金星英雄。
谈起昔日那惊心动魂的一幕,胡修道仍显得十分激动。老英雄深情的回忆,把我们带到了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 1952年11月5日,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和李承晚,发动了上甘岭战役中最猛烈的进攻,攻击的重点就是上甘岭左侧597.9高地。志愿军利用597.9高地周围的大小山头构筑了12个阵地,胡修道和班长李锋、新战士滕土生负责坚守3号阵地。
由于是第一次与敌人真枪实弹地干,年轻的胡修道起初还有些心跳。当敌人第一次向阵地冲来时,胡修道紧握爆破筒的手渗出了汗水。眼看着敌人越来越近,班长一声令下,胡修道就没命地往敌群中扔手榴弹、手雷、爆破筒……“直到班长抓住我的手腕,我才知道敌人早已被打退了。”胡修道风趣地说:“多年来,我一直十分懊悔自己当时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弹药。”在当时,志愿军的供给艰难,弹药常常比生命还宝贵。
不久,两个多排的敌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又发起了第二次进攻。这次,胡修道和班长先集中火力向分散的敌群两边打,迫使敌人往中间挤,再往前面猛打一阵,让前面的敌人爬不起来,后面的往前拥,等敌人挤到一起时,突然向敌群投手榴弹。这种被称为“包饺子”的方法果然奏效,直打得敌人丢盔弃甲,四散逃命。
在当时,为了让新战士尽快适应战场,志愿军采取了“一看、二打、三带”的方法,即由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上阵地,第一次老兵打,新兵看;第二次新兵打,老兵在一边指导;第三次或让新兵自己打,或由老兵带着新兵打。打退了敌人两次冲锋后,胡修道和滕土生就成了“老兵”了。班长就被调去支援9号阵地,他们俩又连续击退了几个排的敌军多次疯狂反扑。
他们刚想停下来喘息一会儿,这时,连指挥所传来紧急战报:10号阵地没人了,敌人攻得正急!这时,连长朝他们一挥手,他们立即又突破敌人几道火墙,来到10号阵地,发现守在10号阵地上的只有一个已经挂了彩的战士,而旁边的0号阵地正是几天前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地方。带着一腔怒火,胡修道和战友又击溃敌人的多次进攻。
这时,排长郭三旦向他们匍匐过来支援,可就在刚进洞的一瞬间,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了。“死也要守住阵地!”这是排长牺牲前留给他们唯一的话。
排长牺牲了,负伤的战友滕土生又被调走执行其他任务,阵地上只留下了胡修道一个人。正当胡修道感到身体极度虚弱,准备停下来啃两口馒头时,正前方一大群敌人又蜂拥而至。胡修道炸雷般地吼了声:“还我排长!”兜头就是一阵手榴弹。扔得正酣时,几个战友过来支援,说:“连长命令你速回3号高地!”
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敌人把坦克开了过来,几百门火炮齐射过来,头顶上的飞机开始狂轰乱炸。胡修道依靠着所剩不多的弹药,在3号、10号高地间来来回回地打,竟奇迹般地打退了敌人十几次进攻。
“阵地上没了一点声响,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等待着敌人最后的挣扎,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老英雄平和了一下情绪,又接着回忆——
黄昏的时候,敌人又一次漫山遍野地挤压过来。胡修道扔完最后的一颗手榴弹、手雷后,抓起自动枪,跳上阵地,大叫一声:“敌人上来了,冲啊,为战友们报仇,为祖国人民争光!”随着这一声怒吼,周围阵地同时响起了撼天震地的杀声。千钧一发的时刻,志愿军的大部队赶到了,敌人再次溃逃,战斗胜利结束了。
这一天,他们打退了美军、李承晚军在坦克、大炮掩护下,从排到两个营规模的进攻40多次,创造了志愿军战士一人一天歼敌280余人的记录,守住了阵地。 1953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胡修道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 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颁发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1953年,他出席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⑶ 胡修道简介胡修道为什么被称作战神
你好,胡修道被人起花名,叫做战神。
给人起花名的原因有很多,想知道为什么。
最好的方法是问当事人。
⑷ 胡修道55年受什么军衔
胡修道于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后奔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役中表现英勇,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等荣誉。
胡修道简历
胡修道,1931年生,四川省金堂县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195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参加了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作战。1953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2002年3月病逝于南京。
胡修道55年军衔
胡修道于1951年入伍,1985年他退居二线,但他退而不休。1988年恢复军衔制前退休。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是1955年至1965年,所以胡修道1955年并没有授勋。
⑸ 胡修道是不是被提拔了
胡修道没有被提拔,他被贬下地狱去了。可惜啊。
⑹ 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如下:
孤胆勇士——胡修道故事
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中,胡修道和班长等3人坚守在597高地的一个阵地上,敌军200多人蜂拥般向他们冲来。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他们沉着迎战。当敌军离阵地前沿还有三四十米时,胡修道奋力掷出几根手雷,炸倒七八十个敌人,其余敌军连滚带爬地逃下山去。不久,班长奉命调往别处阵地。胡修道等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又打退小股敌军的多次冲击。这时,成群的敌军快要爬上左侧不远的10号阵地,情况十分危急,胡修道果断地与战友滕士生带着手雷前去支援,打退了敌军。在滕士生负了重伤,敌军又有约两个营的兵力上扑来时,胡修道一人坚持战斗,奋不顾身地把手雷一个接一个地向敌军投去,最终将敌军打退,守住了阵地。在此次战斗中,胡修道连续打退敌军41次冲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杨根思的故事
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铁锨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雷,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两个手雷,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罗盛教的故事
1951年,罗盛教响应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献身。
在烈火中永生——邱少云的故事
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作战。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任务。
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投掷炸弹,炸弹点燃了邱少云的衣服。为了不被敌人发现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黄继光的故事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的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手雷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火力点,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⑺ 跨过鸭绿江电视剧胡修道是哪一集
跨过鸭绿江电视剧胡修道是39集。
孤胆英雄胡修道在《跨过鸭绿江》第39集上线。这个满脸灰尘、浑身是伤的年轻小伙让前来进攻的敌军觉得难以置信。胡修道看着牺牲的班长,哭着一定要完成坚守阵地的任务。他将炮筒机关枪等重武器全部抬到一起,大喊着向冲上来的敌人疯狂扫射和轰炸,创造了一人歼敌280余人的壮举,坚持到后续力量的增援守住了阵地,荣获特等功。
面对不断冲上阵地的敌人,胡修道辗转于3号和10号阵地之间,不断地变化着位置,把所有能够使用的武器装备都凑到一起,并把伤员留下来的帽子摆了一堆,以此来迷惑敌人。
蜂拥而上的敌人甚至都搞不清楚这个阵地到底有多少人在坚守,战斗从佛晓开始打到了黄昏,在几近弹尽粮绝的危难时刻,援军及时赶到,激烈的战斗结束。
⑻ 1952年上甘岭战役胡修道的任务是什么
九十一团五连新战士胡修道和他的战友们负责守卫敌兵攻击最猛的597.9高地主峰。597.9高地主峰上有3号、9号和l0号3个阵地,胡修道和班长李锋及新战士膝土生防守3号阵地。
⑼ 有关胡修道的英雄故事
胡修道的英雄故事
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中,胡修道和班长等3人坚守在597.9高地的一个阵地上,敌军200多人蜂拥般向他们冲来。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他们沉着迎战。当敌军离阵地前沿还有三四十米时,胡修道奋力掷出几根爆破筒,班长也投出几枚手雷,炸倒七八十个敌人,其余敌军连滚带爬地逃下山去。不久,班长奉命调往别处阵地。胡修道等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又打退小股敌军的多次冲击。这时,成群的敌军快要爬上左侧不远的10号阵地,情况十分危急,胡修道果断地与战友滕士生带着手榴弹前去支援,打退了敌军。在滕士生负了重伤,敌军又有约两个营的兵力上扑来时,胡修道一人坚持战斗,奋不顾身地把手榴弹、手雷一个接一个地向敌军投去,不停地在敌群中爆炸,最终将敌军打退,守住了阵地。在此次战斗中,胡修道连续打退敌军41次冲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⑽ 谁能说说 胡修道 是金堂 那个乡的人
据新华社
“上甘岭上建奇功,英名垂青史;一生奉献忠于党,风范成千古。”这副人们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的挽联,高度概括了这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业绩。
胡修道,1931年生,四川省金堂县人。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1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和班长及另一名新战士负责坚守597.9高地3号阵地。他们连续作战3小时,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后来班长调去支援9号阵地,他和新战士继续坚守,又连续打垮敌人10余次进攻。当发现10号阵地危急时,他抱起爆破筒,带领战友主动支援,冒着敌机枪火力封锁,抢先登上制高点,将已冲上阵地的敌人击退。经一天激战,共打退敌军40余次进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1953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副参谋长。
1988年恢复军衔制前退休。退休后,他经常深入基层连队为官兵作传统报告,还担任多所中、小学的名誉校长或校外辅导员,被聘为徐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2002年3月病逝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