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车闻联播,负债超百亿,力帆申请破产,贾老板的FF 91被拍卖
负债超百亿元力帆集团申请破产从去年开始,“力帆汽车要凉”消息的风声四起,但官方多次进行“辟谣”,这消息也就没下文。但随着今年疫情原因导致不少车企先后退市,而“力帆汽车真的要凉”的声音再次回荡起来。
2. 欠债累累的力帆汽车现在情况怎么样
负债累累的力帆又遭经销商维权,连年亏损的力帆卖产业、质押股权却难翻身。
据了解,这已经是力帆经销商一个多月以来第四次来总部维权。今年2月,力帆开始出现给非授权经销商的批发价低于给授权经销商供货价,造成市场混乱。力帆授权经销商拿车的价格一般在指导价的9折左右,经销商与非授权经销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价。经销商从3月开始就一直向力帆销售公司反映此事,销售公司却一直否认,推卸责任。
3. 曾经辉煌的力帆汽车,为何现在步入了困境
曾经辉煌的力帆汽车,为何现在步入了困境?部分金融行业相关从业人员透露,近两年来,力帆控股已质押力帆股份20余次,解除质押15次,质押股份总数已达90%,不容乐观。
造假之后,力帆新能源开始如悬崖峭壁般没落。2016年和2017年,力帆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5550辆和7738辆,远低于2015年14874辆的业绩。不仅销量受影响,股价也开始大幅下跌。
力帆集团创始人尹明善评论称,力帆的新能源战略是“早起晚起”。2018年,经过几年的积累,国产新能源汽车开始一辆接一辆的亮相。无论是续航里程还是驾驶体验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只注重国家补贴,忽视技术研发的力帆,又一次被全行业抛弃。
4. 欠债累累、资产被冻结的力帆汽车真的要倒下了吗
觉得力帆汽车要倒下这个可能性比较大了。
而且不断攀升的负债率让力帆孤帆力不从心,近两年的时间,力帆股份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0%以上。据最新的统计,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力帆股份总资产为268亿,而总负债高达193亿,资产负债率达到72%。
5. 6亿股份遭冻结、资金链濒危,力帆如何面对行业洗牌
力帆,这个曾经的摩托车行业的巨头,在行业更迭当中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 结果陷入到了如今的尴尬境地。
力帆所持股份97.28%被冻结
7月17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相关单位发来的《股权司法冻结及司法划转通知》、《上海金融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获悉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本公司的部分股份被轮候冻结。
目前力帆控股持有公司股份620,642,65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7.24%。此次股份被轮候冻结后,力帆控股所持公司股份累计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股份数量为615,772,656股,占其持股总数的97.28%,占公司总股本的45.96%。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大家对汽车的品质要求更高,这时候不论是外资品牌还是国内品牌企业,他们都在积极顺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对汽车进行升级换代,比如国内的吉利、长安、长城、广汽等车企都频繁的对车型进行更新换代,所以他们的市场份额也是越来越大,并成为了国内企业的主流品牌。
反观力帆,从2003年开始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技术投入不够,品质跟不上时代,在售部分车型换代周期长,技术老旧,甚至连营销也是毫无新意,推广力度也很小,目前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有力帆这个汽车品牌,品牌认知度低,品质没保障这要消费者怎么掏口袋?
所以力帆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其实从他们选择的经营思路那天开始就注定了这一天会迟早到来。毕竟中国消费者也不傻,在价位差不多的其概况下,哪怕多出几万块钱很多人仍然会选择质量有保障, 车型好,有一定品牌的汽车,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力帆这种边沿品牌车企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难。
而想要摆脱目前生存困局,力帆必须改变经营思路,紧跟时代步伐,加大对汽车的研发投入,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更新车型,同时进一步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但是这些过程需要时间,因为任何一个品牌的行成都不是短期可以达到,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检验。但是按照目前力帆的财务状况来看,想要实现这些经营上的转变我觉得很难,除非他们引进有较大实力的财阀进行重组。
6. 力帆股份否认年底进入破产程序,力帆破产只是“谣言”还是硬着头皮支撑
几天前,该网络发布消息称,“力帆汽车等四家汽车公司将在今年年底进入破产程序。预计上下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在产业链中总共有大约500亿坏账”和“银行关注股票客户”。某些汽车企业产业链中的风险调查通知等传言。
作为谣言中的主角之一,力帆汽车公司发布了两则谣言。尽管力帆汽车还没有达到如此紧急的水平,但实际上,力帆汽车的现状确实相对困难,遭受运营困难和资金流动压力。
在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初期,力帆汽车抓住了“窗口”并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力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局。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为1,257辆,同比下降60.7%。
当前的力帆汽车在产品增长,经营亏损,高负债以及债务纠纷方面面临困难。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力帆股份似乎也处于“出售资产”的道路上。
在当前的危机中,力帆汽车,摩托车是否可以成为救命稻草以及力帆汽车是否可以在困难的情况下摆脱困境仍然未知。
7. 现实版”伪装者“,为何力帆一直隐瞒它负债累累的事实
2018年8月初,重庆力帆汽车因供应商跑到公司门口堵大门要帐引发关注。事实上据7月26日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作出的《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跟踪评级报告》(下称《力帆控股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作为力帆股份控股股东——力帆控股的全部对外债务为278.63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227.18亿元,长期债务51.45亿元。
尹明善和他的力帆牌汽车被认为已与时代格格不入,继而导致力帆汽车在市场上销量不佳。像比亚迪、长城这些汽车企业,一款车型一个月可以卖出上万台的销量,而力帆的新能源和传统汽车加起来,平均月销量也很少能够突破一万台,单款车型的月销量更低,一些车型甚至只有一两千台。
在危机面前,作为企业创始人的尹明善想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共享汽车,并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于2015年创建了重庆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盼达用车),盼达用车这样的共享汽车模式,并没有给尹明善带来足够多的现金流,反而它是一场重资产投入竞赛,就像共享单车一样,谁在一个城市投放的汽车数量多,谁就可以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力帆经不起这样的烧钱大战。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涌来,2017年1月曝出的新能源骗补事件中力帆赫然在列,极大地打击了力帆的新能源转型,不仅力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被收回,还因为骗补被处以超过亿元的罚款。
8. 身负14亿的诉讼纠纷,如今财务危机四伏的力帆车企究竟是为何走到这般
老牌车企力帆股份(601777.SH)近年来麻烦不断,业绩暴跌、转型新能源遇阻,资金更是捉襟见肘,公司只得用募集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不过随着资金状况的恶化,先是3.79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引来监管的问询函,而后上交所又曝出力帆股份身负多宗诉讼纠纷。
近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统计了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人民币14.23亿元(其中:未考虑延迟支付的利息及违约金、诉讼费等)。公告显示,上述诉讼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纠纷。
资金短缺再无现金流
除此之外,随着力帆资金状况的恶化,3.79亿元的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也引来监管的问询函。据了解,早在4年前,力帆股份曾向七名认购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筹得16.63亿元,用于“汽车新产品研发”项目。但随着公司财务压力增加,这部分资金中有4.49亿余元被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现行规定,闲置募集资金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单次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而力帆控股上述4.49亿元闲置资金,共分三次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最早的一次是去年7月6日,规模3.79亿元。也就是说,今年7月5日这笔资金就到期了。
日前,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2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当天晚上,上交所火速下发问询函,要求力帆股份说明相关情况。最终,迫于相应的审议流程,力帆股份取消了这次会议。
力帆股份表示,鉴于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及客户群体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燃油汽车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在发生技术革新,此前的募投项目“汽车新产品研发”拟开发的部分车型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所以决定终止,相关资金也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而后力帆股份在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中称,公司在未归上述3.79亿元元已到期募集资金前,不启动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相应审议流程。
是否真正实际进行了新产品研发我们不能确定,但已知的是,力帆控股的确挪用了其中的4.49亿元作为补充流动资金,且无能力偿还,并试图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对于一家上市车企,3.79亿并不算一笔巨款,但力帆控股依然拿不出。可以看出,资金的短缺令力帆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事实上,力帆的危机远不止于此。日前,因销量惨淡,引发经销商维权,要求退网并赔偿:包括但不限于保证金、建店补偿、返利、销售款等全额返还给他们;全额回收库存车和库存配件及专用工具。随着力帆老掌门人尹明善的退休,力帆这艘大船的千疮百孔逐渐显露出来,而未来它将驶向何处?
9. 力帆集团申请破产,哪一步走错导致全盘皆输
力帆集团申请破产,哪一步走错导致全盘皆输?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比较多样的,首先来说力帆汽车集团,其实他从一开始的时候就面临着一些压力。
而且这些压力在他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逐渐得到解决,而且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立法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在一些具体的情况和具体的问题处理上,力帆的一些集团的公关能力并不是那么强。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赞关注,我将会和大家积极互动,积极讨论。
10. 负债157.91亿的力帆有救了重庆政府:大力支持!
“中国摩托车之王”力帆,还是难逃破产的厄运。力帆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成立于1992年。历经17年的艰苦奋斗,已迅速发展成为融汽车、摩托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投资于金融业的大型民营企业。但却在8月初的时候,因不能偿还债务、资产不能清偿全部债务,向重庆第五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力帆的收场
此次力帆的重整获得了重庆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深度介入,而实施重整的主体人就是吉利集团。对于力帆来说,过去一年过得生不如死,而今终于迎来最为靠谱的接盘侠,有了国内最强民营企业自主一哥作为靠山,力帆得以善终,创始人尹明善也保住了名声和晚节,能够体面的退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