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二季度经济回升
扩展阅读
医疗b的股票价格 2025-07-12 14:28:22
比例计算器 2025-07-12 14:28:15

二季度经济回升

发布时间: 2022-01-08 18:30:27

1. 为什么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经济要增长,我生意还这么差

由“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上涨6%”可知,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的(1+6%);
由“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上涨5%”可知,第三季度是第二季度的(1+5%);
因此,两季度共上涨(1+6%)(1+5%)-1=11.3%.

2. 美国二季度的GDP预计下滑52.8%,三季度会回升吗

美国第二季度GDP预计下滑52.8%,第三季度会回升吗?


实际上,第2季度GDP下滑并没有达到52.8%,从美国统计局的数据当中就能够看出,美国第二季度GDP年化萎缩率为32.9%,虽然创下自BEA 1947年开始保持季度记录以来的最严重季度降幅,比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下降,但依然好于预期,BEA称,美国的第一季度实际GDP下降了5%,这已经创下了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季度跌幅,这也进一步说明,COVID-19大流行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危险,也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从美国的疫情数据当中不难看出,其累计确诊病例已经突破700万大关,死亡人数也已经超过20万人,更为糟糕的是,美国的新增确诊病例当前还在以每天5~8万人的速度快速上涨当中。如此糟糕的疫情情况,根本无法支撑美国大规模展开经济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第三季度 GDP出现大幅回升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要知道,美国当前的失业人口已经超过4000万人,还有数万家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第三季度的经济情况可能比第2季度还要糟糕,所以说,第3季度GDP出现回升的可能性极低。

3. 印度第二季度经济增长20.1%,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印度在2021年的第2季度,经济确实增长了很多,和去年同时期对比大概增长了20.1%。其实这组数据既说明了印度今年的经济有所增长,同时也说明了印度去年的经济是比较差的。可能绝大部分人在看到这组数据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今的印度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其实我们要知道在2020年的时候印度由于实施了国内的封锁措施,所以经济萎缩的比较厉害。

当然现在的印度经济水平虽然不能和一些超级国家对比,但总体来说也算是稳中有升,如果不是因为受到了疫情的影响,那我觉得2021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幅度是不止20.1%的,至少也能够达到24%左右。不可否认的是印度现在的制造业以及农业做的都是非常不错的,而且这些产业受疫情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4. 2020 年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 6.8%,意味着什么

GDP只是个数字而已,带来的只是国民情绪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国民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对每个人的影响会更大,所以前些年钱都花在买房上的时候,日常消费扣扣索索的,很多人就吐槽GDP水分高。而到了今年疫情的情况下,谁还关心GDP,更多的是关心疫情还会不会爆发,班还能不能正常上,生意还能不能正常做,只要这些问题解决了,哪怕今年GDP是负的,也没几个人在乎,因为只要疫情过去,明年肯定比今年好。战争里也是类似的情况,大家都相信只要打赢了,就会有好日子过,所以能忍受暂时的苦日子,特别是在战争情况下,国家一般都会考虑提供类似低保的社会保障。

所以,这种情况下,最好是让那些快兜不住的雷该爆的就爆了,银行有些常年滚着走的不良资产趁机清理了,明年经济复苏的时候能轻装上阵。

其实这次疫情可以理解成一次PVE版的战争,特朗普还想借此机会把制造业搬回去呢,虽说大概率没戏,但这次各国的很多行为其实和战争时期很相似了,反过来说,也就是战争里能捞到的好处,很多也能从这次疫情捞到,所以一些不良负债最好就趁此机会清理了吧。

5. 为什么美国第二季度经济下滑,前半年还是正增长

为什么美国第二季度经济下滑,前半年还是正增长,因为美国经济的下滑那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受疫情的影响非常的严重,美国政府不注重疫情的管控,所以经济下滑了。

6. 中国经济二季度增速是6.7还是6.6

过去的十年,中国经济总量整整增加了200%。但近两年出现通货膨胀后,又再经过国家财政政策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于是,又出现了经济增速下降。截至目前,中国生产的煤炭、钢铁、棉花、水泥、纺织品、电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各国首位。近年,我国的银行业、保险业等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网络经济、知识经济、文化产业、大众传媒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的美国、欧共体之外的三大经济体之一,目前在经济总量上,中国位居第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财富急剧增长,我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中国到2020年,就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普通居民占有个人财富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住房宽敞,私家车骤增。中国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在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生活方面,民主法制制度进一步完善,政治生活局面进一步开明,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不庸讳言,我国民众收入高低悬殊,贫富的差距愈益加大。中国经济增长率第二季度为7.8%,为8年来首次回落至8.0%之下,目前开始从增长率的谷底温和回升,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还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增长,增长率将会保持在7.5%至9.8%之间波动。在这之前,受到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再加上央行加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调控力度,这使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致下滑,煤炭、钢铁、水泥价格下降,物价水平降低,社会用电量减少,出口量降低,市场需求不旺,商品市场销售量锐减,价格降低,工厂开工率不足,制造业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有在维持运转的也是利润微薄,甚至出现负利率和亏损,呈现难以为继的状态。经济增速但从8月底、9月初有望开始回稳,7月份的物价指数为1.8%,8月份则为2.0%,回升的主导因素为食品价格、副食品价格、鞋帽服装价格的上涨达3.5%。8月份制造业指数47.5%,9月份便回升到49.2%,并且,上个月出口量增长率重回9.0%以上,但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仅为7.6%。而未来的两三年是经济的恢复期,未来国内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将会显得更为稳健,今后的经济发展格局更不会大起大落,更会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各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发展潜力也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和调整。某些行业社会需求加大促进了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并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性调整:1、产业结构向科技含量增大升级;2、逐步淘汰落后产能;3、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进一步着手高科技成果的应用;5、大力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6、大力发展自主民族品牌,进一步加大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号召力。展望未来,中国还将会保持较高速率的经济增长。细分来看,21世纪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根据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预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各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发展潜力也在发生变化。某些行业社会需求加大促进了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并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据有关专家的预测,21世纪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主要有:1、网络信息咨询与服务业。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依赖也越来越大,网络信息服务也成为社会上的一个重要的行业。这个行业包含了网上购物、商业信息服务、广告媒体服务、技术信息咨询与服务等等。2、房地产开发业。随着住房政策改革和住房的商品化,房地产开发业成为一个繁荣兴旺的行业,购房也成为每个家庭的一件头等大事,房地产开发业也因此面临无限的商机,并因此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咨询、销售业务、物业管理、租借、二手房转让行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具有巨大的市场,也具有较高的利润汇报,因此,成为众多房地产投资者的青睐。3、社会保险业。随着国家经济的进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安全防护意识也不断提高,保险意识越来越强。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都意识到了花少量投入,保证家庭财务和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保险业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4、家用汽车制造业。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家庭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个人对家用汽车的需求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上升,给家用汽车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商家也将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同时,家用汽车市场的发展还将带动汽车配件、维修以及相关的技术产品生产业等行业的发展。5、邮政与电讯业。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人们对信息传递快接性、同步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相关通讯产品(如电话、手机、传真机)以及通讯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中国的电话与移动电话人均拥有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通讯市场的开发潜力巨大,这将给通讯业带来新的机遇和丰厚利润。6、老年医疗保健品业。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1.45亿左右,中国也随之步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带来很多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需求的增加。因此,从事老年人保养品、药品、生活必需品、社区服务等将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并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7、妇女儿童用品业。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女性朋友和儿童对服装、化妆品、洗涤用品以及她(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必需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些用品上的投入也比较高,并带动相关的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这一行业的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8、旅游休闲及相关产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节假日数量的增多,外出旅游休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人们旅游休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代用了服务业、运动产品、体育场馆、旅行社、旅游产品等行业的繁荣发展,形成了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产业。9、建筑与装潢业。国内城市的居民住房的商品化,带动了装修业的发展,室内装饰产品和装修工程承包业成为一个获利丰厚的行业。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当前城市居民装修住房的投入大约在2-5万元左右不等,并促进了装饰材料业的发展。10、餐饮、娱乐与服务业。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对快餐业的需求增加。虽然国外的西式快餐业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西餐式的快餐业地是针对儿童市场。对于中国人来说,更习惯于中国式的快餐,因此中式快餐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中国还将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除了有国家资本的投资,还有民营资本的加入,文化事业力求向多渠道、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但在这之前,我国在欧洲债务危机阴影的影响下,面临通缩的压力,经济增速放缓,以至下滑。市场价格有了连续5个月下降,年内有过一次下调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款利率,而从8月底9月初开始有所好转,明年将会好于今年,在经济增长格局上却不会急剧暴增。经济总量上来看,中国、美国、欧共体是世界三大经济体,目前,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还将会保持较高速率的经济发展增速,未来十几年,还会保持8%上下的增长率。到了2020年中国国力就将会超过美国和欧共体,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的第一大经济体。目前,仅仅是经济增长增速放缓而已,未来的三到十年,中国经济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速增长。只有中国国力得到增长,普通居民才会有的可支配收入,才会有更高的生活水平。未来几年改革重点任务:推动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国经济面临的种种困难如一团麻般复杂,但换个角度看,却如同一根线般简单,那就是产业结构调整还会延续进行,体制、机制的制约还有待转变。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今年的改革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分配制度改革的破题之举,在于打破行业垄断、打破部门垄断、打破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双轨制、对于高收入群体要课以高比率的收入调节税,一次分配追求公平为主,二次分配补充为辅。分配制度改革,其意义在于,不仅解决目前分配领域的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强动力,更会激活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等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已召集45个部门,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确保在今年上半年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相关实施细则。普通民众热切期盼新的分配政策出台,因为关系到普通居民物质生活和幸福指数,也关系到社会公平、社会和谐进步。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要毫不动摇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竞争,这样才会促进中国经济效率提高和活力增强。收入分配改革牵动人心,关系长远。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收入分配改革关系到消费扩大和社会公平,“调高、提低、扩中”的思路早已明确。同时,这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在权衡各方利益、协调各方关系情况下,果断决策,尽快推出。尽管如此,新的、合理的分配制度在我国得以实行,还有待时日。

7. 美国确诊超200万,二季度的GDP预计下滑52.8%,三季度会回升吗

根据亚特兰大联储的经济预测模型预测美国第2季度GDP预计下滑53%,其中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68%的个人消费支出,在4月到6月期间下降58.1%。占国内生产总值17%的私人国内投资总额下滑62.6%,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表示经济恢复正常至少需要10年。


按照之前专家的模型测算,美国的拐点在5月份会到来,但是现在都6月初了,美国的疫情拐点还未到来,从现在的数据分析美国疫情极有可能要持续更长的时间,疫情无法得到控制,服务业无法恢复,所以我认为第三季度GDP不会发生反弹,预计美国第3季度GDP可能下滑的更多,具体取决于疫情控制情况。

8. 美国经济二季度增长1%是什么意思

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预测(一)经济增长走势分析与预测我们对2008年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11%以上的高位增长,从季度和年度增长来看,经济正在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经济增长从年度上讲最高点可能是2007年,从季度上最高点可能是2008年上半年),明年下半年或后年很可能进入温和调整期。其有三大理由:一是消费增速明显加速是经济增长周期处于中部(繁荣期顶部区域)的一个重要信号。这是因为随着人们对经济增长信心的增强及前期收入的快速增长,人们开始扩大消费,即经济扩张由投资转向消费(投资增长仍处于高位),因此,经济增长将处于周期性最繁荣的区间。80年代的两次周期和90年代上半期的一次周期都是这样。当消费增长达到顶点时,投资增长便会明显回落,经济增长也随之回落。这次繁荣持续的时间比以前任何一次都长,主要是由于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及与世界经济景气重叠而导致的投资与出口的持续性“双扩张”。二是物价增长进入第二波上升,其中价格增长的结构变化最引人关注,显示经济周期中增长率变化的信息。当前这波价格增长的特点是CPI加速而PPI减速、生产资料价格放慢而生活资料价格加快,这是经济处于扩张期后期的基本特点。两波价格上涨中生产资料价格的不同走势可能意味着经济周期中增长率阶段性变化正在酝酿中。三是预计国内房地产在2008年下半年后将进入适度调整期,将使投资增长有所减速。房地产特别是住宅的繁荣已经持续10年,我们估计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房地产仍将保持偏热增长态势,正处于中期繁荣的顶部区域,但由于受多重因素的作用,房地产在奥运会后可能步入中期调整期。这些因素是:持续过高的房价对住宅需求的抑制作用、供给的释放及货币信贷的收缩效应以及人们对奥运会后房价上涨预期的变化等。房地产调整将明显地带动钢铁、水泥等相关重化工业调整,整体投资增长将会逐步放慢。另外,受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及世界经济增长可能逐步放慢的影响,出口增长将趋于放慢,对投资增长也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GDP增长的高位走平主要是源于周期性的因素及人们对奥运会后房价预期的一定变化,当然还有世界经济增长周期的变化的影响。预计2008年我国GDP可望突破28万亿元,增长11%,其中上半年超过11%,下半年会有所回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受出口放慢的影响将会有所回落,但受国内消费旺盛的支撑,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预计增长17.5%。为了与以前经济增长目标保持一致,国家对GDP增长的预期目标仍设定为8%。(二)投资、消费和就业增长分析和预测受高收益率和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等的影响,2007年投资增长呈逐季上升趋势,但由于前述所讲因素的影响,2008年投资增长可能趋于放慢,并逐渐步入周期性的调整期。房地产增长和出口增长可能双双调整将是投资回落的直接动因;也因为如此,流动性过剩问题在明年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积极性变化。与之相反的是,消费增长将继续有所加快,这是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是有利的,投资增长放慢意味着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长和产出增长的放慢,同时由于经济的适度调整将影响企业的利润,一些高耗能的落后企业将会被市场逐步淘汰。预计2008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150694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4857亿元,增长16.5%。明年就业增长的形势依然较好。目前尽管城镇单位新增就业有放慢的迹象(主要是由于其他企业如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增长有所放慢),但工业企业就业增长一直保持6%以上的较快增长态势,预计2008年这一趋势会延续。利用就业弹性预测方法,我们预计2008年城镇净增就业量将达到1032万人,新增就业岗位继续突破1200万个。2008年城镇就业增长的目标可设定为新增城镇就业1000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三)物价增长走势分析与预测今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进入2002年以来的第二个上升期。二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6%,比一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三季度继续加快,特别是7月和8月CPI增长分别上升到5.6%和6.5%的相对高位,引起了社会对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忧。我们认为,此轮物价加速上涨,不是一种内在的长期趋势,而是由于部分粮油及肉类产品阶段性的供应紧张而形成的价格“扰动”,不会对未来造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2008年物价继续加速上升的可能性较小,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像2003年至2004年的物价上涨一样,目前推动物价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本轮经济周期以来,除食品类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一直在1%上下窄幅波动,今年核心通胀率仅为0.7%,这说明经济增长的内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农产品涨价带有恢复性质,原因是短期性的供求不平衡;而且,我国农产品的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猪肉的缺口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我们认为,此波物价上涨的走势在性质上与2003年至2004年相似,持续性不强。2003年10月食品价格增长首次突5%(5.1%),持续了13个月,成为导致CPI短期内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这次物价上涨也是源于食品价格的明显上升,2006年12月食品价格再次突破5%(5.8%),目前已持续了9个月,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二是在现阶段的增长环境中,流动性过剩与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偏快增长难以传导到CPI上。多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M2都保持了17-19%快速增长水平,去年以来虽然M1增速明显加快,这反映了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但由于实体经济中绝大多数产品并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相反是多数产品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结果,流动性过剩问题冲击的不是物价(CPI),而是资产价格,导致房地产与股票价格的明显上升,并加剧投资需求的膨胀(投资的膨胀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通过增加产能抑制产品价格上涨),即近阶段货币供应量增加或流动性过剩与CPI关系较弱。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不在货币方面,这是我们对近期物价增长走势比较乐观的原因。从长期物价增长走势看,我国现阶段发生高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较小,经济增长与通胀的组合仍然是“高增长低通胀”,这是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最基本特征(见表4)。2004年GDP增长10.1%,CPI增长3.9%,2005年和2006年GDP增长10.4%和11.1%,CPI则仅增长1.8%和1.5%。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1.5%,CPI增长3.2%,预计今年全年GDP增长11.5%,CPI增长4.3%。相对于GDP增长,目前CPI增幅依然较低,处于可承受的增长区间。而且,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看,目前经济增长正处于或已经达到繁荣期的顶峰区间,明年下半年或后年的经济增长极可能出现周期性回落,这对物价增长将形成下压作用。因此,我们倾向地认为,明年物价增长将像2005年一样,趋于回落。预计CPI增长3.5%左右,宏观调控的目标可定为不超过4%。(四)出口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预测在所有宏观经济增长变量中,出口增长特别是贸易顺差的预测是最难的。影响因素太多,而且许多因素是相当不确定的。预计2008年出口增长将是回落的,主要是出口政策调整的效果所逐步显现。这在今年8月份的出口增长中已有所表现。8月份出口总额为1113.6亿美元,增长22.7%,比1-7月放慢5.9个百分点,比7月份大幅回落11.5个百分点,这显示了7月份开始实施的出口政策调整的积极影响。另一个可能导致出口增长回落的因素是美国经济增长受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将趋于放慢。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将会继续深化,但不会导致美国经济进入明显的衰退或萧条,不过,会使经济持续一段时间处于相对低位增长,这对世界经济景气和外部对我国出口需求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自2006年以来,出口最重要的支撑因素是国内工业产能释放所产生的“外推效应”,如2006年受钢材产能大量释放及国内需求放慢的影响,我国钢材贸易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2006年净出口额为2450万吨,2007年上半年则达到2510万吨,全年钢材净出口预计将超过5000万吨,而最近几年我国新增钢铁产能为7000-8000万吨,即70%的新增产能是通过出口增长来消化的。预计2008年出口的这种“外推效应”会继续加大。我国外贸出口政策调整在相当程度上是抑制这种“外推效应”过大。受以上“两减一增”因素的影响,预计2008年出口增长将回落到20%左右。贸易顺差将继续有所扩大,但增幅明显放慢。预计2008年贸易顺差为3084亿美元,增长20%。

9. 新加坡第二季度经济同比下跌13.2%,该如何挽救

新加坡第二季度经济同比下跌13.2%,其实很大程度是受全球性的疫情影响的,对于如何重新回到疫情前的状态,首先应该等待疫情彻底过去,全球一起面对,应该将目光全部集中在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上,从根本上遏制疫情的影响,对于经济的恢复,应该先暂时性的慢慢恢复,制定好恢复计划,这就需要新加坡政府的支持,在大局上宏观调控。新加坡的政府也应该会扶持服务业的企业应对资金、复工上的挑战,并且尽可能保住当地人民的工作,减少失业率,让人们至少有收入,防止人民的暴动。政府也应该将继续推动企业的转型工程,在目前的现状下,帮助企业做出新的调整,进行新的运营模式。政府也应该将进一步帮助员工增加新的必要技能,改变年龄限制,共同面对疫情下的经济复苏,挽救目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