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行星和恒星的区别是什么
恒星和行星有什么区别?
(1)通常情况下,恒星的质量较行星相比要大得多。恒星拥有足够的质量来进行核聚变,并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而行星自身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光。恒星是恒星系统的中心天体,行星都是围绕恒星公转(准确的说是围绕恒星与行星的质心公转)。恒星的主要成分为氢和氦,它是一种等离子球体;虽然有些行星也是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例如木星、土星),但还有些行星主要是由硅酸盐岩石组成例如地球、火星),它们拥有固态表面,甚至还存在液态水。
(2)之所以没有月环食,是因为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太近了,而且地球比月球大得多。在发生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的连线之间。此时,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或半影,就会出现月食。如果想要出现月环食,那么月球必须要进入地球本影后方的伪本影之中。地球的伪本影位于距离地球140万公里之外,而地月的平均距离只有38万公里,所以不可能会出现月环食。
(3)流星雨的形成与彗星有关。彗星在经过地球轨道时会留下大量的尘埃颗粒,当地球穿过其中时,地球的引力作用使这些尘埃颗粒坠向地球,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并燃烧,从而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流星雨。流星雨的名字以辐射点所处的星座来命名,例如,每年8月13日前后达到极大值的英仙座流星雨,其辐射点位于英仙座方向。
(4)宇宙太庞大了,可观测宇宙的跨度高达930亿光年,而宇宙的年龄只有138亿年,我们只能看到距离地球138亿光年之内的宇宙。
(5)黑洞的前身是恒星。如果恒星的质量超过奥本海默极限(太阳质量的3.2倍),在其生命末期将会爆发成超新星,中心将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坍缩成黑洞。黑洞的引力场非常强大,其周围的时空被极度扭曲,使得黑洞表面(事件视界)之内的逃逸速度超过光速。因此,任何光线都无法从黑洞中逃脱出来,我们就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这也是黑洞之所以称之为黑洞的原因。
B. 什么是行星,什么是恒星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
具体介绍:
行星: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恒星:
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太阳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见的其他恒星,几乎全都在银河系内,但由于距离遥远,这些恒星看似只是固定的发光点。
历史上,那些比较显著的恒星被组成一个个的星座和星群,而最亮的恒星都有专有的传统名称。天文学家组合成的恒星目录,提供了许多不同恒星命名的标准。
(2)行星恒星扩展阅读:
恒星数量:
天文学家对宇宙中恒星的数量一直有不同的估算。最著名的一个说法是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他的著作《千亿的千亿》中提出的一个猜测,认为宇宙中有100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有1000亿个恒星。
而据此天文学家又进一步推测各星系恒星数量约为1000亿的一万亿倍。美国天文学家彼得·范·多昆和天体物理学家查理·康罗伊对来自星系的光强度分析后认为大约有3X1023。
搜寻系外行星方法:
1,天体测量法:
天体测量法是搜寻太阳系外行星最古老的方法。这个方法是精确地测量恒星在天空的位置及观察那个位置如何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如果恒星有一颗行星,则行星的重力将造成恒星在一条微小的圆形轨道上移动。这样一来,恒星和行星围绕着它们共同的质心旋转。由于恒星的质量比行星大得多,它的运行轨道比行星小得多。
2,视向速度法(Radial Velocity):
视向速度法利用了恒星在行星重力的作用下在一条微小的圆形轨道上移动这个事实,目标是测量恒星向着地球或离开地球的运动速度。根据多普勒效应,恒星的视向速度可以从恒星光谱线的移动推导出来。
3,凌日法:
当行星运行到恒星前方的时候,恒星的光芒会相应减弱。光芒减弱的程度取决于恒星和行星的体积。在恒星HD 209458的例子中,它的光芒减弱了1.7%。天文学家用凌日法发现了恒星HD 209458的行星HD 209458b。
4,脉冲星计时法:
通过观察脉冲星的信号周期以推断行星是否存在。一般来说,脉冲星的自转周期,也就是它的信号周期是稳定的。如果脉冲星有一颗行星,脉冲星信号周期会发生变化。
5,重力微透镜法:
用重力透镜效应来发现行星的方法。比如行星OGLE-2005-BLG-390Lb就是用这种方法发现的。
C. 行星与恒星的区别
恒星是指能自己能进行核聚变,且发光发热的星体,行星,彗星等都是围着恒星转。
行星具有一定质量并且近似圆球形,本身不发光,围绕着恒星转的天体。
希望对你有帮助
D. 恒星和行星的区别是什么
一、概念不同
1、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太阳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见的其他恒星,几乎全都在银河系内,但由于距离遥远,这些恒星看似只是固定的发光点。
2、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二、层级关系不同
1、恒星是做自行运动。
2、行星环绕着恒星运行。
三、能量方式不同
1、恒星会在核心进行氢融合成氦的核聚变反应,从恒星的内部将能量向外传输,经过漫长的路径,然后从表面辐射到外太空。
2、行星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E. 行星和恒星有哪些,月亮属于恒星还是行星
月亮属于卫星。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肉眼可见的恒星有大约7000颗,太阳也是恒星。比较知名的有天狼星、老人星、南门二、织女星、大角、牛郎星、天津四、北极星、北斗等。
(5)行星恒星扩展阅读:
天文学家对宇宙中恒星的数量一直有不同的估算。最著名的一个说法是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他的著作《千亿的千亿》中提出的一个猜测,认为宇宙中有100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有1000亿个恒星。而据此天文学家又进一步推测各星系恒星数量约为1000亿的一万亿倍。
恒星分类是依据光谱和光度进行的二元分类。在通俗的简化的分类中,前者可由恒星的颜色区分,后者则大致分为“巨星”和“矮星”,比如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常见的名称还有“蓝巨星”和“红巨星”等。
参考资料:
恒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