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啊,江淮汽车600418今天是不是出了啥大事,为何很多人说明天要大跌啊
风险是不小了,下跌的可能性是大的.不管出什么事,自己的钱才是最重要的.
⑵ 江淮汽车的来历
江淮汽车集团的前身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成立于1964年,1968年江淮汽车制造厂 第一辆2.5吨载重汽车试制成功,填补了安徽汽车工业的空白。此后一直到1991年以前江淮以生产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为主。1991年起江淮开始开发并生产自主品牌客车专用底盘。1995年前后,江淮生产的7米客车底盘已经抢占了国内同类产品80%的市场份额。1996年年5月与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安卡莎公司合资签约成立合肥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同年12月集团整体接收合客公司,进军客车整车领域。1996江淮研发了新型轻卡产品, 1997年实现批量生产。1997年5月18日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自JAC江淮轻卡上市后,其销量一直轻卡业名列前茅,从此江淮汽车依托JAC江淮轻卡逐步获得了一定的业内知名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提到江淮汽车最先能够想到的可能就是江淮瑞风了。因为从2002年上市开始到现在,瑞风的销量一直非常突出,很多时候都是MPV市场的销量冠军,常年销量维持该级别市场的前三。这个在当时名不见经卷的企业以瑞风位居MPV市场前列的销量不得不让人开始关注。瑞风的上市也正式标志着江淮汽车从商用车市场迈向乘用车市场。生产瑞风的萌芽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日本汽车业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以生产乘用车为代表丰田、本田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而日野、五十铃、日产柴等商用车企业无一不陷入困顿,甚至连生存都难以维系。这次危机给了江淮汽车上了生动一课,让江淮汽车看到了但单纯的做商用车企业面临的危机。这也坚定了江淮进军乘用车市场的决心。客观的来讲,从当时江淮企业的技术储备看,不具备生产一个轿车产品的实力。但江淮汽车很快发现韩国现代公司生产的MPV乘用车H1在技术层面上,与江淮强大的客车底盘技术储备非常吻合。2000年到2001年间,江淮与现代达成技术转让,江淮全面买断MPV乘用车H1的制造权。2001年3月16日江淮汽车和现代集团合作生产H1的项目正式签字,2002年3月25日,第一台江淮瑞风商务车正式驶下生产线,瑞风品牌就此诞生。
⑶ 请问江淮汽车600418这支股票怎么样现在是绩优股》
创新高 后来几天可能回调整理 逢高减仓 此股庄家成本大概在5元左右 中长期持有可到10元
⑷ 我买了江淮汽车600418,请高人分析一下这支股票怎么样
暂时没有问题,慎防暴跌
⑸ 我最近想买入股票江淮汽车600418,有高手帮忙看看可以买进吗
从短期看只要他不破8元左右的平台,还有上涨的空间,而且从筹码集中度看有30%的筹码集中在8元左右,有30%的筹码集中在9元左右,建议在破8元或8元左右购买,从周线MACD、KDJ看本周是他选择方向的时候,如果本周走好,下周应该有行情,具体多少如果你是大资金有0.5-1元的空间,如果你是散户,建议你最好别买,这个空间对散户来说挣不住什么钱,最好观望
⑹ 江淮汽车为什么那么好江淮汽车中报2021600418江淮汽车股讨论
最近几年的时间,全球多个国家就发布了将来几年或十几年后禁止出售燃油车后,不少盛名品牌车企相继转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向。因而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了空前未有的红利与发展前景,并且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处于雏形阶段,该行业的发展和研发发展潜力将会非常大。
我们作为投资者是否有机会一起搭上这趟驶往未来的"列车"呢?借此机会,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车!
在对江淮汽车进行分析前,我要给大家奉上一份汽车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汽车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的汽车企业集团。当前公司是安徽省12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同时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汽车品牌前5强,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是公司的重点营业范围。
简单介绍了江淮汽车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了解下江淮汽车公司有什么长处,是否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细分市场领先优势
2017年的报告显露出,对于轻型货车,公司成功出售了19.1万辆,销量在同行业该领域当中也算得上有名。并且在逆势中的MPV销量猛增,在销量方面,全年达到了6.65万辆。公司的出口汽车总量在同行业中排名很高,可以排到第四。其中轻卡和高端轻卡出口成绩依旧很亮眼,保持第一位,SUV出口数量在4万辆之上,成为了行业出口第一。
在国内外市场上,对公司的MPV及轻卡都表示了接纳的态度,方便公司可以稳定在该细分领域的地位以及市场的覆盖。

亮点二:新能源车先发优势
数据显示,江淮汽车在2017年销售了2.83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相较上一年,增长了53.86%。不光如此,公司对于新能源技术积累、市场推广、合资合作领域内还有着领先的优势。还有华霆动力、巨一自动化也和公司是合作伙伴,他们协作在电池系统、电机电控方面投资创立了合资公司。
除此以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方面,公司还和大众的合资公司、蔚来汽车都有合作关系,目的是公司以后在新能源领域拥有竞争优势。
不过因为篇幅有局限,要是想知道更多关于江淮汽车的深度报告与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江淮汽车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中国的汽车品牌在2021年顺利完成从追逐世界品牌到齐头并进一起跑的目标,彻底超越最关键的一年。中国汽车在世界领域中不断占据技术和先发制胜优势,尤其是是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得到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市场的普遍认可,未来中国汽车销量和认知度将有望超越欧美日国家的绝大多数著名的老车企。
总的来说,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技术得到国际和国内的著名车企认可,之后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引领者之一!
但文章存在时滞性,要是想要更精确地掌握江淮汽车行情,可以点击此链接瞧瞧,有专业的投顾为你服务,看下江淮汽车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江淮汽车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2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⑺ 股票江淮汽车600418十二块买的,分析下后市如何
<1>此股目前处在7.6级很高风险区域。<2>其理论价值约4.9元。<3>与总
盘相比九项重要的财务指标中,有5项一般(净资产、公积金、未分利润、负债率、财务综合分、),且财
务综合分在总盘评比中属于2级很好。<4>短线支持价3.04元,压力位3.22元。5—密集上档阻
力区在3.19元左右,集中了约369万股(0.41%),密集下档支撑区在3.16元左右,集中了
约353万股(0.40%)。现价位正处在密集成交区中。<6>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盈利成本的平均价
为3.15元,亏损成本的平均价为7.76元。赢利与亏损成交额之比1:599。<7>庄家现有成本
约9.95元,其流通股持有量约56%,即49329万股左右。<8>当前在“沪深”股市1561只
股票中,本股综合投资价值及抗风险排第127位。在所属“汽车制造”行业27只股票中排第6位。在所
属产地“安徽省”51只股票中排第8位。<9>近期在“沪深”股市财务综合评比排第406位。在所属
“汽车制造”行业排第9位。在所属产地“安徽省”排第16位。
操作指导建议:建议无持有者:跟踪观察多留心。建议已持有者:注意风险准备换股。
⑻ 请问下江淮汽车股票(600418)走势怎么样
来金晶科技吧,工资1000还拖欠,兽性化管理,工人自杀的有跳楼的,抹脖子的,还有在单位上吊的,事故也很多,又被车撞死的,被玻璃砸成肉泥的,被破碎机搅成肉馅的,领导比禽兽还禽兽
⑼ 江淮汽车(600418)这只股票有什么特点可以操作中遵循
适合做中长线!
他一直都是在涨的,这样的股票,拿着稳!
⑽ 江淮汽车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30日成立,前身为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始建于1964年。公司占地面积460多万平方米,总资产53亿元,员工总数17000余人 。
公司于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名称为“江淮汽车”,股票代码600418,2004年又成功发行了可转债,2005年成功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公司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具有年产70万辆整车、50万台发动机及相关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 2011年,公司销售各类汽车超过46万辆,实现了连续21年以平均增长速度达40%的超快发展。
1. 创业(1964-1990)
1964年5月20日,巢湖汽车配件厂成立,后改名为江淮汽车制造厂。
1968年4月第一辆江淮牌汽车诞生。
1990年产销汽车不足千辆,销售收入仅有3000万元。企业陷入谷底,举步维艰,许多人都失去信心。而留下来的创业者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在夹缝中寻找生机,在产品上寻求突破。
2. 转折(1990-1996)
第一次战略转型:重点发展客车专用底盘,适时发展整车。1993年10月28日江淮汽车年产突破万台,进入安徽工业企业五十强。
延安整风:奠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并引发了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渐进式变革:奠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并形成了1358理论。
3. 发展(1996-2006)
站在巨人肩膀上与巨人同行: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通过管理创新不断引入国际标准;通过机制创新不断进行体制变革。
把企业变成一所学校: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事学习。
建设共同家园:让每个人有机会成全自我。
构建三个系统:组织中的成员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
4. 超越(2006- 至今)
2006年5月27日《JAC宪章》颁布,标志着江淮汽车已由一个人人参与到学习中的组织,演化为组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
第二次战略转型:由单纯的商用车企业转向商用车和乘用车并举的综合型汽车企业;由以赚取制造利润转向同时赚取技术和品牌利润;由以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
品质JAC:把品质作为责任,视品质如同生命,靠品质获得尊严,以品质塑造品牌,率先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跨越。
十二五发展目标:力争实现销量160万辆,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