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东方之冠
扩展阅读
焦点科技股份股票行情 2025-07-12 10:19:11
qq空间怎么加股票行情 2025-07-12 10:07:58
垂死之家 2025-07-12 10:06:23

东方之冠

发布时间: 2022-01-29 11:43:44

❶ 东方之冠为什么这么红包含哪两层含义

东方之冠的话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而且她品牌的话他口碑还是不错的所以就会很红

❷ 东方之冠的介绍

东方之冠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这个馆是斗拱形的特点,它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在中国馆里面有31个省区市的展区,港澳地区也来参加中国馆的展示。中国馆也是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将永久地保存。2010年,“东方之冠”这个半悬的红色斗拱状巨大建筑矗立在上海浦东世博会规划核心区。2007年12月18日,造价达到15亿元、名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❸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被称为“东方之冠”

1.中国传统意象:官帽的形状,所以称为“东方之冠”,亦有粮仓、宝鼎之意
2.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结合了中国古代木造建筑和斗拱,56条横梁代表56个民族,以及九宫格、南北轴线等经纬分明的对称式设计,周围绿化承袭苏州园林风格

3.中国传统汉字元素:外侧的环廊底部用“古代汉字”(传统叠篆文字艺术),刻入中国的34字传统王朝名称,传达出中国的人文历史面貌。环廊底部刻入34个省市区的名字也被刻入,展示了中国的“地大物博”和“民族团结”

4.中国传统颜色元素:“中国红”的外墙,体现出热情洋溢,团结奋进的民族品格

5.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国家馆和地区馆上下呼应,天人合一,国家馆为“天”,如同雕塑高耸于上,宛如天下粮仓;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福泽神州、富庶四方。

❹ 东方之冠

用吹塑纸,既便宜又实用

❺ 东方之冠的简介

英国伦敦的水晶宫,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原子球馆……都是历届世博会为举办地留下的标志性建筑。而黄浦江畔,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又将留下怎样的建筑呢?
2007年12月18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正式开工建造,中国馆的设计方案——东方之冠,也首度公布于众。“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中国馆联合设计团队总负责人兼总建筑师何镜堂院士昨天在开工现场讲述了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为中国馆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中国馆是中华智慧的结晶。今年4月25日,中国馆建筑方案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公告一出,立刻得到积极响应。截至6月15日,共收到344件应征方案,经过层层筛选,最有冲击力的3件作品脱颖而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代表文化精髓,因此必须从总体意象上提炼。”何镜堂院士告诉记者。这个综合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清华安地建筑设计公司和上海建筑设计院各家方案之长的中国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建筑概况:中国馆座落于世博会规划核心区,它将成为世博会园区的点睛之笔。
地理位置:位于世博园区A片区,世博轴东侧,从世博园区浦东主入口一进场就能看到这座宏伟的建筑。
2008年11月28日土建结构封顶,
建成后的中国馆,由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国家馆、3万平方米的地区馆以及3000平方米的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整体效果形成国家馆“居中升起”、地区馆“水平展开”,把地区馆用基座平台的形态映衬国家馆。层层出挑的造型,在夏季可形成上层对下层的自然遮阳;中国馆的外墙将选用可利用太阳能的合成材料;景观设计加入了小规模人工湿地,可实现循环自洁,成为生态景观。

❻ 东方之冠的建筑特点

1、建筑结构合理
国家馆高63米,形成城市雕塑,体现中国馆的标志性;地方馆高14米,水平展开,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中国馆建筑总体采用不对称平衡结构,体现和谐、稳定之意。
2、建筑功能完善
国家馆地上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分三个层次,33米标高处为国家馆门厅和服务区等,39米标高以上为国家馆展厅,以平面展馆(1.3万平方米)为主,辅以坡道和连接踏步,能满足多种手段展示中华文明的布展需要。省区市联合馆地上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2.4万平方米,净高10.5米,满足31个省、区、市各600平方米展览面积的需要。除展览空间外,中国馆还配置了入口大厅、多功能厅,及会议室、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
3、交通组织便捷
中国馆四面均有出入口。多部自动扶梯、垂直电梯通达国家馆展厅及屋顶公共活动平台。地方馆周边设置货运通道,四边开门,便于布展时集中货流的出入。地方馆顶部平台通过台阶通道与北面贯穿世博园的高架步道相连,便于人流疏散。
4、景观设计典雅
中国馆的景观设计采用中国江南园林风格,建筑周边营造数个景观园林。地方馆屋顶公共活动平台采用九宫格和江南园林相结合的景观设计,上承国家馆斗冠顶部九宫格布局,下接景观园林典雅风韵,使中国馆景观设计更具层次丰富的立体感。地面景观园林通过南北广场分别延伸到基地南北面的公共绿地,融入世博园整体景观之中。
5、中国元素丰富
(1)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梁柱结构塑造出标志性的斗冠形象,寓意东方之冠,鼎盛中华
(2)地区馆外墙和内部装饰运用叠篆手法,以地名点缀,体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景观设计亦体现中国文化意境。
6、节能环保技术
中国馆建筑设计中融入了多种节能环保技术,结合被动式节能措施,如自遮阳体形、自然通风、采光等,和主动式生态节能技术,如太阳能屋面、冰蓄冷技术等,全面提高中国馆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含量。

❼ 东方之冠的冠怎么读

读GUAN,一声。
相似的词有“怒发冲冠”,意思是帽子,最高的。
只有“冠军”的时候才读四声。

❽ 什么是东方之冠

你之的是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吗? 上面那位兄弟说的就是! 我补充五大特点 1、建筑结构合理
国家馆高63米,形成城市雕塑,体现中国馆的标志性;地方馆高14米,水平展开,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中国馆建筑总体采用不对称平衡结构,体现和谐、稳定之意。
2、建筑功能完善
国家馆地上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分三个层次,33米标高处为国家馆门厅和服务区等,39米标高以上为国家馆展厅,以平面展馆(1.3万平方米)为主,辅以坡道和连接踏步,能满足多种手段展示中华文明的布展需要。省区市联合馆地上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2.4万平方米,净高10.5米,满足31个省、区、市各600平方米展览面积的需要。除展览空间外,中国馆还配置了入口大厅、多功能厅,及会议室、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
3、交通组织便捷
中国馆四面均有出入口。多部自动扶梯、垂直电梯通达国家馆展厅及屋顶公共活动平台。地方馆周边设置货运通道,四边开门,便于布展时集中货流的出入。地方馆顶部平台通过台阶通道与北面贯穿世博园的高架步道相连,便于人流疏散。
4、景观设计典雅
中国馆的景观设计采用中国江南园林风格,建筑周边营造数个景观园林。地方馆屋顶公共活动平台采用九宫格和江南园林相结合的景观设计,上承国家馆斗冠顶部九宫格布局,下接景观园林典雅风韵,使中国馆景观设计更具层次丰富的立体感。地面景观园林通过南北广场分别延伸到基地南北面的公共绿地,融入世博园整体景观之中。
5、中国元素丰富
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梁柱结构塑造出标志性的斗冠形象,寓意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地区馆外墙和内部装饰运用叠篆手法,以地名点缀,体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景观设计亦体现中国文化意境。
6、节能环保技术
中国馆建筑设计中融入了多种节能环保技术,结合被动式节能措施,如自遮阳体形、自然通风、采光等,和主动式生态节能技术,如太阳能屋面、冰蓄冷技术等,全面提高中国馆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含量。

❾ 东方之冠有什么含意

东方之冠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 这个馆是斗拱形的特点,它具有浓厚
的中国特色

❿ 中国东方之冠的特色

一是“中国印象”,主要是从绘画、戏剧、文字、颜色等艺术形式中捕捉中国形象,中国馆的整体就选用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红”;二是“出土文物”,如从斗冠、宝鼎等器皿中汲取灵感,中国馆分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其中国家馆的造型,就是通过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挖掘与提炼后设计出的;三是“城市园林”,从中国的城市建筑、园林中吸收营养,例如九宫格、南北轴线等,形成经纬分明的建筑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