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史立臣
扩展阅读
股票分时图两线怎么看 2025-07-23 01:06:06
买恒大房还是恒大股票 2025-07-23 00:28:44

史立臣

发布时间: 2022-02-05 01:36:38

① 内蒙古鸿茅药酒是如何通过审批的

因发文指鸿茅药酒为毒药,广东医生谭秦东被跨省抓捕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

而此次引起公众质疑的并不是一款普通的保健品,而是享有国药批准文号的非处方药。

针对鸿茅药酒药品成分、临床数据、产品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违规宣传的报道与评论铺天盖地。

根据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茅药酒”)官方介绍,其产品“药借酒力,酒助药势”,主治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

不过,其不仅“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在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官方网站上“临床实验数据核查”栏目查询“鸿茅药酒”,查询结果也是0条。

虽然多次受到媒体质疑,但鸿茅药酒的业绩一路飙升。其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2016年鸿茅药酒零售药店终端(包括实体药店与网上药店)销售额16.3亿元,同期增长39%,在中成药市场仅次于东阿阿胶。

方舟子也指出,对中药的毒性目前缺乏系统、透彻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不清楚的。

十年广告违规:违法成本不高

与保健酒不允许宣传治病功效,鸿茅药酒作为药品是允许介绍,但鸿茅药酒在广告中屡屡违规。

食药监总局数据显示,关键字为鸿茅药酒的广告内容竟高达1192条。

尼尔森网联AIS全媒体广告监测显示,去年1月至11月,鸿茅药酒取代宝洁,位列投放广告企业第一,投放总额同比增长55.9%。而根据央视市场研究媒介智讯(CTR MI)的数据,2016年,鸿茅品牌(包括酒精饮品、活动、商业及服务性行业等)在电视广告中的投放额为150亿元。

鸿茅药酒虽然获得了合法的批文,但却屡屡冲破规定,发布违规广告。

据此前媒体报道显示,2007年,鸿茅药酒就因违法广告被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勒令暂停在山东省的销售。

正是2007年,修订后的《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在正式实施。其中就已明确规定,药品广告中必须标明忠告语等信息,而非处方药广告的忠告语是:“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其字体和颜色必须清晰可见、易于辨认。上述内容在电视、电影、互联网、显示屏等媒体发布时,出现时间不得少于5秒。

随后的十年间,鸿茅药酒开始出现在监管部门公告的违规宣传企业名单之上。除了违规利用患者形象作证明、夸大药品适应症之外,缺少“忠告语”也是鸿茅药酒广告的问题之一。

2008年,鸿茅药酒一方面被江苏、宁夏等地的药监局责令“暂停销售”,一方面在强大广告的带动下实现销售额突破亿元。据统计,2009年以来,鸿茅药酒先后被吉林、辽宁、江西等十余省曝光或查处,多次收到暂停销售等行政处罚。

2013年,鸿茅药业曾被浙江省食药监局列入黑名单,认定其为广告发布企业信用严重失信等级。

另一方面,对于药品广告“忠告语”的要求升级为法律条款,2015年实施的新广告法规定,非处方药广告应当显著标明“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不仅缺乏忠告语,广告审批样式中有服用禁忌和注意事项,在电视剧中却不出现,消费者无法知晓。

此外,2015年新广告法实施,首次明确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做推荐、证明;鸿茅药酒因在店堂使用明星代言广告,被上海工商立案查处,成为新法实施后“广告违规第一案”。随即湖北等7省区对鸿茅药酒作出“暂停销售”的决定。

“与早期宣传的夸张程度相比,新广告法的实施使得企业已经有所收敛,但是行业中的违规宣传仍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小地方的宣传平台较为明显。而随着对药品广告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仍然处于监管真空地带的影视剧植入广告越来越受到药品企业的青睐,同样,也凸显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史立臣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连审查制度相对完善的传统药品广告领域都仍有如此之多的违规现象,更何况是监管尚未明晰的药品植入广告。”

这与鸿茅药酒的中药配方特点不无关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师邓勇向记者描述了药企在此种情况下的违法成本较低,不足以形成威慑效果。

由于其是中药配方,疗效、使用者体质等一系列的无标准就被厂家所利用,当消费者发现吃了不管用,厂家会说每个人的体质、所处的环境等有差异,建议再服用一个疗程,直至消费者发现确实不管用,或者吃不起为止。

等消费者向企业投诉时,企业要么拖延时间,要么干脆置之不理。如果到有关部门去投诉,至少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有处理结果,况且即便受到处罚,与其所产生的利润相比是九牛一毛。

这是一个体系性的问题:“监管体系执行失灵是违法药品广告盛行的现实困境,药品广告管理法律体系有待完善、修订,此外执法者的素质和落后手段是制约因素,加上地方保护主义推波助澜,广告平台媒体自我监管功能先天不足,广告行业自律缺失,才会使得问题屡禁不止。”

② 三精公司董事长跳楼的简介

2014年5月19日,市场传言三精制药现任董事长刘占滨[微博]因涉嫌受贿,被检查机关带走协助调查。期间,刘占滨以身体不适要求治疗,在医院跳楼自杀未遂,摔成重伤,截止2014年5月20日,生死未卜。
2014年5月18日晚间,哈药股份和三精制药同时发布公告称,“2014年5月18日公司接获黑河市人民检察院通报,刘占滨于2014年5月16日被立案侦查。2014年5月18日早饭过后,刘占滨称感觉不适。同日上午,在逊克县医院检查身体过程中,于三楼卫生间摆脱监护法警,从窗户跃出,坠地身亡”。然而,哈药股份和三精制药均未透露刘占滨被调查的原因。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刘占滨遭调查可能是因为被内部举报。此前,刘占滨就曾传出被举报的消息。“医药行业的反腐力度将越来越大。相比能源行业,医药行业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北大纵横医药行业中心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向记者表示。

③ 藿香正气液成为质检黑榜常客是怎么回事

“3·15”打假当天,吉林省正辉煌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辉煌药业”)因生产藿香正气丸(浓缩丸)不合格被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自2017年1月至今,藿香正气类产品因不合格被通报次数已多达5次。藿香正气类常用药招标价格过低,为了获取利润企业往往会偷工减料降低成本。惩罚措施较低让藿香正气类常用药成为黑榜常客。

④ 国内首个新冠疫苗专利获批了吗

是的。8月16日,据媒体报道,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及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申请的“一种以人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申请已被授予专利权。

据悉,该专利于2020年3月18日申请,在8月11日获得批准。发明人有陈薇、吴诗坡、侯利华、张哲等人,由此可见,该疫苗就是此前陈薇院士团队开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Ad5-nCoV疫苗)。

(4)史立臣扩展阅读

疫苗效用原理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人5型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所述疫苗以E1、E3联合缺失的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为载体,以整合腺病毒E1基因的HEK293细胞为包装细胞系,携带的保护性抗原基因是经过优化设计的2019新型冠状病青(SARS- CoV- 2)S蛋白基因(Ad5-nCoV)。

S蛋白基因经优化后,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该疫苗在小鼠和豚鼠模型上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在短时间内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

hACE2转基因小鼠上的保护效果研究显示,单次免疫Ad5-nCoV14天后能够明显降低肺组织内部的病毒载量,说明该疫苗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此外,该疫苗制备快速简便,可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生产用于应对突发疫情。

⑤ 辽宁医保癌症药物目录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2017年版药品目录较2009年版增加了339个药品。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表示,此次药品目录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加力度很大,不仅有新药品的增加,同时也剔除了很多辅助性“神药”。

⑥ 流感疫苗背后的上市公司准备扩能吗

并没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门诊工作人员与黄牛同时提到的华兰生物只是供应流感疫苗企业其中之一。9月29日,华兰生物证券部一位李姓工作人员在接受中新经纬记者采访时表示,华兰生物目前没有扩大流感疫苗产能的计划,因为扩大产能需要扩大相应的生产线,但这在短期内难以做到。

作为流感疫苗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的企业,华兰生物2019年流感疫苗批签发量占全国数量的42%。其中,华兰生物疫苗公司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量占全国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总量的86.9%。

(6)史立臣扩展阅读:

走出疫苗“一边紧缺、一边报废”的怪圈:

此前有报道指出,受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影响,疫苗法出台监管趋严导致批签发速度下降,但史立臣表示,政府还需要尽可能放开批签发量,并允许企业在一定范围内以合理的途径进行宣传,让更多民众了解流感疫苗的作用。

陶黎纳则建议政府加大采购力度,让更多人免费接种,把疫苗列入特定人群的公费接种范围,把流感疫苗的总需求盘子做大,同时加强企业供应的稳定性,建立供需对话平台与联动机制,厂家才有信心与动力生产民众所需的流感疫苗。

⑦ 如何看待扬子江药业实施垄断行为被罚 7.64 亿

反垄断在医药行业并不是刚刚开始。

今年2月,《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制定原料药等专项领域反垄断指南、豁免制度适用指南;2020年,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也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关于原料药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刘旭表示,上述征求意见稿还没有正式公布,目前还不清楚其进展,预计今年可能公布。

原料药领域非反垄断已有先例,前述提到的先声药业和天药控股均是因为原料药垄断行为被处罚。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认为,中国原料药企业数量比较少,反垄断处罚可能是一次性的,“如果企业再不遵守,将受到很大的冲击”,而对于像扬子江药业这种发生在销售环节的垄断行为,很多企业都在使用,将产生很大的震慑作用。

史立臣认为,扬子江药业此次的处罚,说明医药行业的反垄断已经从原料药领域进入制剂领域,医药企业的合规要求大大增加,这也促使医药企业在经营上更加规范。

刘旭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医药行业的反垄断案件过去主要集中在化药,从扬子江药业的罚单可以看到,开始关注中成药领域的反垄断,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补足。

⑧ 爱尔眼科医疗纠纷造成什么影响

受爱尔眼科医疗纠纷事件影响,1月4日股市收盘,爱尔眼科公司股价下跌8.91%,成交额创下天量111.5亿,收报68.22元/股,最新市值2812亿元,仅仅就今天内市值就蒸发了近145亿元。

据悉,爱尔眼科医疗纠纷持续发酵,爱尔眼科发布核查报告称,艾芬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对此,艾芬在微博回复表示,“看了核查报告后的直觉: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管理混乱,推卸责任。”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告诉记者,就此事件而言,不排除爱尔眼科存在过于趋利的情况。植入晶体目前是否为成熟的手术还值得商议,其伴随大量的后遗症及风险,基本都由消费者来承担。由于植入晶体收费高,医院普遍未充分告知风险,且违规进行大量广告宣传。

(8)史立臣扩展阅读:

爱尔眼科多次陷入风波

作为知名民营医院上市公司,爱尔眼科通过并购和自建模式,公司规模得到迅速扩张,营收也实现持续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爱尔眼科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74%至99.9亿元;净利同比增长36.67%至13.79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爱尔眼科完成了屈光、视光服务、眼前端和眼后端等项目的业务布局。此次受到质疑的白内障手术为爱尔眼科的第三大业务板块。2019年,爱尔眼科的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的营收分别为35.31亿元、19.3亿元,同比增长25.56%、30.67%。白内障项目实现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13.97%。

各项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多次陷入医疗纠纷让爱尔眼科发展过程风波不断。以旗下子公司武汉爱尔眼科医院为例,天眼查数据显示,其涉及的法律诉讼达12条。2016-2020年,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有7件因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而被起诉的诉讼案。

⑨ 长生生物造假有什么目的

深陷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的长生生物,在7月16日跌停,报22.1元,对应总市值215亿元,缩水24亿元。今年以来,其股价不断上涨,最高达到29.99元/股,对应总市值暴涨超1倍。截止到7月13日收盘,报24.55元/股,对应总市值为239.04亿元,较年初总市值上涨70%。

昨日早间,长生生物发布公告称,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收回子公司长春长生《药品GMP证书》,同时长春长生已按要求停止狂犬疫苗的生产,长春长生正对有效期内所有批次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全部实施召回。

至于出现造假的原因,史立臣表示,一般是为了降低成本,“举个简单的例子,配料应该配100公斤却只用了80公斤,或者应该在某一个温度阶段放24小时,却只放了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