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赫鲁晓夫的报告为什么叫秘密报告
苏共二十大会后,党的核心成员被赫鲁晓夫留下召开秘密会议,这次会议一直持续到凌晨,会上赫氏作的报告,被称为秘密报告
⑵ 赫鲁晓夫在苏工二十大上所作的秘密报告的内容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我记得有一本关于赫鲁晓夫的传记,其附录里有这片报告,简单的讲,这篇报告就是讲对于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的坏处,换句话说,对于当时出席会议的人提个醒,现在当家人换了,别再搞以前那一套了,我赫鲁晓夫有自己的套路,你们看着办吧。至于影响。从深远来看,对于苏联解体,这篇报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不知道你是现在所处的教育水平是什么样,所以只能科普,如果还需深入了解,我们可以继续交流。
⑶ 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的历史意义
据吴冷西《十年论战》一书回忆,毛泽东于3月17日召集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这个报告。毛泽东说,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一是揭了盖子,这是好的,二是捅了娄子,全世界都震动。揭开盖子,表明斯大林及苏联的种种做法不是没有错误的,各国党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办事,不要再迷信了。捅了娄子,搞突然袭击,不仅各国党没有思想准备,苏联党也没有思想准备。这么大的事情,这么重要的国际人物,不同各国党商量是不对的。事实也证明,全世界的共产党都出现混乱。这是中国方面对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最初的也是最具权威的评价。
历史事实证明,秘密报告虽然揭开了斯大林个人崇拜和苏联模式弊端的盖子,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推动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是实际结果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斯大林问题提出方式的草率性和对斯大林功过评价的片面性。苏共在没有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的情况下抛出斯大林问题,传达的步骤之乱、范围之广和速度之快都脱离了人们的接受能力,事后又缺乏周全的解释和教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严重的后遗症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⑷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秘密报告时说基洛夫死有哪些可疑之处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秘密报告时说:“……有理由怀疑,负责保卫基洛夫安全的人中,有人帮助了杀害基洛夫的凶手尼古拉耶夫。尼古拉耶夫在他行刺之前一个半月曾因行迹可疑而被捕,但被释放了……另一个情况也异常可疑:1934年12月2日,一个担任基洛夫贴身警卫的肃反工作人员在被带去审讯的途中因‘车祸’身亡,可是在这次车祸中,车上的其他人却个个安然无恙。在基洛夫遇害后,对内务人民委员部在列宁格勒的工作领导干部判得非常轻,但在1937年把他们都枪决了。可以推测,枪毙他们是为了掩盖谋害基洛夫的真正组织者留下的痕迹。”显然,赫鲁晓夫推测此事是有预谋的,与内务人民委员会和斯大林有关。
⑸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真的是苏联“解冻信号”吗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其实并不是什么苏联的解冻信号,只是一些他全面反对斯大林的一些自己的表态,是一种政治姿态,想让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不仅在苏联国内引起重大争议,而且在国外也引起了轰动。美国曾派两批中情局人员,花了50多万美元,才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原文搞到手。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华约国家“发酵”最快,甚至爆发了一次重要事件
⑹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到底披露了哪些斯大林“罪行”
从斯大林执政到苏联解体共有6位国家最高领导人:.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任期:1922 年 4 月 3 日-1953 年 3 月 5 日).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任期:1953 年 9 月 7 日-1964 年 10 月 14 日).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任期:1964 年 10 月 14 日-1982 年 11 月 10 日)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任期:1982 年 11 月 12 日-1984 年 2 月 9 日)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任期:1984 年2 月 13 日-1985 年 3 月 10 日).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任期:1985 年 3 月 11 日-1991 年 8 月 24 日)
⑺ 赫鲁晓夫为何做针对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有什么个人恩怨吗请回答的专业些,谢谢。
执政理念的问题,不能公开反对,那样对民众的冲击太大, 而且当时斯大林在苏联民众心中是至高的存在,他如果公开,会立马下台。
⑻ 赫鲁晓夫提出秘密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赫鲁晓夫的目的是什么?这等于是在问我们为什么要打倒“四人帮”。
一个国家,把自己农民的粮食都抢走了,让农民活活饿死;让几百万优秀和善良的党员、知识分子、军官被枪毙或关进集中营;让一个疑神疑鬼、喜怒无常、残忍无比的人当领袖胡作非为。这一切难道正常吗?难道应该持续下去吗?
当然在这之前,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保有“老大哥”的光辉形象。苏联的阴暗面一旦暴露,必然降低自己国家的威信,权威不免大打折扣。于是东欧国家的“离心倾向”得到了助长,“匈牙利事件”和“波兰事件”就与此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