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图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6%D0%B9%FA%B9%DD&in=28319&cl=2&cm=1&sc=0&lm=-1&pn=11&rn=1&di=1827497493&ln=2000&fr=&ic=0&s=0&se=1
这个分辨率很大,自己下会快一些~~~非常的清晰啊
⑵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样子
详细请参见http://ke..com/view/3487840.htm?fromtitle=%E4%B8%AD%E5%9B%BD%E9%A6%86&fromid=8604395&type=search
⑶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长和宽是多少
中国国家馆的建筑面积为105879平方米,其结构体系为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所用钢材达2.3万吨。中间以四个混凝土核心筒作为主要的抗侧力及竖向承载体系,核心筒结构标高为68米。每个核心筒截面为18.6米×18.6米,相邻核心筒外边距约70米,内边距33米;屋顶边长为138米×138米。展馆分为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港澳台馆三个部分。其中中国国家馆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中国地区馆建筑面积为30000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港、澳、台分别为独立馆,每展厅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⑷ 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高清大图!
http://tieba..com/%C9%CF%BA%A3%CA%C0%B2%A9%BB%E1/tupian
这是世博贴吧图片,挺全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⑸ 哪里可以找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高清图
夜色朦胧,灯火通明,很不错呀,图片来了……
⑹ 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的资料和图片
你说的资料指什么资料啊?
中国馆是由何镜堂设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梦想。这样“重量级”的场馆,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代表文化精髓,因此必须从总体意象中提炼。”正是以整体大气的建筑造型整合了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
简单来说,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高耸其间,形成开扬屹立之势;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之态。
⑺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示了哪些东西
搭乘电梯,观众可以直奔49米上层,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也是核心展示层“东方足迹”,面积达8500平方米。“发展”和“时空转换”为该层的两个核心展示角度。
一个超常规的影厅是上层的点睛之处。导演陆川透露,不同于普通的影厅,在这里,主题影片将在不同的空间里同时展现,前、左、右三面大银幕包围着观众。影片时长8分钟,但不同空间放映的累积内容时长则达24分钟,极富视觉冲击力,以汇聚、建设和感悟着手,诗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大气、震撼、现代风格的影片虽短,其内容却仿如一部“微型史诗”。
陆川告诉记者,主题电影的制作班底就是《南京!南京!》团队。从创意阶段开始,电影即定调为诗意的展现,因此会有很多超出现实生活的、富有想像力的“奇观”呈现给观众。
影片将给我们展现一种新的人文情怀,震撼但不压抑。陆川认为,对一些历史的诠释可以用一种轻松的、柔性的关注和表现手段,使其更艺术化。
他表示:“影片后期制作复杂程度不亚于影片《魔戒》,将体现目前国内后期制作的最高水平,有许多经过好莱坞大片历练的年轻人加盟。”
走出影厅,观众马上会被另一件“宝贝”所吸引——放大了数百倍的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巨型画卷可以让人细细品味,画中人物还会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面对 “国宝级”文物的再创作展现,潘公凯表示:“我们要把它做得有趣、好玩,既有意思又有内容,寓教于乐。”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热闹,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真实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
2002年,《清明上河图》的孤本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引来无数观众排队参观,竞相一睹真容。但当时观众只能在1米开外的围栏外远距离眺望而已。这一次,原本5米多长的画卷被放大至100米,走在巨型画卷旁,可以一次看个够。
紧接着,观众在前往41米展厅的途中,可以看到意象化的绿色植物将建构出一个梦幻的绿色环境,其中还穿插新老城市人在同一屋檐下和谐相处的影像装置。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造纸、印刷术等和城市生活发展相关的元素也都将创意地展现在人们的寻寻觅觅中。
结束了49米上层的参观,观众将来到41米的中层,经历动感体验。中层面积3500平方米,被誉为是充满惊喜的“智慧之旅”。
梦幻的轨道车,是中层的主打项目。姚开阳表示,这就好比美国迪斯尼乐园的游玩项目,给人以童话般的意境。但中国国家馆的这段“骑乘”还能让人领略半抽象、诗意化的参观效果。
边游边看,好似一趟寻觅之旅。黄建成表示,“骑乘”算是一种参观者的特定方式,运用了动态的“流处理”,设计在展馆的41米中层,既是一种惊喜,也是一种参观节奏上的调节,让游客在三个层面的参观过程中有起有伏。
约10分钟的“骑乘”旅途中,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智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砖瓦等成为沿途观赏的亮点。
潘公凯说道,中国古代的农耕民族文化特点显著,古时候的建筑均以木材为主,功能偏向于生活和居住,并且符合中国的气候特点。这不同于希腊、埃及等国家,以石头建筑为主。因此,这种中国式的建筑之旅将很有看头。
33米的下层展厅“绽放的城市”,面积约3400平方米,被赋予了“未来畅想”的功能。
该层的环境设计颇有讲究,以白色为基调的展厅被打造成流线型,配以光影的勾勒,风格简洁、舒展又不失高雅。
如果说,前两层是回顾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那么这一层,则是对未来20年发展的展望。在这里,观众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参与到有趣的互动项目中,一起畅想未来的城市生活。
潘公凯表示,下层将会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生活的智慧面向未来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交一份“中国式的答案”。
中国元素不等于传统元素,充满未来感的下层,将中国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东方的内敛与西方的张扬相融合,给参观者提供畅想未来城市的机会,寻找中国的城市未来在哪里。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因此,东方智慧的展现少不了“水”元素。
中国国家馆内,“水的流动”联系了各个展层和展项。在不同的地方,观众会看到形态各异的水,既有真“水”,也有高科技的模拟“水”,还有装置性的抽象“水”,更有您意想不到的“新新水模式”。
水,一直是个全球性的话题。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即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城市发展中,水资源早已成为各国探讨的热点。在中国,古有依山傍水的建城之道。人类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的习性成就了当今的城市。大城市靠水而生,“水”为人类带来生命之源与重要交通渠道。
中国国家馆将“水”元素贯穿始终,既是对东方智慧的一种凝炼,也是一次对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呼应,更是展现了人与人、人与环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⑻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有哪些中国元素
中国馆的设计将自然界和中国文化中的各种元素有机融合,体现中国哲学朴素而睿智的“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馆内的“中国元素”比比皆是。
元素一:百家姓记者走近中国馆,只见一片热烈的“中国红”扑面而来。一侧外墙上,浮贴着从“百家姓”中摘选出来的130余个中国汉字,显示了“方块字”的独特魅力。
元素二:九龙壁中国馆墙体下部是取自“九龙壁”的中国龙图案,以龙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元素三:12生肖中国馆的正面入口,是由12生肖组成的大型可旋转挂饰,红黑主色调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个个栩栩如生,动感可人。
元素四:太极图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淡绿色。硕大展馆的正中央,一滴水从空中跌落地面,幻化出一幅“太极图”,“太极图”上溅起水滴,变成一棵棵10多米高的生命之树,这一创意来源于“水是生命的源泉”,它向世界传递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些模仿自然界水珠悠然溅起和植物叶脉舒展生长的造型,由中国独特的宣纸制造工艺结合现代影像投放技术制作而成。
元素五:民族乐特为爱知世博会成立的中国民乐女子组合乐队,身着各少数民族服装,在生命之树间演奏中国民族乐曲。
元素六:浮雕墙在中国馆四周墙壁上,是长74.5米、高9米的“华夏文明之旅”大型多媒体浮雕墙。沿着“生命之树”两侧的双螺旋步道拾阶而上,记者仿佛穿行于中国文明发展的时间隧道,领略华夏5000年文明一幕幕经典画面。
元素七:唐三彩在中国馆亮相的8件自中国商朝至唐朝的国宝级文物,多为首次在中国境外展出,如2002年在陕西出土的唐三彩骑驼奏乐俑等。
元素八:紫檀斋“紫檀斋”内汇聚了由中国紫檀博物馆提供的49件紫檀家具。紫檀斋采用中国传统书斋格局,布置了文房四宝,让观众在欣赏紫檀艺术珍品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书斋文化。
走进中国馆的后厅,这里是一个占地160多平方米的水晶影视厅。影视厅的四周,用金属板折射出各种光芒,营造出水晶般的视觉效果。
⑼ 结合下面图片,请你说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外形设计像什么此馆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
示例:像斗拱、像皇冠、大鼎。寓意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或:寓意祖国繁荣昌盛,自信强大。(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
⑽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造型
应该是“东方之冠”,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帽子
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