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杜润生
扩展阅读
中船防务股票能买吗 2025-07-23 06:52:17
中弘3股票行情 2025-07-23 06:38:06

杜润生

发布时间: 2022-02-08 21:49:22

1. 杜润生有哪些作品

主要著作有:《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农村的选择》、《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杜润生文集》等 。

2. 杜润生的个人履历

参加进步社团
杜润生得舅父之助,1927年考入太原国民师范读书,该校向有革命传统。时值北伐战争结束,三民主义未能实现,各党派都宣传自己的主张。杜润生曾寄希望于国民党改组派,但其成员在野时讲革命,一旦当了官就腐化,令青年们大失所望。蒋介石对内加紧镇压革命,九一八事变后却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反动面目大暴露。经过冷静地观察,他感到真正为中华民族实干的只有共产党。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杜润生很想靠近共产党,因苦于找不到组织,他与其他青年自动组织一个“九一八读书会”,发动抵制日货,开展抗日宣传。后来学校成立学生会,他积极参加,并成为骨干。
在共产党的影响下,太原学生运动纠正了自流现象,把斗争锋芒对准国民党反动分子。太原国民师范校长梁先达和教育所所长苗培成,是国民党省党部委员,压制学生抗日运动,学生们发动驱逐梁、苗二人的斗争,组织了包围省党部的请愿活动,杜润生是学生代表之一。军警当场开枪,打死一人,伤十余人,杜润生也受了伤。惨案教育了民众,也更加坚定了杜润生参加共产党的决心。他认为:“没有共产党这样的组织,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就打不倒。”1932年10月,杜润生先后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群众组织抗日反帝同盟会和社会科学家联盟。
参加革命
驱梁学潮发展到反对当时统治山西的军阀阎锡山,即遭到镇压,杜润生被通缉,他只好到乡下躲避一段时间。1933年来到北平,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文史系,一面学习,一面从事学生运动。1935年,因被同乡告密遭到逮捕,关押数月后释放出狱。在“一二九”运动中,他是学联代表,后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区队长、总部宣传部长。1936年夏季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杜润生在太行山地区参加抗日游击战争,投身根据地政权建设,历任晋冀豫抗日义勇军三支队队长,太行区党委宣传科科长,太行行署副主任。
神秘的九号院
这是1982年,九号院立起了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的牌子,取代了两年前刚成立的国家农委。往后7年,九号院就成了农研室的代称。1990年的一天,西黄城根南街九号的院子里,一个工作组走了进来。他们宣布,决定撤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土地改革运动
从学生时代起,杜润生就非常重视理论学习和思考,在领导岗位上,他更重视用革命理论指导实践。在1942年整风运动中,党组织为杜润生作的鉴定中,就有“领导能力强,思想敏锐突出,有理论素养”这样的评语。
解放战争中,1947-1949中共豫皖苏地区四地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担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南区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在领导中南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提出了分阶段进行土改的主张,即普遍发动群众、剿匪反霸、建好农会组织,再转入分配土地。他还提倡下乡参加土改的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利于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在贫苦农民的阶级基础上。毛泽东主席肯定了杜润生所提分阶段进行土改的方法,1951年2月,毛泽东代中共中央起草的批语中指出:“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土地改革的正确秩序,本来应当如此”。
组织农业合作化
由于土地改革中的出色工作,杜润生得到中央领导的赏识,于1953年初被调到北京,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兼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参与组织领导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初期,按中央决议推进农民的互助合作,邓子恢部长和杜润生提出的一些意见,毛泽东开始也是接受和支持的。但后来农村建立合作社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他们跟不上毛主席决策的变化,彼此出现分歧。主要表现在:第一,毛泽东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速度要快,他们则主张慢一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控制建社的一定数量;第二,在中南局土改结束以后,他们提过给农民经济活动的自由,就是商品交换的自由、借贷自由、雇工自由和租佃关系的自由,叫做“四大自由”,毛泽东认为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主张,缺乏清算;第三,关于合作社的形式,他们主张搞多样化,不要限于一个形式。所有这些,毛泽东都不接受,认为是右倾错误。
195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扩大的七届六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及中央主要领导人点名批评了邓子恢和杜润生,说他们“在社会主义高潮到来之前,像小足女人(在后来的会议和文章中则称“小脚女人”)走路”。当时,大规模合作化运动,还处在发动阶段,受实践经验的限制,还不可能取得进一步的理性认识,他俩都作了检讨。这检讨不是违心的,他们由衷地承认主席是正确的,他们错了。当时党内有个别人提议要严加追究邓和杜的责任,毛泽东说,“杜某是一个好同志,土改是坚决的。对于合作化,社会主义革命缺乏经验,到下边实践一段就好了。”毛泽东为了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全书共收入176篇文章,他逐篇审校,写出按语,表现了重视调查研究,严肃认真的工作精神,这也使杜润生深受感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邓子恢和农村工作部的工作重新给予评价,认为他们的主张是对的,不实之辞,予以推倒,邓、杜旧案得以平反。

3. 杜润生的主要著作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9月
《现代科学领导大全》,农村读物出版社(北京),1988年5月
《中国农村的选择》,农村读物出版社(北京),1989年1月
《思考与选择:关于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研究》,合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
《中国的土地改革》,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8月
《杜润生文集:1980~1998》,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12月
《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
《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杜润生自述 : 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杜润生改革论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
《改革忆事》,人民出版社,2009年

4. 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卢文祥杜润生第二版)有课后习题的答案吗或者配套的习题答案讲解

有吗有吗?同求

5.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办公室主任是谁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是全国性社会团体法人,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原名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成立于1981年,2006年初经民政部批准更名为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于光远、杜润生、王先进先后担任理事长。现任理事长为第十届全

6. 杜润生1949年10月1日在哪里

山西太谷县阳邑村

7. 听说中佳信集团的老总是中战会的成员啊真的假的

中战会名誉会长为开国上将萧克,会长为前副总理谷牧,高级顾问包括袁宝华、杜润生、澳洲前总理霍克、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意大利前总理德米凯利斯等。中战会委员不但有大量权威、学术专家,还有中国各行业的优秀企业家,比如饮料行业的娃哈哈老总宗庆后、IT行业的阿里巴巴主席马云、电器行业的海尔CEO张瑞敏、化妆品行业的中佳信集团总裁良也、乳作品行业蒙牛主席牛根生、培训界的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等等,目前,中战会课题组研究人员已发展到400余人,重大课题130余个,与海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层精英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
中战会通过活跃的学术实践、立法提案、民间外交推动社会的改革与进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司法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进步发挥过重要作用。成功举办过“未来十年东亚合作与发展”、“未来东亚合作与安全”等国际研讨会,发起多次北京及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活动。2005年8月,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与美国大使馆共同举办了“中美民间外交与战略同盟关系回顾学术研讨会”,积极增进中美互信。2006年2月,与人民日报海外版联合主办了“21世纪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论坛”。产生的影响遍及海内外。

8. 杜润生是谁啊

杜润生,男,1913年7月18日生,原名杜德,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人。1932年10月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群众组织抗日反帝同盟会和社会科学家联盟。1934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文史系。193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内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农村改革重大决策参与者和亲历者,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他一直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他多次向中央谏言,主张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参与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的推广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9. 杜润生的人物时间表

杜润生1913年7月18日出生于山西太古阳邑村。
1981年,时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杜润生起草的“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确立了“包产到户”的合法性,结束了对“包产到户”长达30年的争论。
1927年,考入太原国民师范。
1934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文史系。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被中共山西省委派到太行山地区打游击,建设抗日根据地。历任晋冀豫抗日义勇军三支队队长,太行区党委宣传科科长,太行区党委城市部太原城委书记等。
1947年,在解放战争中随刘邓大军南下,参加“挺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领导所在的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农民运动,历任中共中央原局秘书长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南区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在领导中南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提出了分阶段土改的主张,即先普遍发动群众,剿匪反霸,建好农会,再转入分配土地,得到毛泽东的充分肯定。
1952年,调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任秘书长,兼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争论中,支持邓子恢“稳步前进”的主张(即坚持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多种经济并存,并利用有益于生产力发展的私有经济的思路),受到点名批评,被解除职务。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历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兼院党组副书记。
1966年“文革”开始后,被停职检查,受到冲击迫害。
1970年,到中国科学院在湖北潜江的五七干校监督劳动。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底平反。
1979年,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负责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政策研究。
1980年,提出可在贫困地区全面推广土地家庭承包,其他地区也可以因地制宜。
1981年,受中央委托支持起草《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包产到户的合法性,肯定了责任制长期不变,得到邓小平和陈云的高度肯定。
1982年元旦,由杜润生起草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成为当年中央“一号文件”。此后,杜润生多次接受中央委托,主持多个农村政策文件的起草,为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作出重大贡献。
1983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倡导和推行做了大量工作。
1989年后,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先后撤销。杜润生离职后,继续从事农村经济和政策研究。
杜润生是中共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同时,还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等。
杜润生善于培养后进。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林毅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等,都曾师从杜润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杜润生先后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被公认为中共党内最资深的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专家,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决策者和亲历者,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主持起草了著名的关于农村改革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的推广和完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