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煤制烯烃的用途
煤制烯烃即煤基甲醇制烯烃,是指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后再通过甲醇制取乙烯、丙烯等烯烃的技术。其用途就是用来制取乙烯、丙烯等烯烃用于化工及燃料。
⑵ 煤制烯烃项目和PGA的区别
摘要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煤制烯烃 煤制烯烃简单来说可分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这两个过程。
⑶ 煤制烯烃的过程
通过煤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将合成气净化,接着将净化合成气制成甲醇,甲醇转化制烯烃,烯烃聚合工艺路线生产聚烯烃。简单来说可分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这两个过程。而将煤制成净化合成气后,除了甲醇还能生产出氢气、一氧化碳、合成气、硫磺等产品,而甲醇除了制成烯烃化学品外,还能制成如醇类、醚类、胺类、脂类、有机酸类等化学品。因此大部分煤化工企业都会维持产品的多样性,比如惠生南京就以煤为原料,采用洁净煤生产技术,年产一氧化碳30万吨及甲醇20万吨,同时还生产氢气、合成气、硫磺等清洁能源产品。
⑷ 煤制烯烃的核心技术
煤制烯烃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及甲醇制烯烃四项核心技术。主要分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这两个过程。而其中煤制甲醇的过程占了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这三项核心技术。
煤制烯烃首先要把煤制成甲醇,煤制甲醇技术也就是煤制烯烃技术上的核心。而煤制甲醇的过程主要有4个步骤:首先将煤气化制成合成气;接着将合成气变换;然后将转换后的合成气净化;最后将净化合成气制成粗甲醇并精馏,最终产出合格的甲醇。 a)主要问题
就整个煤制烯烃行业自身所面临的经济性问题来讲主要有:投资大,融资难度大。原材料及能耗大,水耗高。
b)问题核心
煤制甲醇作为媒制烯烃的主要环节以及技术核心,主要面对的也是这2个难题。总结下来就是:1、缩小前期投资规模。2、节能降耗。同时在整个煤制甲醇流程的所有单元中能耗最高的是甲醇精馏单元,甲醇精馏技术的革新对于缩小投资规模、降低全厂能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煤制甲醇节能降耗的技术核心。 煤制甲醇工艺成套节能降耗技术
针对缩小前期投资规模及节能降耗的问题,目前国内已有的煤气化工业示范装置主要有,惠生-壳牌新型混合气化炉示范装置。
装置采用煤制甲醇工艺成套节能降耗技术,针对目前的甲醇双效精馏中,常压塔塔顶甲醇蒸汽需要用大量冷公用工程来冷却,与此同时必须消耗大量的热公用工程来加热高压塔塔釜液体,造成了冷、热公用工程的双重消耗。随着甲醇装置规模不断扩大,即使采用双效精馏工艺,能耗总量非常巨大的情况。
惠生采用另一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甲醇热泵精馏工艺。热泵精馏工艺不设加压塔,而是直接压缩精馏塔(常压)塔顶精甲醇气体,提高塔顶精甲醇气体的压力和冷凝温度,作为精馏塔塔釜再沸器或中间再沸器的热源,从而极大节省了塔釜热公用工程和塔顶冷公用工程消耗。
采用甲醇热泵精馏工艺的装置因为不设加压塔,直接省去了这部分的投资规模,与废锅流程相比投资幅度降低了40-45%。
以年产45万吨甲醇的煤制甲醇装置为例,与典型的甲醇双效精馏、水冷余热发电工艺相比,采用煤制甲醇工艺成套节能降耗技术:吨甲醇水耗降低30%,每年可以节水167万吨,运行能耗降低17%。
⑸ 煤制烯烃为什么能摘下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煤制烯烃为什么能摘下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5-01-12 09:08:43 科技日报
甲醇制烯烃技术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甲醇、烯烃等名词真是陌生,但如果说甲醇制成的是烯烃是塑料等生活用品的原料,则大多数人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用长镜头聚焦今年的技术发明一等奖,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画面。
人物:走上主席台领奖的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中民,他代表研究团队和已经退休的老前辈受此殊荣。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这些科研人员终于将一项实验室技术变成了工业生产流程;工厂:从甲醇制烯烃技术在内蒙古包头成功投产以来,已先后在国内建成或开工建设了十几套大型工业装置,总共能解决17000人的就业问题;效益:预计将为国家新增产值1200亿元,可拉动上下游投资约2500亿元;战略布局:以前我们的烯烃主要从石油中提炼制取,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剧增,国际形势的变化都会直接或潜在地对我国石化工业产生影响。而依靠我国相对富有的煤炭资源制取烯烃,将使我国在石化工业发展和能源安全战略上有一定的保障。
可以说,甲醇制烯烃技术获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是实至名归。
技术路线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也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其传统生产技术严重地依赖石油资源,而我国石油资源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及石化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院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3年,我国原油产量2.08亿吨,消费量则达到近5亿吨,供求矛盾日渐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发展以煤为原料制取石油类产品的煤化工技术,实施石油替代战略,是关系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重大课题。而煤制烯烃技术就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技术途径和战略发展方向。
在煤制烯烃的技术链条中,只有甲醇→乙烯丙烯在国际上没有实现工业生产。
今天,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出煤制烯烃是我国的战略发展方向,但是在30多年前,在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不足10美元时,并非所有人都能看清这一方向。大连化物所的甲醇制烯烃研究就是在那种大背景下起步的。
经济效益
甲醇制烯烃是实现煤制烯烃的核心技术,属于世界性难题,必须解决与反应原理、催化剂、反应工艺相关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难题。
本次技术发明奖的第一获奖人刘中民回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连化物所就围绕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和工艺技术开展创新研发工作。
在走通实验室技术的基础上,2004年,大连化物所、XXNY公司和ZSHLYYX公司合作,进行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成套工业技术开发(工艺名称:DMTO),建成了世界第一套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业性试验装置,于2006年完成了试验,装置规模和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年后,DMTO技术又完成了从工业性试验到工业化的跨越。2010年8月8日,在内蒙古包头,利用DMTO技术,我国建成了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装置。
DMTO技术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是丰厚的。神华包头煤制烯烃装置运行到2014年底,新增利润43.4亿元;NBHY装置在运行了不到十个月时,全厂净利润就达到4.3亿元。
2014年,DMTO工业装置进入开工的高潮期,全年有5套工业装相继投产运行,新增烯烃产能280万吨/年,新增经济效益超过60亿元。已投产的7套DMTO装置的烯烃总产能已经达到400万吨烯烃/年,带动了我国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形成。
30年坚守
在煤制烯烃技术30多年的研发过程中,石油价格一直牵动着大连化物所研究人员的神经。当油价较低时,煤制烯烃技术研究是否必要的质疑就会产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连化物所在完成“合成气经由二甲醚制取烯烃工艺”技术年产60吨烯烃的中试试验后,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每桶最低时不到10美元。刘中民说,那时,我们的技术发展进入了困难期。但是团队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念,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4年,国际油价开始回升。陕西省计划建设煤制烯烃项目,并为此成立了XXNY公司。大连化物所结合甲醇制烯烃的技术特点,联合该公司以及ZSHLYGCYX公司,成立了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为最终取得DMTO技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技术超前的部署,坚持不懈的追求,优势互补的合作,这是DMTO技术走向成功的缘由。
⑹ 中煤煤制烯烃
西安没有这个行业,咸阳有2个,一个是星王集团,另一个是神华集团,两个都是煤制烯烃项目。就工作性质而言,PP和PE平时上班较其余两个要轻松些!我就是PP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是中煤蒙大的还是榆林的?
⑺ 煤制烯烃的工艺
截止2008年底,煤气化、合成气净化和甲醇合成技术均已实现商业化,有多套大规模装置在运行,甲醇制烯烃技术已日趋成熟,具备工业化条件。甲醇转化制烯烃单元除反应段的热传递方向不同之外,其他都与目前炼油过程中成熟的催化裂化工艺过程非常类似,且由于原料是单一组分,更易把握物性,具有操作条件更温和、产物分布窄等特点,更有利于实现过程化。轻烯烃回收单元与传统的石脑油裂解制烯烃工艺中的裂解气分离单元基本相同,且产物组成更为简单,杂质种类和含量更少,更易于实现产品的分离回收。因此在工程实施上都可以借鉴现有的成熟工艺,技术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在工艺技术路线上,煤制烯烃与炼油行业的催化裂化差不多,中国国内是有把握解决的。煤制烯烃问题不在工艺上,而在催化剂上。目前催化剂的长周期运转的数据并没有出来,催化剂的单程转化率、收率、副产物的组成,催化剂、原材料和公用工程的消耗定额、催化剂衰减的特性曲线、废催化剂的毒性和处理、催化剂制备的污水组成和数量、整个装置单程和年连续运行的时间、废液废气的排放等多项重要数据目前没有公布,因此,大规模工业化可能还要过段时间。
⑻ 煤制烯烃的工艺流程
通过煤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将合成气净化,接着将净化合成气制成甲醇,甲醇转化制烯烃,烯烃聚合工艺路线生产聚烯烃。简单来说可分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这两个过程。而将煤制成净化合成气后,除了甲醇还能生产出氢气、一氧化碳、合成气、硫磺等产品,而甲醇除了制成烯烃化学品外,还能制成如醇类、醚类、胺类、脂类、有机酸类等化学品,因此大部分煤化工企业都会维持产品的多样性。
⑼ 煤制烯烃的发展战略
由煤炭信息研究院和奥地利国际咨询中心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参考情形下,到2015年和2020年,包括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和煤制油在内的我国煤代油产业产品将分别替代3779万吨和8352万吨的原油消费,占同期国内石油生产量的15.96%和29.35%。而在低增长情形和高增长情形下,到2020年,我国煤代油产业可以替代4656万吨和1.3675亿吨原油,占同期国内石油产量的18.81%和40.49%。届时,煤代油产业将对我国石油消费形成有效的替代,发展煤代油产业成为我国必然的战略选择。
煤代油是指通过发展清洁煤技术实现对石油的有效替代,煤制甲醇可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掺烧,煤制二甲醚可与液化石油气(LPG)和柴油掺烧,煤制烯烃替代石油裂解制得的低碳烯烃,煤制油则直接生产柴油、汽油、石脑油等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
我国己投入工业化示范的煤制油项目有5个,产能达160万吨。根据煤制油项目进展情况和几个煤制油企业规划,到2015年煤制油产能可达1200万吨,2020年可达3300万吨的规模。
⑽ 全国煤制烯烃有哪些项目
采用了具有我国自主 知识产权的 工艺及催化剂,通过煤气化制合 成气,合成气净化,净化合成气 制甲醇,甲醇转 化制烯烃, 烯 烃聚合工艺路线生产聚烯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