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新源县野果林的作文
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在这里,涧溪交流,河川纵横,清泉喷涌,云杉茂密,鲜花盛开,芳草如茵,清风徐来,牧歌抑扬。让人不由得想起一首古诗: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咚咚泉,高高下下树。每年6月之后,牧民们的草原盛会多在这里举行,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使那拉提草原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 阳光通达的地方
在丝绸之路北道的伊犁河谷,有一片草原,考古发现,欧亚草原文明的发源地就在这里……汉朝开拓西域时的记载是鹿苑,延伸到《西域水道记》称其地“数泉喷涌,聚尔成川,其地多鹿,谚名鹿圈。”自高鸟瞰,草原展缓起伏,毡房点点,畜群云移。清代把那拉提多译作纳喇特(维语,有太阳之意)。
在这里,有人满腹狐疑地盖上相机镜头,说:“我不相信天山六月雪——花开得如此灿烂。”我笑,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那拉提的丰美和善变。
草原是一种极致,草原是绿色的海,也有起伏的波浪。毡包是浪中的彩帆,羊群、马群是卷起的浪花。海岸是连绵的山峰,高高的云岭雪杉,列成队,排出行,在悬崖上傲然挺立,护卫这片草原。
“环肥燕瘦”的草原
蓝天白云下,深绿的山峦、翠绿的草地、清澈的河水映在你的眼帘中,有远处的雪,有近处的花,有新鲜的空气,有小鸟的啁啾,白云般的羊群,紫色的薰衣草浸染得草原花香袭人,还有那雪白的哈萨克族的毡房,那悠闲的马群牛羊,或踱步、或饮水,点缀着这个宁静世界。
“环肥燕瘦”的草原,梦境一般的那拉提,会使人神迷魂牵,它在熠熠阳光中像一个音符,有一种莫名的力量,诱惑你靠近她,跟随她,却又始终摸不清她的步履。
你必须捧着一颗烧焦的心,耐心地寻找,越过一条河,沉默流淌的河水穿过一片树林,松涛呼应,仿佛万千骑士出征般的雄壮。面前的楚鲁特山沉稳而立,当你追随万千骑士登上山顶时,眼前的那拉提草原平展的河谷山峰高峻、深峡纵横、森林繁茂、草原舒展,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
六月的那拉提,正值“花样年华”,翡翠般袭人,让你不做梦也会梦游一次。充满生机的草原,嫩绿的草色,一片片新绿连在一起,阳光灿烂的天气,漫步其间,那清晨花草叶上最后的一滴露珠,总会令你热血沸腾,不由放声高歌:“东边牧马,西边放羊,热辣辣的情歌唱到天亮!”就在这时,忽地一下风卷着团团乌云翻滚而来,你一点也不必惊奇,那拉提就是这样,她才不会去应和谁的心境。
瞬间大团大团的乌云卷雨而下,雨点噼哩啪啦地砸下来。无处躲藏的人们抬头就会看到,翻腾的乌云在瞬间裂开一条缝,阳光唰地插入云缝中,直射而下,光柱的乌云在急雨中透亮而光锐,一架彩虹横空飞跃,只不过几分钟的功夫,乌云唰啦啦就跑得无影无踪。在草原阳光的普照下,天仍然无限高无比蓝;白云依然轻飘飘慢悠悠,牧民的毡房飘出浓浓的奶香,煮得牧羊人的梦无比醇甜。
如诗如画的家园
如果用色彩来概括那拉提,那就是“海天碧绿”得袭人。
碧绿的草原铺满了大地,沿着山谷,沿着河岸,沿着森林,沿着高原一直铺向天边,是绿戈壁,是绿大漠,是绿大海,是草原帝国呼啦啦的猎猎旌旗,更是万马奔腾的绿色旋律……
在牛羊的眼中,草原是它们的生命线,宽容、谦逊、诚实、慷慨、简单、和蔼、吃苦、耐劳、朴素是草的品格。雪吻蓝天,雾绕松林,山峦叠嶂,碧草清风,雀飞蝶舞,牛羊悠然,携河流清泉为玉佩,披雪岭云杉为霓裳的那种真善美的意境,那份心灵深处的震撼,只有在那拉提草原这个心灵家园中才能找回。
草原落日,林海日出,山花浪漫,天马驰骋,是昔日草原帝国游牧宫廷之所在,是塞外江南的缩影,是雪莲故乡的传奇,是一个冬天童话的开始。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天空就变成了布满了星星的深蓝色画布。不过,那拉提的夜晚比白天还要让人着迷。围着明亮的篝火,在萨满老人的带领下,我们跳起了热情奔放的哈萨克族传统踢踏舞,充满现代时尚气息的十字步,还有高贵典雅的小步舞。不管跳得优不优美,标不标准,我们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舞着,舞去了一切生活中的不如意,舞去了心头所有阴云。
这就是那拉提,你来过了,就会觉得它奇秀甲天下,这个深闺碧玉、诗境家园的一切才刚刚开始!
2. 2015年夏季来伊犁旅游的人有多少
非常多
伊犁是新疆万顷荒漠中的一片绿洲,她的“绿”绚丽耀眼,令人神弛。伊犁是新疆的一块天赐宝地,四季分明,每个季节景色不同,层出不穷,伊犁旅游四季皆可。旅游的黄金时间为六、七、八、九月份,此时牧区原野碧绿,百花织锦,是观光旅游的绝佳时节。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成立于1954年,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是全国唯一的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西部紧邻欧亚国家哈萨克斯坦,这里有中国公路最大的通商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全州总面积26.9万平方公里,因雨量较充沛被称为中亚湿岛或塞外江南。人口468多万人,有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锡伯等47个民族成份,其中哈萨克族占25.5%,汉族占45.2%,维吾尔族占15.9%,回族占8.3%,蒙古族占1.69%,锡伯族占0.83%。伊犁在干旱的新疆是一块气候特征较为独特的区域, 这里雨水相对充沛、天气温润,被称为“瀚海湿岛”,因而伊犁河谷的物产十分丰富,土地肥沃,草原辽阔,瓜果飘香,这里有许多著名的“伊犁之最”。
这里是汉武帝吟诗赞颂的“西极天马”(今天的伊犁马)故乡,是“乌孙国”故地,是汉朝使节张骞率300人使团到达的地方。公元前108年,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远嫁乌孙王,播下了民族亲情的种子。随她后来的解忧公主,在这里嫁给军须靡,翁归靡,泥靡三代乌孙君王,一共生活了五十多年。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军垦”地,是成吉思汗西征集结大军的地方。这里曾留下过林则徐、邓廷桢、洪亮吉、左宗棠等名士的足迹,也曾留下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在这里“下放劳动”的足迹。据考证,伊犁河谷还是母系社会“西王母之都”。
伊犁的母亲河-----美丽的伊犁河
伊犁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国际河流,被誉为伊犁的母亲河。伊犁河又称帝帝河、伊水、伊丽水等,位于伊宁市郊2公里处,它是新疆流量最大的内陆河,河面宽阔、风光秀丽,全长1500公里,自东向西在霍尔果斯河口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最终流入巴尔喀什湖。
美丽的伊犁河畔雪峰耸立、绿树成荫,离伊宁河最近的河段处有著名的伊犁大桥、伊犁特大桥,这里都是拍摄伊犁河落日的极佳地点,“伊桥落日”已经成为摄影爱好者的良好题材。
一个流淌着西域风情的地方-----喀赞其民俗景区
这是一条各民族聚居的百年老街,是多民族色彩流动的街,是西域风情荡漾的街,是最能体现伊犁城精神特质和文化内蕴的街。走进汉人街,伴随着店铺里飘荡出悠长而委婉的民族音乐,人头攒动的汉人街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卖奶皮子的妇人、卖乌斯曼草的少女、卖花帽的中年男人、卖英吉萨小刀的巴郎、卖烤肉的的老者、逛巴扎的男女老少......你会被这里浓郁的生活气息所感染,情不自禁地迷恋、陶醉于他内涵丰蕴的民族风情中。
霍城县惠远古城----- 一个承载百年历史的西域辉煌
历史上惠远城清朝政府于1763年在伊犁河北岸择地筑城,乾隆皇帝赐名“惠远”,即取“大清皇帝恩德惠及远方”之意。自此,惠远成为全疆的政治、军事中心一直到1881年新疆建省、设省会于迪化(今乌鲁木齐)为止。当时的惠远老城,城高一丈四尺,周长九里,规模宏大,为新疆第一大城。同时,惠远城内商号遍布,道观林立,极为繁荣。史载,当时的惠远城内“商铺林立,百货云屯,市肆极称繁华”,有“小北京”之美誉。
惠远老城于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遭毁。新城于1882年收复伊犁后重新修建,就是现今的惠远城镇。城中现存保护完好的文物有钟鼓楼、伊犁将军府、衙署、孔庙和城墙等,都已经被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雄伟的钟鼓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十分精美。一代名士林则徐、邓廷桢、洪亮吉、左宗棠,都曾在这里登高望远过。
如今的惠远新城,新旧城交错融合,古城墙、护城河隐约其中,凸显惠远镇的古韵遗风。城镇以钟鼓楼为中心,南北东西四座城门联接成“十”字轴线,城内大街小巷48条。目前,惠远镇加大对古城的保护与修复,以钟鼓楼为中心,加大对四条街的绿化、美化建设及店铺和地面的仿古恢复,极大地改善了惠远镇的旅游窗口形象。
霍尔果斯口岸----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境内,地处东经80°29′,北纬44°14′。霍尔果斯口岸距伊宁市9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670公里。对方口岸为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口岸,距中方口岸仅15公里,距哈萨克斯坦雅尔肯特市(原名潘菲洛夫市)35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378公里。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以霍尔果斯河为界,霍尔果斯口岸因其而得名。
霍尔果斯口岸的历史十分悠久,远在隋唐时,便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新中国成立后,霍尔果斯口岸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西部贸易最大的公路口岸。1983年,国际形势好转起来,中国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热潮,自此,沉寂了近20年的霍尔果斯口岸又恢复了生机。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近年来,通过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口岸年进出境人数、过货量逐年增加。
伊犁第一景-----霍城县果子沟
果子沟素有“伊犁第一景”之称,古人赋诗赞其“山水之奇,媲于桂林,崖石之怪,胜于雁岩”。从乌鲁木齐乘车到伊宁,果子沟是必经之路,312国道就在山谷中曲折盘旋的延伸。到了春夏,这里是新疆西部最美丽的山谷。果子沟的另一个名字是“塔勒奇达坂”,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孔道,全长28千米。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命次子察合台台率军,凿石理道,刊木为桥,始成车道。该沟古为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新道的咽喉,有“铁关”之称。现为312国道(乌伊公路一级公路段)所经。果子沟以野果多而得名,沟内峰峦耸峙、峡谷回转、松桦繁茂、果树丛生、野花竞放、飞瀑涌泉、风光秀丽,婉如 “奇绝仙境”一般。清代林则徐流放新疆,进入沟中时,感叹“如入万花谷中”, 可见果子沟在夏花绚烂之时的艳丽。
新源县吐尔根乡-----中国最原生态的野生杏林
吐尔根乡杏树沟位于新疆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山坡满是野杏树!这是一片中世纪遗留最大的原始野杏林,或集中、或散落于巩及斯河北岸,距218国道3公里处,占地有3万多亩,是我国野杏林集中地之一。 4月上旬的新源县吐尔根乡杏花沟,虽寒意未尽,却已是杏花的海洋。当远方的雪峰还有皑皑白雪时,满山遍野的杏花却已如醉霞绯云般地争相斗艳。春天是花儿的节日,百花绽放的季节,总是能引起人遐想。虽然河谷的春天远没有到呼唤大地万物复苏到繁花似锦、万紫千红的地步,但在新源县这个特定地域和特殊环境中却可以看到这个时节很多地方见不到的满山春色。走进吐尔根沟,几公里之外,都能闻到清新的杏花香味。放眼望去,高低起伏的山脉、错落有致的美景、集中密布的野杏林一一映入眼帘,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近、与中世纪见证者零距离的亲吻,顿时感觉心旷神怡、万物飘渺。绵延十几公里的山坡上,成千上万的杏树在春风的抚慰下竞相绽放。一朵朵杏花洁白如云,一簇簇灿烂如霞,刹那间,整个天空也都被它们辉映的明媚起来,生动起来。
新源野果林-----世界第二大原生态野果林
世俗的生活,难得沉醉,却在暮春时节,在一个叫做野果林的地方,深醉而不想醒来。
新源县野果林的大部分处于新源县阿勒玛勒乡,“阿勒玛勒”在哈萨克族的语言里是“苹果”的意思。新源县野果林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欧亚面积最大最密集的原始野生果林,面积约10万亩,主要以野苹果为主要建群种,还有野杏、山楂、忍冬、蔷薇、木枸子、小檗、天山卫茅、悬钩子等乔木、灌木。在阔叶林带低洼和阴湿地段,野苹果林发育最为完好,树高10米-13米,为短矩凤仙~新疆野苹果群丛组,郁闭度可达0.9,林下草木层中70%-80%为短矩风仙草,通常树龄大都在100~500年不等。
新源县野果林约占全世界野生果林面积的70%,属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誉为亚洲野果之乡。这片野果林自发现至今500年来一直没有遭到人为破坏,也没有进行旅游开发,原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是全疆乃至全国的原种基因库。每年5月1日前后的两周是野果花的花期,正常情况下,野果林的盛花期为一周左右,根据天气冷暖情况,年年有不同。由于今年伊犁河谷降雪较多,雪融期可能会长一些。根据时间的推算,今年盛花期应该在5月10日左右。
特克斯县阿克塔斯草原----紫色的梦幻天堂
特克斯县自古以“乌孙属地”载入史册。阿克塔斯旅游景点位于八卦城以南著名乌孙山上,临近省道220线,距离县城25公里,距伊宁市120公里。因山石光白而得名(“阿克塔斯”哈萨克语意为“白石山”),有原始森林、泉水溪流、天然草原和民间美丽爱情产物---姑娘坟;浓郁的草原牧民生活气息,自然天成的绿色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6--7月,阿克塔斯是鲜花盛开的季节,走进阿克塔斯草原,印入眼帘的成片成片的紫色雪地报春花和满山遍野的小黄花开满了整个草原,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花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草原上紫色报春花和小黄花竞相绽放,放眼望去看去,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彩色的花纹。 阿克塔斯草原的广袤与辽阔让人荡气抒怀,那满眼的碧绿和无边的花海总能让人觉得惬意清爽。眼前的一切让人如此旋目、如此梦迷、如此神往。静静地站在阿克塔斯草原上,沐浴着暖阳,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身心悠悠然徜徉于远离喧嚣万籁俱寂的天地之间,这一刻,你会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人间天堂。
尼勒克县仙女湖--- 一处可以忘记尘人间仙境
仙女湖位于尼勒克县的阔尔克山上,距伊宁市260公里,距县城公里。山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高山湖泊,它们是由雪山上的融化的雪水汇流集而成的。其中最美的要算仙女湖了。当地人称它为“阔尔克湖”,它位于阔尔克雪山2100--2500米的峰峦之间。湖水清澈见底的,水质甘甜。周围云杉、冷杉等珍稀树木环湖生长,树型挺拔俊秀,湖光与岸边雪峰积雪相映,妩媚迷人。盛夏的仙女湖沿岸的野花织锦,金莲花怒放,走进其间,令人心旷神怡。仙女湖天生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纯美,她美的让人忘记尘世纷扰,纯的让人的心灵也被她净化了。站在烟波浩淼的湖畔,那满眼的碧绿和无边的花海总能让纷乱的心灵变的宁静。眼前的一切让人如此旋目、如此梦迷、如此神往。静静地站在仙女湖湖畔,呼吸着醉人的花香,沐浴着清凉的山风,身心悠悠然徜徉于远离喧嚣万籁俱寂的天地之间,使人如临仙境。
巩留县库尔德宁---- 一处寻奇探幽的绝色佳境
库尔德宁景区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东南山区,西天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距县城68公里,距伊宁市150公里,距那拉提机场80公里。距巩留东部山区莫乎尔乡东19公里,大吉尔格朗河支流库尔德宁河畔,为大吉尔格朗峡谷南侧山间阔谷,海拔1500米,拥有国内最大的原始云杉林。国家级云杉自然保护区即位于此地。库尔德宁是著名风景区和旅游避暑胜地。秋去叶似火,春来花满山。景色迷人,气象万千,雄奇中透着秀美,多彩多姿,超凡脱俗,非身临其境,难以笔墨形容。主要景观有荷苍隘口,荷苍峡谷瀑布,提克喀拉尕依林海,喀班巴腑峰远眺,草原落日,林海日出等。这里不仅是游客寻奇探幽的佳境,还是画家和摄影家进行创作的源泉和乐园。
巩留县恰西----令人向往的人间仙境
塞外江南在伊犁,伊犁最秀是恰西。6月-7月是恰西风景区最美的季节,多彩绚烂的美景吸引的无数游客前来一睹她的芳容。恰西风景区位于巩留东南部山区,距县城72公里,恰西阔谷呈南北走向,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背靠雪山,群山环抱,古树参天,绿水环绕,其景观雄奇中透着秀丽,素有恰西山水美如画之称,有不少文人墨客为其咏和泼墨作画。主要景观有林海松涛、燕子桥等。
昭苏县夏塔古道-----中国10大经典穿越线路之一
夏塔古道风景区,距县城约70公里。起始于昭苏县的夏塔乡境内,向南沿夏塔河谷,翻越冰达坂,终至温苏县境内,因其道路开始于优美壮丽的夏塔草原,故称为夏塔古道,也称夏特、夏台。夏塔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胜地。这里濒临高峰林立的天山主脉,由丛山峻岭中一泻而出的夏塔河划开平坦的草原。随后,夏塔河再汇入烟波浩渺的特克斯河,加之一揽无余、坦荡如砥的平原,可以说这里阡陌纵横,田园错落。夏塔古道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高危的一条著名古隘道,又名唐僧古道。它翻越天山主脊上海拔3600m的哈塔木孜达坂,沟通天山南北,乃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因尔得名“沙图”,夏塔是沙图的转音,意为“阶梯”、“台阶”、“梯道”,也有称之为“夏特”的。沿夏塔河岸上行,便到了云雾缭绕、气势磅礴的木扎尔特雪峰之下。木扎尔特就是《大唐西域记》所载玄奘西行翻越的“凌山”,也是夏塔古道的“瓶颈”。沿途多见石阶梯,时断时续,均为当年古道之遗存。
尼勒克县蒙玛拉尔草原--- 一个离云最近的空中草原
蒙玛拉尔草原位于尼勒克县,距县城100公里,距伊宁市100公里,最高海拔约2700米。属典型的高山草原,每当盛夏,草原上开满五颜六色的小花,又素有"五色草甸"之称。这片草原不同于内蒙古大草原,这里的牧草比内蒙古大草原的要高三至五倍,色彩鲜嫩翠绿。在这神奇的草原上,盛开着各色各样的鲜花,当你踏上这片草原,心情顿时变的豁然开朗。走在这样的风景里,有走过尘世的感觉。内心没有丝毫的浮躁,平静地犹若一潭湖水。每一个脚步都是无比地轻盈,可以想象成走在人间天堂里,也可以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初临人世的新生儿。就连山风也感性了起来,忘记了凛冽的个性,温柔地抚过发丝将我的凡尘琐事吹得很远很远。
特克斯县喀拉峻大草原--- 世界最美的高山天然优质大草原之一
喀拉峻大草原景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八卦城东南56公里处,距伊宁市175公里,是伊犁州旅游大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天然大草原,东西长89公里、南北宽32公里,总面积2848平方公里,海拔在2000-3600米之间。南接达根别勒山,北望哈克尔山雪峰、琼库什台大草原,库尔代河大峡谷由东向西蜿蜒近百公里,在喀拉峻大草原与琼库什台大草原之间形成一道天然绿色屏障。喀拉峻是哈萨克牧民的夏牧场,生长104种天然优质牧草,属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草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誉为:“世界上少有的高山天然优质大草原”。
每年春夏季节上百种天然牧草在不同时间依次绽放色彩、形态、香气各异的花朵,被绿茵绒绒的草原衬托的更加绚丽多彩。喀拉峻山峦连绵起伏,在晨曦落霞映照下线条柔美、层次分明、五花绽放,雪山云杉相映成辉,犹如一幅大气磅礴的天然画卷,草原尽头是一道天然峡谷,极为险峻,峡谷内森林密布、溪水潺潺、松涛鸟鸣,远处蓝天白云、雪山皑皑,与博大、辽阔、俊美的草原美景形成极大的反差,成为一道神奇的点缀之景,其景观与州直其他草原相比,极具特点,是欣赏草原美景、体验牧民生活的最佳之地,同时也是摄影、观光、写生、探险爱好的向往的圣地。
伊犁65团薰衣草基地-----中国薰衣草之乡
世界上四大薰衣草产地,中国新疆伊犁就是其中之一,却少为人知。以至我们不用到法国,在中国地盘上,也能欣赏到另人陶醉的美景。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位于天山北麓,三面环山,属半干旱气候区,与世界著名薰衣草产地法国普罗旺斯地处同一纬度带,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非常相似。上世纪60年代,兵团农四师六十五团和七十团首次从北京植物园移植薰衣草到伊犁地区并获得成功。由于所产薰衣草株高花繁,油质清纯,香味浓郁,伊犁地区已成为世界薰衣草四大知名产地之一,2003年,农四师六十五团还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薰衣草之乡。2005年,伊犁地区的薰衣草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产量突破100吨,占到全国种植薰衣草面积和产量的95%以上。
景色如画的霍城县大西沟
大西沟座落在霍城县西北的大西沟乡境内,距伊宁市90公里,距县城50公里。沟内河流蜿蜒曲折,夹岸重峦叠峰,山上生长各类野果,以野酸梅、野苹果、野核桃、杏、山楂为多,共有野生果树几十万株。野酸梅是亚洲独有的、唯一分布在伊犁河谷的罕见物种,其学名为樱桃李,属乔木,果实呈圆球形、椭圆形,果实颜色分红、黑、紫、黄四种,味酸甜可食,制成的饮料、果酱具有保健作用。春天,沟内果花烂漫,香气怡人;秋天,漫山红叶绚丽,景色如画。
乌孙古道---徒步爱好者向往的天堂
乌孙古道与狼塔C线、夏特古道并列为新疆最为知名的三条顶级的徒步线路,是徒步爱好者向往的经典线路。乌孙古道是贯通南疆与伊犁之间的交通便道,起始于新疆昭苏县夏塔乡境内、向南沿夏塔河谷、翻越冰达坂、终至南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民间传说称唐玄奘曾穿越此古道。
乌孙古道沿途的自然风格非常迷人。这里有新疆地区比较少见的大型湖泊(阿克库勒湖),还有草原、雪岭云杉林、雪山、冰川。美丽的阿克库勒湖紧依着阿克布拉克达坂(天山主脉),给人感觉就像是到了“东天山”———博格达峰脚下的天山天池一样,而且风景更胜天池一筹。
伊宁县阿吾赞森林公园的绝色金秋
阿吾赞森林公园位于伊宁县卡拉亚尕奇乡北部山区,距伊宁县城约22公里,是山岳型自然风景区,总面积180平方公里,林木总蓄量124万立方米。该地海拔1005米,属山区小气候,冬暖夏凉。地形开阔,山石奇特,林区资源丰富,野生动物众多,是徒步、摄影、野营的理想场所。
秋色醉人的巩留县莫乎尔
巩留县莫乎尔是伊犁最美的秋色之一,景色别有风韵。到了金秋10月,绵延几公里的野果林落英缤纷,经过秋霜滤过的草原、树木、河水绚丽多姿,妩媚诱人。金秋时节的莫乎八连,远处的山峰层林叠嶂,高低错落,绿色的背景上点叠着红色、金黄色。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红的野杏叶、黄的野苹果叶、绿的沙柳叶……层层叠叠,一片一片,山里山外,处处洋溢着鲜活而绚丽的秋色。秋风拂过,一株株野果树随风摇曳,那一树树秋叶毫不遮掩地宣泄着生命色彩,黄的似金、红的似火、绿的似玉,每种色彩都是由淡至浓,淡的清雅,浓的热烈。
新源县巩乃斯沟---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
巩乃斯沟于新源县东部,这里有美丽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奔腾不息的河流。从新源县此向南行进约一小时,便能达到风景如画的巩乃斯沟。一路上扑入车窗的景色,让你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触。那碧天的云,高耸云天的雪山,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俨然像一位美丽的少女,裸露着诱人的胴体,在风中展现着消魂的倩姿。
在这一方美丽的净土,平日那些紧张与浮躁的心绪渐渐沉静下来。清新的空气,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草原深处那移动如云的羊群,犹如置身于仙境与梦幻中。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清新,阵阵山风轻轻拂过天地间。一缕缕雾从草原上升腾而出,林间乳白色的雾气像素纱在树丛中缠绕着,飘动着。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斩不断,使人有种飘飘然乘云欲归的感觉。
百里画卷--唐布拉大草原
唐布拉是尼勒克县境内喀什河峡谷草原景观的统称,得名于县城东南 105 公里处的一个山沟,因其沟东测山梁上有几块硕大无比的岩块,恰似玉玺印章,故名唐布拉,哈萨克语即大印章。唐布拉风景秀美,有森林、草原、飞流、山石等,电影《天山红花》曾在此地取外景,唐布拉从此驰名。通常,人们将喀什河上游的广阔山地草场称为唐布拉草原,是伊犁颇负盛名的五大草原之一。唐布拉草原有 113 条沟,形成 113 个景点,喀什河东西贯通,南北山岭高悬,斜流频出,状如羽翅,水转景移,颇多秘谷。不少沟谷有天然温泉,分布密度其他山系少见的,具有矿泉浴开发的美好前景。
中国最美的空中草原--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位于新源县那拉提镇境内,位于楚鲁特山北坡,以那拉提镇旅游接待站为核心,包括周围草原、赛马场等众多景点。这里充满山村的宁静与祥和。河谷阶地发育明显,山势和缓,坡度约11—12度,生长着茂盛的细茎鸢尾群系山地草甸。其它伴生种类主要有糙苏、假龙胆、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6—9月,各种野花开遍山岗,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八卦城----特克斯县八卦城
特克斯八卦城独具特色,有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八卦城,有保存完整,数量最大的乌孙古墓群,乌孙国"夏都"故址,汉代经君公主在此开乌孙国宏大殿建筑先河;有草原石人、塞人古墓、古代岩画、岩石风洞,有独特的垂直气候带、垂直景观,"一山四季景,十里不同天";大峡谷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有诗赞:"借问仙境何处觅,牧童遥指八卦城。"
一入县城,就能看到一个叫城标的雕塑,上镶嵌有两个象征阴阳鱼眼睛的黑白圆球,其四周用花岗岩修建,上面印有八个不同的卦。城标外围还由64根铁柱组成,象征易经的64卦。在城的中心耸立着50多米高的八卦观光塔。据介绍,该观光塔始建于1968年文革时期,当时塔体四面刻有毛主席语录,称为语录塔。但当年其只有22.5米高,为三层八面柱体砖混结构。1993年经过抗震加固和改造后,更名为观光塔。从此,它就成了观党八卦城全景的最佳地点。
八卦城以中主八卦文化广场为太极“阴阳”两仪,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离、相同角度如射线般向外伸出八条主街,每条主街长1200米,每隔360米左右设一条连接八条主待的环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设四条环路。一环路环绕中心八卦文化广场,路的外侧是商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群,楼宇首尾相接;二环路两侧主要分布的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筑密度较低,小楼被绿荫遮掩;三环路与四环路之间及周围地带,则是城镇居住小区,且大多为独家小院,其间保留有大面积果园。其中,一环八条街,二环十六条街,三环三十二条街,四环六十四条街。这些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了六十四卦,并充分地反映了64挂386爻的易经数理。为了不让人们迷路,各街都旋转有方位说明牌。整个县城呈放射状圆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边宫般,路路相通、街街相连。它是现今世界上惟一一座保存良好、卦爻完整、规模最大的八卦城。
3. 新疆是如何保护亚洲最大野果林的呢
在新疆天山脚下,生长着一片亚洲面积最大、最密集的原始野生果林。然而,被“外来生物”苹果小吉丁虫啃食20多年后,如今这片珍稀野果林80%已死亡。
“外来生物”苹果小吉丁虫的“入侵”对野果林的危害是毁灭性的。新源县林业局党组书记汪贵山介绍,苹果小吉丁虫是一种蛀干型害虫,危害比较隐蔽,人工防治非常困难。目前,80%的野苹果树枝干已被“蚕蚀”死亡,野苹果面积逐年减少,自然更新与恢复较为困难,亟待加大保护。
4. 新源县野果林改良场邮编邮编是多少
省 份: 直辖市 城 市:伊犁哈萨克
区/县: 新源县 机构名: 新源县野果林改良场
邮 编: 835815 区 号:
5. 亚洲最大的野果林,静谧的花海有多美丽
不知道用电脑这么久了,大家有没有一些疑惑,那就是电脑桌面上的那些美景是如此的漂亮,一片绿色草原中长满各种的花,简直就是世外桃源,这样的美景到底是在哪里,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的美景吗?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知了这个地方,并确定这样的美景不是虚构的,是真实存在的。
据悉这片野果林原本的占地面积是扩张到了附近的村庄的,但在短短的几年中就萎缩到了山脚下,可见大家对这里的破坏还是非常大的,说到这里小编都有些不忍心去这里旅游看看,不想让大家打扰这一片净土,如果这里变成了著名的旅游风景区,相信用不了几年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甚至这片土地上的野果树都会就此消失。
6. 亚洲最大的“野果林”在哪里
不知道用电脑这么久了,大家有没有一些疑惑,那就是电脑桌面上的那些美景是如此的漂亮,一片绿色草原中长满各种的花,简直就是世外桃源,这样的美景到底是在哪里,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的美景吗?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知了这个地方,并确定这样的美景不是虚构的,是真实存在的。今天小编就把这个地方介绍给大家。
据悉这片野果林原本的占地面积是扩张到了附近的村庄的,但在短短的几年中就萎缩到了山脚下,可见大家对这里的破坏还是非常大的,说到这里小编都有些不忍心去这里旅游看看,不想让大家打扰这一片净土,如果这里变成了著名的旅游风景区,相信用不了几年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甚至这片土地上的野果树都会就此消失。
7. 中国新疆山区的野生果树很多,如野苹果分布在() a.巩留县 b.新源县 c.塔城
C、塔城。
8. 新疆巩乃斯 资料
新疆巩乃斯
巩乃斯,蒙语意为“太阳坡” 位于巴音布鲁克草原北部,长40公里,宽1 公里。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也是“天马--伊犁马”的著名产地。该地草原地势跌宕起伏,气象万千。山地草原,河谷草原并存,春夏秋冬牧场齐备,河湖泉涧,野果山花,珍奇异兽,应有尽有,放眼巩乃斯,尽是迷人好去处。
天寒雪飘,巩乃斯河水因为流速太快,故无法结冰,只是在河岸的左侧和平缓处才让积雪覆盖住向里扩展。
在巩乃斯草原环顾四周,蓝天、绿地、青山、绿水,一色的北疆风情,令人心旷神怡。还有巩乃斯河在眼前蜿蜒流过,可谓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四周山峦起伏,碧草如毯,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溪水的柔美;既有群山的俊秀,又有松林如涛的气势。
浩荡而清澈的巩乃斯河水,没有泡沫,只在拐弯冲击岩石的急流处,一圈一圈的漩涡平静地向外展开,尔后向西平铺而去,如同平坦的布幅 …….这就是巩乃斯河的夏季。
河谷草场景色十分动人,特别是仲春时节,在各色野花竞相争艳之中,尤以火红的克孜哈勒达合,星星点点地点缀其间,如浮云落霞成片织锦,拂风轻摇,牛羊蠕动,远山白雪皑皑,动静相映,被人称为巩乃斯草原的胜景之一。
夏季巩乃斯草原恰似五彩织成的地毯,绿底银边花带,在蓝天映衬下尤显华丽且气势恢宏。
巩乃斯微风吹拂,林涛震耳,桦榆妩美,云杉多姿,曲柳婀娜。蜂蝶过处,草青叶雅,金英子耀金,党参花溅香,乌拉贵花吐芳,山丹丹花流艳。温泉腾紫雾,热气拂人面,白云身边绕,天使眼前飞,犹如置身于花的海洋,草的世界。
冬天的巩乃斯,整个草原都闪着银光,山峦连绵起伏千余里,皑皑白雪覆盖千余里,碧草如茵的草原被白雪装点成银白色的世界。白雪掩饰了自然的本色,千里壁毯的山坡不再显得油绿如茵,嶙峋的岩石轮廓也不再显得那么分明。山上的牛羊温顺地转场到冬窝子里,悠闲地嚼着玉米秸秆……
隆冬,厚厚的白雪覆盖了巩乃斯草原的大地,天地间苍苍一片。此时,一切都现得那样的单调无味,就连熙熙攘攘的小木屋也静静的享受冬日的暖阳,再遥看山川,山峦在雪的映衬下更是显得银装素裹。
虽然时空轮回,但巩乃斯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身上流淌着的仍是游牧民族的纯正血统,他们依旧保留着疝气剽悍的民族特性,依旧能驰骋于千里草原。在巩乃斯草原,上至耄耋老翁,下至垂髫少年都是骑马能手。此外,夏日的草原牧场又多了阵阵牧歌,片片牧群,盛装少女,骡悍骑手,为壮美的大草原增添了盎然生机。
每年六月至九月间,这里碧草茵茵,山花漫野,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烂多姿。在草原上散布的哈萨克毡房如雨后春笋,使草原更富生机与活力。伊犁哈萨克自治洲和新源县的草原盛会多在这里举行。
气候:
巩乃斯草原年平均气温-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仅0.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6.0℃,7月平均最高气温17.7℃,年降水量276.2mm,日照时数282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3%,年平均风速2.6m/s,最多风向为静风,风频28%,其次为东风,风频为12%,每年9月 7日初雪降临,到来年 6月 2日才停止降雪。
交通:
去巩乃斯草原可从乌鲁木齐乘汽车,沿乌伊公路转独库公路,驱车460公里抵和静县。也可从吐鲁番乘火车到达和静县,再从和静县城沿着崎岖的山路行300公里,便可进军巩乃斯草原。
饮食:
由于哈萨克族主要以牛、羊、马肉为主,其次是用面粉制成的馕和面条以及抓饭等。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有“金特”:用奶油混合幼畜的肉,装进马肠里,蒸熟后食用。喝的主要是牛奶、马奶、奶茶、更喜马奶酒。
民俗民风:
哈萨克族的喜庆日,有“肉孜节”(通称小年)、“古尔邦节”(通称大年) 以及带有浓厚民族风味的“拿吾鲁孜节”等。此外,哈萨克族的姑娘们也是能歌善舞的,如挤奶舞、剪羊毛舞 、绣巾舞、制毡舞、走马舞、斗熊舞以及婚礼舞等多和游牧生活有关。青年男子喜欢摔跤、赛马、刁羊,还有青年男女共同取乐的“姑娘追”。
地方风味:
脆香而薄的烤馕、烤包子、拉面、油馓子、油塔子 、薄皮包子、奶茶,则是哈萨克族的传统食品。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能将牛奶、羊奶加工成八九种奶制品,或香或甜或酸,都带有浓郁的奶味,营养丰富,可饱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