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陈松年有什么样的简介
遵爷爷遗嘱,父亲陈松年于1947年5月,将先祖灵柩启运至家乡,也于同年6月1日下葬,与原配夫人高晓岚合冢
『贰』 陈松年的苦难童年
当他1910年出生在安庆时,父亲陈独秀已离开安庆与他的小姨也是后来的继母高君曼生活在一起,多年来很少回老家。幼时的松年一直和母亲生活在安庆老家,与父亲见面的机会很少。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父亲被国民党关进南京的监狱中,母亲带着他去探监,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见到自己想念多年的父亲。当他看到父亲那一副样子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表面上对子女严酷,内心却十分疼爱儿子的父亲却叫他不要哭,并告诉儿子流泪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男子汉就要经得起挫折啊!
『叁』 陈松年的介绍
陈松年(1910—1990),陈独秀的第三子。与哥哥延年、乔年为一母所生。 他一生经历太多太多的苦难和不幸。刚出生父母离异,17岁时哥哥延年被害。解放后又因父亲的身份而受牵连,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才过上了平凡的安顿日子。
『肆』 陈松年的家庭变故
陈松年17岁那年,大哥延年在上海被害,噩耗传来,真是晴天霹雳。祖母和母亲都哭得晕了过去。这时,哥哥延年的后事,还是松年和姐姐玉莹去处理的。当他们兄妹二人来到上海后,国民党当局不但不让他们收尸,连看都不让看他哥一眼。兄妹二人,只好在哥哥就义的地方烧了几炷香和一点纸,还痛哭了一场。
第二年,二哥乔年又在上海被迫害,他的后事又是松年和姐姐玉莹去处理的。那时,国民政府仍然是不让收尸,当他们兄妹二人看到倒在血泊中的乔年那种惨烈之状,心中的痛苦确实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以至于姐姐玉莹受了严重刺激,精神失常,一病不起,不久也随二哥而去了。松年的姐姐死时年仅28岁。
『伍』 陈鹤年的介绍
陈鹤年(1913—2000)安徽怀宁人,是陈独秀最小的一个儿子。陈鹤年与三个哥哥陈延年、陈乔年和陈松年是同父异母兄弟,与姐姐陈子美为一母所生,母亲高君曼,妻子许桂馨。在北大读书期间是当时北平的“三大学生领袖”之一。还加入了地下共产党,成了一名预备党员。后投奔北京西山游击队,负责电报的收发工作和人员培养。受陈独秀党内负面影响,1938年底,陈鹤年携妻子和孩子去了香港,抗日战争期间又回内地。抗战胜利后,再度带全家定居香港,在《星岛日报》工作。2000年,陈鹤年在香港默默离开人世,走完了他87年的暗淡人生。
『陆』 陈松年的子嗣
陈长琦,陈独秀的长孙,也即陈松年的长子陈长琦,1947年出生,现任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教授,中国真空学会理事。在世人看来,陈长琦无论是外表和性格都酷似其祖父,是一位眼界开阔,专业基础深厚的学者与行政领导干部。
陈长玮,陈松年的长女大学毕业后在一所钢铁设计院工作,曾任工程师。因工作努力,积劳成疾,1984年病故。
陈长玙,次女。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军工厂工作,现为高级工程师。
陈长璞,陈松年幼女,因“文化大革命”没有上大学,下放到农村劳动锻炼,后招工回城,进安庆图书馆工作,经过自己的努力,安庆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也是研究祖父陈独秀的一方权威。
(概述图片 )
『柒』 陈独秀的原配夫人高晓岚,为什么会被丈夫遗忘
陈独秀的原配高大众(高晓岚)
陈独秀是在两年以后得到高大众去世的消息的,当时,他正在监狱中服刑,是三儿子陈松年来探监时告诉他的。陈独秀对高大众虽然没有感情,但内心一直十分歉疚,闻听高大众离世的消息,他一时沉默无语,过了一会儿,对陈松年说:“你母亲是个老好人,为陈家辛苦了一生,未享过一天福。我对不起她。我感谢她,为我生了三个儿子。延年、乔年虽然牺牲,但他们死得英雄,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你母亲也算是英雄的母亲啊!”陈松年感慨地说:“父亲,母亲弥留之际,还念着你……”陈独秀听罢,十分动情地说:“松年,你回去之后,替我买几刀纸钱,在你母亲坟前烧烧,聊表我对她的缅怀之意。每逢清明,不要忘了去扫墓。”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于四川江津,6月2日下葬,葬于大西门外鼎山山麓。1947年6月,陈松年遵父亲的遗嘱,将棺木迁回家乡安庆,与高大众合葬。
『捌』 陈松年的后期
解放前,陈松年经历了太多的不幸,解放后又因父亲复杂的身份的和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也遭遇了不少困难。他当过会计,教过书,后又到窑场当工人,技师。陈松年与妻子窦珩光一生有一男三女,他们夫妻俩虽然互相尽力支持着这个家庭,但家境仍然很困难。面对这种困难的环境,大女儿陈长玮和二女儿陈长玙读完高中后提出不上大学,出来做工,帮助家庭摆脱困难。而陈松年夫妻俩却坚决要求儿女们上大学,以保住陈家世代书香门第的家风。妻子窦珩光对两个女儿说:“我就是勒紧裤带,不吃不穿也要供你们上大学。”她说到做到,为了儿女们上大学,她自己曾走出家门去窑场抬土,修铁路,糊火柴盒,同时还挑起家务重担。后来,由于窦氏的去世,陈家生活更为困难。
1958年,毛泽东视察安庆时,从当时的安庆地委书记那里得知陈松年的生活困难,看在陈独秀为中国革命作过贡献的份上,毛泽东叮嘱当地政府对他给予每月30元的生活补贴,并安排他进窑场工作。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陈松年被选为安庆市政协常委,安庆市文史馆馆员,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自从父亲陈独秀去世后,陈松年的家中一直悬挂着父亲陈独秀40多岁时一张照片:照片上父亲留了一撮胡须,目光炯炯,英气袭人。旁边是他的生母,父亲的原配夫人高大众的相片。就这样,陈松年每天陪伴着双亲的照片。在他看来,父亲的精神给他的人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慰藉。
1976年,刚刚粉碎“四人帮”后的清明节,已是年近7旬老人的陈松年,拄着拐杖,步行10余里来到父亲的墓前,祭扫他的亡灵。以后几乎每年都要来一次,直到他1990年追随父亲而去。
『玖』 天堂不相信眼泪中陈松年为啥帮安然
天堂不相信眼泪中陈松年因为知道安然是他朋友的儿子而帮助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