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春分三候
扩展阅读
买融资后股票可以吗 2025-08-08 13:54:32
金枪鱼产地 2025-08-08 13:43:47
黄水寿 2025-08-08 13:43:04

春分三候

发布时间: 2022-02-19 18:03:15

『壹』 立夏三候是什么意思 三候用于气象又表示节气

立夏三候是指立夏之后的三种生物迹象,分别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贰』 春分是一个怎样的节气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是农耕的重要时节。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8]太阳达到黄经0度,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来自网络)

『叁』 春分节气的简介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是农耕的重要时节。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太阳达到黄经0度,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
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中国平均地温已稳定超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送春牛图也是春分的习俗之一。此外,祭祀百鸟、粘雀子嘴等春分习俗,也都承载着人们对于农耕时节的期盼。

『肆』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侯,第二侯,第三侯是什么意思

节气,是一种根据农历推算四季气候的单位。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十五天前后。古代又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的现象进行了简洁的概括。

例: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4)春分三候扩展阅读: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现在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按照传统历法,一年十二个月,每月二节气,每节气三候,每候五日,共计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每候有一种特定的自然现象,最早的完整记载见于《逸周书·时训解》。下面在分享几个节气的三候:

1、春分,初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2、清明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桐树开花了,朴素的香味弥漫,桐花预示着春天的盛景。阳气渐盛,田鼠为至阴之物,纷纷躲回洞穴避暑,取而代之的是喜爱阳光的鹌鸟出来活动。清明时节多雨又空气明净,故而彩虹常见。

3、万物荣华,大暑至。大暑节气三候:初候,腐草化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萤火虫在夏季多就水草产卵,古人便误以为是由腐草变化而成。大暑时节,空山飞流萤,天气湿热难耐,土壤也湿气潮润,时常有雷雨突然出现。

4、寒露是24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初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为冬日避寒,鸿雁成群结队往南飞,成为天空中最有代表性的秋天符号。雀鸟们因为冷而躲藏起来,深秋天寒时,蛤类大量繁殖,古时候人们认为贝类蛤蜊的条纹和鸟雀很像,便认为蛤蜊是鸟雀变的。而菊花开在寒露,经霜而不凋。

5、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初候,鸡始乳;二候,鸷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大寒,母鸡开始孵育小鸡,鹰隼在天空徘徊,狩猎找食,以度寒冬。此时寒冷已极,河川的水结冰形成又厚又硬的冰层。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饱含着自然的韵律美,天地之间,富有诗意。

『伍』 春分日的物候

春分日的物候

在春分节气同样也有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其中的元鸟也就是指燕子,立春节气到了,燕子也就从南方飞回来了。而且到了立春节气雨水也增多了,这个时候天气转暖,空气也比较潮湿,于是有二候“雷乃生”。至于“三候始电”,那是因为春分节气以后降雨量明显增多了,并且还会伴随着雷声和闪电。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而生机勃发,天空雷鸣电闪,质象境龙跃凤鸣,物相境春风化雨而阳光明媚,春意盎然而万物活跃。人们的命体更应当顺四时之度,加强身识的活动与运动,行气活血,增强体质,提升生命活力。应逐步增强身识的活动量,提升与万物之间的感知度,实践身与天地生气的合一。

『陆』 古代将春风分成三侯,分别是哪三侯侯

春分三侯为元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初候,元鸟至。元鸟,燕也。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

二候,雷乃发声。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乃者《韵会》曰,象气出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

三候,始电。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公羊传》曰,电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阳阴电,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是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源于黄河流域 ,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 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立春: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 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三候,鱼陟负冰。 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

惊蛰: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黄鹂也。 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春分:初候,元鸟至。燕来也。 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 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清明: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鴽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 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 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 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 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小满: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葶苈之属。 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芒种: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 二候,鵙始鸣;鵙,屠畜切,伯劳也。 三候,反舌无声。百舌,鸟也。

夏至: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 二候,蜩始鸣,蜩,音蜩,蝉也。 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小暑: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 三候,鹰始挚。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 二候,土润溽暑;溽,音辱,湿也。三候,大雨行时。

立秋: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蝉小而青赤色者。

处暑:初候,鹰乃祭鸟;鹰,杀鸟。不敢先尝,示报本也。 二候,天地始肃;清肃也,寨也。 三候,禾乃登。稷为五谷之长,首熟此时。

白露:初候,鸿雁来;自北而南也。 一曰:大曰鸿,小曰雁。二候,玄鸟归;燕去也。三候,群鸟养羞。羞,粮食也。养羞以备冬月。

秋分:初候,雷始收声;雷于二月阳中发生,八月阴中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坯,昔培。坯户,培益其穴中之户窍而将蛰也。 三候,水始涸。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寒露:初候,鸿雁来宾。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盖将尽之谓。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飞者化潜,阳变阴也。 三候,菊有黄花。诸花皆不言,而此独言之,以其华于阴而独盛于秋也。

霜降:初候,豺乃祭兽;孟秋鹰祭鸟,飞者形小而杀气方萌,季秋豺祭兽,走者形大而杀气乃盛也。二候, 草木黄落;阳气去也。 三候,蛰虫咸俯。俯,蛰伏也。

立冬: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

小雪:初候,虹藏不见,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 闭塞而成冬。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

大雪:初候,鹖鴠不鸣。鹖鴠,音曷旦,夜鸣求旦之鸟,亦名寒号虫,乃阴类而求阳者,兹得一阳之生,故不鸣矣。 二候,虎始交;虎本阴类。感一阳而交也。三候,荔挺出。荔,一名马蔺,叶似蒲而小,根可为刷。

冬至:初候,蚯蚓结;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二候,麋角解;阴兽也。得阳气而解。 三候,水泉动,天一之阳生也。

小寒:初候,雁北乡;一岁之气,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乡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侯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盖先行者其大,随后者其小也。此说出晋干宝,宋人述之以为的论。 二候,鹊始巢;鹊知气至,故为来岁之巢。 三候,雉雊(亦作雉始雊);雊,句姤二音,雉鸣也。雉火畜,感于阳而后有声。

大寒:初候,鸡乳(亦作鸡始乳);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 二候,征鸟厉疾;征鸟,鹰隼之属,杀气盛极,故猛厉迅疾而善于击也。 三候,水泽腹坚。阳气未达,东风未至,故水泽正结而坚。

『柒』 春分三候都是什么意思

春分节气有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下雨时天空会打雷并发出闪电。

其中的元鸟也就是指燕子,立春节气到了,燕子也就从南方飞回来了。而且到了立春节气雨水也增多了,这个时候天气转暖,空气也比较潮湿,于是有二候“雷乃发声”。

至于“三候始电”,那是因为春分节气以后降雨量明显增多了,并且还会伴随着雷声和闪电。这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所以在野外干活还是要注意安全。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捌』 我国古代春分三候是什么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