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襄樊市改为襄阳市..为什么!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襄樊作为湖北的副中心城市更名必将对城市发展和建设有重大影响 襄樊市简介:襄樊市土地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为588.8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257万人。城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人口218.6万;其中建成区面积1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3万。200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01亿元。 襄樊是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现辖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级市,谷城、南漳、保康3个县,襄城、樊城 、襄阳3个城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鱼梁州旅游经济开发区3个开发区。 襄樊市是“全国历史文全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CCTV中国魅力城市评比中,襄樊从600多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入围“十大魅力城市”。境内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36处,其中古隆中为国家级4A风景区。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评价襄樊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 襄阳来历与简介:古襄阳、襄阳城,今湖北襄樊市的襄城区中心古称襄阳城,襄樊市即以古襄阳、古樊城为中心。襄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优势,历史上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
⑵ 襄樊为什么改名叫襄阳
古隆中在邹湾汉襄阳城北50里,与所有史书里关于亮家的方向和距离都不符合,证明古隆中是明清以来襄阳说们造的假“故居”。
考古证实司马懿随曹操接受刘琮投降时进的是邹湾汉襄阳城,此时诸葛亮一年前已离开南阳卧龙岗躬耕地去当刘备军师了。
东汉襄阳并没隆中地名,只有一个阿头山,也与诸葛亮没啥关系。
曹操和司马懿要夺取的是襄阳城,咋能不知襄阳在何处?
邹湾遗址就是汉襄阳城,有司马懿丢印为证,刘琮投降是在邹湾襄阳城,如欺骗曹操到中庐或宜城投降,刘琮还能不被砍头吗?
汉江边上是渡口军营,刘表不可能把襄阳建到自己坟地里。刘琮也不能在自已父亲坟地里投降。
再说襄阳名称也对不上号,应称汉阴才对,充分说明襄阳是三国后移过址仍用旧名。汉江边上的襄阳满城也挖不出唐代以前的文物,刘表墓又埋在城中央,毁祖坟建城少说也得比刘表晚上几代人才能干的事情。说明建城最早也只能是在晋代开始的。汉江边上的襄阳城与诸葛亮扯不上一毛钱的关系!古隆中更是与诸葛亮不沾边!
2013考古成果显
司马懿章被发现
孔明寓居已不见,
襄阳带名把城迁。
现襄阳城是阴宅,
刘表族坟城中埋,
对照错址找孔明,
亮家不在古隆中。
⑶ 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
第一次知道襄阳这个名字是是三十年前的儿提时代。《射雕英雄传》的火爆,让我记住了郭靖、黄蓉,也记住了襄阳这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名字。
襄阳位于襄水之南,与樊城隔汉水相望。建国前后,襄阳与樊城合并,为了照顾两个城市百姓的感情,使两市合并后更有凝聚力,决定取名襄樊。
《射雕英雄传》让襄阳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襄阳人为之自豪,这是襄樊改名的催化剂。现代人知道襄阳这个名字,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三国文化,一种是通过《射雕英雄传》。郭靖、诸葛亮已经成为了襄阳这座城市的名片。其实,襄阳也可以开发射雕、神雕文化,让喜爱武侠的朋友去过一下武侠瘾,去重温自己的武侠梦。
襄樊改名为襄阳是成功的,恢复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传承,促进了历史文化的保护,也促进了襄阳旅游业的发展。
⑷ 襄樊是如何改名为襄阳的呢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文化内涵非常深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够充分体现其博大精深,比如最简单的起名字,我们都知道由古至今人们都经过深思熟虑才得出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名字,譬如邯郸、连云港、平凉、襄阳等等,其中襄阳曾经一度更名为襄樊,但是由于要求外界的刺激以及恢复襄阳名字的民意过高,因此经过审批襄樊更名为襄阳。
最后,自从恢复襄阳之后,不仅让襄阳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而且还让襄阳市这座文化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大,从而推动襄阳市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⑸ 襄樊改襄阳为什么
同楼上
⑹ 襄樊市已改襄阳巿了吗
襄樊更名襄阳由来 60年“襄樊”,让位2000年“襄阳”2010年12月2日,人民日报湖北分社社长顾兆农发布了一条不到60字的消息,称国务院已批准同意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一夜之间,湖北第二大城市襄樊的近600万人口,全成为“襄阳”居民。 襄阳“生”襄樊,襄樊“吃”襄阳,襄樊“吃掉”襄阳,主要来自1949年之后的重大调整——1950年5月,隔着汉水相望的襄阳、樊城两镇合并为襄樊市,为县级市,由襄阳地区专员公署管辖。 襄樊为何抛弃两千年的名字,至今没有具体说法。襄樊市原政协常委、襄樊五中退休历史教师李治和说,1950年襄阳城区另组襄樊市时,因为襄阳地区仍然存在,并管辖该市,本地人并没太多感觉。 1983年8月,襄阳地区撤销,行政区并入襄樊市。当地著名历史学者刘克勤认为,一方面当时决策程序简单,“几个领导就定下名字”;另一方面,当时的襄樊是与苏锡常齐名的国内重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因素是当时政府决策考虑的最主要因素。不同的声音当时就有,不过,“那时候没有议论的空间。”襄樊市原政协常委李治和说,从1986年襄樊入选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始,恢复襄阳的声音一直不断。 2001年10月,在襄樊参加“诸葛亮文化节”的李辉,在《人民日报》发表《襄樊何不称襄阳》,使得襄樊更名首次成为全国性议题,陈礼荣、袁鹰、冯骥才、刘德鸿等国内知名学者陆续加入论战。 不过,这次“规格不俗”的文艺界论战,并未演化为政府行为。 2006年12月,风向突变。一份由襄樊市政府办公室转发的民政局文件透露,“从2007年开始启动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的调研论证工作。” 尽管只有短短半句话,敏感的政协委员很快从2007年起开始发起提案。2008年1月,政协委员曹建东更联合177人,建议“将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民政局文件还被传到天涯、猫扑等国内知名网站的襄樊版,更名议题开始在民间热议。 一位文史专家表示,恢复“襄阳”的名字之后,当地在诸葛亮之争中,将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南方周末记者获悉,2008年襄樊市政府正式向湖北省政府提出申请,当年10月,省政府召开省长办公会专门研究此案,并获湖北省委支持,呈报民政部。很快,来自北京的消息称:民政部同意,分管副总理签字。 此次国务院除批复襄樊市改襄阳市外,亦决定襄阳区改成襄州区。一位襄阳区政府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8年,民政局曾向该区征求意见,区领导放弃了“鹿门区”、“浩然区”等名字,选择了“襄州区”。 “市里要名气,区里要大气。”上述官员说,“现在很多县都改成‘州’,实在很粗糙很俗气。”襄州是襄阳在唐代和北宋时期的地名。
⑺ 襄樊改为襄阳如何
我觉得襄阳名字好听一点
襄阳
一个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当然樊城也不差
三国时候都很有名
不过比起荆州要差那么一点点
不过襄阳
好听一点
不单是因为他
是历史名城
⑻ 湖北省襄樊市是不是真的改为襄阳市了
襄樊更名为襄阳市。将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在历史上,襄阳的地位就高于樊城,此次改名更凸显了襄阳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