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世博会的由来
扩展阅读
面试如何说服别人买股票 2025-08-09 13:43:31
子宫小会影响不孕吗 2025-08-09 13:39:12

世博会的由来

发布时间: 2022-02-21 00:57:19

1. 世博会的由来

http://www.4006667266.com
更多旅游优惠行程尽在畅华!
看世博无需排队直接进馆就在畅华旅游网畅游中华
参加他们那的世博一日游包进中国馆无需排队直接进去可帮预约其他热门场馆
http://www.4006667266.com/
还可以帮你订好酒店住宿
还有租车的服务哦
心动不如行动。
上海畅华旅行网
(
http://www.4006667266.com
)提供
上海周边旅游,宾馆酒店预定,包车,公司旅游,世博门票,世博会旅游,国内旅游
,
杭州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zbly.php?mddid=1
苏州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zbly.php?mddid=2
乌镇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zbly.php?mddid=11
周庄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zbly.php?mddid=8
上海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zbly.php?mddid=4
世博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
黄山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zbly.php?mddid=3
海南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gnly.php?id=73
普陀山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zbly.php?mddid=6
千岛湖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zbly.php?mddid=9
南京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zbly.php?mddid=5


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zbly.php?mddid=5

南旅游
http://www.4006667266.com/gnly.php?id=35

华旅
行网
www.4006667266.com
有很多特价旅游线路,经济酒店,宾馆预订,世博会门票预订和景点,旅游攻略介绍,快去玩吧!
快来玩吧!

2. 世博会是怎么由来的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交相辉映,有异曲同工之妙,寓意着本世纪初两项超大型国际活动在中国举办,倾诉着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主为,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二) 世博会的管理组织是什么,有什么章程?

负责协调管理世界博览会的国际组织是国际展览局,英文简称为BIE。国际展览局成立于1939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章程为《国际展览公约》。该公约由31个国家和政府代表于1928年在巴黎签署,分别于1948年、1966年及1972年作过修正。

(三) 国际展览局的宗旨是什么?办事机构是什么?

国际展览局(BIE)的宗旨是通过协调和举办世界博览会,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国际展览局的常务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长为该处的最高领导,现任秘书长是洛瑟泰尔先生。

(四) 国际展览局有多少个成员国?分别是哪些国家?

至1999的5月底,国际展览局成员国名单共87个,名单如下:

1.欧洲地区(30个)

奥地利、比利时、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英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摩纳哥、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戈克、西班牙、瑞典、瑞士、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爱尔兰、冰岛。

2. 北美洲地区(2)

加拿大、美国

3. 中美洲地区(16个)

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哥斯物黎加、古巴、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格林纳达、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圣克提斯与内维斯、圣艾森特和格半提内斯、圣卢西亚、特立尼达与多巴哥

4. 南美洲地区(8个)

阿根廷、哥伦比亚、圭亚那、秘鲁、苏里南、乌拉主、委内瑞拉、巴西

5. 非洲地区(11个)

阿尔及得亚、马达加斯加、摩洛哥、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塞吉尔、南非、坦桑尼亚、刚果、突尼斯、乌干达

6. 亚洲地区(17个)

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日本、韩国、老挝、黎马嫩、马来西亚、蒙古、阿曼、菲律宾

7. 大洋洲(3个)

澳大利亚、淄鲁、贝劳

(五) 中国共参加了几次世界博览会?

从1982年起到现在,受中国政府委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累计9次组织中国馆参加了世界博览会。即:
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能源”世博会;
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水源”世博会;
1985年日本筑波“科技”世博会;
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交通运输”世博会;
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科技时代的业余生活”世博会;
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船与海洋”世博会;
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发现的时代”世博会;
1993年韩国大田“新的起飞之路”世博会;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来的财富”世博会。
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维利亚和1993年大田世博会上,中国馆第二次被评为“五星级展馆”,一次被评为“最佳外国馆”。

(六) 世界博览会分为几类?有几个级别?

世界博览会有综合性博览会和专业性博览会两类。按国际展览组织的规定,专业性博览会分为A1、A2、B1、B2四个级别。A1级是专业性博览会的最高级别。

(七) A1级世界园艺博览会有哪些主要规定?

根据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规章的规定:①A1博览会必须包括含园艺业的所有领域;②最小展出面积:50公项(5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物所占最大面积为总面积的10%(不包括用于室内展览的建筑面积);③展览面积用地面积的至少5%应留给国际参展者;④至少有10个不同的国家参展;⑤财政保证金: 20,000瑞士法朗;⑥A1级博览会每年不超过一次;⑦每个国家每10年中不能举办一次上A1级博览会,举办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6个月;⑧免费提供场馆对不发达国家提供资助。

(八)中国是何时加入国际展览局的?

经国务院批准,并获国际展览局确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于1993年5月3日正式申请加入国际展览局,并于1993年12月被选为该局信息委员会会员。

(九) 什么是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英文名称是Internation Association of Horticultural Procers

(十) 国际展览局(BIE)与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关系是什么?

根据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规定,非会员国家若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首先必须取得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的批准认可,然后由该会推荐,报国际博览局批准、注册。1994年10月,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第46届会员大会通过决议,同意接纳中国为该协会成员。

(十一) 世界博览会一览表

举办年份 博览会名称

1851 伦敦世界博览会
1853 纽约世界博览会
1855 巴黎世界博览会
1862 伦敦世界博览会
1867 巴黎世界博览会
1873 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1876 费城世界博览会
1878 巴黎世界博览会
1889 巴黎世界博览会
1893 芝加哥世界博览会
1900 巴黎世界博览会
1904 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
1915 马拿马太平注世界博览会
1926 费城世界博览会
1930 列日产业科学世界博览会
1933-34 芝加哥世界博览会
1935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37 巴黎世界博览会
1939-40 纽约世界博览会
1939 金门世界博览会
1958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62 西雅图21世纪世界博览会
1964-65 纽约世界博览会
1967 蒙持利尔世界博览会
1970 日本世界博览会
1975 冲绳海洋博览会
1982 诺克斯威廉国际能源博览会
1984 新奥尔良国际河川博览会
1985 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
1986 温哥华国际交通博览会
1988 布里斯班国际休闲博览会
1990 国际花与绿博览会
1992 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
1992 热那亚国际船舶与海洋博览会
1993 大田国际博览会
1998 里斯本国际博览会
2000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2005 爱知世界博览会

3. 世博会的由来

世界博览会的由来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界博览会的雏形。
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4. 世博会是怎么由来的

第一届世博会是由英国举办的,那是100多年前的事啦。 当时的英国是全球第一强国,伊丽莎白举办世博会就是为了展现大英帝国的工业成就!!
当时,世博会上展示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架火车,还有各种各样的新式工业产品。

5. 世博会的由来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6. 世博的由来

其实,答案在100多年前,就有人给出。

1893年,世博会诞生不过42年,史密森学会(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秘书长乔治·布朗·古德(G.Brown Goude)就预言:在将来,博览会将更多地展示理念,而不是物品。

那个时候,欧美各强国正乐此不疲地利用世博会的舞台,展出着他们的尖端科学技术和产品,用实实在在的科技进步实力击败他国。

上海图书馆馆长、世博专家吴建中说,战争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尤其是破坏性远远超过一战的二战使人类对技术的态度发生转变。一方面技术发展导致战争的破坏力,使得人们的认识从对人类成就的骄傲演变到对发展前景的焦虑;另方面战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开始从技术主义层面的思考转变到人文主义的忧患。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瑞切尔·卡尔森发表了轰动世界的一本书《寂静的春天》。这是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

吴建中说,书中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给人们极大的震撼。“以至于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过去的进步方式到底错在哪里,科技是否能解决一切问题?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之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为什么人们常说科技制造的问题比它所要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二战后的世博会开始从过去注重展出科技和展品,转向展示理念和文化——尤其是关于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这个转向最明显的就是1974年在美国斯波坎举行的国际环境博览会,1972年联合国展开第一次人口与环境大会之后,世博会转身。

世博会评奖体系的演变印证了世博会的这种转身。

早期的世博会是激励竞争和创新的舞台,并以诸多“世界第一”而闻名。而激烈竞争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评奖。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加剧国与国之间产品竞争的方式背离了世博会转向后的核心价值体系,与世博会展示理念和文化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

于是,评奖热逐渐消退。从1966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直到2005年爱知世博会之间,世博会评奖体系中止了近40年。即使是爱知世博会重新推出评奖,也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爱地球奖”和“自然的睿智奖”。

吴建中说:“世博会的核心价值观一直就是进步,只不过,过去时追求绝对的进步,而现在追求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进步。”在这个理念下,吴建中和他的同行们为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选择了崭新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两千多年前,先哲亚里士多德就已指出了城市与人类的关系:“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加洛潘说:“尽管种种迹象表明,在下一个世纪(21世纪)曙光来临之际,博览会仍然安然无恙,但是严重失控的风险确实实实在在存在的,而这一次,重生的火凤凰与它的原型就会貌合神离了。”

7. 世博会的来历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农耕社会便已经出现了雏形。古时候,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举行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的鼎盛时期,第一届世博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展区占地9.6万平方米,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莅临参观。约有1.8万名商人展出了他们带来的约10万件产品。这些展品包括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大象标本,而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则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力。组委会为5000多位参展商颁了奖,其中中国送展的丝绸、旗袍、茶叶等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奖项。
英国举办这次博览会的最初目的是希望借此向全世界展示本国的综合实力,却无意间揭开了世界博览会的序幕。从1851年到2005年日本世博会,共有20多个国家主办了共60多次世博会。这100多年中,世博会从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逐渐演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
世博会的管理机构是国际展览局,由全体大会、专业委员会和秘书处三部分组成。其成立时间要大大迟于世博会的出现。这是因为20世纪初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相关政治因素影响,世博会的组织工作都是在各国政府的领导下展开的,管理组织缺乏统一规章,举办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在不同地点同时举办世博会的情况。在此背景之下,世博会的规范管理才提上议事日程。1928年,法国牵头组织31个国家的代表聚会巴黎,讨论通过了《国际展览公约》,成立了国际展览局,开始对世博会的举办进行规范性管理。
2000年,国际展览局正式作出规定,世博会每五年举办一次,这种五年举办一次的世博会属于注册类世博会,一次持续六个月。并且根据各国的意愿设置了规范的申请程序:申请国递交申请,国际展览局经过审核和最终决议确定主办国家。这种形式类似奥运会申办的相关程序。截至2008年底,国际展览局已有154个成员国。

8. 世博会的由来

世博会的起源是中世纪欧洲商人定期的市集,市集起初只涉及经济贸易。到19世纪,商界在欧洲地位提升,市集的规模渐渐扩大,商品交易的种类和参与的人员愈来愈多,影响范围愈来愈大,从经济到生活艺术到生活理想哲学……到19世纪20年代,这种具规模的大型市集便成为博览会

9. 世博会的来历和意义


世博会的起源是中世纪欧洲商人定期的市集,市集起初只涉及经济贸易,到19世纪,商界在欧洲地位提升,市集的规模渐渐扩大,商品交易的种类和参与的人员愈来愈多,影响满为愈来愈大,从经济到生活艺术到生活理想哲学……到19世纪20年代,这种具规模的大型市集便成为博览会(Expositions)。
1851年的第一届伦敦世博会就有中国的身影,当时中国广东商人许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托运往英国,最终质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中国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的世界博览会是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当时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个有智、有勇、有谋、有骨气的中国人,但湮没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李圭写了一本书叫《环游地球新录》,记录了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虽然它是中国代表团中的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但这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览会。
‍世博会的意义
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举办世博会,将有力地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如旅游业、文化产业、餐饮业、通讯及交通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推动我国的自主创新和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市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3.有利于世界各国更加详细全面的了解中国文化,为弘扬中国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同时也为国人展现了世界其他文化的缤纷异彩,让国人不用出国门就能了解国外文化、风土人情,增强国人的见识和眼界。4.对各国间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技术学习等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演变影响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一种场所。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是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全球融合就是全球化,这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10. 世博会的来历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活动,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当时文明的真实记录,更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和憧憬。
博览会的雏形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商人的定期集会--集市。当时,集市的主要功能是初级商品的现场交易,人们注重的是为了满足生产活动和生活需要所进行的物资交换或单一商品买卖。进入十九世纪,集市规模逐渐扩大,入市交易的商品种类和参加的人员越来越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广,集市期间的人文气氛越来越浓。大约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就把规模较大的定期集市称作博览会,并将其单一的商品买卖功能逐步扩展为物资的交流和文明成果的展示,人们关注的重点也随之从简单的商品交换、买卖关系演变为对生产技术的交流、文明进程展示和对理想的企盼。
十九世纪中叶,是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和殖民主义的扩展,使英国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强国。为了显示其伟大和自豪,英帝国于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内,一改当时盛行的石头建筑风格,动用了整个英国工业界的技术和力量,耗用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建成了一座长1700英尺、高100英尺的“水晶宫”。这是一座新颖而独特的建筑,它向人们展示了纲结构、玻璃装饰的大空间,预示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维多利亚女王始创了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各国参展的传统,接受邀请参展的10个国家,集中了1400余件各类艺术珍品和时尚产品向世人展示,最令观众瞩目的是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产品。在160天的展期中,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贸人员、社会名流和旅游观光人士约630万人次观赏。英国人自豪地把这次盛况空前的“集市”取名为Great Exhibition.意为“伟大的博览会”。自此,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完成了从低级阶段初级产品的简单交易到工业时代的技术交流和文明成果展示的重大转变。因为这一划时代的创举,伦敦博览会被世人确认为首届世界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