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盗拓
扩展阅读
支付宝买股票要手续费吗 2025-08-29 13:52:03
徐翔所买的股票 2025-08-29 13:15:06

盗拓

发布时间: 2022-03-07 16:53:16

1. 盗拓长生,颜渊短命,是什么意思

盗拓,就是一个盗贼,却活了很长时间。颜渊,是孔老夫子最得意的学生,却40岁就去世了。感叹天命无常。

2. 求春秋时代盗拓的资料,出生年,和谁同时代

盗跖

首位被记载史册的强盗,作为庄子笔下的绿林豪杰,光听他的名字就知道此公的终身职业乃是个强盗!更可贵者,此公对孔老夫子的说教不屑一顾,几欲杀之而后快。最后用犀利的言语让孔子哑口无言、色若死灰,落荒而逃。对孔圣人尚且如此,此公岂是一般的强盗可比。他的实力也相当的强 , 庄子《盗拓》记载“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以此为据,盗拓是强盗中的极品,是强盗名人堂的第一首选。

盗跖是古时候的大盗,庄子在《庄子?胠箧》记录了一段盗拓和他的徒弟的对话,阐释了千古名言:"盗亦有道"。
原文: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盗拓这样阐释为盗之道的:'
能够在外面就推测到屋内所藏的财物,称为圣,这是为盗必须遵守的第一道;
其次,率先入户着称为勇,这是为盗必须遵守的第二道;
再次,撤退在最后称为义,这是为盗必须遵守的第三道;
又次,能够预判行窃行为能否得手为知,是为盗必须遵守的第四道;
最后,少取盗窃所获,公平分赃,成为仁,是为盗必须遵守的第五道。
如果不能修成这五道就不能成为扬名天下的大盗'

这就是为盗之道,称之为盗道。

3. 盗拓颜渊的故事

盗跖颜渊[ dào zhí yán yuān ]

释义:孔子七十名得意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所以这个成语比喻好人没好报,上天没眼,善恶的命运不公平。

典故:盗跖本来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在当时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下盗跖便被比喻为邪恶的势力,就好像起义领袖张献忠被称为“流贼”,而颜渊是孔子的徒弟,是他的弟子中最贤惠的一个,所以用他来比喻善良。在《窦娥冤》中就有一段引用了这两个人物“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3)盗拓扩展阅读

盗跖(zhí),中国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的率领盗匪数千人的大盗。传说原名展雄,姬姓,展氏,名跖,一作蹠,又名柳下跖、柳展雄,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盗跖”和“桀跖”。当时鲁国贤臣柳下惠(柳下季)之弟,为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因以展为氏。

由于盗跖诸匪喜爱“取人妇女”,华北地区信奉盗跖为娼妓的守护神,尊之为“白眉神”。《斩鬼传》:“含冤又问道:‘这尊神是何出身,在生时姓甚名谁?’柳金娘道:‘小妇人也不知其详,只听得当日老亡八说是柳盗跖。’”

又有“白眉神道:‘俺自春秋以来,至于今日,娼妇人家,家家钦敬,大小奉祀,竟如祖宗一般。’”

4. 谁能翻译一下【庄子】中的“盗拓”

庄子·外篇·胠箧第十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谲,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谲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攊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 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

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岊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机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享之意,享已乱天下矣!

5. 五大贼王 盗拓 是谁

盗跖[zhí](生卒年不详),姬姓,展氏,名跖,又作蹠、雄,又名柳下跖、柳展雄,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盗跖”和“桀跖”,中国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率领盗匪数千人的大盗。当时鲁国贤臣柳下惠(柳下季)之弟,为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因以展为氏。

在《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篇中假托盗跖与孔子之间的对话,一方面以一种激进的角度表达了道家绝圣弃智、保身全命的理念;另一方面又以盗亦有道的论说延续了庄子一书的讽世主题,在此文本中的跖亦表现出强烈的道家色彩。

(5)盗拓扩展阅读

盗跖之死有两说:

1、《庄子·外篇》: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

意为:伯夷为了自己的声名而饿死在首阳山下,盗跖为了利益而死在东陵。

2、《史记·伯夷列传》: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意为:盗跖天天在屠杀无辜的人,割人肝,吃人肉,凶暴残忍,胡作非为,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天下,竟然能够长寿而终。他又究竟积了什么德,行了什么善呢?

6. 《窦娥冤》中有‘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辩,可怎生糊涂了盗拓,颜渊’其中这俩人有什么故事呢

盗跖原名柳下跖,因为是盗贼的祖先,所以又叫盗跖。不知道是因为恶行颇多,还是因为自己哥哥太有名(他哥哥就是有名的坐怀不乱的鲁国大夫柳下惠),反正大部分史书没有记载,只有庄子里面有记述。也因此,许多史学家说盗跖根本是虚构人物,历史上根本没有盗跖可说是盗贼中英雄人物,唱响中国盗贼千年宣传口号的“盗亦有道”,水浒中打的“替天行道”就是严格贯彻这一精神。还有就是盗跖把圣人孔子给骂的哑口无言,也算给盗贼长了脸。

7. 少司命为何会救盗拓

她的目标不是盗跖,是千机铜盘~另外她是为了不让农家七胜抢到,所以无意间救了盗拓~~~~~~~~~~~第二种可能她喜欢盗拓这个可能性我认为几乎没有但有动漫好友希望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嗯嗯,就这样。希望采纳吧~谢谢~

8. 盗拓 读音

念(第二声)

9. 庄子盗拓翻译

孔子跟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盗跖的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扰各国诸侯;穿室破门,掠夺牛马,抢劫妇女;贪财妄亲,全不顾及父母兄弟,也不祭祀祖先。他所经过的地方,大国避守城池,小国退入城堡,百姓被他弄得很苦。孔子对柳下季说:“大凡做父母的,必定能告诫自己的子女,做兄长的,必定能教育自己的弟弟。假如做父亲的不能告诫自己的子女,做兄长的不能教育自己的兄弟,那么父子、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就没有什么可贵的了。如今先生你,是当世的贤士,然而兄弟却被叫作盗跖,成为天下的祸害,而且不能加以管教,我私下里替先生感到羞愧。我愿意替你前去说服他。”柳下季说:“先生谈到做父亲的必定能告诫自己的子女,做兄长的必定能教育自己的弟弟,假如子女不听从父亲的告诫,兄弟不接受兄长的教育,即使像先生今天这样能言善辩,又能拿他怎么样呢?而且盗跖的为人,思想活跃犹如喷涌的泉水,感情变化就像骤起的暴风,勇武强悍足以抗击敌人,巧言善辩足以掩盖过失,顺从他的心意他就高兴,违背他的意愿他就发脾气,容易用言语侮辱别人。先生千万不要去见他。”
孔子不听,让颜回驾车,子贡作骖乘,前去会见盗跖。盗跖正好在泰山的南麓休整队伍,将人肝切碎后吃掉。孔子下了车走上前去,见了禀报的人员说:“鲁国人孔丘,听说将军刚毅正直,多多拜托转达我前来拜见的心意。”
禀报的人入内通报,盗跖听说孔子求见勃然大怒,双目圆睁亮如明星,头发怒起直冲帽顶,说:“这不就是那鲁国的巧伪之人孔丘吗?替我告诉他:'你矫造语言,托伪于文王、武王的主张;你头上带着树杈般的帽子,腰上围着宽宽的牛皮带,满口的胡言乱语;你不种地却吃得不错,不织布却穿得讲究;你整天摇唇鼓舌,专门制造是非,用以迷惑天下的诸侯,使天下的读书人全都不能返归自然的本性,而且虚妄地标榜尽孝尊长的主张以侥幸得到封侯的赏赐而成为富贵的人。你实在是罪大恶极,快些滚回去!要不然,我将把你的心肝挖出来增加午餐的膳食!’”
孔子再次请求通报接见,说:“我荣幸地跟柳下季相识,诚恳希望能够面见将军。”禀报人员再次通报,盗跖说:“叫他进来!”孔子小心翼翼地快步走进帐去,又远离坐席连退数步,向盗跖深深施礼。盗跖一见孔子大怒不已,伸开双腿,按着剑柄怒睁双眼,喊声犹如哺乳的母虎,说:“孔丘你上前来!你所说的话,合我的心意有你活的,不合你的心意你就等着一死。”
孔子说:“我听说,大凡天下人有三种美德:生就魁梧高大,长得漂亮无双,无论少小年长高贵卑贱见到他都十分喜欢,这是上等的德行;才智能够包罗天地,能力足以分辨各种事物,这是中等的德行;勇武、慓悍、果决、勇敢,能够聚合众人统率士兵,这是下一等的德行。大凡人们有此一种美德,足以南面称王了。如今将军同时具备了上述三种美德,你高大魁梧身长八尺二寸,面容和双眼熠熠有光,嘴唇鲜红犹如朱砂,牙齿整齐犹如编贝,声音洪亮合于黄钟,然而名字却叫盗跖,我暗暗为将军感到羞耻并且认为将军不应有此恶名。将军如果有意听从我的劝告,我将南边出使吴国越国,北边出使齐国鲁国,东边出使宋国卫国,西边出使晋国秦国,派人为将军建造数百里的大城,确立数十万户人家的封邑,尊将军为诸侯,跟天下各国更除旧怨开启新的一页,弃置武器休养士卒,收养兄弟,供祭祖先。这才是圣人贤士的作为,也是天下人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