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太太的客厅
扩展阅读
300133华策股票行情 2025-09-06 21:25:54
汇率升值股票价格 2025-09-06 21:06:13
为何股票买在最高点 2025-09-06 20:55:54

太太的客厅

发布时间: 2022-03-10 07:07:00

① 冰心 一篇小说《太太的客厅》

《我们太太的客厅》

http://wangxiao.kc100.com:801/RESOURCE/CZ/CZYW/YWBL/BXMZXS/13078_SR.htm

② 林徽因和冰心成为仇敌的直接原因是《太太的客厅》么

林徽因和冰心成为仇敌的直接原因的确是是《太太的客厅》。

核查历史,冰心确实写过一篇讽刺文章,标题是《我们太太的客厅》。此文写于1933年10月17日夜,自9月27日在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连载。这年的10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等人赴山西大同调查研究古建筑及云冈石窟结束,刚刚回到北平。

从时间上看,李健吾的记在似有一定的证据,送醋之事当不是虚妄。冰心此为,的确刺痛了林徽因的自尊心。

按冰心小说中的描述:“我们太太是当时社交界的一朵名花,十六十七岁时候尤其嫩艳......我们的先生(的照片)自然不能同太太摆在一起,他在客人的眼中,至少是猥琐,是市俗。谁能看见我们的太太不叹一口惊慕的气,谁又能看见我们的先生,不抽一口厌烦的气?”

“我们的太太自己虽是个女性,却并不喜欢女人。她觉得中国的女人特别的守旧,特别的琐碎,特别的小方。”

又说:在我们太太那“软艳”的客厅里,除了玉树临风的太太,还有一个被改为英文名字的中国佣人和女儿彬彬,另外则云集着科学家陶先生,哲学教授,文学教授,一个“所谓艺术家”名叫柯露西的美国女人,还有一位“白袷临风,天然瘦削”的诗人。

此诗人“头发光溜溜的两边平分着,白净的脸,高高的鼻子,薄薄的嘴唇,态度潇洒,顾盼含情,是天生的一个‘女人的男子’”。

冰心的这篇小说发表后,引起平津乃至全国文化界的高度关注。作品中,无论是“我们的太太”,还是诗人,哲学家,画家,科学家,外国的风流寡妇,都有一种明显的虚伪,虚荣与虚幻的“三虚”,“三俗”加“一二”人物的出现,对社会,爱情,对己,对人,都是一股颓废情调和萎缩的浊流。

冰心以温婉伴着调侃的笔调,对此作了深刻的讽刺和抨击。金岳霖后来曾说过:这篇小说“也有别的意思,这个别的意思好像是三十年代的中国少奶奶们似乎有一种‘不知亡国恨’的毛病”。

后来成为萧乾夫人的翻译家文洁若在《林徽因印象》一文中说:“我上初中后,有一次大姐拿一本北新书局出版的冰心短篇小说《冬儿姑娘》给我看,说书里那篇《我们太太的客厅》的女主人和诗人是以林徽因和徐志摩为原型写的。

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后,家里更是经常谈起他,也提起他和陆小曼之间的风流韵事”。

冰心的夫君吴文藻与梁思成同为清华学校1923年纪毕业生,且两人在清华同一寝室,属于真正的“同窗”。林徽因与冰心属福建福州同乡,其前辈就有接触,两对夫妻先后在美国留学,只是归国后的吴文藻,冰心夫妇服务于燕京大学,梁林夫妇服务于东北大学和中国营造学社。

这其间两对夫妇至少在美国的绮色佳,也就是陈衡哲与忍鸿隽外加一个胡适搞三角恋爱的地方相识并有过愉快的交往。只是时间过于短暂,至少在1933年晚秋这篇明显带有影射意味的小说完成并发表,林徽因派人送给冰心一坛子山西老醋之后,两人由朋友变为仇敌,以后的岁月再也难以相处了。

张爱玲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苏青说: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的文章了。看女人刻薄起女人来,比男人更甚。

(2)太太的客厅扩展阅读:

林徽因与梁思成: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

又因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做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

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③ 我们太太的客厅都描写了谁

冰心晚年(92岁)接受采访时,正好发生一件“小说影射侵犯名誉权”的文坛大案子,冰心借此机会表白:“《太太的客厅》那篇,萧乾认为写的是林徽因,其实(原型)是陆小曼,”冰心特别举出一个证据:小说描写“客厅里挂的全是她(陆小曼)的照片。”此话是1992年冰心对两位来访者说的,存有记录稿。可见《太太的客厅》乃是以当时北平交际场为题材的小说,并不是“影射”或纪实文学;小说可以有“原型”,而冰心实际上解释这主要“原型”取材于陆小曼!当然也可能有取材于林徽因家的成分(陆小曼家客厅里挂的全是陆小曼的交际花照片,而林徽因家并非如此,可见冰心没有影射林徽因)但并不是“纪实或报告文学”那样完全记录真人真事。我们应该从文学评论的公正角度分析这篇小说的艺术形象,而不应该庸俗地、意气用事地侮辱已故的林徽因徐志摩,甚至企图在林徽因、冰心两家后人之间挑起事端。人心不至于如此险恶吧?!

林徽因和冰心两位,乃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两朵奇葩,是后代淑女佳人的楷模啊!他们都早已成为故人,“死后是非谁管得”呢?近年来“二人结怨并成为仇敌”的夸大流言风行,且波及后辈,这可能是冰心与林徽因当时都始料不及的。

④ 《太太的客厅》真的是在讽刺林徽因吗

《太太的客厅》是冰心所写,写一个工于心计,爱出风头的银行家太太,享受当下舒服奢侈的生活,只爱自己的自私女人。文中人物轮番出场,各种男人出现在太太的面前,太太是得意的,觉得这些人通通在她的手掌心里,我们旁边人看起来太太显得十分可笑。

《太太的客厅》读得让我们觉得有十分虚伪,但是描绘人物又是那么的栩栩如生,让我们读者总是在想:难道真的有真实例子吗?

很多年以后冰心说她这文章故事原型是陆小曼,但是真是假无人得知,只有那么几句流言蜚语流传给我们。

⑤ 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是什么意思

30多岁的每个星期六,都会有一个“周六聚会”,地点在一个房间里与他的妻子的生活,而他的妻子还活着,她的女主人,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一代才女 - 林徽因。 她是一个有争议的妻子,有情趣的家庭主妇,理想的母亲,是一个浪漫的家居建材,家居生活...

⑥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是在讽刺什么事情

世界上最缺的就是人才,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呆在北平的文人墨客都有属于自己的交际圈,时不时的就要开一个座谈会什么的,当时的林徽因跟冰心也不例外,两大女性知识分子在一起能激起什么样的火花呢?

⑦ 我们太太的客厅里的人物原型都是谁

作者冰心并未说出原型人物,有好事者将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一一对号入座。

《我们太太的客厅》,作者冰心,最初发表于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1933年9月27日第2期至第10期,后收入小说集《冬儿姑娘》(北新书局1935年5月初版)。好事者将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一一对号入座。冰心的这篇小说发表后,引起平津乃至全国文化界的高度关注。

(7)太太的客厅扩展阅读

文中的“我们太太”是一个受男人环绕,爱出风头,工于心计的女人。可以说,对她身边的男人,“我们太太”几乎轻易地“玩弄”于股掌之间。

作品中,无论是“我们的太太”,还是诗人、哲学家、画家、科学家、外国的风流寡妇,都有一种明显的虚伪、虚荣与虚幻的鲜明色彩,这“三虚”人物的出现,对社会、对爱情、对己、对人都是一股颓废情调和萎缩的浊流。

冰心的这篇小说可说是上乘之作,情景与人物的描写,白描可入画,语言可传神,似得“红梦”真传。小说脱去冰心贯有的自我抒写风格,通篇充满了调侃与暗喻。在一个几千字的短篇中,描写了十余个人物,着墨不多,却是栩栩如生,个个鲜活。

她用看似温婉和调侃的笔调娓娓道来,实则却是在进行讽刺和抨击。金岳霖后来曾说过:这篇小说“也有别的意思,这个别的意思好像是30年代的中国少奶奶们似乎有一种‘不知亡国恨’的毛病”。

⑧ 《我们太太的客厅》原文和解读

作品原文

时间是一个最理想的北平的春天下午,温煦而光明。地点是我们太太的客厅。所谓太太的客厅,当然指着我们的先生也有他的客厅,不过客人们少在那里聚会,从略。我们的太太自己以为,她的客人们也以为她是当时当地的一个“沙龙”的主人。

当时当地的艺术家,诗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闲的下午,想喝一杯浓茶,或咖啡,想抽几根好烟,想坐坐温软的沙发,想见见朋友,想有一个明眸皓齿能说会道的人儿,陪着他们谈笑,便不须思索的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车,把自己送到我们太太的客厅里来。在这里,各人都能够得到他们所想望的一切。

正对着客厅的门,是一个半圆式的廊庑,上半截满嵌着玻璃,挂着淡黄色的软纱帘子。窗外正开着深紫色的一树丁香,窗内挂着一只铜丝笼子,关着一只玲珑跳唱的金丝雀。阳光从紫云中穿着淡黄纱浪进来,清脆的鸟声在中间流啭,屋子的一切,便好似蒙在鲛觚之中的那般波动,软艳!

窗下放着一个小小书桌,桌前一张转椅,桌上一大片厚玻璃,罩着一张我们太太自己画的花鸟。此外桌上就是一只大墨碗,白磁笔筒插着几管笔,旁边放着几卷白纸。墙上疏疏落落的挂着几个镜框子,大多数的倒都是我们太太自己的画像和照片。

无疑的,我们的太太是当时社交界的一朵名花,十六七岁时候尤其嫩艳!相片中就有几张是青春时代的留痕。有一张正对着沙发,客人一坐下就会对着凝睇的,活人一般大小,几乎盖满半壁,是我们的太太,斜坐在层阶之上,回眸含笑,阶旁横伸出一大枝桃花,鬓云,眼波,巾痕,衣褶,无一处不表现出处女的娇情。

我们的太太说,这是由一张六寸的小影放大的,那时她还是个中学生。书架子上立着一个法国雕刻家替我们的太太刻的半身小石像,斜着身子,微侧着头。对面一个椭圆形的镜框,正嵌着一个椭圆形的脸,横波入鬓,眉尖若蹙,使人一看到,就会想起“长眉满镜愁”的诗句。

书架旁边还有我们的太太同她小女儿的一张画像,四只大小的玉臂互相抱着颈项,一样的笑靥,一样的眼神,也会使人想起一幅欧洲名画。

此外还有戏装的,新娘装的种种照片,都是太太一个人的——我们的太太是很少同先生一块儿照相,至少是我们没有看见。我们的先生自然不能同太太摆在一起,他在客人的眼中,至少是猥琐,是市俗。谁能看见我们的太太不叹一口惊慕的气,谁又能看见我们的先生,不抽一口厌烦的气?

北墙中间是壁炉,左右两边上段是短窗,窗下是一溜儿矮书架子,上面整齐的排着精装的小本外国诗文集。有一套黄皮金字的,远看以为定是莎翁全集;近看却是汤姆司·哈代。我们的太太嗤的一声笑了,说:“莎士比亚,这个旧人,谁耐烦看那些个!”问的人脸红了。旁边几本是E.E.Cummings的诗,和Aldous Huxley的小说,问的人简直没有听见过这几个名字,也不敢再往下看。

解读:

小说连载在《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当时副刊的编辑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走马上任的沈从文。沈从文对冰心当然是尊重的,但从感情上说,或者从文人的圈子而言,他不属于冰心的燕京派,而与徐志摩、林徽因等人走得更近。

小说连载时,作为小说家沈从文,自然能掂量出它的分量,但也可能感觉到了些什么,因为沈从文便是进出“太太客厅”的重要一员,并且将刚刚发表了短篇小说《蚕》的作者——萧乾,带进了“太太客厅”。

显然,不知道沈从文以什么方式,向尚在山西做文物调查的林徽因传递了某些信息。林徽因也是读了作品的,才有了她的得意之作,诚如她自己向李健吾所言,送给冰心一坛山西老陈醋。“吃醋”在中国是有明确指向的,你调侃太太客厅,我让你“醋上”加醋。是不是真有其事,无从考察,但文人之间的战法还是符合林徽因身份的。

(8)太太的客厅扩展阅读:

1、点评鉴赏

文中的“我们太太”是一个受男人环绕,爱出风头,工于心计的女人。可以说,对她身边的男人,“我们太太”几乎轻易地“玩弄”于股掌之间。作品中,无论是“我们的太太”,还是诗人、哲学家、画家、科学家、外国的风流寡妇,都有一种明显的虚伪、虚荣与虚幻的鲜明色彩,这“三虚”人物的出现,对社会、对爱情、对己、对人都是一股颓废情调和萎缩的浊流。

冰心用看似温婉和调侃的笔调娓娓道来,实则却是在进行讽刺和抨击。金岳霖后来曾说过:这篇小说“也有别的意思,这个别的意思好像是30年代的中国少奶奶们似乎有一种‘不知亡国恨’的毛病”。

2、内容梗概

小说写的是北平一座独立小院中的客厅,这个客厅被仆人炫耀为“我们太太的客厅”,是我们太太举行沙龙聚会的场所。作品在对“我们太太的客厅”做了长镜般的描写之后,先是太太上场,太太的佣人和女儿也先后进入场景,之后便是艺术家、自然科学家、政治家、哲学教授、诗人、外国的交际花、医生一一登场并表演,我们太太则是导演与领衔主演。

待华灯初上,各路人马纷纷离去,壁炉燃起来了,独诗人留下,暧昧状态中,银行家、我们的先生回来了,我们太太在诗人离去一那瞬间,还是“忽然地站起,要叫住诗人”,但诗人已走出了小院门口,走进了逼人的暮色之中,去赴另一场约会了。

从艺术上说,冰心的这篇小说可说是上乘之作,情景与人物的描写,白描可入画,语言可传神,似得“红梦”真传。小说脱去冰心贯有的自我抒写风格,通篇充满了调侃与暗喻。在一个几千字的短篇中,描写了十余个人物,着墨不多,却是栩栩如生,个个鲜活。

但是,没有人去分析这篇小说的艺术手法,关注的是冰心是不是描写了黑暗、苦难与反抗,至于冰心对知识阶层的讽刺与鞭挞,仍然不入法眼。

3、作者简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我们太太的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