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论衡的作者是谁
扩展阅读
美国制裁对中兴股票价格 2025-09-09 03:58:53

论衡的作者是谁

发布时间: 2022-03-10 21:07:43

① 论衡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作者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卒于和帝永元年间约公元100年前后。王充因《论衡》一书而在中国思想史上获得崇高的地位

② 论衡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东汉。

《论衡》一书相传为东汉思想家王充(公元27年-97年)所作,大约汇编成于章和二年(公元88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

《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2)论衡的作者是谁扩展阅读:

在《论衡》中,王充对“知”即人的认识论有不少专门的论述。《别通篇》云:“倮虫三百,人为之长。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人有认知能力,可以获得知识,从而产生力量。

王充认为,人应该利用和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获得知识,扩大自身的认知范围。认知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认识各种事物的性质,但最终是要认识到事物内在的规律和本质。

王充所强调的“知”的内容,即“天下之事,世间之物”。天下之事强调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现象,世间之物强调的是自然领域中的自然现象。也就是说,王充要认知的对象包括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

③ 《论衡的》的作者是谁

王充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

④ 《论衡》的作者是谁

《论衡》的作者是王充。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卒于和帝永元年间约公元100年前后。王充因《论衡》一书而在中国思想史上获得崇高的地位

⑤ 论衡的作者王充是哪个朝代的

王充是汉代著名的学者

⑥ 论衡是谁的著作

王充(东汉27年—约97年)

王充是儒家学者中的特出之士,他信奉儒学,但又不囿于一般的“俗儒”之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比较少见的人物。他的学说,开始只在江东地区流传,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到东汉末期,著名学者蔡邕到江东,发现了王充的《论衡》,如获至宝,独自研习,秘不示人,由此学问大进。时人认为他“不见异人,当得异书”,于是问蔡邕原委,从此《论衡》一书得以广泛流传开来。

——《贤哲传记》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学者,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他通过对当时流行于世的谶纬迷信、天人感应等神学思想的全面批判,进一步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创立了以元气自然论为核心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王充的著作非常多,但大部分都已经失散,只有他的代表作《论衡》还保存完整。《论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全书闪烁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是我国古代唯物论的宝贵遗产,迥异于当时一般的知识和思想水平。东汉是迷信思想盛行的朝代,当时以预兆吉凶为主要内容的谶纬之学甚至被当做是正式的官方学术。王充针对这种情况,在《论衡》中以“疾虚妄”为宗旨,坚持传统儒家思想,对当时的各种迷信观念进行了严厉的批驳。他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所构成,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确立了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当时可算是惊世骇俗,很多内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极有意义。

当时一些权贵人物说王充不是书香门第出身,没有投靠门师,不配著书立说,以至于他的学说一旦问世,便被视为异端,甚至遭到禁锢。王充冲破种种阻力,坚持著述。《论衡》开始只在江东地区流传,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到东汉末期,著名学者蔡邕到江东,发现了王充的《论衡》,如获至宝,独自研习,秘不示人,由此学问大进。时人认为他“不见异人,当得异书”,于是问蔡邕原委,从此,《论衡》一书得以广泛流传开来。它对今后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诸如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杨泉、南朝宋时的思想家何承天、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者范缜、唐朝时期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王充也因为《论衡》一书而在中国思想史上获得了崇高的地位。

⑦ 论衡的作者生活在那个年代

东汉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

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王充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些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有所不同。

《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

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

⑧ 《论衡》的作者是东汉著名的哪个作家

王充的《论衡》是东汉时期的作品。王充是东汉时期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传承者与发展者,其代表作品《论衡》是一部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

《论衡》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具有批判精神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著作,因而它一问世,就被视为异端,横遭攻击,以至当时人们不敢公开阅读,但它对于后世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衡》古无注,只有今人黄晖的《论衡校释》、刘盼遂的《论衡集解》等。

⑨ 《论衡》作者及朝代

东汉思想家王充。

《论衡》一书为东汉思想家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章和二年(88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

《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9)论衡的作者是谁扩展阅读

《论衡》书中关于物种交合和生产的说法虽然谈不上是科学的知识,只是一种直观的自然描述,但这种直观的观察都是很真切的。而且,这种见解需要极大的理论胆识,因为他把帝王赤裸裸地搬到了地上,这是“非圣无法”、“诽谤圣朝”之罪,是要遭杀身灭门之祸的。所以,王充及其《论衡》书的伟大之处也在这里。

《论衡》书是从自然主义的唯物论出发来论述社会历史发展的。从其承认客观物质的力量来说明社会历史是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否定“天”和“人君”是历史发展的力量。

⑩ 《论衡》的作者,是东汉著名的论说文作家哪位

《论衡》一书也运用典故,辛辣的讽刺了封建社会时期的不公与黑暗。一些故事和道理直到今日仍耳熟能详。

王充的“三累三害”之说对于他人的恶意攻击、造谣、网络暴力、虚假信息传播仍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由此可见时至今日,这本书仍然可以折射出当代社会一些不好的一面。对于独立思考、反对盲目权威也有很多帮助。并且更多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东汉及以前的历史和社会面貌,可以直观的感受古代中国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感受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