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国家法定节日
扩展阅读
316股票价格 2025-09-10 15:49:47
宝宝老是吐奶怎么办啊 2025-09-10 15:34:38

国家法定节日

发布时间: 2022-03-11 07:00:11

Ⅰ 国家法定假日共几天

法律分析:(1)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春节7天,元旦1天,五一节5天,清明节、端午节各3天,国庆节与中秋节连休8天。(2)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三八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四青年节,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3)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周六、周日,将在工作日补休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周六、周日,则不补休。以上法定节假日共11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Ⅱ 一年中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一、元旦:2007年12月30日—2008年1月1日放假,共3天。

其中,1月1日(星期二)为法定节假日,12月30日(星期日)为公休日,12月29日(星期六)公休日调至12月31日(星期一),12月29日(星期六)上班。

二、春节:2月6日—12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放假,共7天。

其中,2月6日(除夕)、2月7日(春节)、2月8日(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2月9日(星期六)、2月10日(星期日)照常公休,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2月11日(星期一)、2月12日(星期二),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6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4月5日(星期六)、4月6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四、“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为法定节假日,5月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5月2日(星期五),5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五、端午节:6月7日—9日放假,共3天。其中,6月7日(星期六)照常公休,6月8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法定节假日,6月8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6月9日(星期一)。

六、中秋节:9月13日—15日放假,共3天。其中,9月1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9月1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9月15日(星期一)。

七、国庆节:9月29日—10月5日放假,共7天。其中,10月1日、2日、3日为法定节假日,9月27日(星期六)、9月28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9月29日(星期一)、30日(星期二),10月4日(星期六)、5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2)国家法定节日扩展阅读: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春节、劳动节及国庆节的法定假日均设为3天。也就是从这一年“十一”开始,旅游黄金周的概念渐渐诞生。

1999年版延续了上一版本中适合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安排,仍为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及建军节。不同的是,将儿童节由半天延长至1天,妇女节、青年节、建军节放假时间维持半天;且对于适应人群的身份限定得更为具体、规范。

对于补假安排,1999年版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这与1949年规定只在周一补假的情形有所不同,因而也令放假前后调休、调班现象出现,事实上每年都会出现两次“七天长假”。

2007年12月,国务院第三次修改《办法》,缩短了劳动节假期,实际上取消了“五一黄金周”,但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中国传统节日放入休假制度之中,令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天数由10天增至11天。

具体安排为:新年、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1天;春节、国庆节各3天。与前两个版本都不同的是,春节开始放假的时间由初一提前到了除夕。

在部分公民方面安排上,基本延续上一版本的相关规定,不过对于儿童节放假人群的年龄限制,由13周岁以下放宽至14周岁以下。对于补假安排则没有变动。

Ⅲ 国家法定假日一共几天

法律分析:

国家法定假日一共为十一天,主要包括:(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Ⅳ 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法定节假日包括:
1、法定公休节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2、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3、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Ⅳ 国家法定节假日多少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是11天。1、元旦1天;2、春节3天;3、清明节1天;4、劳动节1天;5、端午节1天;6、国庆节3天;7、中秋节1天。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Ⅵ 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共多少天

国家法定假日共11天。

1、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元旦。

2、春节,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清明节,放假3天(4月5日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4天(5月1日是法定的国家节假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Ⅶ 国家法定假有几天

中国内地现行法定节假日共11天,包括春节3天,国庆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1: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2: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3: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4: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7)国家法定节日扩展阅读

1、每个星期日;

2、1月1日(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3、农历年初一(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农历年初一的前一日);

4、农历年初二(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农历年初一的前一日);

5、农历年初三(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农历年初一的前一日);

6、清明节(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7、耶稣受难节;

8、耶稣受难节翌日;

9、复活节星期一;

10、劳动节,即5月1日(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11、佛诞,即农历四月八日(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12、端午节(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13、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即7月1日(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14、国庆日,即10月1日(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15、中秋节翌日(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中秋节当日)或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藉在宪报刊登的命令指定取代该日的另一日;

16、重阳节(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或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藉在宪报刊登的命令指定取代该日的另一日;

17、圣诞节(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圣诞节后第二个周日);

18、圣诞节后第一个周日。

Ⅷ 国家法定假日几天

法律分析:不同的节假日,放假时间不同。

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Ⅸ 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我国法律规定的节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

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