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军和五大战区司令员有什么区别
1、“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 步兵);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这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完全不同。
2、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五个战区的总称,为正战区级,由中央军委建制领导。2017年4月27日宣布大调整,从18个集团军改为13个集团军,并采用新番号。这五大战区的司令员分别是刘粤军、王教成 、赵宗岐、宋普选、宋普选。
㈡ 北方战区司令是什么级别
北部战区司令员军队级别是“正大战区级”领导,上将军衔对应行政级别是正部级领导
㈢ 军区司令员是什么级别
军分区司令负责指挥军分区所属部队的首长。其直接上级单位是省军区司令,所属部队就是各区县人民武装部。军分区司令的职务是正师级,军衔为大校。
在省军区范围内划分的军事区域所设立的中国军队一级组织。军分区设立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设立军分区。抗日战争时期,曾由旅或团兼负军分区的任务。解放战争时期,自1948年起,统一按行政地区设立军分区,并以领导机关驻地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除台湾省外,在各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设立了军分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分区属省军区建制,负责所在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的军事工作,主要是民兵、兵役 、动员工作,有的还担负边防守备任务。世界上有些国家把省(州)军区范围内划分的军事区域称为军分区。
㈣ 各大军区司令员是谁
现在已经没有大军区这个军事单位了,目前只有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
北部战区司令员:宋 普 选
西北战区司令员:赵 宗 岐
东部战区司令员:刘 粤 军
南部战区司令员:王 教 成
中部战区司令员:韩 卫 国
㈤ 新五大战区司令
东部战区司令员刘粤军、政治委员郑卫平,
南部战区司令员王教成、政治委员魏亮,
西部战区司令员赵宗岐、政治委员朱福熙,
北部战区司令员宋普选、政治委员褚益民,
中部战区司令员韩卫国、政治委员殷方龙。
㈥ 北部战区领导班子组成
司令员 李桥铭 陆军上将
政委 范骁骏 空军上将
㈦ 五大战区司令员老家都哪的
东部战区司令员刘粤军、山东省荣成市桥头镇马井泊村人。
南部战区司令员王教成、安徽来安人,
西部战区司令员赵宗岐、 黑龙江宾县人,
北部战区司令员宋普选、山东博兴人,
中部战区司令员韩卫国、政治委员殷方龙。
㈧ 东北战区司令员是谁
东部战区司令员刘粤军、政治委员郑卫平, 北部战区司令员宋普选、政治委员褚益民,
㈨ 五大战区司令员大,还是陆军司令员大
陆军司令员大。
1、部队还是在各军种司令员的手里,战时由兵种司令员分配军队到各战区司令,比如有一个任务,军种司令员认为只需要一个团的兵力,那么战区司令只能得到一个团的兵力。
2、各战区设立战区军种司令员(有5位,归各自的军种总司令管。)与战区司令员是合作关系,因为人事权不在战区司令的手里,在军种司令员手里,最终在主席手里。
3、总结下来,军种司令员是国家级别的,战区军种司令员是地方级的,战区司令员是地方级的老大,和国家级不在一个层面上。
㈩ 五大战区与兵种司令之间是什么关系
战区和兵种司令属于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