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叫“见血封喉”
1.植物,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又名箭毒木,为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这一属共有4种,生长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我国只有一种见血封喉树,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广西南部、广东西部和海南岛等地。
见血封喉汁液剧毒,与人的流血伤口接触能使人心脏停跳,溅到人的眼里,眼睛会立即失明。见血封喉的毒液成分是见血封喉甙,具有加速心律、增加心血输出量的作用,在医药学上有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
2.形容毒性极为强烈,一遇到血便(导致中毒之人)窒息
B. 什么叫见血封喉
一种植物的毒
意思是一旦被它划破了皮肤进了血液就会窒息而死
封喉是指窒息
古代印第安人生活的地方生长着一种很毒的植物,叫箭毒木,当地人就经常在树木的树干部分割开一个伤痕,让树脂流出,当地人便用这种树脂涂在箭头上来捕杀猎物。后来英国殖民者侵入此地,印第安人便用这种涂了树脂的弓箭来抵抗英国侵略者,英军被这种弓箭射中后立即中毒身亡,从此再也没有人来侵略他们了。因此这种树又被称为见血封喉树。
【拉丁名】 Antiaris toxicaria (Pers.) Lesch.
【中文名】 见血封喉
【拉丁科名】 Moraceae
【中文科名】 桑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云南、广西、广东
【现状】
稀有种。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是组成我国热带季节性雨林的主要树种之一,随着森林不断受到破坏,植株也逐渐减少。分布区位于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热量丰富,长夏无冬,冬季寒潮影响微弱,年平均温多为21-24℃,最冷月平均温在13一17℃以上,极端最低温在0--5℃以上,大寒潮南侵年份桂西南至粤西可出现短暂0℃以下低温,年降雨量1200--2000(一2700)毫米,于湿季分明或不太分明,空气湿度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在花岗岩、页岩、砂岩等酸性基岩和第四纪红土上,土壤为砖红壤或赤红壤,pH值4.5--5;在石灰岩地层上,为石灰性土,pH值6.8—7.7。见血封喉可组成季节性雨林上层巨树,常挺拔于主林冠之上。在云南南部至西南部主要伴生树种有龙果Pouteria grandifolia(Wall.)Baehni、橄榄Canarium album(Lour.)Raeusch.、高山榕 Ficusaltissima Bl.等;在广东西南部及广西东部沿海台地,有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Merr.et Perry,榕树Ficus microcarpa L.f.、黄桐Endospermum chinense Benth.等;在广西西南部的石灰岩石山有蚬木Burretiodendron hsienmu Chun et How、窄叶翅子树Pterospermum lanceaefolium Roxb.、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aifolia Bl.等。根系发达,抗风力强,在风灾频繁的滨海台地;孤立木也不易受风倒,但生长往往较矮。花期2—3月,果熟期6---7月。
见血封喉是本属四种中唯一分布至我国的1种,种群数量稀少;其树液有剧毒,有毒成分为瓤α—见血封喉甙和β—见血封喉甙,具有强心、加速心律、增加心血输出量作用,在医药上有研究价值;树皮纤维细长,强力大,容易脱胶,可为麻类代用品,易可作人制纤维原料。在云南,见血封喉所分布的大部分地区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外的,当地群众都有保护习惯,常不任意砍伐。广东、广西未建保护区的产地应加强强保护,扩大种植。毒树具有重要的药用和使用价值
“见血封喉”除了剧毒作用之外,难道就毫无用处了吗?当然不是,专家告诉我们,它的毒素不仅能用来做独特的药物,而且它的树皮纤维还能做漂亮的衣服呢!
先说它的药用价值,医药专家把树叶乳汁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毒素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等方面。在傣族妇女中,她们还用这种毒汁来治疗乳腺炎,目前更多的药用价值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除了药用,“毒树”的树皮还有另外的妙用。据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馆馆长朱鸿祥介绍,在云南,傣族和基诺族人能用它做树毯、褥垫和衣服。他们先用木棍反复捶打树皮,使得树皮纤维和木质分开,然后将树皮纤维浸泡一个月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毒性,然后这种细长的纤维就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
“用它做的树毯、褥垫舒适耐用,睡上几十年也没问题,用它做的衣服和筒裙,既轻柔又保暖。”朱馆长语气中透露出得意的神情。在植物园里,记者也见到了这种用纤维制作的衣服。这套衣服整体呈纤维的本色———乳白色。刘主任说,在云南,人们把这种衣服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漂亮极了。但现在很少有人穿这种衣服,只有在基诺族的盛大节日上,基诺族人才会把它穿上。
C. 见血封喉什么意思
19世纪中叶,英国殖民军入侵马来群岛,当地土人奋起反抗,他们用一种箭头蘸过植物乳汁的箭抵御英军,英军中箭即亡,死伤惨重,以致闻箭丧胆,还不知是怎么死的。土人箭上蘸的是什么厉害的毒药呢?它就是世界上最毒最毒的树--箭毒木的乳汁。
箭毒木也叫见血封喉树,它是桑科植物的成员。乳汁中含有弩箭子甙、见血封喉甙、铃兰毒甙、铃兰毒醇甙、伊夫草甙、马来欧甙等多种有毒物质。当这些毒汁由伤口进入人体时,就会引起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脏跳动减缓,最后导致心跳停止而死亡。人们如果不小心吃了它,心脏也会麻痹,以致停止跳动。如果乳汁溅至眼里,眼睛马上也会失明。所以,猎人用这种很毒的乳汁制作毒箭作为狩猎的武器,被射中的大型动物,无论伤势轻重,也只会跳几下就倒地死去。云南傣族的猎手称箭毒木为“光三水”,在土话里即跳三下便会死去的意思。
见血封喉为高大的常绿乔木,三级保护植物,树高可达30多米。它的茎杆基部具有从树干各侧向四周生长的高大板根。春夏之际开花,秋季结出一个个小梨子一样的红色果实,成熟时变为紫黑色。这种果实味道极苦,含毒素,不能食用。
见血封喉在我国仅生长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及广西南部、广东西部和海南省的热带森林中,现已寥寥无几.
D. “见血封喉”什么意思
见血封喉是一种植物我在海南见过,
在没有遇到血的情况下是没有毒素,不会伤害人的,
但是人体破了的地方遇到它就会死亡。
箭毒木也叫见血封喉树,它是桑科植物的成员。乳汁中含有弩箭子甙、见血封喉甙、铃兰毒甙、铃兰毒醇甙、伊夫草甙、马来欧甙等多种有毒物质。当这些毒汁由伤口进入人体时,就会引起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脏跳动减缓,最后导致心跳停止而死亡。人们如果不小心吃了它,心脏也会麻痹,以致停止跳动。如果乳汁溅至眼里,眼睛马上也会失明。所以,猎人用这种很毒的乳汁制作毒箭作为狩猎的武器,被射中的大型动物,无论伤势轻重,也只会跳几下就倒地死去。云南傣族的猎手称箭毒木为“光三水”,在土话里即跳三下便会死去的意思。
见血封喉为高大的常绿乔木,三级保护植物,树高可达30多米。它的茎杆基部具有从树干各侧向四周生长的高大板根。春夏之际开花,秋季结出一个个小梨子一样的红色果实,成熟时变为紫黑色。这种果实味道极苦,含毒素,不能食用。
见血封喉在我国仅生长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及广西南部、广东西部和海南省的热带森林中,现已寥寥无几.
E. 见血封喉是什么
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树高可达40米,春夏之际开花,秋季结出一个个小梨子一样的红色果实,成熟时变为紫黑色。这种果实味道极苦,含毒素,不能食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树液剧毒,有强心作用。国家3级保护植物。
F. 见血封喉 什么意思
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树高可达40米,春夏之际开花,秋季结出一个个小梨子一样的红色果实,成熟时变为紫黑色。这种果实味道极苦,含毒素,不能食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树液剧毒,有强心作用。国家3级保护植物。中文学名:箭毒木别称:加布、剪刀树、见血封喉界:植物界科:桑科Moraceae属:Antiaris种:AntiaristoxicariaLesch中国植物志:23:064英国植物志:5:37基本信息中文名:见血封喉英文名:Antiaris toxicaria (Pers.) Lesch.),稀有种。见血封喉又名“戈贡”(傣语)是组成我国热带季风性雨林的主要树种之一,随着森林不断受到破坏,植株也逐渐减少。3级保护植物。毒性:乳汁剧毒.若误入眼中,会引起双目失明;由伤口进入人体内会引起中毒,使心脏麻痹,血管封闭,血液凝固,在20-30分钟内死亡,十分恐怖,因此得名"见血封喉".名称由来古代印第安人生活的地方生长着一种很毒的植物,叫箭毒木,当地人就经常在树木的树干部分割开一个伤痕,让树脂流出,当地人便用这种树脂涂在箭头上来捕杀猎物。后来英国殖民者侵入此地,印第安人便用这种涂了树脂的弓箭来抵抗英国侵略者,英军被这种弓箭射中后立即中毒身亡,从此再也没有人来侵略他们了。因此这种树又被称为见血封喉树。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可达40米,通常具板状根;小枝幼时被粗长毛。叶互生,二列,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一9厘米,宽2.5一4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两侧略不等,全缘或具粗齿,上面亮绿色,疏生长粗毛,下面幼时密被长粗毛,侧脉10-13对;叶柄长6-8毫米,被粗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密集于叶腋,生于一肉质、盘状、有短柄的花序托上,花序托为覆瓦状顶端内曲的苞片所围绕,花被片和雄蕊均为4,花药具紫色斑点;雌花单生于具鳞片的梨形花序托内,无花被,子房与花序托合生,花柱二裂。果肉质,梨形,成熟时鲜红色至紫红色,长约1.8厘米。
G. “见血封喉”的字面意思是什么
“见血封喉”的字面意思
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心率失常导致),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
传说
据传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最早发现箭毒木汁液含有剧毒的是一位傣族猎人。有一次,这位猎人在狩猎时被一只硕大的狗熊紧逼而被迫爬上一棵大树,可狗熊仍不放过他,紧追不舍,在走投无路、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这位猎人急中生智,折断一根树枝刺向正往树上爬的狗熊,结果奇迹突然发生了,狗熊立即落地而死。从那以后,西双版纳的猎人就学会了把箭毒木的汁液涂于箭头用于狩猎。关于见血封喉树,傣族民间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据说,千百年前西双版纳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一次洪荒。洪荒过后,准备重建家园的人们上山伐木,在林间碰上了77只猛虎。林中猛虎伤人无数,猎户无法捕杀。有个叫波洪沙的男子,为除虎患,只好服下许多毒药,血浸入地下以后,育出一棵树来。由于那树吸收了波洪沙的毒血,树枝中便含有剧毒。这种含有剧毒的枝,用形象生动的传说告诉后人,见血封喉是种毒木,它的树枝可使凶兽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