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革命国军十二军师谭温江 那是什么电视
东陵大盗
B. 谭温江的东陵遗恨
琉璃厂,北平著名的古玩街,当时这里有家规模最大的古玩店“尊古斋”。1928年8月的一天,“尊古斋”的老板黄百川接待了一位神秘客人,此人携带来了一些十分罕见的珍宝急于出手,双方最后以10万元秘密成交。不料事情败露,二人均被北平警备司令部拘捕。经审讯,涉嫌出售东陵珍宝的神秘男子正是12军的那位“爱民师长”谭温江。谭温江的被捕,让人自然联想到他的上级——12军军长孙殿英。面对世人怀疑的目光,孙殿英即向他的顶头上司、时任第3集团军第6军团总指挥的徐源泉递交了两个报告,报告里详细记载了一次剿匪战斗,报告称从马匪手中缴获两只大箱,并列报清单。这就回答了谭温江携带的珍宝来自哪里的问题——是从当地土匪手中缴获的。
东陵一带兵匪混杂,土匪盗陵的确有着很大的可能性。而在此时,因销赃而被捕的谭温江一直拒绝承认自己参与盗陵,关于珍宝来源,他也解释是缴获自土匪,和孙殿英的报告如出一辙。因为查无实据,案件的审理陷入僵局。
东陵盗案沉寂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又似乎柳暗花明。在前往青岛的一艘叫“陈平丸”的轮船上,青岛警察厅抓获了两名逃兵,从他们身上搜出了36颗珍珠,还有国民革命军第12军的标志。一名叫张歧厚的逃兵招供参与了盗陵。当时的报纸记载了他的自供:“今年五月(公历7月)间……由军长(孙殿英)下命令,教工兵营用地雷将西太后及乾隆帝二坟炸开……我这三十六颗珠子就是在西太后的坟里拾的。我因当兵不易发这些财,再跟着队伍打仗去也无益,所以才由杨各庄偷着跑到天津卖了十颗珠子,卖了一千二百元钱……”
张歧厚的供词是当时惟一明确牵涉到孙殿英的重要证据。
形势陡转直下,南京的国民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开始催促平津卫戍总司令阎锡山尽快破案。1928年11月,当时的四大集团军首脑都派出自己的代表组成高等军法会来会审此案。
溥仪身居天津张园,闻祖陵被掘,悲愤无比,强烈抗议孙殿英的罪行。
C. 谭温江的晚节
谭温江被释放后,已看透孙殿英的为人,不再回孙部任职,而隐居天津作了寓公。其间不断接触进步人士,思想有所转变,尽力支持人民解放事业。全国解放后,谭温江曾担任天津市人民公园管理所副所长、天津市政协委员,他是当年那些军阀将领中能保持晚节,最后尚能为人民服务的少数人之一,于1969年7月8日病故,终年70岁。
D. 请问慈禧太后的墓是什么时候被掘开的,听说还被毁容奸尸了,是真的吗
是孙殿英。
盗陵窃宝案
盗宝背景
1928年春,原奉军收编之积匪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东陵旁的马兰峪,蓄意长期挖坟盗宝。当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已进入河北地区,奉军北撤,而冀东一带散匪非常多,异常肆虐。在这种情况下,国民革命军派出孙殿英部前往剿抚。路途中,孙殿英屡见东陵殿宇富丽堂皇,为了筹措剿匪资金,起了盗墓的想法。接着,他得知马福田进驻马兰峪准备掘陵的消息,马上命令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连夜率兵前 看守陵寝的末代翼长阿和轩往,赶跑了马福田。同时,为遮人耳目,他们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开始计划盗墓行动。
1928年夏,军阀孙殿英在河北省遵化县成功的完成了盗陵。所盗的两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东陵。 然而,当时的动乱年代中,照旧领兵当官, 而且日后步步高升,直至升到先遣总司令;所捕获的重犯谭温江也被保释出狱, 继续当他的师长……这种反常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孙殿英是河南省永城人,本名孙魁元,号殿英,人们大都叫他孙老殿。
民国初年,军阀连年混战,割据为王者比比皆是。孙殿英也乘势而起,纠集队伍,称雄一方。为谋取更大的势力,孙殿 英先后投奔过豫西镇守使丁香玲、国民军长叶荃等人,后又转投胡匪出身的张宗昌,深受张的赏识,被任命为师长。孙殿英摇身一变,通过种种手段,将自己的部队发展成为一个军事集团。后来,孙殿英率部与国民党作战,开始很有利,后来见形势不妙,便投降蒋介石,被任命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在河北遵化一带驻防。1928年夏,孙殿英率部驻扎蓟县马伸桥,这里与清东陵只有一山之隔。
垂涎已久
对于孙殿英来说,清室皇陵无疑是他垂涎已久的一块大肥肉。清室皇陵共有五处,三处在辽宁省,两处是满清入关后在河北省遵化县和易县的东西二陵,这是清陵的主要部分。乾隆时期是满清最鼎盛的时期,慈禧太后则是满清掌权者中穷奢极欲者之一,所以,这些陵墓也以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后的陵墓最为奢侈,里面放置了无数稀世珍宝。
当年清室让位时,东陵不仅设有护陵人员,机构仍然承袭清制,而且还有旗兵、绿营兵驻陵守护,宗人府、礼工部等机构分别承担陵寝一切事务。但是随着世事的变迁,东陵渐渐脱离清室的掌握,落入北洋军阀手中。护陵大臣名存实亡,常不在官署,不仅不能有效保护陵墓,反而串通他人,倒卖财物。于是,对东陵的破坏与日俱增,直至有人企图全面挖掘偷盗,大发横财。
准备就绪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成功。其时,孙殿英率部驻防在蓟县的马伸桥,此地离清东陵仅一山之隔。当时有个惯匪马福田,探知东陵地区无人看守, 乾隆棺椁就伙同其他匪徒窜到东陵盗宝。孙殿英闻讯,抓住这个时机,调动一团兵力,开到马兰峪,以军事演习为名封锁了马兰峪东陵,打跨了马匪后,把东陵三十里内戒严,顺势掘东陵。
7月上旬,孙殿英部以军事演习施放地雷为名,驱走全部守陵人员,封锁关隘,实行戒严,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由于封锁严密,所以外界虽有传闻,却不明真相。在动手盗陵的第三天,谭温江前往北平晋谒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打探风头,一见风平浪静,次日马上返回东陵,放手盗掘。盗墓之前,孙殿英先致函遵化县知事,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由,要求遵化县代雇骡马车30多辆,以便从其他地方装运军粮。就这样,孙殿英便为转运盗墓财宝铺好道路。
盗宝过程
当年留下的照片表明:起初,匪兵们并不知道地宫入口,而是遍地开挖,宝顶上、配殿外、明楼里都留下了他们挖掘的痕迹。1928年7月盗墓队最终找到了地宫入口。原来,在高大的明楼后面,有一个“哑巴院”,传说招募的工匠都是哑巴,以防止工人泄露工程的机密。
在哑巴院北面的琉璃影壁,影壁之下就是地道入口。清东陵的陵寝结构大同小异。琉璃影壁下正隐藏着地宫入口。如果从正面横向挖掘,会遇上条砖砌死的隧道;如果从宝顶上垂直往下开掘,则会增加多倍的距离;而如果从琉璃影壁下直接坠入,便能就近打通金刚墙,从最短途径进入地宫。能找到这个捷径的人,恐怕熟知内情。慈禧陵和乾隆陵稍有不同,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慈禧陵没有哑巴院。在明楼底下进入古洞门,过道尽头则是一道内部浇铸了铁筋的墙壁,它的里面就是“金刚墙”。地宫的入口就在这金刚墙下。东陵修建得十分坚固,要完全刨开地砖不是件容易的事,匪兵们盗宝心切,便动用了炸药。在硝烟弥漫的残砖断石中,再向下深挖 数丈,终于呈露出一面汉白玉石墙,它就是金刚墙。从墙中间拆下几块石头,露出一个黑森森的洞口。一进宫门,匪兵们便被宫中金碧辉煌的建筑迷住了,他们疯狂地抢掠 孙殿英夜盗东陵着,从脚下的金砖到天花板上的金龙,无不被他们夺走。而谭温江此行的最大目标是要找到慈禧的地宫。入地宫的路径非常隐秘,匪兵们一时无法找到。一位曾在这里建陵的老人,说出了地宫的门路。地宫的入口找到了,但十分坚固,普通器械根本无法打开,最后,他们搬来炸药,这才打开入口。
孙殿英炸开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得慈禧叶赫那拉氏之尸,虽历经十数年而不腐。孙部从金椁内棺盗窃了大量稀世珍宝。但他仍不满足,再掘乾隆皇帝弘历的裕陵,他亲自进墓点视宝物,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画、书签、宝剑等无算。装了四五十箱,加封盖章后拉回军营。后来他回忆说:“乾隆的墓堂皇极了,棺材内乾隆尸体已化,只留下头发辫子。陪葬宝物不少,其中最宝贵的是颈上的一串朝珠,一百零八颗中最大的两颗是朱红色,和一柄九龙宝剑,剑鞘面上嵌了九条龙,剑柄上嵌满了宝珠……”
从清内务府的《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和李成武的《爱月轩笔记》所载,可见慈禧墓的随葬品之巨,价值之连城。关于乾隆裕陵中的宝物,因无详细记载可查,仅能根据发现的赃物及孙殿英部盗墓时所用的车辆之多来推算了。早在盗陵之前,孙殿英就曾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县征调大车30辆,可想而知这30辆大车要装多少宝物。
另外,从截获和上交的盗陵赃物也可看出。孙殿英、谭温江等盗掘东陵后急于想销赃,四处活动国内外有关人士。谭温江等人潜入北平(今北京),暗中委托古玩商黄百川代销珍宝,被卫戍司令部截获。8月4日,青岛警察厅侦探队在大港码头缉获孙殿英部逃兵张岐厚等三人,查获其携带的宝珠36颗。据张交待,其还在天津卖了10颗,得币1200元,这46颗宝珠是在慈禧地宫捡到的。一个士兵尚且能拥有46颗宝珠,那连、营、团、旅、师、军长所得的宝物就可想而知了。8月14日,天津警备司令部又在海关查获企图外运的东陵文物,计有35箱,内有大明漆长桌1张、金漆团扇及瓦麒麟、瓦佛仙、瓦猎人、瓦魁星、描龙彩油漆器、陶器等,系由某古董商委托通运公司由北平运到天津,预备出口,运往法国,所报价值2.2万元。与此同时,在遵化截获所谓国民政府内务部接收大员宋汝梅企图携带的铜质佛像24尊,以及乾隆所书用拓印条幅10块。在东陵案发两个多月后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上交东陵文物中,有金镶镯、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汉玉环、翡翠、红珊瑚龙头、花珊瑚豆、玛瑙双口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等300余件。由此可见孙殿英部所盗宝物之巨。
盗宝案影响
孙殿英掘墓盗宝被发现后,满人哗然。部分旗人团体,以及逊清皇室,包括居住在天津日租界(张园)的溥仪等满人上告到蒋介石那里,要求严惩。此事一时轰动全国。
然而,就在政府大员调查之时,孙殿英却坦然自若,竟以十二军军长和案情以外的“第三者”身份,向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递交呈文,为盗陵的要犯、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辩护,罗列谭与盗陵案绝无关系的种种理由。徐源泉看了孙的呈文,叫人捎信给孙,给孙指点迷津:你孙殿英这次办事太过莽撞,冒天下之大不韪,各方已经大哗,我也难以一手遮天,进行庇荫。可是有关关键人物你们都要设法疏通,行与不行,看你们的手段。你们这回掳获不少,外人传说有几万万,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把风浪平息下来,你们要下大本钱。甚至各军团长、各军长门前也要设法打点,只要他们不群起而攻之,民众方面是可以压服的。孙殿英心领神会,连忙从东陵赃物中挑选一批珍贵的,其中一柄九龙宝剑,剑面上嵌有九条金龙,剑柄上嵌有宝石,孙托戴笠送给了蒋介石;另一柄宝剑托戴笠送给了何应钦。乾隆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颗,据说是代表十八罗汉,是无价之宝,那最大的朱红色的两颗,孙在天津时送给了戴笠;慈禧的枕头是一个翡翠西瓜,孙托戴笠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最为珍贵,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孙将这件宝物也托戴笠送给了宋美龄。孔祥熙和宋霭龄见后十分眼红,孙便又挑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并将价值50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孙殿英辩解说:“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并说:我发掘满清东陵,有3个好处。第一,满清入关之时,大兴文狱,网杀士人,象吕留良,戴名世这样的人,都被开棺戮尸,我虽不才,亦知道佛经有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二,满清统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财帛不知多少,今天我发陵,是为通天下财货,收运转之利,丰藏国库。
自东陵被盗后,清室遗臣多次到卫戍司令部要求严惩盗陵凶犯,但要犯谭温江却被保释出狱,其他盗陵人犯又多逃出北平。各界人士纷纷电请政府,要求从速秉公处理,北平总商会请求组织特别法庭审判此案。不得已,阎锡山电令卫戍司令部从速组织军事法庭,军事法庭由商震上将任审判长。迫于舆论,陆军监狱马上将保释在外的谭温江重新收押,听候审判。与此同时,第六集团军总指挥徐源泉也将谭温江以前呈报所谓马兰峪剿匪所得的东陵珍宝加封保存,移送卫戍司令部,并向外界表示对部下决不宽贷。东陵盗案于1928年12月中旬由军事法庭开庭调查,此后即归于沉寂。直至次年4月20日方开庭预审,至6月8日终审。预审中,主犯谭温江拒不承认盗掘一事,而主谋孙殿英更是逍遥法外,他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编独立第二旅旅长,并协同任应岐讨伐张宗昌。6月15日,军事法庭决定拟出审判书呈报中央,将谭温江等嫌疑犯在押,故久悬未决的东陵盗案结束。
军事法庭上报几个月过去了,因案情盘根错节,难以判决。这时孙殿英已率领军队到陇海线上与阎锡山、冯玉祥取得联系,又在嵩山附近民军中收抚了两万多人,深得阎、冯的器重。经孙殿英与阎锡山交涉,谭温江亦被释放。以后孙殿英不断加官进禄,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和庞炳勋投敌组织新五军。日本投降后,他又成为“曲线救国”的“忠臣”,被委派为先遣军总司令,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在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的战役中,这个20多年来一直逍遥法外的盗陵主犯,终于被解放军生擒,后死于战犯收留所中。
E. 清西陵崇陵盗案的祥情
昨天(17日),本报记者经过数小时的路途奔波,到达清西陵所在地河北省易县,对震惊河北省的清西陵国宝文物被盗案进行探访。据河北省易县警方介绍,此次国宝文物盗窃案件,已经有涉案的12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另外还有3名涉案人员外逃,警方正在抓捕中。同时,易县警方还透露,已经被运回的被盗文物,在修复了被损坏的部分后,将会按照原样复原。
午夜发生国宝文物被盗案
记者经过多方了解,得知被盗的四只蹲龙和一个火焰宝珠来自清西陵一座牌坊。此牌坊中的“蹲龙”和“火焰宝珠”均为清西陵所独有,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盗窃案件发生在9月7日的深夜,犯罪嫌疑人在盗窃过程中,使用了卡车和吊车等运载工具。昨天记者在清西陵,准备进入到被盗现场,但由于雨后道路泥泞根本无法行进。
经过询问有关人员才知道,清西陵目前正在进行维修和整修,施工的地方特别多。所失窃的牌坊也在维修范围之内。当晚,实施盗窃的犯罪嫌疑人驾驶着车辆,俨然为施工人员,这也是不为人注意的原因之一。当地警方曾经透露,在案发后出现场时,由于现场道路坎坷,加上有积水,开来的警车都无法进入,最后乘坐当地农民的拖拉机才解决了问题。
文物贩子跨省作案
据有关人员介绍,此次发生在清西陵的文物盗窃案件,在建国后还是头一次,而且丢失的都是重达一吨以上的文物,这种情况在当地比较罕见,因此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当地警方在侦破此案时,首先将一名参与倒卖文物的中间人员抓获,然后顺藤摸瓜,陆续将参与盗窃的10余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在审理中,警方发现参与作案的人员为外省市人。盗窃和倒卖文物的人员之间都是单线联系,作案手法非常狡猾。目前,当地警方对此案仍在审理中。
80民警奋战7昼夜
在得知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后,当地民警曾兵分几路对涉案人员进行抓捕。整个抓捕行动进行了4个昼夜。记者在易县公安局进行采访时了解到,公安局有近80余名民警,为尽快破获此案,有近三分之一的民警投入了案件的侦查,同时参与破案的还有数个派出所。用一名参与破案的民警话讲,此案关系重大,作为民警不能够破案将无法交代。所有参战的民警从发案时到将5件文物全部追回止,共有7个昼夜没有回过家。
追回国宝文物是关键
随着涉案犯罪嫌疑人的落网,追查5件文物的下落成为破案的实质问题。当地警方获得一条线索,本市的吴某可能参与了此案,并有可能知道5件文物的下落。易县警方立即赶到本市,经过本市西青警方全力查找,终于避免了文物流失。当地警方的一名负责人称,盗窃文物的犯罪嫌疑人目的就是要将文物进行倒卖。当本市民警和易县民警连手在本市王庆坨找到被盗的5件文物后,该名负责人说,他亲眼看到这些文物时,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
被盗国宝文物将复原
由于被追回的5件文物已经被有关部门封存,昨天本报记者无缘目睹文物面貌。据当地警方介绍,文物在被盗的过程中,有部分被损坏。目前,文物还没有被运往清西陵,而是被有关部门封存,损坏的部分将会被专业人员进行修复,然后再将修复好的文物运抵清西陵,重新安装在残缺的石牌坊上。
清西陵每棵树都是文物
昨天,本报记者来到清西陵,这里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是一片丘陵地带。清西陵的一草一木都是文物,在方圆100公里、面积800平方公里的陵区内,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松林。现在这里有古松1.5万株,青松幼柏20余万株,并且每棵大树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记者在每棵松树的树干上看见了一个个的胸牌,甚显尊贵。
石牌坊做工精细成盗贼目标
在清西陵崇陵,记者见到了一座石牌坊。牌坊上威严地坐着蹲龙,工作人员介绍,这座牌坊远没有被盗的那座牌坊精致威严。据介绍,清西陵依据清宫式作法,在严格遵守森严等级制度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典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大红门前石牌坊一改历代皇家陵寝均设一架的规格而增至三架,在用料、工艺上更细腻、精美;墓陵殿宇的楠木雕刻已突破了其他清陵油饰彩绘作法。
工作人员称这里的所有物品都有相当高的价值,所以,就连一砖一瓦都会成为偷盗者猎取的目标,清西陵在2001年初被列为国家最高级别的“4A”级旅游景区,作为如此尊贵的文化遗产,它的根本特点是它的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便永远失去,任何复制品都不可能具有原有的价值,所以,保护文化遗产,使它们不再受到伤害,已经有充足的理由成为人们当前关注的大事。(新报记者刘峦 实习生戴西雅)
F. 慈溪死后的下场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死。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年七十四,葬于河北遵化定东陵。慈禧生前为自己树碑立文,死后无人欣赏这些破纸残卷,金丝楠木的棺材,早已破烂不堪,钉满翠珠的花盆底,已是沦落他国,秀满荷花的被褥,染上了斑斑血迹,刻满《金刚经》的棺椁,既不能赎清老佛爷生前的罪过,也不能保佑她生后的平安。 1928年6月,外号孙大麻子的河南军阀孙殿英以剿匪为名,深夜时直奔清东陵。工兵爆破墓室,炸开慈禧太后明楼下洞门里的金刚墙,打通了进入地宫的通道,撞开石门后进入墓室。 慈禧棺内底部铺金丝织宝珠锦褥,厚七寸,下面缀大小珍珠一万多粒,红光宝石八十五块,白玉二百多块,锦褥上有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铺五分重的珍珠二千四百粒。慈禧尸体上盖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明黄缎底,捻金织成,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二万五千字,缀有八百多粒珍珠。头上的凤冠由无数珍珠宝石嵌成,其中仅一颗珍珠就价值白银约一千至二千万两。 尸体周围的大件珍宝有:九玲珑宝塔、翠玉佛、翡翠西瓜、蝈蝈白菜、红蓝宝石、祖母绿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荸芥等不计其数,均去向不明。慈禧太后的牙被撬开,口中所含的夜明珠,分开时是两块透明无光的珍珠,合拢时就是一个圆珠,射出一道绿色寒光,夜晚百步之内可以照见人头,十分清晰。 华北出版的《时事白话》中有一起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孙殿英打开慈禧墓之后,见尸体还栩栩如生,有个士兵在其他士兵的鼓噪与怂恿下准备奸尸,因为这个士兵是仵工出身,即做收拾尸体的事,他奸污年轻女性的尸体已成习惯。于是,这些士兵纷纷剥去尸体的衣服,还围着细看了一会儿。但是过了不久,尸体和绣袍见风就化,顿时慈禧的面孔萎缩成骷髅状态,那个意欲奸尸的士兵就兴意阑珊,停止奸尸。 盗陵案被报道后,举世震惊,各地各界人士纷纷通电谴责,要求严惩凶首孙殿英,追回珍宝。蒋介石下令阎 定东陵地宫 锡山查办盗陵案。孙殿英将乾隆颈项朝珠中最大的两颗朱红朝珠送给戴笠,再托戴笠将一柄九龙宝剑送给国民政府领袖蒋介石;又将翡翠西瓜送给宋子文;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宋美龄将夜明珠缀在了绣花鞋上。此后,孙殿英不仅逍遥法外,照旧领兵当官, 而且日后步步高升,直至升到先遣总司令;所捕获的重犯谭温江也被保释出狱, 继续当他的师长……这种反常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由于在慈禧死后十九年,她的“万年吉地”被军阀孙殿英炸开,不但尸骨尽遭暴露、羞辱,随葬的奇珍异宝也被洗劫一空。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老佛爷”,只留下孤独的荒冢任后人评说。
G. 谭温江的介绍
谭温江(1899-1969),字松艇,别名谭吉祥,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人,1889年生,家有土地10余亩,由于其父身体不好,全靠雇工耕种。
H. 谭温江的谋生
谭温江幼年先后读过村私塾和同盟会创办的新式学堂,后和很多山东人一样去东北谋生。在东北时考入东北讲武堂,历任奉系军阀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1925年,河南地方军阀孙殿英部进入山东,被山东督办张宗昌收编,后改编为直鲁联军第35师,谭温江调任该师参谋长。
1928年,孙殿英投靠蒋介石,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2军军长,谭任其第一师师长。1928年7月,奉孙殿英之命,谭温江率部以军事演习之名控制清东陵,盗掘了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东陵和乾隆皇帝的裕陵。事后,谭作为替罪羊被阎锡山逮捕并受到审讯。后来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由于担心拥兵数万的孙殿英会倒向蒋军,于己不利,阎将谭温江释放。
I. 谭温江的终结
可直到1929年4月底,也就是东陵被盗将近一年后才开始预审,且一直未对外公开。而经过匆匆一个半月的审理后,高等军法会在6月中即宣布预审终结。
今天,我们仅能从当年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窥见预审判决草案的结论:东陵盗案系遵化驻军勾结守陵满员,盗墓分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那个叫张歧厚的逃兵供出了孙殿英,但法庭似乎并没有仅据口供而采信。因为结论中的“遵化驻军”究竟指的是哪支部队,幕后主使究竟是谭温江还是孙殿英,判决草案显然含糊其辞。
其实,就在东陵案件审理的过程中,中国政坛已是危机四伏。1930年4月,中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军阀大混战爆发了。经过权衡,孙殿英最后叛蒋归顺了阎锡山和冯玉祥。
孙殿英投靠阎冯后,被羁押在阎锡山辖区内北平陆军监狱的谭温江获得释放。当时的上海《中央日报》在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发了一则短消息,轻描淡写地说到东陵要犯“其后不知何故又将其释放”。好一个“不知何故”,自此,东陵盗案不了了之,成为民国历史上最大的悬案之一。
J. 东陵盗宝案发生后,谭温江是如何让孙殿英彻底暴漏的
孙殿英出生于河南永城马牧镇丁辛庄,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娃子,后来,孙殿英成长为统领一万多士兵的一军之长,所凭借的就是两样东西,一个是浴血拼命,第二个就是老谋深算。
当时,有两名潜伏在戏院,打探东陵盗宝消息的侦探,看到珠宝的亮光,心里觉得奇怪,他们就在戏曲散场后,尾随了下去,两人从谭太太鞋尖的珠子,找到了谭温江的身上,谭温江被捕后,供出了盗窃慈禧陵墓的事实!
最后,谭温江等几名落网的盗墓贼,就成了东陵大盗孙殿英的替罪羊,而真正的东陵大盗一直逍遥法外,直到1947年,孙殿英在河南汤阴的战役中被俘,后因烟痢发作,病逝于战犯收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