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通货膨胀的实质
扩展阅读
滨旗股票行情 2025-10-05 00:53:29
梁冬微博 2025-10-05 00:42:21

通货膨胀的实质

发布时间: 2022-11-29 15:10:57

⑴ 通货膨胀实质

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
通货膨胀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表现形式为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其程度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⑵ 发生通货膨胀的实质是什么

通胀原因:
1、需求方面来说,供给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2、供给方面来说,工资、物价上升引发的成本上升,从而价格上升;垄断市场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提高价格也会造成通胀。
3、货币超发,货币供给增长率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率。
4、结构型通货膨胀,实质是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率。
5、混合型通胀,供给不足,需求增加引起的价格明显持续上涨。

⑶ 通货膨胀是什么意思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拓展资料:
通货膨胀是造成物价上涨的一国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的本质区别: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可逆的上涨,不会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则是能够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该国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一国基础货币发行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增长率的原因包括货币政策与非货币政策两方面。货币政策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利率汇率手段调节经济;非货币政策包括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造成贷款膨胀,国际贸易中出口顺差长期过大、外汇储备过高,投机垄断、腐败浪费提高社会交易成本降低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失衡、消费预期误导等。所以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实体经济泡沫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非货币政策、货币现象还是实体经济泡沫,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长方式造成GDP水分过高、无效经济总量过大有效供给严重不足造成货币效率降低。
经济学界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通常经济学家认可的概念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通俗的讲就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通货膨胀。

⑷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实质是什么

通货膨胀其实质是供不应求,生产满足不了需求而引起的物价上涨。
而通货紧缩则是供大于求,生产大于需求而引起的物价下跌。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⑸ 通货膨胀的定义是什么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理解: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的特有现象, 但纸币流通并不是必然产生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币值下跌,外在表现为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中的货币贬值是与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相联。
★通货膨胀中的物价上涨存在公开和隐蔽两种类型。

⑹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⑺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什么一旦房子和车子都迅速贬值,什么才最值钱

通货膨胀的本质指的就是购买力下降,以另外一种方式来解释通货膨胀,就是大家赚钱变得非常容易,市场上流通的钱也大于商品的价值所以就会让物价上涨。一旦出现房子和车子都迅速贬值,在这种情况下,最值钱的肯定就是粮食,因为大家可以不买东西,但是日常生活当中是一定要吃饭的,所以只有粮食才不会贬值,还有黄金,因为黄金的属性是比较稀缺的,在古代不仅仅代表着商品,还代表着一种货币价值,可以进行流通,所以黄金自然而然也会得到相应的保值。

最后有效的通货膨胀是能够促进经济,但是无效经济的发展就会造成货币效率降低,直接让我们国家的GDP下降所造成的后果绝对是很可怕的。

⑻ 通货膨胀的实质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货币数量增速大于实物数量增速,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于是普遍物价水平上涨。 货币是实物交换过程中的媒介,货币也就代表着所能交换到的实物的价值。在理想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长(货币供给,如央行印刷,币种兑换)应当与实物市场实物数量的增长相一致,这样物价就能稳定,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当货币数量的增长速度大于实物数量的增长速度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例如货币总量100元,实物总量10个苹果那么一个苹果就价值10元,如果第二年苹果产出增加了10,也就是市场上有20个苹果,而货币增加了200也就是300元总量的货币,那么第二年每个苹果就价值15元,推广到整个经济体,物价水平就上升了,于是就出现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