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湖北高温补贴发放标准2021
法律分析:湖北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1、发放时间:6、7、8、9月。 2、发放标准:用人单位对在岗职工发放高温津贴的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天8元,调整为每人每天12元。根据湖北省人社厅、财政厅、安监局、省卫生厅、省总工会、省国税局、地税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高温津贴标准为12元/天,执行时间为6、7、8、9四个月。湖北省高温补贴标准尚未作出调整规定,因此参照该标准执行。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法律依据:《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一、适当调整高温津贴标准。从2012年起,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月由原来的120元调增到240元;室内非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月由原来的80元调增到160元。
《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二、适当扩大发放时间范围。从2012年起,发放高温津贴的时间为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共4个月),随同工资一起实行按月发放。
『贰』 今年两地已上调高温津贴,部分地区高温津贴或将调整
近日,全国多地迎来高温,伴随天气一同升温的还有高温津贴话题。
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截至2019年5月23日,部分地区的高温津贴实施办法已超过有效期,这些省份或可能对高温津贴标准进行调整。
例如,河北省《关于调整夏季高温津贴试行标准的通告》中规定: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小时(含加班加点,下同)由1.5元调整为2元;没有防暑降温设备或有防暑降温设备但达不到降低工作场所温度效果的室内劳动者每人每小时由1元调整为1.5元。但该通告中明确指出,有效期为2019年5月20日。
根据《关于调整企业职工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鲁人社发〔2015〕45号)》,山东省的企业职工防暑降温费标准调整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4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共4个月计发。上述通知自2015年8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截至2019年5月23日,该通知已超过有效期近半年。
此外,2012年施行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目前各地高温津贴实施办法发现,部分省份的高温津贴标准长达10年未曾改变。
例如,河南省10元/天的高温津贴标准从2008年沿用至今,未曾变过。广西和吉林的高温津贴标准同是2011年制定的,至今也未调整。广东现行的高温津贴标准虽制定于2012年,每人每月150元。但事实上,早在2007年,广东便出台《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对比两个文件,高温津贴的补贴金额始终为最高150元。
什么是高温津贴,谁能享受?
2012年6月,人社部等4部门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了具体的高温津贴制度。
《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谁能享受?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办法》适用于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也就是说,只要用人单位安排了高温作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的劳动者都可依法享受高温津贴。
如果单位不发高温津贴怎么办?如果用人单位在发放高温津贴上违规,劳动者可以向工会寻求帮助。《办法》指出,工会组织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叁』 2021年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是什么
2021年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江苏省规定每人每月200元、上海的标准为每月200元、河南每人每工作日10元、广东每人每月150元、湖南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对于高温补贴的标准是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的,在这一标准的基础上,各省市可以有自己的具体标准。
高温补贴是为保证炎夏季节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适当提高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
全国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1、江苏:如果企业安排职工在6月、7月、8月、9月这四个月安排职工在33度以上高温天气(环境)工作的,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具体的标准按照江苏省的规定,是每人每月200元。
2、上海: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
3、河南:劳动者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下露天工作,可享受企业发放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温津贴。
4、天津:6-9月,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工资平均工资的12%。
5、北京: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6、广东: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6.9元。发放时间为6月至10月。
7、湖南:夏季高温期间(7月1日至9月30日),凡有高温作业和露天作业的用人单位,在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7℃以上时,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降温措施的,应停止作业。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超过35℃的,要配备相应的防暑降温防护设备和用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暑,同时支付防暑津贴。防暑补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
8、浙江:高温作业人员225元/月;非高温作业工人180元/月;一般工作人员145元/月。发放时间为6月-9月共4个月。
9、江西: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240元/月;非高温作业人员160元/月;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其他人员120元/月。
『肆』 高温津贴下月起陆续发放哪些地上调金额
5月29日,6月,我国多地将迎来高温期。伴随着气温上升,从下个月起,很多地区都将持续为职工发放一笔高温津贴,而且一些省份还对高温津贴标准做了上调。
拿不到高温津贴,如何维权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用人单位如果不依法支付高温津贴,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或投诉,由具有管辖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用人单位如果拒绝整改,可按拖欠工资相关条款进行处罚。
业内人士也提醒,高温津贴不包含在最低工资标准中,如遇用人单位不发津贴,职工可以先向企业工会反映情况,由企业工会与公司直接协商,进行维权。如果所在企业没有工会,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还可以拨打全国人社系统的举报电话进行举报。
内容来自新华网
『伍』 关于调整我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
法律分析: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补贴的,每人每天13.8元。
法律依据:根据《关于调整我省高温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为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保护工作,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66号)要求,现调整我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补贴的,每人每天13.8元。
『陆』 2022年高温补贴开始发放,退休人员有份吗哪发夏季清凉饮料费
自夏至以来,气温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向上冲,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40℃以上高温,河南被热成了“可南”。高温天气不断,在高温天气下工作的人就受罪了,但好在他们可以领取高温补贴,因为从6月份开始,众多省份开始发放2022年高温补贴。而退休人员们想问,退休了还能领取高温津贴吗?
高温津贴退休人员没有份
6月份是很多省份每年发放高温补贴的开始月份,一般是连续发放3-5个月不等,不同的地方发放时间和发放标准不尽一致。思之想之也总结了各个省份的高温补贴的标准和发放时间,让大家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各地的高温津贴标准。
目前有28个省份存在高温津贴标准,从发放时间来看,从6月份开始发放的省份包括河南、山东、江苏、广东、上海、北京、天津、吉林、山西、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广西、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其中,河南、山东、江苏、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西、湖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这13个省份的高温津贴发放时间为6-9个月,也就是连发4个月。广东、广西发放时间为6-10月,也就是连发5个月。吉林、山西、安徽的高温津贴发放时间为6-8月,连发3个月。
从发放标准来看,有的省份是按月发放,江苏、上海等地高温津贴达到每月300元,连发4个月,也就是合计1200元。有的是按天发放,陕西每天高温津贴标准高达25元,这一水平名列前茅,河南6月26日宣布上调高温津贴标准,从每个工作日10元涨到了每个工作日15元。
有的区分室内和室外,而室外工作的高温津贴标准更高一些。比如,山东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300元;其他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80元;北京室外每月180元,室内每月120元;浙江、江西室外每月300元、室内每月200元。
可见,高温津贴连发几个月,是一笔不少的钱了,有的省份可能相当于一个退休人员的月养老金水平了。那么,退休人员能享受高温津贴吗?
『柒』 高温补贴发放标准2021多少度
一、28省份补贴标准一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8省份公布了高温津贴标准。这28个省份中,高温津贴分为按月、按天和按小时发放三类。从发放时长来看,在明确规定高温津贴发放时间的省份中,多数省份是在6月至8月或9月之间。其中海南省的发放时间最长,为4月1日-10月31日,时间跨度长达7个月。
从发放金额来看,按月计算,上海、江苏、浙江、江西这4省份的津贴最高。上海、江苏两省份高温津贴标准均为300元/月,浙江和江西则有“室外”“室内”之分。浙江现行的高温津贴标准为室外作业人员300元/月,室内作业人员200元/月;江西则规定,从事室外高温作业的劳动者高温津贴不低于300元/月,室内非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不低于200元/月。
按天计算,陕西和江西分别排名第一、二,陕西的津贴标准为每人25元/天,江西为每人不低于20元/天。
同样按天发放高温津贴的天津,发放标准与职工月平均工资挂钩,计算方法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1.75×12%。例如,按照2018年度天津职工月平均工资5871元计算,天津2019年的高温津贴标准为32元/天。
另外,上述28省份中,河北省是按小时发放高温津贴,室外作业工人2元/小时,室内工人1.5元/小时。
二、部分地区延续历年标准
截至2020年5月30日,28省份中仅陕西发布了2020年版的夏季防暑降温通知,其余27省份仍在延用去年甚至更早之前的政策,其中部分地区的高温津贴标准多年未变。
例如,河南省的高温津贴标准从2008年延用至今,未曾变过。2008年,河南省公布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工作日10元。用人单位在制定或调整岗位工资标准时未考虑高温作业因素的,或者高温津贴标准低于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均按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标准执行。
2012年施行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因此,多年未上调高温津贴标准的省份或可能对标准进行调整。
三、谁能享受高温津贴?
2012年6月,人社部等4部门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了具体的高温津贴制度。
【拓展资料】
《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谁能享受高温津贴?《办法》适用于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也就是说,只要用人单位安排了高温作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的劳动者都可依法享受高温津贴。
如果单位不发高温津贴怎么办?如果用人单位在发放高温津贴上违规,劳动者可以向工会寻求帮助。《办法》指出,工会组织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捌』 多地调整高温津贴了吗
2012年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今年调整后,江苏高温作业人员、浙江企业室外作业人员的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江西为高温作业人员设定了不低于300元的基准线,共同刷新了此前由山西、江西保持的每人每月240元的最高标准。四川省的高温津贴标准也由每人每天8元至12元,上调为每人每天10元至18元。天津市根据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进行动态调整,标准由每人每天29元提高到每人每天31元。有的省份探索简化计发方式。长期以来,各地高温津贴发放政策不一,在计算方式上,有的按月计算,有的按天甚至按小时计算;在工作岗位上,有的还区分了室外作业、室内高温作业、室内非高温作业等。
『玖』 高温补助标准2022年是多少
高温补助开始发放哪些省份有上调 根据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从高温津贴发放时间来看,各地也因气候条件差异有所区别。如, 北京 、山西等北方地区的发放时间段为6到8月, 海南 省的发放时间长达7个月,为4到10月。 在津贴标准方面,各省份区别也较大。中新网记者注意到,近期一些省份对高温津贴作出了上调。 本月,江苏将高温津贴标准从每月200元涨至300元,每年支付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 在天津,防暑降温费、高温津贴与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 工资 水平挂钩。 根据天津市人力 社保 局公布的通知,2018年该市职工的防暑降温费标准为168元每月,较上一年上调了10元,高温津贴标准为31元每天,比上一年上调了2元。 河北则在去年调整了高温津贴标准。依照规定,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小时由1.5元调整为2元;没有防暑降温设备或有防暑降温设备但达不到降低工作场所温度效果的室内劳动者每人每小时由1元调整为1.5元。 用人单位未发放高温补助怎么办 近年来,高温津贴被克扣的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关注,为了避免高温津贴成为“纸上清凉”,多地也出台具体措施,保障其落地。 例如,根据《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的,或者未按规定标准发放防暑降温费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多地也明确,绿豆汤等解暑饮料不能冲抵高温津贴。 江苏省人社厅等四部门近期联合下发的通知中强调,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及国家规定的 最低工资标准 不包含高温津贴,用人单位不得因发放高温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提供的防暑降温饮料、药品等劳动保护用品费用不得冲抵高温津贴。 此外,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劳动者可向人社部门举报投诉,或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 诉讼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从事高温天气作业情况及高温津贴发放情况承担 举证责任 。 山西省人社厅此前也曾规定,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也不得因高温津贴增加而降低劳动者工资
『拾』 高温补贴发放标准2021
对于发放高温津贴的时间,各个城市规定的有所不同,毕竟城市不同,实际的高温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并且,在具体的高温津贴标准上面规定的也是有所差异的。下面简单的列举一下几个城市的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1)江苏:如果企业安排职工在6月、7月、8月、9月这四个月,在33度以上高温天气(环境)工作的,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具体的标准按照江苏省的规定,是每人每月200元 。(2)上海: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3)河南:劳动者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下露天工作,可享受企业发放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温津贴。(4)天津:6-9月,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工资平均工资的12%。(5)北京: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6)广东: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6.9元。发放时间为6月至10月。
法律依据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十七条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