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色即是空哲学
扩展阅读
中国最美的小城 2025-05-15 11:52:04
对买的股票产生感情 2025-05-15 11:45:53
股票行情鲁信创投 2025-05-15 11:38:21

色即是空哲学

发布时间: 2023-01-14 09:05:40

❶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是什么意思

色是物质现象,更广义的是指一切存在,包括受想行识。那么其实就是说,“有就是空,空就是有”。
空的意思是无,无怎么又有了呢?
打个比方,一句佛号,你还没有想,没有念出来的时候,没有这句佛号,就是无、空,然后你动了念想,就有了法相,念出声就有声音相。那么这句佛号没有念的时候存在吗?存在!但是是无形无相的存在,若果不存在,你也念不出来啊。那么通过你的想和用嘴念,把无形无相的佛号变现出有法相、声音相的佛号,空也就是有,有也就是空了,你念出的佛号就是心里无形无相的佛号。
空也好,有也好,说的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含藏万法万相,也就是能变现万法万相,但却无形无相,就是空。那么万法万相就是有,是不空,是色受想行识。万法唯心所现,万法万相就是真心变现的,色与空本就是一个,不是两个。就好像水遇冷成冰,遇热成水,变来变去就是一个,是什么呢,就是妙明真心。所以心经就是在说真心

❷ 哲学解读“色即是空”

2011-02-21

哲学解读“色即是空”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色、空”

火山

色即是空,记得好像是来自佛偈中.不过,不管是否也好.我决定从哲学上弄个清晰出来,不过我的分析是从我们生活日常化需要有关的.如果碰到一些专业人士,希望能高抬贵手,指引一下.

近来对中医食疗和营养科学的认识都有一些进展,我想从这些方面入手谈谈这个千古的佛偈.既然众说“食色性也”,证明食物要好多种颜色,最好是杂乱无方;不过,我相信查阅食物相生相克表就懂得绕开一些不必要的误区的.不然有人又说我乱说话,有时我们学东西不需要太专业,关键还是感悟领悟的能力.我相信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值得我们逐渐去推敲,当然我们也要懂得适合自己用就是最好的.

食要好色,做人也要好色.见到养眼的人儿多欣赏几下,只要用欣赏的眼光大家都收到了相似的频道,或者这个世界美丽会多几分.或许林海峰说得对,对待漂亮的女人不可有霸占之心,霸占了只会毁坏这朵美丽的花.看一些西方的油画也要有一些好色的均衡看法,不然色彩斑斓,没有个中的况味,估计我们也不会掂量它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

阅读文章,特别是散文也要好色,想象那里描述的色彩斑斓世界,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感觉,让人感受阅读感悟的力量,找到精神心灵深处的本真状态.

至于空,该休息时,放空所有思想,让自己尽快进入自然状态,或者神游太虚会在某个日子出现在放空的天空中.当面对需要处理的事件时,我们不需要任何理论去解释,一种种直觉就直接告诉我们大概应该怎么做;这些应对能力会造就我们无论从经验上还是从经历上都是极好的成长.

我们不怕危机来临,因为我们早准备好了;我们不怕考验来临,因为我们底气早就酝酿好了;我们不怕牺牲来临,因为我们早就有信任了.

❸ 佛教的“色即是空”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这句佛经名言,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们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说和尚看破红尘,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实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要认识此言的真正含义,还得从佛教的基本教义说起。
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四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具体地说:1、苦谛是人生在世看着是苦,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以及无数的烦恼。2、集谛是对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的分析,认为宇宙万物及现象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既然如此,那所有实体便没有单独的“自性”,不但具有”自性“而且具“共性”,佛家称为“诸法无我”,并且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称为“诸行无常”,这便是空的主要内容。3、灭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涅槃。达到熄灭人生苦难烦恼,超越生死轮回。(注意,超脱生死并非等于是轻生,佛教是看重生命的)4、道谛便是通往涅槃之路。方法归纳为“戒、定、慧”。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来四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上面说到是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是事物的本质。比如说,一篇文章要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先需要人的思想,纸笔,及传媒工具,不能单独成立,说白了,文章这种表象就是“色”,而产生这种“色”的因缘,诸如人的思想、纸等便是“空”,人如果不想写文章,或没有纸笔等这种“空”,便不会产生文章这种“色”。而我们的每个人的个体也信赖于父母的因素,以及所看所想所食的种种关系而成立的。所以,色非女色男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色即是空,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便是空的缘由关系及多种因素合成的最好说明。
只有认识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才能让人行善并以自身个体的德性度人,并真正关心世间万物,以自身的身体力行,通过“道谛”的“戒、定、慧”达到超脱解除苦难烦恼。而这种力行过程中,佛教还注意到“悲”,所谓大慈大悲大概相当于儒家的“仁”,总的说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佛学常见词汇
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当体即空,故说色即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