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数字卫星电视系统的介绍
数字卫星电视系统(Digital satellite TV system)简称DVB-S系统,又称DVB- S数字卫星电视系统,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将数字编码压缩的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端的一种广播电视形式。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发展数字卫星电视系统。
㈡ 什么叫数字卫星系统
0000 超级密码9999。
数字卫星电视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将数字编码压缩的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端的一种广播电视形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数字电视信号传送到有线电视前端,再由有线电视台转换成模拟电视传送到用户家中。这种形式已经在世界各国普及应用多年。另一种方式是将数字电视信号直接传送到用户家中即:Direct to Home(DTH)方式。
㈢ 数字卫星的介绍
卜默示条件,GPS模块SiRFStarIII接受每二输出位置的数据,通常$GPRMC精简数据格式的数据,包括纬度,经度的目的,速度(结),运动方向角,年,月,时,分,秒,毫秒,定位数据是有效的或无效的,和其他重要信息。
㈣ 中国有没有数字卫星
1985年,中国开始利用通信卫星向全国传送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打破了过去广播电视节目完全依赖微波、短波等传统地面无线传输的束缚,开创了中国卫星广播电视的新纪元。
1995年11月,中央电视台采用数字压缩技术,使用中星5号C频段转发器播出4套加密收费节目;
1996年5月,中央电视台的几套数字压缩的节目改由亚洲2号Ku 频段转发器发射;
1996年8月,中央电视台租用美国泛美卫星系列的C频卫星转发器,用MPEG-2/DVBs标准制式传送中央电视台的三、四、九套节目;
1997年1月,省级电视台陆续试用MPEG-2/DVBs标准数字压缩上星播出;
1999年1月,中国正式启动卫星直播到村的第一期"村村通"工程,租用鑫诺1号卫星的一个Ku 频段转发器,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卫星传播中央电视台节目和广播节目。
16年来,我国卫星广播电视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卫星直播电视采用卫星数字压缩技术传送广播电视节目,提高了各地转播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源的质量,迅速扩大广播和电视的人口覆盖率,与1985年相比,我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已由68.3%和68.4%上升为88.2%和89%。
2001年全国卫星电视频道观众收视状况调查显示,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卫星电视仍保持了较高的观众接触率,卫星电视传播受到全国观众的广泛喜爱:2001年中央电视台覆盖人口进一步扩大,其中,第一套节目的可收视人口达10.82亿人,比上年增加近1400万人;由于卫星电视传播、接收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许多省级电视台已经打破了地域性电视媒体的传统格局,省级卫视已远远冲破本省省界限制,影响到全国,30个省级卫星电视频道,40套电视节目上星播出,全国可接收人口上亿的频道已增加到23个;地面电视传播网络趋于多元化,中央电视媒体在荧屏一花独放的局面被彻底改变。目前,全国有57.5%的家庭通过各级有线网收看电视,有36.3%的家庭通过自备天线接收电视节目。卫星电视传播效果(如清晰度)越来越良好;卫星电视传播受到全国观众的广泛喜爱。本次调查的中央和省级卫视的209个栏目中,收看观众超过5000万的栏目有86个,占41.1%;收看观众2000万至5000万的栏目有75个,占35.9%;收看观众1000万至2000万的栏目有36个,占17.2%。
中国卫星电视广播过去以C频段二次转播的集体接收形式为主。21世纪初,将逐步过渡到以卫星转播个体接收、集体接收并存,并以个体接收为主的阶段。
卫星直播的最大优势在于只需用有限的1-2颗卫星,就可向世界各地的家庭用户直播上百套电视节目。我国地域辽阔,海岛、山区和少数民族区域多,人口众多但分布不均,是最适合发展卫星电视直播的国家,同时也拥有巨大市场。2010年,我国将拥有14亿人口,3-4亿个家庭。如果有25%小康家庭安装卫星电视接收机,每台卫星电视接收机的价格相当于当时有线电视的收费标准(假设每频道收费1元),那么,届时中国卫星电视接收机工业的产值将有3000-5000亿元。即使不考虑卫星电视直播的发展对彩电、计算机、广告、影视、商业、信息和其他相关第三产业所带来的间接效益,仅卫星电视直播的发展,每年至少可为国民经济新增产值1500亿元,可以说,数字卫星直播电视完全造就了一项新产业,在中国,数字卫星直播电视的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㈤ 数字卫星接收器是什么东西
“数字卫星接收器”就是“数字卫星接收机”,又称锅盖卫星天线〔有高频头LNB,机顶盒〕组成。图中AVT—818老的,得升级
这东西翻出来的,不损也不好了
㈥ 数字卫星接收机从支持标准上分,可分为哪两种
卫星天钱分为大锅和小锅两种.小锅只能接收ku波段的节目.大锅用来接收c波段的节目.
免费 接收机有ABS-S格式和DVB-S格式两种.目前市场又有一种双模机.能同时兼容ABS-S和DVB-S两种格式的卫星节目.
如果想看ku波段的节目.就装一个1.2米以下小锅.配一只ku波段的高频头.一只DVB-S格式接收机就可以接收中星九号(中星九号需配ABS-S格式接收机.上面轫国内节目46套节目)亚太v号等卫星上的ku波段节目.
如果想看c波段的节目.就必须装一个1.2米以上的大锅.再配一只c波段高频头.一只DVB-S格式接收机,就可以接收其它卫星的c波段节目了.象中星6b(国内卫视和央视50多套).亚洲3s.(有港澳台如凤凰卫视等华语节目十几套)鑫诺3号(央视和省卫视30几套)等卫星上的节目.
㈦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器怎么用
使用方法;
在使用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接受卫星的种类,确定后可以找到所接受卫星的参数,这便是一个我们通常所说的寻星的过程,也是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能够播放出优质电视最重要的步骤。
确定卫星之后就要把接收机、天线(锅)与电视连接好。此时如果知道要收看卫星的三个角位(极化角、仰角、方位角),安装过程就简单了。调整天线的三个角位,然后在接收机上输入参数就可以坐等频道的出现了。当然在很多情况下对三个角位并不了解,这样安装就相对慢一点。此时要做的首先还是接好设备,打开电视和接收机。在接收机里输入你要看的卫星上面的任一个电视台的参数加以保存,再调到输入参数的那个台。此时接收机遥控上显示的信息,同时就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详细的信息。最下面是常强指示,一般信号强度都是70/100左右。(有的显的是0.7)信号质量为零。这时你就要仔细地上下左右转动天线以及高频头的角位,一边转动一边观察电视。当显示图像的时候,就意味着找到卫星了,再做细微的调整,使图像更为清晰,指导质量为40/100以上就差不多了。
㈧ 数字卫星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发送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信号形成即信源编码和复用部分(这里只介绍SCPC);另一部分为信号传输即信道编码与数字调制部分。 由于卫星信道中信号衰减很大,信噪比较低,因此必须牺牲一定的频谱利用率以保证足够的功率利用率,DVB-S系统就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采用级联的信道编码方案;二是采用QPSK调制。
a)信道编码 数字信号在传输中最重要的是防止误码,因此传输中要在原信源编码序列中以某种方式加入某些作为误差控制用的数码(即纠错码),以实现自动纠错,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DVB-S采用了前向纠错编码(FEC)。 级联信道编码由RS编码(里德-索罗门编码)和卷积码组成。其中RS码也称为外码,码型为RS(204,188),其特点为纠正与本组(8比特为一组)有关的误码,对纠正突发性误码很有效。卷积编码又为内码,码型可于1/2,2/3,3/4,5/6和7/8中选择,选择的标准是在频谱利用率和抗误码性能间权衡,卷积编码除纠正本组的误码以外,也纠正其他组的误码。 在RS码与卷积码间为一交织器,采用卷积交织方案。交织是为解决卷积编码可能产生的连续误码,交织器可将连续误码分散开,使接收端能够有效的纠错,使连续误码不会超出纠错能力。
b)数字调制 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的传输效率高,抗误码性能较优,其调制信号是包络恒定信号,传输信道中的幅度衰减对其性能无影响,非常适合卫星信道(因卫星传输信道衰减很大)但其信道利用率不高,仅为0.5Hz/bps。接收端如图3示,天线接收下来的卫星信号(C频段或Ku段)经低噪声放大和下变频变成L频段(0.9-1.4GHz)信号,进入综合接收解码器(IRD),经调谐器和QPSK解调器解调为数字信号(数字流),此数据流经维特比解码(Viterby)、去交织及R-S解码,对传输中引入的误码进行纠错,然后对此数字流进行去复用,解出的数据流送到MPEG-2视频、音频解码器,经过解压缩、数模变换等处理后输出模拟信号,输出的模拟视频信号可以是分量信号也可以是复合信号。
㈨ 数字卫星电视系统的系统概述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发展数字卫星电视系统,原因在于其独特的优点: 首先,数字电视通过卫星传输后,接收端的信号质量可与发送端的相比拟,这是因为它采用了数字传输和误码保护技术,而普通模拟电视信号采用的是模拟处理和传输方式,接收质量容易受噪声及干扰的影响; 第二,数字卫星电视系统由于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及数字调制技术,在只能传1路模拟电视节的一个36MHz卫星转发器上,可传输5—6路数字电视节日,从而大大的节约了空间频率资源; 第三,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设备功耗降低、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并易于与计算机联网。介于数字卫星电视具有上述突出的优点,再加上高速信号处理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数字卫星电视系统提供了基础。 从1993年起,欧洲数字电视广播集团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数字电视标准,即DVB(DigitalVideoBroadcast),其中包括适用于卫星链路的DVB-S标准。欧洲的DVB-S标准在亚洲、澳洲、美国都得到了响应,我国在1996年颁布广播电视数字传输技术体制、决定采用符合DVB-S标准的数字电视卫星广播系统。